一直以來,人們總是對兩個問題充滿興趣。
一個是有沒有外星人?另一個是有沒有史前文明?第一個問題我們以後再講,現在來聊一聊第二個問題。
從推理上講,存在史前文明的可能性非常高。
眾所周知,恐龍曾是地球上的霸主,它們生活在距今一億多年以前的中生代,稱霸地球的時間長達兩億年,但據目前主流科學的說法,6500萬年的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一個稱霸地球兩億多年的興旺家族都滅絕了,而人類呢,從猿猴算起也不過區區300至500萬年的歷史。誰知道那一天人類就因為某種原因,比如行星撞擊、核戰爭而滅絕了?當下一個文明再次發源的時候,我們可不就是史前文明?畢竟,據科學家用同位素地質測定法測算,地球的年齡已經有46億歲了,誰知道這樣的故事有沒有在地球上演過?上演過多少次?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有史前文明,那總該像恐龍一樣,留下些許痕跡吧?還是那個道理,地球畢竟46億年了,2億多年的恐龍留下了痕跡?那10億年前的東西還能不能留下痕跡呢?20億年前的呢?40億年前的呢?從人類僅僅幾百萬年的進化史來看,這麼久遠的時間距離,隨便掐出一小段,都夠無數個文明反覆起源、興旺再到滅亡了,然後又在地球反反覆覆的地殼運動或者行星撞擊中,被熔煉或毀滅得渣都不剩、痕跡全無。
科學家們也曾推測,30億年前的火星跟今天的地球差不多,可是今天的火星,又哪有一點地球的樣子?
從現實來看,雖然目前沒找到實證,但還是不能排除史前文明的存在。
我們先假設有史前文明,因為同樣在地球發展,環境相似度比較高,那麼根據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推測:一是應該能找到煤礦、石油等化石能源的開採痕跡。但從目前人類的開採史看,還沒有找到被開採的痕跡。我們知道,煤炭大約形成於3億年前,石油大約形成於5億至200萬年前。也就是說,5億年前至今是不可能存在發達的史前文明的。當然,還沒有達到目前人類工業化水平就滅絕了的史前文明除外。
二是應該能夠找到用過的放射性核廢料。因為核廢料的放射性元素非常特殊,其衰變周期有的高達幾十億年。
但迄今為止,人類也沒有找到。所以,要麼沒有史前文明,要麼是沒有發展到核文明階段就像恐龍一樣滅絕了。
綜上所述,地球上如果存在史前文明,那麼在幾十億年之內的時間段裡,超過目前人類科技水準的史前文明是不存在的;低於目前人類科技水平的則不確定;當然,還有一種比較極端的情況,就是史前文明的存在和滅絕,都已經超過了他們用過的核元素的衰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