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超九成概念股上漲

2020-07-24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新京報

圖集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如果一切順利,我國將有可能成為第4個進行獨立火星探測的國家。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航天航空板塊共有47隻概念股,截至7月23日收盤,共有46隻股價上漲,其中,雷科防務、新餘高科、鋼研高納、中航沈飛、航天晨光漲停,航天彩虹、景嘉微、洪都航空、航發動力、航發科技等8隻個股漲幅在5%或以上。

除資料庫提供的概念股以外,有一些上市公司的業務直接與「火星探測」相關,如福光股份研發和生產的光學系統,其在今年5月26日表示上述產品已交付火星探測計劃使用。截至7月23日收盤,福光股份股價上漲5.17%,報43.34元/股,總市值66.56億元。

與「火星」業務親密接觸 福光股份股價漲5.17%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發現,航天航空板塊內外,有一些上市公司曾在公告中直接點名了「火星」或「火星探測」等相關業務,有的是探測火星,有的則是火星周邊產品,如火星太空人玩偶。

去年7月22日,上市公司福光股份登陸上交所科創板上市交易,主要從事特種光學鏡頭及光電系統、民用光學鏡頭、光學元組件等產品科研生產,產品包含定製產品和非定製產品兩大類,涵蓋了從紫外、可見光、近紅外到中長波紅外熱成像的波段。

去年年底,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福光股份表示,公司的定製產品主要運用在「神舟系列」、「嫦娥探月」、神舟九號和天宮一號的對接、「火星探測」等重大航天任務及高端裝備。

今年5月26日,福光股份再度提及「火星探測」。其在接待華西證券的調研時表示,在重大科研項目火星探測星載系列光學鏡頭課題方面,公司主要承擔光學系統的研發和生產,覆蓋紅外、可見光等波段,綜合考慮火星探測飛行器的複雜空間環境,公司設計師需解決耐輻射、環境溫差大、飛行環境不可預知等技術問題,目前相關產品已經交付使用。

不過,福光股份今年股價表現並不突出,其在今年1月17日觸及年內最高價52.80元/股,隨後曾一路下跌至年內低點31.10元/股。截至7月23日收盤,福光股份股價上漲5.17%,報43.34元/股,總市值66.56億元。

上市公司康拓紅外,主營鐵路車輛紅外線軸溫探測系統、列車運行故障動態圖像檢測系統、聲學探測產品等,其通過收購搭上了「火星探測器」。

2019年10月,康拓紅外以發行股份和現金支付的方式,作價9.70億元,從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收購了北京軒宇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軒宇空間」)和北京軒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

其中,軒宇空間的主要產品為智能測試與仿真系統、微系統及控制部組件,可應用於航天、航空及軌道交通領域,包括太空飛行器(衛星、空間站、火星車、貨運飛船等)的地面測試與仿真、航天、自動化裝備等。

康拓紅外指出,軒宇空間參與多個國家重大航天任務的地面測控仿真設備研製,微系統及核心部組件產品也成功應用於多個重大任務,其中包括北鬥導航系列衛星、空間站和載人飛船、探月嫦娥工程以及火星探測任務等。

此外,還有一家上市公司從「地上跑的摩託車」一躍到「穿梭宇宙的火星探測器」。上市公司ST嘉陵一度為國內知名品牌,其嘉陵摩託車有著摩託車之王的稱號。然而,過去幾年間,ST嘉陵的摩託車相關產業主要產品銷量大幅下滑,經營幾乎陷入困境。ST嘉陵展開重大資產重組,擬剝離盈利能力較弱的摩託車資產,作價僅為1元。

去年7月5日,ST嘉陵完成重組,ST嘉陵成為中國電科旗下上市公司,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國務院國資委。隨後,公司名稱由「中國嘉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集團)」變更為「中電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ST嘉陵」改名為「ST電能」。

在ST嘉陵引入的資產空間電源和力神特電中,空間電源的主要業務為空間用及其他類特種鋰離子電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空間鋰離子電池及特種鋰離子電池。ST電能在公告中表示,空間鋰離子電池從結構上分類主要有圓柱形、方形和橢圓形三種,其中,方形空間鋰離子電池的主要應用對象為高軌道衛星和火星探測器。

上市公司金運雷射則「劍走偏鋒」。其在6月12日披露公告中表示,金運互動傳媒發展策略包括IP賦能,其中,公司原創設計的區塊鏈智能盲盒「UNI」是以太陽系各大行星為背景,融入有特色的故事情節,其中打造的玩偶形象就包括火星太空人、土星吃土等。

航天航空板塊今年新增兩企業 9個股漲幅超100%

隨著我國探索宇宙的步伐不斷加快,航天航空板塊的上市公司也不斷壯大。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航天航空板塊共有47隻概念股,其中有兩家企業為今年新上市交易,分別是北摩高科和天箭科技,截至7月23日收盤,兩家公司股價分別收於150.30元/股和142.93元/股,上市以來已分別上漲574%和378%。

資料顯示,北摩高科的主營業務為軍、民兩用航天航空飛行器起落架著陸系統,以及坦克裝甲車輛、高速列車等高端裝備剎車制動產品,實際控制人為王淑敏;天箭科技的主營業務為高波段、大功率固態微波前端研發、生產和銷售,實際控制人為樓繼勇。

事實上,在這47隻航天航空板塊概念股中,多達17家上市公司為民企,佔比達36%,民資在我國航天航空事業中已佔據不可或缺的地位。

據統計,截至7月23日收盤,17家民營航天航空板塊概念股總市值合計達1816億元,其中,景嘉微、北摩高科、亞光科技、北鬥星通、賽微電子、海特高新和天箭科技總市值在百億以上,分別為242億元、226億元、223億元、193億元、190億元、129億元和102億元。

而從整體情況來看,整個航天航空板塊最新總市值為9917億元,其中9隻個股今年以來漲幅達到100%以上,分別是北摩高科574%、天箭科技378%、愛樂達203%、亞光科技192%、航天彩虹118%、中航沈飛116%、中航高科115%、中國衛通108%和洪都航空102%。

其中,進入7月以來,疊加「航空+軍工」概念的中航沈飛漲幅107%,是航天航空板塊7月漲幅最大的個股。資料顯示,中航沈飛主營業務為航空產品製造,主要產品包括航空防務裝備和民用航空產品,核心產品為航空防務裝備,其控股股東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最終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

據統計,北京、四川、陝西、江蘇、湖北和浙江分別有10家、7家、6家、4家、3家和3家,合計33家,這6個省份的航天航空板塊上市公司佔全國總數的70%。(記者 肖瑋)

責任編輯: 於楊

相關焦點

  • 熱點新聞一覽:「天問一號」開啟我國火星探測之旅
    FUTURE | 遠見 眺望 選編Future遠見科技資訊一周精選:「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我國火星探測之旅;「嫦娥五號」即將帶我們上月亮「挖土」;我國科學家對宇宙最強「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正式啟航 2. 螞蟻集團首次披露區塊鏈「日活」3.「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超九成概念股上漲4. 宇宙最強伽馬射線暴高能輻射有新說5.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將點燃哪些概念股?
    對於宇宙,中華民族從未停止好奇心,從屈原著詩《天問》,到流傳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再到劉慈欣《三體》對宇宙文明的設想,如今,中華民族早已不再停留在「想」,而是不斷「走進」宇宙,探索這一穿越上下五千年的無盡神秘空間。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搜索熱度1小時增長1560%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瞬間引爆全民關注。百度發布《「天問一號」搜索大數據報告》,網民對中國首次火星之旅的好奇和最關注的內容,以及航天熱帶來的影響,在報告中一一得到呈現。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有人心態崩了
    今天,咱們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著中國自己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從地球飛向了火星。雖然這也只是中國人探索火星萬裡長徵的一個開始,不少國家的宇航機構還是紛紛發來祝賀,並祝願我們的火星項目一切順利。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有人心態崩了
    今天,咱們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著中國自己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從地球飛向了火星。雖然這也只是中國人探索火星萬裡長徵的一個開始,不少國家的宇航機構還是紛紛發來祝賀,並祝願我們的火星項目一切順利。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戰略意義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意義非常重大。當然天問一號徹底成功,還需要到2021年的2月份,其環繞器穩定圍繞火星飛行;著陸器突破火星大氣層成功軟著陸,然後展開釋放巡視器,傳回第一批火星表面和一定深度土層的考察資料之後才能算徹底圓滿的成功。不過發射成功,達到第二宇宙速度,脫離地球的引力,進入地火轉移軌道是後面一系列成功的基礎。因此同樣值得祝賀。那麼天問一號成功的意義到底在哪裡?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可以分為遠期意義的近期意義兩大方面。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但一些國家的反應很耐人尋味
    ​作為中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於7月23日12:41成功發射,預計明年到達火星。現已成功進入預定的飛行軌道,這意味著「天問一號」已正式涉足。在前往火星的旅途中,許多國家航天局向中國的航天成就發出了賀電。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但是上面還有四個國家logo,「天問」成功之路
    引言就在昨天中午我國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相信關心這方面的事情的人也都看到了,但是在天問一號上面除了我們國家的logo以外還有其他四個logo,這時候就有很多的人有疑惑,這不是我們國家自主研製的麼,為什麼會有其他的logo,現在我們來探尋一下「天問」曲折的成功之路。
  • 天問時刻|我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馬斯克:非常振奮人心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7月23日,我國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SpaceX創始人馬斯克發來祝賀:非常振奮人心。7月23日13時25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等待它的將是什麼?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天問一號「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火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意味著什麼?
    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落和巡視探測,可謂難度巨大,而這次「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對於人類來說,意義非凡。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23日12時41分,地點是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裝載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也是我國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的第一步!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中國這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美國媒體卻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本報訊(記者 張航)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據了解,「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後一小時搜索熱度飆升1560%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34;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瞬間引爆全民關注。百度發布《&34;搜索大數據報告》,網民對中國首次火星之旅的好奇和最關注的內容,以及航天熱帶來的影響,在報告中一一得到呈現。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馬斯克:非常振奮人心
    7月23日消息,今天馬斯克在微博表示,「中國今天成功發射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非常振奮人心。」而在推特上,他稱,"Impressive Tianwen-1 Mars rover mission launched by China today."與微博內容相同。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郭倩)《經濟參考報》7月24日刊發題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的報導。文章稱,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沖天而起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將實現對火星「繞」「著」「巡」三合一「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著陸巡視器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
  • 中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振奮人心!嫦娥五號也要來了
    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兩千年前,屈原在長詩《天問》中寫道「九天之際,安放安屬?」和「日月安屬,列星安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