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英國的bbc電視臺,都播放過這樣一個消息:
加拿大天文學家公布了一座射電望遠鏡接收到來自遙遠星系的神秘信號。在該無線電信號中,有個非常不尋常的重複信號。這一重複信號中兩次相同的無線電脈衝,都來自大約15億光年距離的一個相同信號源。而這個信號竟重複發送了六次。

新聞一經發布,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轟動,有人甚至說:這是外星人在給我們打招呼呢?
其實外太空每年都會向地球傳來信號,但是大都是由宇宙中的自然現象所引起。
但是這次加拿大接收到的信號卻不一樣,因為它們的內容是重複的。

有科學家認為,這些信號,是外星人向我們發來的,因為自然產生的無限訊號,都是雜亂無章的,是隨機形成的。
世界上從來沒有出現過自然形成的,具有規律性的電訊號,就好像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樣的葉子。
因此科學家推測這信號是外星人發來的。
這一發現,讓很多科幻愛好者大為振奮,很多人認為應該回復這個訊號。
更有人猜測,這個信號很有可能是一艘由外星高等文明駕駛的宇宙飛船發出來的,他們已經獲悉了地球的位置,正在加速向地球飛來。
由於他們擁有非常先進的技術,可以進行星際旅行,儘管他們現在與地球還有15億光年的距離,但是憑藉他們超光速飛行技術,用不了幾年他們就有可能到達地球。

這件事也引起了很多科幻作家的關注,有記者也因此事採訪到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對此,劉慈欣表示:
是否回應應該由國際社會來決定,就他本人而言是不會回應的,至少現在不要立刻回,會繼續了解監聽,並希望能夠破譯其中一些信息。
為什麼劉慈欣不建議回復這個信號呢,因為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有一個十分黑暗、冷酷的法則:黑暗森林法則。
而《三體》中的劇情,就是圍繞著這個法則而進行的。

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這就要從一個著名的悖論講起了。
1951年的一天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費米在跟其他科學家探討及外星人問題時,突然冒出一句:&34;這句問話引出的科學論題,被稱為&34;
&34;表明這樣的:一是宇宙中有外星人,但是將自己藏了起來。二是宇宙中只有人類自己。
劉慈欣則傾向於第一種觀點,並在小說《三體》中提出了&34;,解釋了外星人為什麼會把自己藏起來。
在劉慈欣看來,宇宙就像一片黑暗無比的森林。在森林中,到處都是不懷好意的獵手。每個獵手,只會做一件事,那就是殺死一切敢於暴露自己的人。

當人類在黑暗的宇宙中燃起火把,或者點亮一盞燈時,我們將要面對的,可能不是&34;&34;,而是黑洞洞的槍口和無情的子彈。
《三體》的故事之所以發生,就是因為書中的女主人公葉文杰,出於對人類的憎恨,想讓更高級的文明來解放地球,所以私自回復了三體星人發來的信號,並告訴了對方地球的銀河系坐標。
三體人由於母星周圍有三顆恆星,生存環境極其惡劣,迫切地需要找一個新的星球生存,所以便打算入侵地球。
人類在得知了三體人的計劃後,便開始了與三體人長達400餘年的戰爭。而男主人公邏輯正是因為領悟了黑暗森林法則,才成功阻擋了三體人的入侵。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劉慈欣不建議回復外星人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他看來,我們不主動聯繫外星人,不代表我們不主動尋找外星人,一旦發現外星文明的蛛絲馬跡,就要謹慎對待,三思而後行。

由此可見,《三體》中不僅有科幻想像,還有對人類文明、宇宙文明的哲學思考,這些都是其他科幻作品少有的。這也是為何《三體》能夠獲得素有「科幻諾貝爾文學獎」之稱的雨果獎。
這之後,《三體》先後被翻譯成了十多種不同語言的版本,在世界各國熱銷,這也讓《三體》成為了近10年來國內最成功的文化輸出案例。
毫不誇張地說,劉慈欣憑藉著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提升大了世界級水準。
曾經執導過《異形》《ET》《終極者》《阿凡達》等諸多科幻大片的詹姆斯·卡梅隆更是對《三體》讚嘆有加,並與劉慈欣面談希望獲得翻拍《三體》的機會。
書中的三體星球、水滴武器、智子危機、降維打擊、黑暗森林、廣播者、歸零者一個個新奇又科幻的情節,把我看得目瞪口呆,刷新了我對科幻世界的認識。
在《三體》中,讀者被劉慈欣帶入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學從未有過的、一個恢弘壯闊又邏輯合理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中,深邃的宇宙暗藏殺機、波詭雲譎。而我們生存的地球,猶如汪洋大海中的一片落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人類又該如何在動蕩混亂的宇宙中生存下來呢?
想要找到答案,想要知道人類最終的命運,大家只能親自去《三體》中尋找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