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學是一所年輕的大學,成立於2011年,至今不到10年的時間,學校位於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市,成立之初這所學校被賦予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先導和示範的使命,應該說是國家重點扶持發展的高校。
按照一般的常理來看,這麼一所年輕的大學,各方面發展還處於一個起步的階段,綜合實力不會太強,但是讓我們沒想到的,就在前天(2月17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學排在第30位,排在國內大學的第14位,可謂是一飛沖天。
要知道南方科技大學不是211,也不是「雙一流」,更不是985,排在全國第14位的成績超過了大部分的老牌985高校,短短9年的發展時間就能取得這個成績,實在是令人驚嘆。可能有很多人跟我一樣,現在就想對南方科技大學一探究竟了。
2011年2月,南方科技大學正式開學,第一期教改實驗班的學生有45位,3月20日舉行了正式的開學典禮。2012年2月,成立了由楊祖佑、何志明、戴聿昌、陳剛、張翔擔任委員的顧問委員會,這五位都是世界頂尖的學者,可以看出南方科技大學的起點是很高的。
再高的起點也是需要社會的認可,2012年7月,南方科技大學按照「6+3+1」模式進行招生,共計在8個省招生了188名學生,這些學生高考的平均成績超過一本線70分,處於985高校中的較好水平,初步獲得了社會的認可。截止到2019年,南方科技大學新生高考成績穩定在全國大學第30名左右,如果有考生想報考,至少要達到985高校的水平才有機會。
南方科技大學目前有學生6470人,擁有25個院系、中心,共計開設了29個本科專業,主要以理科、工科、醫學為主,兼顧發展人文社科、管理學,已經具備了完整的人才培養層次體系,有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走的是「小而精」的辦學路徑。學校目前有全職院士16人,這個數量跟優秀的985高校相比也毫不遜色,還有國際會士34人、國家特聘專家71人、傑青30人等,具有海外工作經歷的教師在九成以上,師資力量非常雄厚。
經過9年的發展,南方科技大學的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進入ESI全球前1%,並且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如該校湯濤教授主持的項目「自適應與高精度數值方法及其理論分析」榮獲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分量十足。
除此之外,南方科技大學還有數量眾多的學生獎助體系、書院制管理、國際化培養模式等,頗具特色,發展潛力十足。通過以上分析,你覺得南方科技大學有資格排第14名嗎?
我是「習與智長」,專注降重和查重,分享有價值的高考及考研信息,讓同學們少走一點彎路,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