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熊在澳大利亞大火中行為異常,它驅趕動物躲避危險,還共享洞穴

2020-12-04 動物與環境

袋熊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一種動物,也是地球上唯一能拉出方塊便便的神奇生物!它們的外形肥胖呆萌,性格也非常的溫順。雖然袋熊的名字裡面帶了一個熊字,但是袋熊並不是食肉動物,它們主要以青草為食物,是一種純粹的食草動物。袋熊平常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挖洞,它們擁有龐大而複雜的洞穴,一隻袋熊往往會有多個地下「堡壘」,用「狡兔三窟」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在澳大利亞火災爆發後,袋熊的生存也同樣受到威脅,熊熊的大火會將地面燒的滾燙,躲在地下洞穴中的袋熊多數也難逃一死,但不可否認的是,躲在地下洞穴裡要比暴露在火災中生存機率高很多。

在火災爆發之後,紐西蘭綠色和平組織發表的一篇文章說,袋熊在大火期間開始表現出異常行為,「無數小動物逃脫了死亡,因為袋熊選擇分享它們龐大而複雜的洞穴」,甚至表現得像「牧人」一樣,將其他動物驅趕到洞中躲避危險。

這篇文章使那些因澳大利亞大火導致很多美麗多樣的野生動植物消失,而傷痛的人們感到一絲欣慰。隨後人們將袋熊描述為「溫柔的」「甜蜜的」生物,是「真正的超級英雄」。

有人看到文章後這樣評論說:

動物們在自救……顯然,在受火影響的地區,袋熊不僅可以讓其他動物躲藏在它的地下洞穴中,還積極地驅趕它們躲避危險,如果有更多的動物能這樣做,那將是令人欣慰和著迷的!

還有人說:我的天啊!這既溫暖又令人心碎!熊熊大火中使其他動物可以在它們的洞穴中躲避,這是我今天讀過的最悲傷、最美麗的東西。

當然也有人質疑這件事的真實性,認為這只不過是杜撰出來的。因為袋熊不但領地意識很強,而且喜歡獨來獨往,怎麼可能和其他動物共享巢穴?《自然》雜誌也發表文章稱「袋熊與其他動物共享洞穴」還未曾有過先例,這種行為尚未得到可靠證明。

而在澳大利亞一些大火燒過的地區,人們已經不止一次地發現,大火過後從袋熊洞穴裡面有其他動物跑出。不但如此,袋熊似乎對進入洞穴避難的動物來者不拒,只要是能進得去的都會被它接納,無論是野兔,還是小袋鼠等等!

據悉澳大利亞大火已經導致超過10億動物死亡,不論袋熊接納其他動物的事是否屬實,我都寧願它是真的!

相關焦點

  • 利用洞穴躲避大火、還不忘救其他小動物,澳大利亞袋熊火了
    來源:海外網圖源:每日郵報海外網1月15日電據英國《每日郵報》15日報導,在此次席捲澳大利亞的叢林大火中,袋熊在逃跑過程中還不忘幫助其他動物,熱心地讓它們躲進自己的地下洞穴以躲避大火據報導,近日,約10億隻野生動物因澳大利亞大火喪生。不過幸運的是,有些野生動物因躲避在袋熊的地下洞穴裡,躲過了這一劫。著名紀錄片製片人彼得·海蘭茲發現了這次暖心的「袋熊式營救」。他參觀了因大火遭受嚴重破壞的科巴戈野生動物保護區,發現該保護區幾乎被完全燒毀,而當地野生動植物的破壞程度更是觸目驚心。
  • 世界上最有愛心的動物。澳洲大火中挖地洞拯救了無數生靈
    近日來澳洲的大火牽動了全世界億萬人的心。無情的大火吞噬了數百萬公頃的森林,燒毀了無數的房屋建築,讓當地無數人無家可歸。燃燒排出的二氧化碳也使得當地的空氣受到嚴重的汙染。最讓人揪心的是有無數無辜的小動物被這場大火奪去了生命,甚至有的稀有動物很可能在這場大火中滅絕。
  • 澳洲大火令許多動物陷入危險,袋熊卻倖免於難,還成為了英雄
    最近的澳大利亞的大火的消息一直讓大家的擔心,最令人擔心的是那些可憐的動物們,特別是那些無尾熊們,行動那麼慢,根本沒時間避免大火。澳洲大火令許多動物陷入危險,袋熊卻倖免於難,還成為了英雄。但是今天想和大家說一些讓人安心的話,在參觀被大火破壞的科巴戈野生動物保護區時,發現了一個洞。經過他們的觀察,知道這是口袋熊的洞,而被發現的熊,在火中毫髮無傷,恐怕是由於這些石頭的庇護,才得以倖免於難吧。更令人驚訝的是,有些人在山洞中發現了其他動物。
  • 「慷慨」提供避難所 袋熊無意間成澳林火「救命英雄」
    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外媒報導,近日,在澳大利亞山火危機中,袋熊無意間成為「救命英雄」,它們將自己挖的地洞家園,分享給其他來不及逃難的小動物,提供了地下安全庇護所。當地時間1月11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上空煙霧瀰漫。
  • 澳大利亞袋熊火了!關於袋熊,你不知道的8個小秘密
    袋熊的糞便是立方體形狀的。袋熊是一種僅分布於澳大利亞的有袋動物,但是因為身材矮胖又短腿,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它也是有袋動物。不過,這並不能阻擋袋熊散發它的可愛。02南毛鼻袋熊中的雌性在其生育能力最強的時間段若有交配行為,會咬雄性的屁股。研究人員希望這一最新發現將有助於圈養和繁殖袋熊,以確保該物種的存留數量。
  • 澳洲大火令眾多動物陷入困境,袋熊卻倖免於難,還成為了英雄
    最近澳洲大火的消息一直牽引著大家的心,而最讓人擔憂的莫過於那些可憐的動物們,尤其是那些考拉們,它們行動緩慢,根本沒時間躲過大火的侵襲。不過獸醫小明今天卻想給大家講一件令大家有些欣慰的故事。人們在參觀被大火嚴重破壞的科巴戈野生動物保護區時,卻發現了一些洞。經過他們的仔細觀察,發現這是一些袋熊洞。而且人們發現這些袋熊在這場大火中可以說是毫髮無損。估計是因為這些隧道的庇佑,讓它們能夠倖免於難。而更令人們驚喜的是,有些人還在隧道裡發現了其它動物,像兔子、老鼠等等。
  • 澳大利亞特產動物,不是袋鼠和考拉,有方形便便的袋熊了解一下!
    要是說起澳大利亞的動物,袋鼠和樹袋熊絕對是人們張口就能答出來的動物,但是這兩種動物的名字各取一個字,組成了袋熊,也是澳大利亞的特產呢!這種小動物體格短小粗壯,尾巴短到看不見,外表像一個小小的熊,它們是素食主義者,喜歡吃草,挖洞,因此它們能夠在地下挖出十分複雜的洞穴來居住。
  • 澳大利亞拯救袋熊總動員
    雖然身材不是辣麼標準,但是它可是個技術宅--洞挖的炒雞好,這可是一大閃光點啊。它們棲居的洞穴比較大,一般縱深可達10米,寬60釐米,洞的末端是臥室,用草和樹皮做鋪墊物。But!我們可耐的袋熊竟然生病了!一開始,蟎會悄無聲息地鑽進袋熊的毛皮中,造成袋熊的瘙癢。
  • 袋熊鮮為人知的八個事實:雌性生育能力最強時會咬雄性屁股
    袋熊是一種僅在澳大利亞境內生活的有袋類動物,這種四肢短而粗壯的動物似乎並不像樹袋熊、袋鼠那樣倍受人們寵愛,這與人類對它們的熟悉度較低有關
  • 毛鼻袋熊:它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善於挖掘深而長的洞居住!
    毛鼻袋熊:它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善於挖掘深而長的洞居住!毛鼻袋熊屬於有袋目、袋熊科,又名昆士蘭毛吻袋熊,是一種袋熊。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體重約25~28千克,體長95~105釐米,尾長可達5.5釐米,體型矮胖,四肢粗短,前肢的趾頭長,趾甲堅硬,常用以在地面挖洞築巢,頭有咖啡色毛絨被覆,體毛較長,呈捲毛狀,外耳也較長,耳尖有白色毛。分布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東部地區約15.5平方千米的森林地帶。
  • 袋熊擅長挖地洞,意外成為澳洲野火救命英雄
    網絡上瘋傳袋熊在澳洲野火危機中,像牧羊人般慈善地把自家具防火功能的地洞,提供給其他動物避難使用。不過,這些社群網站的消息並不完全正確。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野火燃燒時,袋熊(wombat)並不是英雄式地將無助動物集合地來,帶領它們到安全處所避難,但袋熊確實是以不同方式協助了其他動物,甚至這不是出於袋熊本意。在森林大火中,袋熊無意間成為救命英雄,能為其他野生動物提供地下安全庇護所。
  • 關於袋熊,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 每周一寵
    CC BY-SA 3.0]/Wikimedia Commons袋熊是一種僅分布於澳大利亞的有袋動物,但是因為身材矮胖又短腿,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它也是有袋動物。不過,這並不能阻擋袋熊散發它的可愛。為了讓這些被低估的有袋類動物為眾人所知,下面蝌蚪君就和大家講講,關於袋熊你可能不知道的這8件事。世上有三種袋熊:塔斯馬尼亞袋熊、北毛鼻袋熊以及南毛鼻袋熊。
  • 慢性子、糞便形狀四方體的袋熊正面臨滅絕的危險,蟎蟲是罪魁禍首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6日報導,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上的袋熊正面臨著滅絕的危險,一種可怕的「疥蟎」會導致受感染的動物在失明或失聰時抓傷自己而死。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的袋熊目前當地的動物保護團體「袋熊戰士」警告說,一種可怕的疾病正威脅著塔斯馬尼亞的袋熊。
  • 科學家發現古代有袋類動物新種 揭示袋熊掘洞行為演化
    科學家發現古代有袋類動物新種 揭示袋熊掘洞行為演化 2020-06-26 11:57: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於曉 責任編輯:於曉
  • 為什麼袋熊的糞便是方形的?
    為什麼袋熊的糞便是方形的? 袋熊是一種短腿穴居的有袋動物,它是考拉的近親,原產於澳大利亞。
  • 同樣是有袋類動物,為什麼袋鼠的口袋開口朝前,袋熊卻朝後呢
    要說澳大利亞有什麼動物,相信很多人脫口就是袋鼠、考拉、長頸鹿,其中,袋鼠的育兒袋向來為人們所驚奇,很多人至今都不肯相信,世界上真的有生物會在身上自然長出一個口袋嗎?不要懷疑,袋鼠真的有袋,而且世界上有袋類的動物並不只有袋鼠這一種,澳大利亞的袋熊,同樣身上有個口袋。袋熊是一種體形粗壯得像熊一樣,臉卻像老鼠的哺乳動物。
  • 因為人類行為,11種存在滅絕危險的動物
    有時由於氣候因素,有時由於人類的幹預,或由於自然悲劇,甚至由於無法解釋的原因,某些動物物種正面臨從我們的星球上消失的危險。這絕對是一個壞消息,尤其是當某個物種瀕臨滅絕的原因是由於人類的錯誤行為。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迫使我們認真思考我們在這個星球上所扮演的角色。這一次,V哥就要為你帶來:因為人類行為,11種存在滅絕危險的動物。
  • 被考拉和兔子闖進家門,這隻袋熊真是好慘一熊!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這片紅土大陸上不僅有著比其它地方種類更豐富的野生動物,這些動物們的性格也都特別獨一無二。比如說揍起人來特別疼的袋鼠、只能進不能退的鴯鶓、還有長得都特別大個兒的蝙蝠和蜘蛛……這次要說的可不是一隻或者一種動物,而是抱團取暖、同住一個屋簷下的三隻小動物!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學生們本來是對一隻樹熊的生活軌跡進行追蹤研究,於是就在它居住的洞穴旁邊架起了一個攝像機。
  • 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神秘新動物:大小為現代袋熊四倍
    本文轉自【cnBeta.COM】;據外媒報導,袋熊有很多值得喜愛的地方。它們是強壯的動物,以其體型來說,它們跑得算是非常快。但這並不是它們唯一有趣的地方--它們還有著悠久的歷史。一個由國際古生物學家組成的小組在周四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新研究論文詳細介紹了其發現的一個不完整動物頭骨,它的體型是目前現存袋熊的四倍多。據了解,這塊於1973年在Lake Pinpa--南澳大利亞一個偏遠的幹鹽湖--的化石已經被歸為漸新世時期普通袋熊的一位祖先。
  • 澳大利亞大火,讓十億生靈喪生,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
    前些年,本星君在澳大利亞待過一段時間。起初,在野外看到遠處叢林中有冒煙,還大驚小怪,以為可以在異國他鄉當救火英雄少年。結果當地人對此很不以為意。 他們說,山裡有點小火很正常,特別是每年的夏季炎熱乾燥、經常颳大風,是叢林大火的高發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