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物產豐富,這不得不讓人稱讚與自豪。同樣,我國的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許多國外稀缺資源我們國家也能找到,甚至在許多年前被外國專家斷定找不到的「液體黃金「——石油,也能在如今被開採出來。這些稀缺資源中就包括在許多高精尖領域基礎材料——稀土。目前由於稀土管理、研究缺陷,專家建議,應儘快補齊稀土短板,建設稀土強國,為國家高新科技助力。
稀土,並非是稀少的土壤,而是一類礦物質金屬元素的總稱。自1794年芬蘭化學家分離出第一種稀土元素,現已發現自然界存在250種稀土礦。科學家根據稀土不同性質分為輕稀土和重稀土,大部分存在於巖漿巖、熱液礦床、風化殼礦床及花崗巖等富含礦物的資源內,可在已發現200多種稀土礦中,能夠以現今冶煉條件製備的礦物僅僅只有十餘種。
從全球對稀土的需求量來講,稀土在世界上的產量也是相對較少且集中的。我國在稀土資源的儲備、產量以及種類則是較為巨大的國家之一,2012年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顯示:我國稀土儲備約佔世界總的23%。我國眾多產稀土省份中,內蒙、江西、廣東、四川、山東為產稀土大戶,佔全國資源的98%。
正由於我國稀土資源巨大,許多西方發達國家,不惜花重金從中國購買進行儲備,或通過不正當投資進行稀土開發,甚至直接引誘從中國走私,簡直是赤裸裸的掠奪!若是稀土無用,又為何會有全球巨額的需求量,但這些稀土具體都用在哪些地方,它又有什麼神奇的性質讓眾多國家都趨之若鶩呢?
稀土又被稱為「萬能之土」、「工業黃金」,它能夠在工業製造中起到點睛之筆的作用。你可以將工業的製造當作製作家常菜,正所謂「鹹「出百味,稀土就如同一道菜中的「鹽」或「味精「,能夠使製造出的產品更具良好性質。
軍事工業中加入稀土材料,能夠與其他材料組成性能更優良的新型材料,將材料的質量與效用大幅度提升,製造出的軍工產品如:坦克、飛機、飛彈外殼等,都具有更好的戰術性能。同樣在冶金、化工、新型複合材料、農業生產稀土都能發揮高效的作用。通過這場中美貿易戰,我們也可以看出,稀土在高精尖科技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國家對稀土礦加強資源保護,改革創新舊的管理體制,勢在必行!
稀土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在內蒙白雲鄂博礦——世界公認的最大稀土礦,卻由於歷史原因,長期家底不清,基礎研究缺失,盜採偷賣,價格戰等原因造成稀土流失,60年來礦場卻被當作鐵礦挖,實在是不得不讓人既心痛又無奈。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我國稀土科技發展缺失,導致放著金山銀山不要,卻盯著眼前利益,造成資源流失,有專家表示,當前我國供應全球90%以上的稀土,但關於稀土的專利大多在國外的企業,出口還需交給別人專利費,也不清楚稀土材料被用向何處。
此次,專家對摸清白雲鄂博礦稀土資源,整治稀土交易,保護國家稀土資源,補足稀土研究短板的提議,將對國家發展戰略有著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