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臺軍自研教練機首次升空不算首飛,蔡英文來看才算

2020-12-06 環球時報軍事

綜合臺媒報導,臺灣首款自研高級教練機「AJT(Advanced Jet Trainer勇鷹」的原型機於10日上午在臺空軍清泉崗基地首度升空。當日上午九時三十四分「勇鷹」在兩架IDF戰機陪飛下順利升空,在機場空域繞圈後,順利降落。據悉,漢翔公司將於6月22日或23日,為「勇鷹」舉行首飛儀式。

據臺灣「中科院」介紹,「勇鷹」高級教練機以臺灣自研的首款戰鬥機IDF「經國號」為基礎,從2017年2月開始研製,計劃於2020年6月份進行首飛,並在2026年完成66架的生產。

漢翔公司總經理馬萬鈞表示,「勇鷹」高級教練機自製率超過55%,自製率是「全世界最高」。未來將取代AT-3教練機及F-5部隊訓練機。他同時介紹,「勇鷹」高級教練機外型承襲IDF「經國號」戰機低阻力及高攻角的氣動力特性,以此為基礎發展外型,兩者外觀雖然相近,但全機超過80%更新,採用漢翔與美方合資的ITEC公司生產的F124-200TW發動機,全機結構重新設計布局,並大量採用複合材料,以減輕飛機重量、提升飛行性能。

考慮到天氣的原因,「勇鷹」的首飛儀式將於本月22日,23日擇期舉辦,屆時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等人會前來出席。

據知情人士透露,「勇鷹」須符合臺空軍需求,因此原型機首飛典禮後,預計七月交由臺空軍測評中隊進一步驗證。

(編輯:HX)

相關焦點

  • 蔡英文命名的臺軍高教機即將首飛,跑道滑行測試現場曝光
    據臺媒報導,臺灣自製的「勇鷹」高級教練機即將在端午節前首飛,2日上午9點,「勇鷹」進行了滑跑測試。臺媒稱,測試標誌著「勇鷹」距離正式試飛「跨出了一大步」。為了保證6月下旬的首飛順利進行,「勇鷹」連日來實施了一連串的測試,繼日前進行各項地面靜態測試後,2日上午首次在臺軍清泉崗基地進行跑道滑行測試。編號11001的「勇鷹」測試機在9點前緩緩滑進跑道停下。
  • 臺灣「勇鷹」教練機舉辦首飛儀式,蔡英文誇讚其「延續傳奇」
    據臺灣「中央社」22日報導,臺軍「勇鷹」高教機今天成功首飛,蔡英文致詞稱,這次完成的首飛展示任務是近31年前IDF「經國號」戰機首飛後「再次締造的歷史性一刻」。報導稱,首架「勇鷹」新式高教機22日上午9時20分在臺中清泉崗機場正式首飛,於上午9時32分成功降落,共計飛行12分鐘,飛行課目包括地面滑行、高速滾行升空、空中飛行測試、五邊進場、保持最佳進場姿態落地。期間同樣是臺灣「自造」的IDF「經國號」戰機也高速衝場致意。
  • 蔡英文「臺獨」大夢,用臺軍做賭注
    在這樣的情況下,蔡英文必定會增強軍事演習的強度,這使得演習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大大升高,臺灣士兵的生命安全難以得到良好的保障。所以蔡英文是在用臺灣士兵們的生命安全作為籌碼,來達到自己挾洋自重,恃武抗統的目的。  臺灣在民進黨上任之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使得大陸與臺灣的關係不斷惡化,而且其還倒向美國,願當美國遏制中國大陸、對抗中國大陸的棋子,這使得如今臺海局勢尤為緊張。
  • 蔡英文甩鍋大陸,利用臺軍機事故進行政治炒作
    一時間,外界都忍不住把這兩起事件聯繫在一起,臺軍也因此備受質疑。儘管臺軍頻頻出現重大事故,但是民進黨當局似乎滿不在乎,只想著政治炒作。至於那名輕生的機工長,他是一名地勤人員,又和蔣正志在一個隊裡,因此,這絕非巧合。
  • 蔡英文視察臺空軍保障部隊,解說員:這是塗層,不是黃金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自9月18日以來,我空軍已經連續9日在臺灣周邊空域進行演訓,給臺灣空軍帶去了新的壓力。為了安定軍心士氣,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來頻繁前往臺軍各個基層部隊視察。隨著解放軍在臺灣空域演習次數增加,臺灣島內外擔心,臺軍後勤保障部隊,是否有能力維繫臺軍機隊高強度出動。蔡英文視察臺軍水下救援部隊 圖源:臺媒蔡英文詢問右下角黃色葉片是不是「黃金」圖源:臺媒據臺媒9月27日報導,9月26日,蔡英文視察了臺軍位於臺南高雄岡山基地第三後勤指揮部,視察臺空軍機隊後勤保障情況。
  • 臺軍「漢光32號」演習模擬「大陸猝然攻臺」 蔡英文首次現場視察
    臺灣地區新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後,兩岸關係急轉彎。不過,今年臺軍針對解放軍的「漢光」演習卻有升溫之勢。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的「漢光32號」演習從22日起展開為期5天的攻防演練,模擬檢驗大陸「猝然對臺發動攻擊」時,臺軍有無能力「擊退敵軍保衛國家」,而蔡英文今天首次以「三軍統帥」身份到現場觀演。
  • 臺軍F-16失聯超12小時仍未找到 蔡英文:F-16全面停飛
    於11月17日參加夜航訓練的臺軍F-16戰鬥機失聯後仍未找到,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在18日早上表示,臺灣「空軍」已經將F-16戰機全面停飛。臺媒報導稱,臺軍一架F-16戰機於11月17日18時5分自花蓮基地起飛執行例行性訓練任務,兩分鐘後該機雷達光點消失在花蓮外海。
  • 韓國瑜沒說"臺軍是太監" 蔡英文被轟散布假新聞
    對此,蔡英文在臉譜網(facebook)上回應稱,要韓國瑜把「臺軍是太監」的話給收回去。臺灣政治評論員鄭照新批評蔡英文扭曲韓國瑜原意:韓國瑜從來沒有說「臺軍是太監」,假消息居然來自臺灣地區領導人臉譜網。
  • 大陸軍機繞臺常態化 蔡英文急指示臺軍"防範突襲"
    20日,解放軍機再度繞臺飛行,轉天蔡英文就急赴視察臺空軍作戰指揮部,了解臺軍針對解放軍軍機繞臺飛行的戰備處置措施,並要求臺軍24小時嚴密監控。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蔡英文視察臺「空軍作戰指揮部」時聲稱:「中國大陸最近在東亞地區頻繁的軍事動態,對周邊區域的安全穩定,已經造成一定衝擊。」
  • 蔡英文視察曝光臺軍「萬劍彈」,但如今已只能給解放軍「撓痒痒」
    2020年9月22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前往澎湖,「慰問」駐紮在當地的臺軍。臺媒照例報導了蔡英文在澎湖的活動,其中一個鏡頭讓某些人激動不已。鏡頭顯示,一架「經國」號戰機的前方赫然擺放著兩枚方形截面、彈體下方有進氣道的飛彈,這兩枚飛彈正是「萬劍」空射巡航飛彈。
  • 臺軍失事F-16戰機偵獲「黑匣子」信號,稱因海象不佳暫無法打撈
    臺灣「空軍司令部」督察長李大偉說,預計今天做完所有戰鬥機和空運機的空間迷向及模擬機科目、飛機特檢;明天除F-16,所有飛機都可正常訓練,最快月底才可能啟動F-16正常訓練。臺灣軍方人士說,2017年11月7日幻象戰機墜海失事,當時並未找到殘骸,直到隔年12月4日,軍方才尋獲戰機鼻輪、減震支柱與發動機零件等殘骸,2019年10月17日則尋獲「黑匣子」。
  • 解放軍軍機連續13天進入臺灣空域 臺軍已疲憊不堪
    原標題:臺媒:解放軍軍機連續13天進入臺灣西南空域解放軍軍機連續13天進入臺灣空域 臺軍方疲憊不堪(觀察者網訊)自9月18日以來,解放軍持續進入臺灣附近空域,針對臺海局勢舉行演訓。
  • 臺軍胡亂操作竟在蔡英文面前「魔力轉圈圈」
    1月15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攜臺「防長」嚴德發等人一同出席活動。然而,一隊在現場站崗執勤的臺軍士兵卻成功「搶鏡」,以一系列「華麗的轉身」刷新了人們對臺軍的認知。當時,蔡英文等人正轉身準備進入臺「國防部」大樓。然而,一直在眾高官身後執勤的臺軍士兵在收到「向後轉」口令後卻未如預計安排一般整齊完成動作,反而如「轉圈圈」一般「原地起舞」。臺軍士兵有的向左,有的向右,還有的甚至原地愣神,而轉身後的列隊行進更是凌亂異常。
  • 臺軍演習發生「重大改變」,蔡英文蹦躂也改變不了事實
    今年臺軍「漢光36」號演習從7月13日起展開5天4夜的實兵實彈演練。據環球網7月15日報導,臺軍「漢光演習」15日進入第三天,當天早上,臺軍在臺灣東南海域進行海空聯合操演。下午3時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臉書發文跟臺灣人分享了這次演習的「一個重要改變」,她宣稱,「這次演習有個重要的改變,我特別要和大家分享:後備軍人首次參與105榴彈炮射擊任務,後備兵力在演習中的角色與任務大幅提升!」蔡英文指出,原則很明確:「仗要怎麼打,部隊就怎麼練;作戰任務在哪裡,部隊就在哪裡訓練。」當後備軍人和全民力量共同支援臺軍,臺灣一定會更安全。
  • 臺軍武器裝備遭曝光,蔡英文表面「示弱」,實則包藏禍心
    作者:年負前段時間,臺灣媒體報導,臺軍老舊設備的淘汰時間表曝光。其中共有2500多件服役超過30年的老舊裝備,臺軍明顯捉襟見肘,即使裝備老舊也不得不用下去。據估計,臺軍將在15年之後才淘汰兩千多件老舊裝備。
  • 蔡英文主持P3C反潛機「成軍典禮」日媒叫囂「應對大陸」
    海外網12月1日電 1日上午,蔡英文在屏東基地主持P-3C型機成軍暨S-2T型機除役及飛行部隊番號更銜典禮。蔡英文在典禮上喊口號稱,「我們對『防務自主』的決心,絕對不會改變。」下午,蔡英文在社交網站上發文聲稱,會與臺軍一起面對困難,克服萬難。
  • 解放軍連續在臺海附近實戰化演練,蔡英文到澎湖向臺軍喊話壯膽
    不只臺灣本島,連在澎湖駐防的臺軍也在22日清晨出動4架戰機進行攔截演訓,將近2小時落地後,緊接著又有2架次升空。22日上午,蔡英文還前往澎湖慰勉臺軍。她在致詞時,不忘向臺軍喊話壯膽,並聲稱對臺軍有信心。針對兩岸日益升高的緊張情勢,馬英九22早上表示,我們一直憂心的,也許雙方都不想進入戰爭狀態,但一旦擦槍走火,恐怕就難以收拾。
  • 蔡英文鼓動臺空軍「怎能讓共機在領空耀武揚威」,臺退將馬上糾錯!
    「提醒(給蔡英文)寫講稿的單位,用字要精準,以免誤導民眾」解放軍軍機連續繞臺,22日當天,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前往澎湖視察臺空軍「天駒部隊」與海軍146艦隊,蔡英文宣稱,作為空軍,「怎麼可以讓別人在自己的『領空』上耀武揚威
  • 臺灣將研製基於IDF的教練機 代號「藍鵲」
    報導稱,之前臺灣有購買義大利馬基-346教、韓國T-50等教練機的設想,也有在因事故率高臭名遠揚的臺產AT-3「自強」教練機上更換發動機研製新型教練機的計劃。然而最終外購飛機遇到其他國家「管制」(因擔心與大陸關係惡化拒絕出售)等原因擱淺,而臺灣空軍則堅決拒絕AT-3飛機……最終只有使用IDF為基礎研製一途。
  • 曾迎接三人染疫臺軍軍艦,「藍委」建議蔡英文進行快篩
    臺灣18日新增3例新冠肺炎個案,是臺軍海軍「敦睦艦隊」「磐石軍艦」2名實習兵和1名士官,而主持艦隊結訓典禮的臺軍「參謀總長」黃曙光進行自主健康管理14天。蔡英文在軍艦抵港時,有前往碼頭在岸上向官兵揮手致意,但未登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