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命名的臺軍高教機即將首飛,跑道滑行測試現場曝光

2020-12-06 環球時報評論

據臺媒報導,臺灣自製的「勇鷹」高級教練機即將在端午節前首飛,2日上午9點,「勇鷹」進行了滑跑測試。臺媒稱,測試標誌著「勇鷹」距離正式試飛「跨出了一大步」。

為了保證6月下旬的首飛順利進行,「勇鷹」連日來實施了一連串的測試,繼日前進行各項地面靜態測試後,2日上午首次在臺軍清泉崗基地進行跑道滑行測試。編號11001的「勇鷹」測試機在9點前緩緩滑進跑道停下。

據透露,臺灣漢翔公司研製的「勇鷹」高教機6月底首飛的計劃不變,測試進度相當正常,也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首飛規劃在端午節前實施,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將前往觀看。另外,「勇鷹」高教機首飛前還會進行2至3次滑行測試(包括高速滑行)。

在「勇鷹」首飛前,臺軍已出動2架IDF戰機多次進行首飛航路試飛和測評,在其首飛當天,這2架IDF也將進行伴飛和空中攝影任務。首飛科目是簡單的基本起降,且全程不收起落架,在清泉崗空域繞圈飛行,飛行高度也會有所限制。

據報導,「勇鷹」高教機於2018年3月完成設計審查,初期生產了4架原型測試機,包括試飛用的A1及A2機,還有結構測試的的T1及T2機,2018年6月1日,A1機上架組裝,去年9月24日完工出廠,並由蔡英文命名為「勇鷹」號。漢翔公司預定在2026年前,交付臺軍66架「勇鷹」高教機、26套地面輔助訓練系統,包含16套任務計劃系統、3套基本飛行模擬器、1套全功能飛行模擬器、1套地面實時監控系統及1套飛行訓練管理系統等。

相關焦點

  • 臺灣「勇鷹」教練機舉辦首飛儀式,蔡英文誇讚其「延續傳奇」
    據臺灣「中央社」22日報導,臺軍「勇鷹」高教機今天成功首飛,蔡英文致詞稱,這次完成的首飛展示任務是近31年前IDF「經國號」戰機首飛後「再次締造的歷史性一刻」。報導稱,首架「勇鷹」新式高教機22日上午9時20分在臺中清泉崗機場正式首飛,於上午9時32分成功降落,共計飛行12分鐘,飛行課目包括地面滑行、高速滾行升空、空中飛行測試、五邊進場、保持最佳進場姿態落地。期間同樣是臺灣「自造」的IDF「經國號」戰機也高速衝場致意。
  • 臺軍武器裝備遭曝光,蔡英文表面「示弱」,實則包藏禍心
    作者:年負前段時間,臺灣媒體報導,臺軍老舊設備的淘汰時間表曝光。其中共有2500多件服役超過30年的老舊裝備,臺軍明顯捉襟見肘,即使裝備老舊也不得不用下去。據估計,臺軍將在15年之後才淘汰兩千多件老舊裝備。
  • 蔡英文甩鍋大陸,利用臺軍機事故進行政治炒作
    一時間,外界都忍不住把這兩起事件聯繫在一起,臺軍也因此備受質疑。儘管臺軍頻頻出現重大事故,但是民進黨當局似乎滿不在乎,只想著政治炒作。至於那名輕生的機工長,他是一名地勤人員,又和蔣正志在一個隊裡,因此,這絕非巧合。
  • 臺軍「漢光32號」演習模擬「大陸猝然攻臺」 蔡英文首次現場視察
    臺灣地區新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後,兩岸關係急轉彎。不過,今年臺軍針對解放軍的「漢光」演習卻有升溫之勢。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的「漢光32號」演習從22日起展開為期5天的攻防演練,模擬檢驗大陸「猝然對臺發動攻擊」時,臺軍有無能力「擊退敵軍保衛國家」,而蔡英文今天首次以「三軍統帥」身份到現場觀演。
  • 蔡英文視察曝光臺軍「萬劍彈」,但如今已只能給解放軍「撓痒痒」
    2020年9月22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前往澎湖,「慰問」駐紮在當地的臺軍。臺媒照例報導了蔡英文在澎湖的活動,其中一個鏡頭讓某些人激動不已。鏡頭顯示,一架「經國」號戰機的前方赫然擺放著兩枚方形截面、彈體下方有進氣道的飛彈,這兩枚飛彈正是「萬劍」空射巡航飛彈。
  • 搞笑,臺軍自研教練機首次升空不算首飛,蔡英文來看才算
    據悉,漢翔公司將於6月22日或23日,為「勇鷹」舉行首飛儀式。 據臺灣「中科院」介紹,「勇鷹」高級教練機以臺灣自研的首款戰鬥機IDF「經國號」為基礎,從2017年2月開始研製,計劃於2020年6月份進行首飛,並在2026年完成66架的生產。
  • 蔡英文發臺軍布雷艇「開箱照」,臺網友叫囂稱應點名解放軍
    據臺媒報導,12月15日時,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曾前往宜蘭龍德造船廠參加臺海軍自製布雷艇的下水儀式,她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幾張艦艇內部照片,還單獨介紹了布雷艇配置的水雷。有臺灣網友在留言中叫囂稱,應該給這水雷標明「To 解放軍」。
  • 蔡英文「臺獨」大夢,用臺軍做賭注
    今年1月臺軍一架「黑鷹」直升機發生墜毀事故,包括臺軍「參謀總長」在內的八名軍方高級官員罹難;7月份臺軍海軍陸戰隊的演習過程中艦艇發生事故,兩名官兵殉職;之後的「漢光演習」中,陸軍的一架直升機發生墜毀事故,有兩名機組人員罹難……  這些事故的發生不是偶然的意外,而是與民進黨當局增強演訓強度,提高演訓頻率有關。民進黨當局不斷在「臺獨」的道路上前進,試圖以武力對抗大陸,兩岸關係持續緊張。
  • 臺軍胡亂操作竟在蔡英文面前「魔力轉圈圈」
    1月15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攜臺「防長」嚴德發等人一同出席活動。然而,一隊在現場站崗執勤的臺軍士兵卻成功「搶鏡」,以一系列「華麗的轉身」刷新了人們對臺軍的認知。當時,蔡英文等人正轉身準備進入臺「國防部」大樓。然而,一直在眾高官身後執勤的臺軍士兵在收到「向後轉」口令後卻未如預計安排一般整齊完成動作,反而如「轉圈圈」一般「原地起舞」。臺軍士兵有的向左,有的向右,還有的甚至原地愣神,而轉身後的列隊行進更是凌亂異常。
  • 大陸軍機繞臺常態化 蔡英文急指示臺軍"防範突襲"
    20日,解放軍機再度繞臺飛行,轉天蔡英文就急赴視察臺空軍作戰指揮部,了解臺軍針對解放軍軍機繞臺飛行的戰備處置措施,並要求臺軍24小時嚴密監控。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蔡英文視察臺「空軍作戰指揮部」時聲稱:「中國大陸最近在東亞地區頻繁的軍事動態,對周邊區域的安全穩定,已經造成一定衝擊。」
  • 蔡英文閱艦「以武拒統」?不不,這是船……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13日前往臺海軍海軍蘇澳基地視察。今晨9:30,蔡英文登上「基隆」艦,這也是其上臺後首次登艦出海。基隆艦蔡英文所登的「基隆」艦是一艘美國售臺的「基德」級驅逐艦,也是臺灣現有排水量最大的作戰艦隻,建造於1978年,今年已服役40年。臺防務部門宣稱,蔡英文此次主要是對臺軍要港防衛與快速應變能力進行考察。9艘飛彈艇離港臺軍上一次觀艦式是在2014年「漢光演習」期間。
  • 國產「荊門造」晨龍飛機成功完成低速滑行試驗
    &nbsp&nbsp&nbsp&nbsp伴隨著飛機螺旋槳的轟鳴聲,駕駛員正在進行飛機滑行前的熱機工作,一旁的工程師正在對飛機進行最後的調試。準備工作完畢後,現場20多名研發人員目送飛機進入漳河機場1800米長的陸域跑道。
  • 韓國瑜沒說"臺軍是太監" 蔡英文被轟散布假新聞
    對此,蔡英文在臉譜網(facebook)上回應稱,要韓國瑜把「臺軍是太監」的話給收回去。臺灣政治評論員鄭照新批評蔡英文扭曲韓國瑜原意:韓國瑜從來沒有說「臺軍是太監」,假消息居然來自臺灣地區領導人臉譜網。
  • 臺軍F-16失聯超12小時仍未找到 蔡英文:F-16全面停飛
    於11月17日參加夜航訓練的臺軍F-16戰鬥機失聯後仍未找到,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在18日早上表示,臺灣「空軍」已經將F-16戰機全面停飛。臺媒報導稱,臺軍一架F-16戰機於11月17日18時5分自花蓮基地起飛執行例行性訓練任務,兩分鐘後該機雷達光點消失在花蓮外海。
  • 衛星地圖曝光兩處臺軍秘密機場? 臺官方否認(圖)
    衛星地圖曝光兩處臺軍秘密機場?  臺灣防務部門軍事發言人羅紹和表示,他去過九鵬基地好幾次,沒看過基地內有機場,況且軍機起降,需要3000米以上跑道,不可能會有這樣的機場。但是否因任務需要,曾闢建臨時簡易機場,他不清楚。至於勝林山因山區雷達站或軍事基地有人員駐守,確實需要直升機運補,需要起降場很合理。
  • 蔡英文主持P3C反潛機「成軍典禮」日媒叫囂「應對大陸」
    海外網12月1日電 1日上午,蔡英文在屏東基地主持P-3C型機成軍暨S-2T型機除役及飛行部隊番號更銜典禮。蔡英文在典禮上喊口號稱,「我們對『防務自主』的決心,絕對不會改變。」下午,蔡英文在社交網站上發文聲稱,會與臺軍一起面對困難,克服萬難。
  • 臺媒:臺軍首艘沱江級巡邏艦下水,蔡英文稱要能不對稱作戰
    據臺媒報導,臺海軍首艘沱江級艦15日下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了下水儀式,宣布這艘艦艇的名稱為「塔江」。臺海軍「塔江艦」飛彈巡邏艦下水(臺媒圖)報導稱,「塔江艦」飛彈巡邏艦15日在宜蘭龍德造船廠下水。
  • 蔡英文醒醒吧!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的即將下臺,美國國內也將產生一定的政治空檔期。而蔡英文當局仿佛是在為失去後援的自己打氣,決定在1月7日至19日期間,在臺海地區實施多輪飛彈火炮試射。此次試射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是測試其防空飛彈對空攔截效率,實則是藉機對大陸人民空軍軍機的繞臺實施反制,防止其進入島內相關空域。而大陸也是一早就看出了臺軍的意圖,因此自2021年初,人民空軍的戰鷹已連續多天在臺海周邊展開了高強度、常態化的巡航。而島內所謂空軍也是一如既往地聲稱:"對大陸軍機實施了有效的對空警戒與廣播喊話驅離"。
  • 臺軍「反斬首部隊」首曝光 號稱戰力可保蔡英文安全
    日前,為了所謂「確保蔡英文安全」,「憲兵指揮部」特別成立「快速反應連」戰力,臺安全部門特勤中心稱,這支憲兵快反連配備先進裝備,戰力等於陸軍的一個步兵營,其防空戰力甚至等於一個旅級防空戰力。臺媒腦補,「大陸多次模擬對臺進行『斬首戰』演練」,報導稱,為了所謂反制,日前臺軍方核定將「憲兵勤務連警衛排」擴編為「憲兵快速反應連」,強化衛戍重要區域防衛作戰能量。
  • 2011年1月11日下午1時11分殲20首飛,時間點原來是這個意思!
    不遠處的觀禮席以及周圍站滿了人群,在現場緊張而神秘的氣氛中,有的在翹首以待,有的在屏息靜觀,一個個眼神堅定地投向起飛線。寒意襲人的隆冬,似乎根本擋不住他們此時的熱情。中午12 點 30 分,試飛員從機務手中拿過放飛單,在試飛科目鄭重寫下「首飛」兩個字。繞機檢查後,他邁著穩健的腳步登上飛機。12點48分,伴隨著項目行政總指揮首飛指令的下達,瞬間,發動機發出了巨大的轟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