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1日下午1時11分殲20首飛,時間點原來是這個意思!

2021-01-13 環球網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

十年前的2011年1月11日,在我國西南一隅,一架黑色塗裝、外形科幻的戰鬥機正靜靜地停在起飛線上。在它的周圍,機務人員正在做著最後的準備。不遠處的觀禮席以及周圍站滿了人群,在現場緊張而神秘的氣氛中,有的在翹首以待,有的在屏息靜觀,一個個眼神堅定地投向起飛線。寒意襲人的隆冬,似乎根本擋不住他們此時的熱情。

中午12 點 30 分,試飛員從機務手中拿過放飛單,在試飛科目鄭重寫下「首飛」兩個字。繞機檢查後,他邁著穩健的腳步登上飛機。12點48分,伴隨著項目行政總指揮首飛指令的下達,瞬間,發動機發出了巨大的轟鳴聲。只見飛機拖著長長的尾焰,呼嘯著從現場的無數雙眼睛前滑過。加速,再加速,一眨眼的功夫,它便如一道閃電,帶著呼嘯,騰空而起,直插雲霄。原本安靜的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轉彎,低空通場,再次轉彎,低空通場……隨著飛行,所有人都站了起來,不斷吶喊著向天上的飛機揮手。

「下來啦!下來啦!」,眼尖的人們已經遠遠地看見了飛機的著陸滑行燈,語氣顯得異常激動。順著目光所指,在機場跑道上方,飛機猶如一個凱旋歸來、威武霸氣的戰士,由遠及近,一個蜻蜓點水,後輪在跑道上擦出兩個白色的煙圈,前輪同時穩穩地壓在跑道線上,安全著陸。

剎那間,掌聲雷動。剛剛精神還處於緊繃狀態的人們,頓時沸騰了。大家深情地握手、擁抱、祝賀,眼含熱淚地高呼著。這一天,中國航空工業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中國首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四代機殲20首飛成功!

這一刻,定格在2011年1月11日下午1時11分。

巧合的是,這次首飛,正好在時任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到訪中國幾個小時後。殲20的首飛成功,讓蓋茨記憶猶新,後來他曾坦言,美國情報部門低估了中國研製新一代戰機的能力。

當然,首飛之後要形成戰鬥力,更有繁複艱辛的工作等待著航空人、科學家們。作為大國重器,如何增強作戰效能,打造一代名機,成為了航空人勇攀高峰的首要目標。

分析再分析,創新再創新,論證再論證,迭代再迭代。從指標體系、內埋武器數量、人機工效、製造裝配、試驗試飛、保障模式等各個方面,航空人最終拿出了一套科學的、系統的、針對性強的符合現代作戰需求的科學方案。先後以自我涅槃的精神完成了「系統革命」,實現了座艙的最佳人機工效,科學減重達200公斤;通過建立一套純軟體驗證環境,僅用十天就完成了原本需要三個月的測試工作量;攻克了號稱「飛躍之框」的整體框製造,再破「亞洲第一框」記錄;按照「性能需求、開發研製、評估驗證」循環推進思路,讓試驗、試飛、定型工作在短時間內取得重要成果。

時間給出了答案。在電子、兵器等行業內外數百家研製單位的緊密協同下,經過研製全線的共同努力,殲20的研製在萬眾一心中快速推進,各階段的飛機性能狀態不斷提升。

2016年11月1日上午10點20分,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兩架殲20飛機編隊飛過金灣機場。短短的一分鐘亮相,向世人宣告了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2017年7月,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三架殲20「米秒不差」通過閱兵臺上空,首次以戰鬥姿態展示在世人面前。

2017年9月28日,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向外界宣布稱,殲20飛機已經列裝部隊,標誌著中國空軍向著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目標邁出了新的步伐。

2018年2月9日,中國空軍發言人發布消息稱,殲20飛機開始列裝空軍作戰部隊,向全面形成作戰能力邁出重要一步。

2018年11月6日中國航展開幕式上,殲-20飛機首次以「新塗裝、新編隊、新姿態」三機編隊進行了飛行展示;11日的閉幕式上,殲-20飛機空中掛彈開艙,進一步彰顯人民空軍的開放和自信。

2019年10月1日,殲-20以五機編隊亮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從當年的「黑絲帶」到今日的「銀河戰艦」,從初出茅廬的驚鴻一瞥到縱橫海疆的逐鹿爭雄,殲-20的每一次亮相都舉世矚目,殲-20的每一次出徵都「威震四方」!

來源:航空工業,王鵬傑

相關焦點

  • 回首殲-20首飛十年:突破對華隱形戰機包圍,中國空軍轉守為攻
    十年前的今天,2011年1月11日,中國第一款隱形戰鬥機殲-20首飛成功! 2011年1月11日下午1時11分,殲-20首飛成功
  • 又到1月11日,轟-20、海四代、運-20加油機,哪個先亮相
    1月11日,對於廣大軍迷朋友而言,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十年前的1月11日,中國隱身戰鬥機殲-20一飛沖天,打破了美國預言:中國到2020年研製不出隱身戰鬥機!當時,有很多的軍迷朋友來到了殲-20的試飛場外圍圍觀,現場親眼見證了殲-20的首飛。也是從那時起,殲-20的圖片開始滿網飛,讓無數的軍迷朋友記住了殲-20優美威武的外形。
  • 美國軍事觀察家:殲-20是個分水嶺 提高了外界對中國的軍事預期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1月11日是殲-20服役10周年紀念日,在這一天,西方的軍事觀察者也對殲-20首飛10周年給了獨特的評論。1月11日,長期關注中國軍事發展觀察家裡克·喬在《外交學人》雜誌撰文表示,殲-20是一個「分水嶺」,它提高了西方觀察家對中國的中國的「軍事預期」。
  • 殲10/15/16/20,型號太多分不清?一文幫你梳理中國戰鬥機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於1949年11月11日,七十多年來,我國從引進、仿製,到自主研製,共生產了幾十種殲系戰機。其中不少戰機如今在國防一線服役,也有一些已經光榮退役,還有很多戰機只是存在於圖紙上。下面我們就來梳理一下中國空軍的「殲」系戰機。
  • 盤點:中國殲系戰機大全,從殲1到殲31
    它曾經是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實戰當中擊落敵機最多的國產噴氣式超音速戰鬥機。從1964年到1968年,殲6戰機共擊落20多架各型戰機。2010年6月12日,國產殲-6飛機正式退出空軍編制序列。殲-8II摒棄了機頭進氣的氣動外形,採用機體兩側進氣道,便於機頭安裝機載雷達,提高了戰機的作戰效能。1984年6月12日,原型機首飛成功。88年3月18日設計定型,同年10月15日,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殲-8Ⅱ飛機設計定型。殲-8Ⅱ具有發射超視距空空飛彈的能力,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
  • 殲20飛機首飛10周年:翱翔藍天的殲20戰鬥機
    10年前的1月,一架黑色塗裝、外形科幻的飛機靜靜地停在成都某機場起飛線上,機務人員圍在周圍做著起飛前的最後的準備,試飛員接過放飛單,鄭重地在試飛科目上寫下「首飛」兩字。 伴隨著項目行政總指揮首飛指令的下達,發動機瞬間發出巨大的轟鳴聲,飛機拖著長長的尾焰,呼嘯著從現場無數雙眼睛前滑過。
  • 香格裡拉市人民法院2021年1月11日—1月15日案件排期
    序號5案號:(2021)雲3401民初34號案由:合同糾紛時間:2021年1月11日下午14時30分原告:香格裡拉市磚興水泥製品有限公司被告:和天國承辦人:阿巴竹瑪書記員:和曉光序號6案號:(2021)雲3401行審2號案由:行政強制執行糾紛時間:2021年1月11日下午14時30分原告:香市自然資源局被告:馬永發承辦人:斯那曲宗書記員:李文龍序號7
  • 11月11日!人民空軍成立71周年紀念日
    11月11日!2020年11月11日人民空軍成立71周年紀念日>2019年11月7日,空軍殲-20戰機開展飛行訓練。>2019年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領隊機梯隊。
  • F22能爬升2萬米,蘇57能爬升1.9萬米,殲20能爬升多高
    不過這也導致猛禽很容易在低海拔地區飛行時超過其設計速度極限,對相關設備造成一定的損耗。當然出現這樣的瑕疵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因為猛禽誕生的時間比較早,我們不能夠因此否定它的作戰能力。F-22猛禽戰鬥機的爬升極限按照可靠資料顯示,美國的F-22猛禽戰鬥機爬升高度可達1.9萬米,再加上其隱身性能非常出色,足以突破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防空系統執行作戰任務。
  • 11月11日!
    2020年11月11日人民空軍成立71周年紀念日2019年11月7日,空軍殲-20戰機開展飛行訓練。2019年10月17日,空軍殲-16戰機在進行單機空中展示。2011年3月5日,在利比亞撤僑航班上,中國同胞手舉國旗慶祝。這是空軍首次派運輸機赴海外執行撤離我人員回國任務。
  • 「海空衛士」王偉墓前有人送來殲20模型,19年間空軍戰機已升級到第...
    19年過去,英雄一直未被人們遺忘。陵園內一名工作人員說,「每年都有人來獻花,祭奠他的人很多。」(圖說:王偉墓前擺放著的一架殲-20戰鬥機模型。來源:錢江晚報)時間回到2001年4月1日,美軍一架EP-3偵察機侵犯我南海領空,我軍隨後派出兩架飛機跟蹤攔截。
  • 111年,從一片空白、一往無前到一飛沖天
    一鼓作氣1966年1月17日1966年1月17日,殲7首飛成功。1985年12月11日1985年12月11日,我國首型自主研發並批量生的直升機——直8首飛成功。2011年1月11日2011年1月11日,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隱身戰機殲20首飛成功。
  • 殲-20總師楊偉的超級「學霸」之路:初中畢業就高考,15歲上大學
    說起學霸,我國殲-20隱形戰鬥機總設計師楊偉也是超級學霸一枚,而且在中學時期就霸氣側漏;本來高考是高中應屆生的獨木橋,而楊總師在初中畢業之後就通過了獨木橋,令人驚嘆。那麼,當年楊總師的初中畢業成績有多強悍呢?畢業考試需要考6門功課,其中5門功課楊總師全部考出了100滿分,另一門也是99分;這個成績即便是現在,也是傲視的存在。
  • 看老外眼中的11年11月11日
    擅長讓勺子自行彎曲的以色列通靈人士尤裡·蓋勒說,11月11日代表「尋找生命平衡」的需要。每年的11月11日是一戰停戰紀念日因為包含了6個「1」,2011年11月11日被包裝成百年一遇的「光棍節」。不過,「光棍節」是興起於中國年輕人之間的草根節日,並在網絡等媒介的傳播下聲勢越來越大。那麼這一天對外國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呢?***停戰日11月11日是「一戰停戰日」,1919年11月7日由英王喬治五世創立,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點結束。
  • 淚水與驕傲:原來,距離那一天已經過去整整十年了啊!
    威龍亮劍,一飛沖天2011年1月11日,在祖國大西南的一隅,一架黑色塗裝戰鬥機如一道閃電,帶著呼嘯,騰空而起,直插雲霄!這一刻,定格在2011年1月11日下午1時11分——中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殲-20戰機首飛成功!
  • 殲20首次公開亮相高清飛行視頻
    【環球網軍事11月1日報導】在珠海航展開幕當天,中國空軍試飛員駕駛的殲20戰機首次公開亮相。此次殲-20在中國航展上的亮相,是繼2014年運-20大型運輸機亮相航展後,中國第二次派出在研期間的尖端武器公開展示。據公開報導顯示,殲-20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研製的新一代隱形戰機。
  • 僅飛了8年就退役,首架殲20歷經無數磨鍊,機體壽命達到極限
    遙想當初我國的五代戰機殲-20立項之時,可是沒少遭受西方發達國家的質疑,甚至連俄羅斯專家都有說過,沒有俄羅斯航發的幫助中國是沒法造出殲20的。可是很快打臉就來了。中國不僅將五代機殲20研發出來了,還趕在俄羅斯之前成功服役,並且列裝於中國空軍編隊中。
  • 回顧殲10首飛:3秒鐘,漏3滴油,總師宋文驄徹夜不眠
    在當年我國研製殲10戰機時,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是蘇27戰鬥機。因為當時正處於我國將要進口蘇27戰機的時刻,很多人認為購買蘇27戰機這個成品,更加划算,而研製新型的國產戰機沒有太大把握。 1982年2月,當時擔任殲7III戰鬥機總設計師的宋文驄,帶著自己的科研團隊,從成都趕到貴州進行殲7改進型號的設計後投產工作。就在這個過程中,成志明接到電話:整個團隊去北京參加新型戰機方案論證大會。成志明與宋文驄商議之後,把全部研究資料帶上,匆匆趕往北京。
  • 中國殲-20進入第二個十年,仍然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戰鬥機
    難忘的首飛,一鳴驚人當2011年1月11日,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訪問北京,就在會談幾個小時之前,J-20的首次飛行照片一下在中國的網際網路論壇鋪天蓋地出來。中國最終告訴蓋茨,此次部署是「先前預定的科學測試」。J-20以這種戲劇性的方式進入了世界戰鬥機的中心舞臺,在過去的十年中一直到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