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飛機首飛10周年:翱翔藍天的殲20戰鬥機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10年前的1月,一架黑色塗裝、外形科幻的飛機靜靜地停在成都某機場起飛線上,機務人員圍在周圍做著起飛前的最後的準備,試飛員接過放飛單,鄭重地在試飛科目上寫下「首飛」兩字。 伴隨著項目行政總指揮首飛指令的下達,發動機瞬間發出巨大的轟鳴聲,飛機拖著長長的尾焰,呼嘯著從現場無數雙眼睛前滑過。加速,再加速,一眨眼功夫,飛機便如一道閃電,呼嘯著騰空而起,直插雲霄。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轉彎,低空通場,再次轉彎,低空通場…… 機場跑道上方,殲20飛機猶如一個凱旋歸來、威武霸氣的戰士,由遠及近,一個蜻蜓點水,後輪在跑道上擦出兩個白色煙圈,前輪同時穩穩地壓在跑道線上,安全著陸。中國首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四代機殲20首飛成功。 從首飛到公開亮相珠海航展,從亮劍「朱日和」到裝備部隊,殲20飛機實現了我國航空工業研製能力和航空武器裝備建設從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 張志冬 攝

空中飛行的殲20飛機。 宋奎 攝

天空中翱翔的殲20飛機。 陳肖 攝

晨曦中即將起飛的殲20飛機。 成飛提供 攝

正在飛行的殲20飛機。 嶽書華 攝

首飛現場機務保障人員。 徐博 攝

殲20飛機首飛現場。 徐博 攝

飛機生產現場。 楊子江 攝

質量檢查現場。 朱鵬 攝

相關焦點

  • 事後復盤,殲20戰鬥機一飛沖天,不辱使命
    中國航空工業和國家政府計劃幾乎同步,在65之前由於各種原因,規劃都不是很成功,實際上航空工業真正走入正軌快車道還是從2003年開始,殲10戰鬥機成功試飛裝備部隊,從此之後中國航空工業井噴,10年之內就成功研製了殲20雙發隱身重型戰鬥機和運20大型運輸機,去年直20通用直升機也開始頻繁露面,還剩下一個類似美國B2隱身轟炸機的轟20隱身轟炸機,也是遲早的事情。
  • 殲10/15/16/20,型號太多分不清?一文幫你梳理中國戰鬥機
    殲-10(編號J-10;中國官方命名猛龍;北約代號:火鳥),是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研製、生產的單引擎、全天候、多功能、採用鴨式氣動布局的第三代戰鬥機。殲-10於1986年開始研製,由劉高倬擔任總指揮,晏翔擔任副總指揮,宋文驄擔任總設計師。1998年3月殲-10首飛成功,數年後正式裝備部隊,並先後衍生出殲-10A、殲-10S及殲-10B等型號。最新的殲-10C於2015年初首飛,已批量裝備人民解放軍空軍,於2018年4月16日開始擔負戰鬥值班任務。該機具備制空作戰,對海面,對地面精確打擊能力。
  • ...殲-10叫「棍子」,殲-20叫「黑絲帶」,中國戰鬥機為啥有這些稱呼?
    作者:席亞洲來源:瞭望智庫(zhczyj)1從無到有我國的航空工業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最初是以裝備的定型、出廠日期或者驗收通過的年代來命名飛機。比如現在的殲-5,它作為我國生產的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於1956年7月試飛成功,被命名為56式戰鬥機。殲-6是1959年9月試飛成功,被命名為59式戰鬥機,等等。
  • 美國軍事觀察家:殲-20是個分水嶺 提高了外界對中國的軍事預期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1月11日是殲-20服役10周年紀念日,在這一天,西方的軍事觀察者也對殲-20首飛10周年給了獨特的評論。1月11日,長期關注中國軍事發展觀察家裡克·喬在《外交學人》雜誌撰文表示,殲-20是一個「分水嶺」,它提高了西方觀察家對中國的中國的「軍事預期」。
  • 從殲20看戰鬥機隱身的秘密——雷達隱身技術
    在這一天的12時50分,殲20在四川成都的溫江機場跑道上進行了數次滑行試驗後,終於離地升空,在機場上空以中低速度進行了18分鐘的首飛,標誌著我國隱身戰鬥機的研製揭開了新的一頁。殲20簡介殲-20(代號:威龍)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一款具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的隱形第四代制空戰鬥機。
  • 2011年1月11日下午1時11分殲20首飛,時間點原來是這個意思!
    這一天,中國航空工業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中國首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四代機殲20首飛成功!這一刻,定格在2011年1月11日下午1時11分。巧合的是,這次首飛,正好在時任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到訪中國幾個小時後。殲20的首飛成功,讓蓋茨記憶猶新,後來他曾坦言,美國情報部門低估了中國研製新一代戰機的能力。
  • 雙座殲20帶頭大哥登場,指揮無人機小弟圍毆
    今天,微信公眾號航空工業成都所為紀念殲20首飛十周年,隆重推出威龍大片「今天!且歌《橫空》贊威龍亮劍」,全方位多角度展現殲20和成飛人的風採。在片中還有令人振奮的雙座殲20一閃而過。眼神不好就徹底錯過了。
  • 鑄就殲-20超越基石,超級計算機立大功
    先進的風洞設施是先進戰機的搖籃,航空工業集團空氣動力研究院是我國主要風洞試驗基地之一,是殲-10戰鬥機、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C-919大型客機等項目的氣動試驗主力單位。數天前航空工業氣動院迎來了成立65周年紀念日,當天他們公布了一大批罕見的風洞試驗照片。
  • 面對外國專家質疑,殲10首飛試飛員曾飛了44次「眼鏡蛇機動」
    據新華社11月7日報導,「雖然因為年齡原因,我不能再飛上藍天,但我還在為國家的航空工業、為空軍的武器裝備發展繼續作出自己的貢獻。」殲-10首飛試飛員雷強7日在第十二屆中國航空航天博覽會上表示。 殲-10戰機首飛20年後,這是首飛試飛員雷強第一次公開亮相。
  • 回首殲-20首飛十年:突破對華隱形戰機包圍,中國空軍轉守為攻
    十年前的今天,2011年1月11日,中國第一款隱形戰鬥機殲-20首飛成功! 要知道,2006年中國國產殲-10戰鬥機才首次對外公開,這種國產第三代戰鬥機剛站上歷史舞臺,就面對「服役即落後」的爭議。更糟糕的是,此時美國第二種隱形戰鬥機F-35「閃電II」也已首飛,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中國周邊多國都已經表達出明確的採購意向。很多空軍專家曾充滿憂慮地警告稱,等到F-35大規模服役時,中國很可能陷入F-22和F-35等隱形戰鬥機的空前包圍圈中。
  • 殲20首次公開亮相高清飛行視頻
    【環球網軍事11月1日報導】在珠海航展開幕當天,中國空軍試飛員駕駛的殲20戰機首次公開亮相。此次殲-20在中國航展上的亮相,是繼2014年運-20大型運輸機亮相航展後,中國第二次派出在研期間的尖端武器公開展示。據公開報導顯示,殲-20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研製的新一代隱形戰機。
  • 盤點:中國殲系戰機大全,從殲1到殲31
    它曾經是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實戰當中擊落敵機最多的國產噴氣式超音速戰鬥機。從1964年到1968年,殲6戰機共擊落20多架各型戰機。2010年6月12日,國產殲-6飛機正式退出空軍編制序列。1984年6月12日,原型機首飛成功。88年3月18日設計定型,同年10月15日,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殲-8Ⅱ飛機設計定型。殲-8Ⅱ具有發射超視距空空飛彈的能力,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
  • 「海空衛士」王偉墓前有人送來殲20模型,19年間空軍戰機已升級到第...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浩洲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話題#王偉墓前有人送來殲20模型#登上了微博熱搜。據錢江晚報報導,在杭州安賢陵園的「海空衛士」王偉烈士墓前,已有不少市民前來獻過花。墓前祭臺上的鮮花中間,還擺放著一架殲-20戰鬥機模型。
  • 中國殲-20進入第二個十年,仍然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戰鬥機
    美國《環球飛行》的專家格雷格·沃爾德隆(Greg Waldron)說,成都殲20首次飛行十年後,仍然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戰鬥機。難忘的首飛,一鳴驚人當2011年1月11日,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訪問北京,就在會談幾個小時之前,J-20的首次飛行照片一下在中國的網際網路論壇鋪天蓋地出來。中國最終告訴蓋茨,此次部署是「先前預定的科學測試」。J-20以這種戲劇性的方式進入了世界戰鬥機的中心舞臺,在過去的十年中一直到至今。
  • 央視首次解密中國第三代戰機殲-10誕生的故事
    而這裡,就是我國第三代戰鬥機殲-10的誕生地。春節前夕,我們的記者走進了這裡,了解到了「殲-10」戰機誕生時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但在當時,它卻是飛機設計師們最常用的裝備。計算尺上這些密密麻麻的刻度,一點一滴地丈量出我國戰鬥機發展的腳步。 落後的條件和過高的研製難度,讓殲-9的研製最終失敗,我們也只能藉由上面圖中的那個小小的模型,來想像它飛上藍天的樣子。
  • 美軍20年前準確預測中國四代機?為何見到殲20,卻大吃一驚?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剛剛引進俄羅斯最先進的蘇-27戰鬥機,國產的殲-8II還被稱作「國產先進殲擊機」,殲-10項目還處於高度保密之時,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ONI)就曾在1997年,也就是殲-10首飛前一年「劇透」了中國下一代隱形戰鬥機的消息。
  • 殲20的主要作用是什麼?截擊作戰只是一方面而已
    殲20戰鬥機是我國最先進的戰鬥機,或許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從它首飛的那天起,人們就在猜測,這麼一架能隱身、能超音速巡航、有超機動性的先進戰鬥機,將會在我國空軍體系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有人說它很長,像截擊機,有人說它是空優戰機,要遠程獵殺敵機,那麼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 回顧殲10首飛:3秒鐘,漏3滴油,總師宋文驄徹夜不眠
    作者:雷神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在殲20隱身戰鬥機出現之前,我國最著名的國產戰鬥機當屬殲10戰鬥機。在當年我國研製殲10戰機時,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是蘇27戰鬥機。因為當時正處於我國將要進口蘇27戰機的時刻,很多人認為購買蘇27戰機這個成品,更加划算,而研製新型的國產戰機沒有太大把握。
  • 殲15首飛11周年紀念!電子戰夜戰改型不斷推出,至今服役多少架?
    在畫面中,多架殲-15戰機以楔形的編隊模式跨越海空,場面看起來非常震撼人心。在畫面中,通過殲-15戰機的視角,去感受戰機的起飛、升空、翱翔等一系列動作,見識了殲-15是如何穿雲破霧、叱吒天海的,著實讓人感覺很刺激。 殲-15在2009年首飛成功,到今年已經有11個年頭了。作為航母戰鬥群中的攻擊利器,殲-15戰機一直都受到人們的關注。
  • 殲-14「雪鴞」與殲-20「威龍」競爭落敗的原因是什麼?看看
    因為殲14雪鴞戰鬥機的尺寸太大,而且隱身太差,另外氣動設計太過於保守了,可以看作是一個比俄羅斯的蘇57還差的飛機,但是殲20卻要強很多,比俄羅斯的蘇57先進很多,設計也更加前衛,因此選擇殲20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