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現身國產風洞?鑄就殲-20超越基石,超級計算機立大功

2020-11-25 騰訊網

先進的風洞設施是先進戰機的搖籃,航空工業集團空氣動力研究院是我國主要風洞試驗基地之一,是殲-10戰鬥機、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C-919大型客機等項目的氣動試驗主力單位。數天前航空工業氣動院迎來了成立65周年紀念日,當天他們公布了一大批罕見的風洞試驗照片。

攻擊-11大迎角試驗

比如在FL-51風洞中進行非定常大迎角試驗的攻擊-11飛翼式隱身無人機風洞模型,更令人意外的是一款雙發隱身戰鬥機模型也在這座風洞中進行旋轉天平試驗,該型戰機兩側加萊特進氣道特徵告訴我們它就是F-22戰機風洞模型。

FL-51風洞中的F-22模型

在我國眾多風洞試驗任務中F-22不是唯一的外軍戰機,F-16系列戰機也是常客,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重視情報工作向來是我們的制勝法寶。

風洞中的F-16

通過高精度測繪製造的風洞模型,結合各種渠道搜集的關鍵數據,在風洞中進行充分詳盡的吹風試驗一方面可以汲取氣動設計經驗,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準確地掌握對手機的飛行包線,在未來戰場相遇時飛行員就能對症下藥。

F-22模型在FL-51風洞中進行動導數試驗

殲-20作為我國第一款低可探測性隱身戰機其首飛年份甚至比北方的蘇-57還晚了整整一年,然而該機從2011年年初首飛至2015年年底首架量產機下線只用了短短五年時間就完成了研製工作,並於次年正式進入人民空軍現役裝備序列,使得我國成為全球唯二擁有隱身戰鬥機的玩家,就試飛周期來看殲-20也是全球隱身戰機用時最短的機型

2001號殲-20驗證機

為什麼我們可以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擁有殲-20,而蘇-57在早首飛一年的背景下直到今年8月才進入現役(比殲-20晚了整整3年)?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進戰機與其說是設計出來的,倒不如說是風洞吹出來的。

殲-10戰機風洞測試

以殲-10戰機為例,該機在首飛前經歷過的風洞吹風試驗就高達七千餘次,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夭折的鴨式布局戰機殲-9也有多達十幾款氣動布局進行了數千次吹風測試。

為了滿足日益旺盛的航空研發需求,除了航空工業集團布局東北的氣動設計研究院,我們在大西南地區也建設了一座世界級的風洞群,低速風洞、高速風洞、超高速風洞各型吹風設施應有盡有。

大西南世界級風洞群的冰山一角

該基地還配置有一座運算能力達1590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它可以處理多學科優化設計所需的大量正問題計算,優化風洞試驗,與試驗結合,生成完備、可靠的氣動資料庫,還能實現數字仿真、氣動/飛行性能評估,與作戰環境的仿真。

1590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系統

很多人以為風洞速度越高越好,實際上並非如此,比如高超音速激波風洞對於研發戰鬥機而言用途基本不大,反而低速風洞使用頻率最高。

殲-10戰鬥機就曾多次現身FL-13低速風洞,該型風洞試驗段尺寸寬8米、高6米、長15米,能夠進行飛行器大迎角試驗、顫振試驗,甚至長徵七號、長徵五號等多型運載火箭的地面風載試驗也在這裡進行。

長徵五號地面風載試驗

得益於充分的風洞試驗,加上設計人員的匠心獨具,以及我國工業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布局一系列先手棋的殲-20戰機才能這麼順利地進入現役裝備序列。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速度就是殲-20布局的一個先手棋。超音速巡航是四代機典型特徵之一,關於該機能否進行超音速巡航一直以來是人們討論的熱門話題。

動力強勁板磚也能上天,動力不足,氣動來補,這句話常常被拿來形容戰鬥機的設計研發工作,但是為什麼不可以讓氣動與動力二者兼得?殲-20對此作出了自己的創新。

殲-20最大速度2.5馬赫

在2018年8月出爐的《軍人一分鐘》官方宣傳視頻中首次披露,殲-20時速可達3120公裡,換算成音速就是2.7馬赫,實際上是視頻編輯錯誤地計算高空與低空的音速數值,糾錯後的數據顯示殲-20依然可以達到2.5馬赫,與之對比配置F-119四代渦扇發動機的F-22猛禽戰鬥機最大速度也僅有2.25馬赫。

氣動布局的優勢顯而易見,從俯視角度看殲-20對比F-22、蘇-57等戰機,機身顯得更加修長,使其機身橫截面積更小超音速飛行阻力更低。

殲-20機身比例更為修長

飛行員張昊曾這樣形容殲20,我們這個殲-20戰機機動能力特別好,這個飛機我們當時就形容,就叫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就是在亞音速下也不錯,一進了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了。

簡而言之就是殲-20在兼顧亞跨音速機動的同時有很強的超音速機動能力,但是細長機身條件下如何獲得足夠升力從而實現靈活機動呢?

飛行員張昊點評殲-20

總師楊偉表示,通過殲-20的研製我們引領了技術發展,在世界上獨創了殲20的升力體邊條鴨式布局,使得飛機既有很好的隱身性能,又有很強的超音速和機動飛行能力。

飛機進行超音速飛行時升力中心後移,而機身重心不變,因此產生一個向上仰起的抬頭力矩,傳統布局飛機通過水平尾翼進行超音速配平的阻力更大,而鴨式布局將水平尾翼前置部署,可以更輕鬆地完成超音速升力中心與重心的配平,這就是殲-20選擇鴨翼的需求出發點。

鴨翼的超音速配平阻力更小

傳統鴨式布局前翼安裝位置通常高於主翼,目的是為了利用鴨翼脫體渦流提高升力係數,從而增強靜不穩定性,提高飛機的控制能力。

但對於四代機而言這套增升措施顯然就不夠了,因為後者不僅要有較強的亞跨音速升阻比,也要有更強的超音速飛行性能,通俗點說就是兼顧速度與機動兩大矛盾性需求。

殲-10鴨翼位置高於主翼

殲-20採用基於翼身融合的上單翼,使其與鴨翼處於同一水平位置,從而形成升力體布局,但如此一來會弱化鴨翼的增升效果,怎麼辦?

位於鴨翼與機翼之間的邊條翼就是關鍵,三大翼面合力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升力體構型,這樣一來整機升力係數不僅大大優於傳統翼身融合布局飛機,也優於傳統鴨式布局。

殲-20脫體渦流清晰可見

這張照片將殲-20對脫體渦流的利用展現的淋漓盡致,脫體渦流是由於機翼上下表面壓差形成的流體橫向運動,因為飛機的縱向移動使得脫體渦流呈螺旋狀向後移動,脫體渦流與主翼附體渦流會形成有利幹擾,進而改善主翼流場,達到增升效果。

為了利用鴨翼脫體渦流增升,殲-20鴨翼採用帶有上反角的設計,邊條翼又進一步增強了脫體渦流,最終抵達機翼,進一步延遲脫體渦流的破裂,可以說殲-20憑藉當今世界最高水準的升力係數以及極強的超音速飛行性能,已經佔據全球戰鬥機氣動設計的頂尖席位。

邊條翼鴨式布局出色的升力係數

隨著換裝國產發動機的殲-20研製試飛進度漸入佳境,一款完美戰機即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換發試飛

令人感慨的是升力體鴨式邊條翼構型早在21世紀初期就已經成形,而天才的戰鬥機設計只有植根於強大國家的工業鏈條才能得以誕生。殲-20的誕生不僅有世界頂級風洞群的輔助設計,也有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加速研發進程。

相關焦點

  • 殲20後繼有人,疑似國產第六代戰機風洞測試系統獲突破
    進入21世紀以來,國內戰鬥機工業發展迅猛,拿出了多款設計優良的先進產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第五代戰鬥機殲20。本著「裝備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的良好傳統,第六代戰鬥機的研發工作顯然早已鋪開。不過,印度國產LCA戰鬥機也不是在國內吹的風洞,而是跑到俄羅斯的中央茹科夫斯基流體力學研究院「租用」風洞。
  • 全球頂尖的風洞群,居然在我國境內,這才是殲20真正的「娘家」
    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美國風洞了,能將整架戰機和放入風洞中進行檢測。之所以要進行這項測試,完全是為了測試戰機和動車的阻力係數,比如說F-22的阻力只有0.034,可以說已經達到全球一流的水平了。此外美國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船在正式升空前,也需要進行長達3萬小時左右。
  • 殲20遇到F-22該怎麼打? 徒有虛名還是被吹捧過高?
    殲20,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五代戰機之一,是能夠和F-22相抗衡的男人,從殲20問世到如今的量產,殲20和F-22的比較就從未停止過,孰強孰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隨著F-22開始部署日本,那麼未來殲20會不會有機會和F-22一較高下呢?其實不管是F-22還是殲20,雙方都不會輕易碰出火花,即使是真的開打,那麼雙方也會在中國的防禦系統下開打。
  • 我國最新超級風洞FL-62風洞再傳好消息
    我國空軍近幾年的發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當初中國能自主研製出隱身五代機殲-20令很多國家都沒有想到的。而中國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得到如此快速的發展,除了戰機設計師們擁有的聰明才智和高超技術能力外,還與一種高科技設施的幫助密不可分,這就是風洞。近日,被稱為「國之重器」的我國最新超級風洞FL-62風洞再次傳來好消息。
  • 專家析殲-20氣動布局設計獨到之處:升力係數遠超F-22和F-35
    (新華社發 李韶鵬 攝)3月20日上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前的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殲-20戰鬥機總設計師楊偉就殲-20的發展回答了記者提問。楊偉稱,殲-20採用中國獨創的設計,並且將系列化發展。這些話意味著什麼呢?
  • 轟20到底有幾款?兩個風洞模型透露玄機,期待國之重器現身
    關於我們的轟20戰略轟炸機,網絡上傳出的消息越來越多。在這些消息中,傳得最像模像樣的,當屬《南華早報》的微博消息,直接透露轟20轟炸機很有可能出現在珠海航展上。這確實是令人期待的。但是,綜合網絡上的各種消息來看,貌似轟20轟炸機不止一款。風洞模型說明了一切,也許是一個大驚喜!
  • 殲-20和F-22的距離到底多大?美軍「老馬失蹄」,剛好成就殲-20?
    近日,前F-22戰鬥機飛行員升空,與「殲-20」進行「空中對決」一事引起外界不小的熱議。自從殲-20出世後,就經常有媒體拿殲-20與F-22做比較,其結果有殲-20勝的,也有F-22勝的,總之勝負至今還是個謎。
  • 中國又一超級風洞問世:今後大飛機研製省事了 再也不用去北極了
    在戰機研發的過程中,有一個設備是萬萬不能夠缺少的,那就是風洞。而我國很快將有一個新型超級結冰風洞問世,這將大大提高我國的飛行器研發能力。風洞是以人工控制氣流,創造出一個人們需要的環境,在其中測算出飛行器的各種參數,從而為飛行器劃定相關標準以及解決一些問題,做出一些改進。風洞的種類分為很多,包括低速風洞、高速風洞、亞聲速風洞、跨聲速風洞、超聲速風洞、加熱風洞、結冰風洞等等。一款飛行器的性能想要真正得到認可必須經過這些風洞的檢測。
  • 中國電科14所立大功:量子雷達技術獲大突破,殲20總師預言成真
    自國產新航母即將進行二次海試之際,中國軍工又傳來一好消息。日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宣布,基於單光子檢測的量子雷達系統在中國電科14所研製成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量子雷達是個什麼東西?它又比傳統雷達好在哪裡?傳統雷達自誕生以來,暴露了許多缺點。
  • 中航工業又有好消息,神秘飛機模型現身超級風洞,和六代機有關
    近日,中航工業又傳來好消息,此前曾成功研製出FL-62超級風洞,如今這款超級風洞即將進行首次運行,大批專家都齊聚試驗,而在試驗現場,一架神秘飛機模型現身超級風洞,由於其獨特的造型,不少人認為這個模型和六代機有關,難道國產六代機研發真的打響了第一槍?
  • 殲-20的綜合航電系統可改變戰場態勢 趕超F-35寶石臺和F-22寶石柱
    【本文閱讀需要3分鐘,請轉發傳播】殲-20電子系統現狀一覽殲-20是我國第四代戰鬥機,也是我國目前技術水平最頂尖的戰鬥機。該機採用的是鴨式氣動布局。從菱形機頭、差動鴨翼、可動邊條、DSI進氣道、全動垂尾和腹鰭的設計。從目前殲-20戰鬥機的圖片推測,殲-20戰鬥機的機頭直徑大約在一米以上。
  • 美軍20年前準確預測中國四代機?為何見到殲20,卻大吃一驚?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剛剛引進俄羅斯最先進的蘇-27戰鬥機,國產的殲-8II還被稱作「國產先進殲擊機」,殲-10項目還處於高度保密之時,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ONI)就曾在1997年,也就是殲-10首飛前一年「劇透」了中國下一代隱形戰鬥機的消息。
  • FL62風洞首次承接成功,六代機方案出爐
    ,可以稱得上是從第三代戰機直接躍升到第五代戰機,因此國外對殲20的性能一直有很大的疑問。 這也就是因為我國在四川建立了一系列試驗風洞,並與超級計算機一起計算流體力學模型,以驗證試驗機體的各項物理參數是否符合設計指標
  • 新一代風洞投入使用,測試翼身融合模型!會是我國六代機嗎?
    這個關鍵技術是「風洞」。根據國外媒體報導,國產FL-62風洞首次進行新機試驗。不僅僅是國際上最先進的大型連續跨音速風洞正式投入使用,人們似乎對正在進行試驗的新型飛機更感興趣。據媒體公布的圖片顯示,一架新式氣動布局的飛機被放置在FL-62風洞試驗區,外國媒體甚至猜測這是中國的第六代飛機。
  • 向外國求助妄圖超越殲20
    不久前,日本將自衛隊自用的二手TC-90巡邏機租借給了菲律賓海軍進行海上巡邏任務,據稱日前還在國內平叛戰鬥中現身,吉田表示,日本希望借著向菲律賓提供二手飛機的機會,進一步探索向東協國家提供二手飛機的可能性,目前已經有「數個國家」正在與日方談判,日方希望能夠出售二手直升機或其他飛機零部件。
  • 中國殲20獨特氣動設計,升力係數超美國F-22,因假數據創造的奇蹟
    但是非常讓人尷尬的是,印度空軍高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卻表示,殲-20並不算是一款真正五代隱形戰機,因為它的鴨翼設計是其他五代機所沒有的,這樣的氣動設計在飛行過程中將會破壞戰機的整體隱形性能,所以殲-20隱形戰鬥機只能算是一款假五代隱形戰鬥機。
  • 性能或遠超殲20,國產最強風洞首次啟動運轉,神秘飛行器是主角
    圖為FL-62風洞 近期,中國航空工業界又有驚喜,國產最強風洞FL-62這款6000噸重器首次啟動運轉發出轟鳴,而接受測試的神秘飛行器則是廣受關注的主角,有分析認為,隨著FL-62風洞投入使用,國產6代機或在不遠的將來浮出水面,其性能或將遠超殲20。
  • 國產風洞群大顯身手!直接將DSI進氣道白菜化,三代機都能用得上
    文/山峰 殲20 強大的隱身能力很大一部分得益於DSI進氣道,這種進氣道只有經過先進風洞群的無數次試驗才能建立。而我國就有全亞洲最大最先進的風洞群,正是有了這些高精尖的設備,才有了國產五代機殲20,以及DSI進氣道技術。我國掌握這項技術後將其白菜化,甚至在一些三代機上都有應用。
  • 殲20升力係數2.0,鴨翼為何蘊含如此黑科技?都怪F22太能吹
    這個專利不僅因為殲20外形的原創性和獨特性,更因為它給飛機性能帶來巨大的提升,比如殲20的升力係數為此達到2.0,也有人說是2.1到2.2之間。殲20升力係數2.0可能有人不知道升力係數2.0是什麼概念,拿美軍的F22對比一下,據我們的風洞試驗結果測算,F22的升力係數只有1.7,也有人說是1.5,總之是遠遠不如殲20。升力係數越大,意味著飛機阻力越小,越好飛。
  • 殲20部署前線簡易機場,為啥不怕風吹日曬?超材料隱身獨領風騷
    最近兩三年以殲-20、055萬噸大驅為代表的跨代裝備陸續進入現役序列,則預示著軍備發展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躍升階段。 殲-20戰鬥機批量入列 國產跨代裝備雖然在動力、反導等項目中還存在短板,但這並不妨礙「引領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