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新超級風洞FL-62風洞再傳好消息

2020-11-27 騰訊網

我國空軍近幾年的發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當初中國能自主研製出隱身五代機殲-20令很多國家都沒有想到的。而中國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得到如此快速的發展,除了戰機設計師們擁有的聰明才智和高超技術能力外,還與一種高科技設施的幫助密不可分,這就是風洞。近日,被稱為「國之重器」的我國最新超級風洞FL-62風洞再次傳來好消息。

▲FL-62風洞

近日,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發布一篇文章稱:面對疫情防控和確保重點工程建設「雙線作戰」的挑戰,航空工業氣動院在確保職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礎上,全力保證國家重點工程FL-62風洞建設項目按期復工。自氣動院2月10日復工以來,FL-62風洞建設項目工作紮實推進,現已全面進入現場聯合調試階段,各項細節調整工作如期進行,預計能夠按期完成年度建設任務。想必離正式交付使用已經不遠了。

▲FL-62風洞

眾所周知,風洞可以以人工的方式產生並控制氣流,用來模擬飛行器實際飛行時周圍的氣流環境,是進行空氣動力實驗最有效、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是研製飛行器的關鍵地面試驗設施,在航空飛行器研製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主導作用,有人就形象地把風洞試驗稱作飛行器研製的「先行官」,沒有先進的風洞試驗設備,就不可能研製出先進的航空飛行器。

就拿美國的F-22「猛禽」戰鬥機來說,它的研製就歷經了10年的風洞試驗過程,它的23種模型先後在15座不同類型的風洞進行了75項、合計約4.4萬小時的高低速風洞試驗,才最終確定了F-22「猛禽」戰鬥機最優的氣動外形,為它贏得了「最強戰機」的稱號。

▲風洞流動顯示PIV試驗

我國風洞建設雖然較他國晚了很多,卻發展迅速,後來居上,慢慢前進到全球領先的位置。2018年9月26日,航空工業官號曾發布過一篇名為《國之重器FL-62風洞:未來的中國戰機的樣子由我做主》的文章,報導了FL-62風洞的相關情況。據了解,FL-62風洞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瀋北新區,堪稱一座龐然大物,容積約17000立方米,重約6620噸。

▲FL-62風洞實驗段

而FL-62風洞是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我國第一座大型連續式跨聲速風洞,在全球也十分少見。具備常規測力、測壓和進氣道試驗能力。對於常規測力試驗,可實現連續測量、模型主動振動抑制、洞壁幹擾與支撐幹擾實時修正。同時,針對各類飛行器研製需求規劃了氣動彈性、動力模擬、推力矢量、動態、聲學、流動顯示、多體幹擾與分離等特種試驗能力。

FL-62風洞具有多個可更換試驗段,可以最大程度地滿足不同類型試驗需求。動力系統的主壓縮機、電機及變頻器均為填補國內空白的首臺套設備,系統複雜、研製難度大。

FL-62風洞輔助系統包括駐室抽氣系統、供排氣系統、循環水冷卻系統、高壓氣源系統、供電系統和測控系統。FL-62風洞採用內外雙循環冷卻系統以控制洞體內的溫度變化。

▲壓縮機系統外部

提高運行效率,FL-62風洞採用了半柔壁噴管、中心體二喉道、駐室隔離門和旁通迴路等多項先進技術,可實現快速建立超聲速流場、連續精確控制馬赫數、壓縮機不完全停車狀態下更換試驗件的功能。

▲壓縮機系統內部

FL-62風洞作為國際上最先進的大型連續式跨聲速風洞之一,實現了我國大尺寸風洞從暫衝式向連續式的跨越。風洞流場品質、試驗數據質量、試驗效率均處於國際先進行列,8萬千瓦主驅動壓縮機、電機、變頻器等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FL-62風洞設計難度大、建設周期長、投資大,涉及了大型軸流壓縮機研製、風洞減湍降噪、風洞溫度調節、跨聲速流場控制、大尺寸結構件設計與製造、柔壁噴管設計調試、大型電機研製、風洞多參數綜合控制等多項關鍵技術。

▲FL-1風洞

即將建設完成的FL-62連續式跨聲速風洞,它的品質、試驗數據質量、試驗效率都處於國際的先進行列,是全球最先進的大型連續式跨聲速風洞之一,從數據上來看,甚至幾乎與美國最先進的風洞不相上下。

目前,FL-62風洞對於我國航空工業發展來說至關重要,是我國戰機發展的必經之路。有分析認為,殲-20獨特而又優異的鴨翼設計,做到了既不影響戰機的隱身性又提高了機動性,正是數不清的風洞實驗中技術數據積累的結果。就像我國航空工業官方說的那樣:未來中國戰機的樣子由自己做主!

▲FL-62風洞

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認為,中國新一代戰機目前正在設計研究階段,下一步就需要選擇適合的先進風洞設施進行測試,將圖紙變為現實。如今FL-62風洞已經進入現場調試階段,距離最後的建成、交付,只差「臨門一腳」了,將為中國下一代戰機的發展付出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意味著中國新戰機已經呼之欲出,相信其也會像殲-20一樣帶給我們驚喜,展現出中國戰機獨有的魅力。

來源:強國武器、軍工黑科技,中國航空新聞網等

相關焦點

  • FL-62風洞設備:一個來自瀋陽智造的「國之重器」
    近日,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以下簡稱「氣動院」),自主研發的「國之重器」-FL-62風洞設備,在瀋北新區的測試場地完成主壓縮機最大轉速的測試,這是我國第一座大型連續式跨風速風洞,實現了我國大尺寸風洞從暫衝式向連續式的跨越。
  • 航工氣動院再創佳績!FL62風洞首次承接成功,六代機方案出爐
    這也就是因為我國在四川建立了一系列試驗風洞,並與超級計算機一起計算流體力學模型,以驗證試驗機體的各項物理參數是否符合設計指標 現在,中國又把一個超級風洞投入到緊密的研發和建設中,目前進展很順利,那就是著名的FL-62風洞項目,這是中國第一個,也是世界上罕見的2.4米連續式跨聲速風洞,這個風洞項目對中國航空工業未來的發展意義重大,意義重大。 具體地說,今年中旬,FL-62風洞第一次承接了某型號的試驗。並獲得成功。
  • 中航工業又有好消息,神秘飛機模型現身超級風洞,和六代機有關
    近日,中航工業又傳來好消息,此前曾成功研製出FL-62超級風洞,如今這款超級風洞即將進行首次運行,大批專家都齊聚試驗,而在試驗現場,一架神秘飛機模型現身超級風洞,由於其獨特的造型,不少人認為這個模型和六代機有關,難道國產六代機研發真的打響了第一槍?
  • 2.4米連續式跨聲速風洞建設項目-FL-62-204號風洞廠房及輔助用房...
    2.4米連續式跨聲速風洞建設項目-FL-62-204號風洞廠房及輔助用房消防系統安裝工程招標公告    慧聰消防網訊    2016中國消防安全產業大會(CFIC2016 招標條件 本招標項目 2.4米連續式跨聲速風洞建設項目-FL-62項目 (項目名稱)已由 (項目審批、核准或備案機關名稱)以 (批文名稱及編號)批准建設,招標人(項目業主)為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瀋陽空氣動力研究所 ,工程建設資金來自
  • FL-62風洞成功完成測試,為第六代戰機的研製創造條件
    我國國產的六代戰機也需要進入開始預研的階段了,並且在早前,早有相關報導表明,我國也已經開始展開第六代戰機的研究工作了,對於戰機的研究來說,不僅僅需要厲害的技術,還要知道戰鬥機的外形是怎麼樣的,這讓我們不僅想起我國的國之重器-風洞。
  • 新一代風洞投入使用,測試翼身融合模型!會是我國六代機嗎?
    我國的現代科技成果中,有一項長期居世界首位,不僅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而且為交通、建築、能源等行業提供了優質的試驗數據。這個關鍵技術是「風洞」。根據國外媒體報導,國產FL-62風洞首次進行新機試驗。不僅僅是國際上最先進的大型連續跨音速風洞正式投入使用,人們似乎對正在進行試驗的新型飛機更感興趣。
  • 好消息,我國新一代風洞技術突破,正式投入使用了
    ,一個個科研成果也不甘落後,接連問世,使得我國擁有了很多現代科技成果。在這些豐碩的成果之中,有一項技術對於我國的各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航天、交通、建築等等,都有著他的聲影。那到底是什麼,如此重要呢?它就是「風洞」。現在這個「風洞」根據有關報導。似乎已經開始用於六代機。
  • 喜訊,中國大型低噪聲風洞投入使用,未來飛機將越來越安靜
    2020年以來,中國航空工業氣動院風洞試驗不斷取得新進展。5月26日,航空工業氣動院官方微信號發布了題為《國之重器FL-62風洞首次承接型號試驗》的文章,文中報導稱,5月24日,隨著最後一次流場噪聲測量試驗結束,國之重器FL-62風洞(2.4米連續式跨聲速風洞)順利完成了槽壁試驗段全部流場校測項目以及大展弦比標準模型試驗。
  • 從模擬到復現 中國將建「超級風洞」
    此次央視報導的「復現高超聲速飛行條件激波風洞實驗技術」(以下簡稱「JF12復現風洞」),有近300米長,是世界上最大的激波風洞,被國際同行稱為「超級巨龍」(Hyper-Dragon),是國際首座可復現高超聲速飛行條件的超大型高超聲速風洞。姜宗林告訴記者,JF12復現風洞是地面氣動試驗這頂皇冠上的明珠,也是氣體動力學研究領域科研人員心中的珠穆朗瑪峰。
  • 一張風洞圖片折射出的中國航空強大實力
    大家應該能猜出,這是一張風洞的圖片,圖中的某款飛機縮比模型正在進行吹風試驗。細看這架飛機模型,大概是我國新研製的L15高級教練機。不過圖中的亮點不在於這架飛機模型,而是背後的那幾個字:FL-60風洞。(FL-10)、2.0米×1.5米航空聲學風洞(FL-52),再比如高速風洞群,有2.4米連續式跨聲速風洞 (FL-62)、1.5米亞跨超三聲速風洞(FL-3)、1.2米亞跨超三聲速風洞 (FL-2、FL-60)、0.6米連續式跨聲速風洞(FL-61)、0.6米亞跨超三聲速風洞(FL-7)、0.6米亞跨超三聲速風洞(FL-1)等。
  • 【科技日報】從模擬到復現 中國將建「超級風洞」
    此次央視報導的「復現高超聲速飛行條件激波風洞實驗技術」(以下簡稱「JF12復現風洞」),有近300米長,是世界上最大的激波風洞,被國際同行稱為「超級巨龍」(Hyper-Dragon),是國際首座可復現高超聲速飛行條件的超大型高超聲速風洞。姜宗林告訴記者,JF12復現風洞是地面氣動試驗這頂皇冠上的明珠,也是氣體動力學研究領域科研人員心中的珠穆朗瑪峰。
  • 超A乾貨:風洞,風洞,是個啥子玩意?
    么哥:這個問題可以借用中國汽研汽車風洞中心主任王勇的原話回答:「中國中西部首座汽車風洞的落成,讓我國汽車風洞向國際一流水平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近年來重慶汽車工業發展迅速,汽車產業集群進一步擴大,這是吸引中國汽研汽車風洞項目落地的關鍵原因。」
  • 中國將建「超級風洞」:從模擬到復現 預計4年建成
    從模擬到復現 中國將建「超級風洞」  本報記者 馬愛平  熱點追蹤  據央視新聞頻道3月16日報導,中科院高溫氣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透露,其團隊正在研製的新風洞模擬馬赫數可達10—25,試驗流場直徑2.5米,將是世界最高水平。
  • 我國JF-12激波風洞,居世界領先地位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一代風洞,一代飛行器」,風洞實際上是研究空中飛行器最可靠的實驗方法!在航天大國中,高速風洞是發展高水平飛行器不可缺少的戰略資源,目前美俄都有高超音速風洞存在。 像我國C919大型客機機翼的建造就是靠風洞試驗,才掌握了飛機在各種狀態下的氣動特性,而我國高鐵也是靠風洞來進行大量的模擬試驗,通過不斷改進外形,使全國高鐵每年可節約三億度電力。
  • 我國JF-12激波風洞,居世界領先地位
    像我國C919大型客機機翼的建造就是靠風洞試驗,才掌握了飛機在各種狀態下的氣動特性,而我國高鐵也是靠風洞來進行大量的模擬試驗,通過不斷改進外形,使全國高鐵每年可節約三億度電力。根據這一要求,風洞實驗也隨之產生。所以這種競爭的基礎是要有先進的地面試驗風洞。在這場競爭中,中國絕對不能缺席,絕對不能落後。當前,世界風洞試驗技術較為先進的是中美俄三國。而我國在這方面已處於領先地位。
  • 中國要打造世界最強大的「超級風洞」
    一句話強調: 高水平的風洞就能產出高水平的飛行器。 「超級風洞」,非凡的動力 1946年,學界的鼻祖 錢學森先生提出了一個「高超聲速飛行」的概念(hypersonic),這個概念距今已經70多年。
  • 中國首屆風洞飛行挑戰賽在成都舉行
    飛行時一定要雙腿打開、雙手上舉,儘量把風壓住,才能自由控制身體上升、下降  封閉的風洞底部有一個強有力的「風扇」作為動力裝置,能製造出每秒50-62米的人造氣流,並控制氣流強弱,全副武裝的「飛行員」們就能飛起來了。
  • 1997年12月21日 我國建成亞洲最大跨聲速風洞
    1997年12月21日,我國在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建成當時亞洲最大的跨聲速風洞,並成功進行了通氣試車。這標誌著我國擁有了世界級高速風洞,跨聲速空氣動力研究試驗能力更是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由於這種風洞技術性能要求高、建造難度大,只有少數發達國家掌握了設計和製造大型跨聲速風洞的技術。從1965年開始,我國開始研製大型跨聲速風洞,1984年,建成了1.2米半回流引射式跨聲速風洞。但是,在多年的使用以來,這座試驗段尺寸最大為1.2米的跨聲速風洞無法進行先進的航空、太空飛行器高逼真度氣動外形模擬試驗。而且大型運輸機、民航客機甚至只能做一個尾段模型的試驗,許多試驗受到很大的技術限制。
  • 中國又一超級風洞問世:今後大飛機研製省事了 再也不用去北極了
    在戰機研發的過程中,有一個設備是萬萬不能夠缺少的,那就是風洞。而我國很快將有一個新型超級結冰風洞問世,這將大大提高我國的飛行器研發能力。早期,我國缺乏風洞的技術,並且在那個時期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了技術封鎖,所以說還是走過了一段辛酸史的。在殲8飛機研製的過程中為了獲得相關的參數,我國的老科學家顧誦芬,把毛線粘在殲8飛機上,而後自己乘坐另一款戰機用肉眼觀察殲8飛機上毛線的狀態,從而進行分析,但是不得不說這樣的行為實在是太危險,不過這也是在當時那種大環境下不得已而為之。
  • 中國超級風洞完成測試,空氣動力技術突破,六代機問世指日可待
    圖為FL-62風洞的圖片 近日,據媒體報導,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研發的FL-62風洞在瀋北新區的測試場完成了主壓縮機最大轉速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