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可以說是我國的國之重器之一,在殲-20服役之後,大多數人把焦點放在了第六代戰機上面,在國際上來說,其他各國都已經開展對第六代戰機的預研了。我國國產的六代戰機也需要進入開始預研的階段了,並且在早前,早有相關報導表明,我國也已經開始展開第六代戰機的研究工作了,對於戰機的研究來說,不僅僅需要厲害的技術,還要知道戰鬥機的外形是怎麼樣的,這讓我們不僅想起我國的國之重器-風洞。
就在今年的4月15日,我國的FL-62設備測試完成了,它是由我國的氣動研究院自主研發的,它的成功測試也標明了我國新一代戰機研發的新氣象,並且為此創造和很有利的條件。根據報導顯示,FL-62風洞是我國的第一座大型連續式跨風速風洞,並且在國際上也是國際最先進的連續式跨聲速風洞之一,它的出現實現了我國大尺寸風洞暫衝式向連續式的一個跨越。
當我們提及起這個龐然大物的時候,它的一些列的研製是真的不亞於一架飛機型號,除了用於航天的領域,它還廣泛的應用在能源、建築、環保以及交通等多個領域。
風洞是什麼?當我們聽到這個詞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還存在著很多的問號。其實風洞就是可以產生人造氣流的管道,通過人工的生產以及控制的氣流模擬飛行器,當在自然環境中氣流的運動狀態,它是每一個飛行器的研製的基礎。
現在的F-22隱形戰機的出現,就曾經歷了10年的風洞測試,在此期間經歷了15座不同類型的風洞,進行了4.4萬小時高低不同速度的風洞測試,最後才形成了F-22這個風洞的外形。所以說,風洞是很重要的存在,對於我國的第六代戰機的研製來說,風洞也是不可缺少的存在,FL-62連續式風洞則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對於FL-62來說 最厲害的就是可以快速建立超聲速流場,因為它是可以在壓縮機運作的狀態下通過試驗件,因此來實現精確控制馬赫數的功能。風洞在試驗數據上流場的品質上都是現在國際上的領先水平,所以對於常規的測力試驗中,它可以實現連續的測量,模型主動震動抑止,它可以幫助各類飛行器試驗推力,氣動彈性,動力模擬等等一些試驗,所以總結來說FL-62就是可以幫助第六代戰機來實現它的外形設計。
很多人稱FL-62風洞為國之重器,不僅僅是它對於飛行器來說很重要,更是它的外形也是很大的,在研製上面也是極其有難度的。據相關信息顯示,FL-62風洞重量可達到6620噸,對於整個實驗室來說,它的容積也是到達17000立方米,所以說,對於它的研製難度來說,堪比任何一個飛行器,它是一個國家航天飛行器研製能力的很重要的一個標誌和象徵。
新聞中稱,2020年是FL-20的收官之年,更是攻堅之年,4月15日的測試完成就標誌了我國風洞的重要設備研製已經取得成功。據猜測,第六代的戰機出現可能會具有第五代戰機的同樣性能,在此基礎之上可能還會採取太赫茲波雷達技術,並且會實現高度智能化,在技術上面當然還是會使用先進的隱形技術。所以第六大的戰機必然會是大國之間的一個較量,所以當我們提前做好大國的預研,才會更有機會和把握,才會搶佔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