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或遠超殲20,國產最強風洞首次啟動運轉,神秘飛行器是主角

2020-11-27 騰訊網

圖為FL-62風洞

近期,中國航空工業界又有驚喜,國產最強風洞FL-62這款6000噸重器首次啟動運轉發出轟鳴,而接受測試的神秘飛行器則是廣受關注的主角,有分析認為,隨著FL-62風洞投入使用,國產6代機或在不遠的將來浮出水面,其性能或將遠超殲20。

圖為6代機想像圖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只有數個國家完成了第5代戰機的研發,其中像美國的F22和F35都已經服役多年,而俄羅斯的蘇57雖然原型機首飛時間更早,但由於飛控可靠性,動力系統還未發展到完全體等諸多技術細節問題,導致試飛與定型過程十分緩慢,最後反而是東方的後起之秀殲20率先服役。

而事實證明,這些5代機在面對4代機時存在明顯的代差優勢,不管是超視距空戰還是近距離格鬥,很少有4代機能反殺5代機的例子,這一點也足以成為最終奪取制空權的關鍵因素,因此在第6代戰鬥機的研發上,每一個國家都互不相讓,試圖以最快的速度研發出屬於自己的第6代機。

圖為6代機想像圖

6代機能夠得到各大軍事強國的重視,與其自身所具備的強大性能不無關係:根據目前各國對相關技術的探索和認知,6代機不僅達到了5代機自身所具備的超音速巡航,超機動,隱身性等各項能力指標,而且會融入人工智慧技術甚至是無人駕駛技術,除此之外,其戰場態勢感知能力也必然會有質的飛躍,在這種理念的引導下,或許每一架6代機都可以被視作隱身戰鬥機與預警機,甚至和電子戰飛機的結合體。

因此,相比傳統空軍作戰理論當中對體系化的追求,6代機的一大重要技術特徵恐怕就是自成體系,它不需要依賴地面遠程雷達或預警機提供的空戰引導,並指揮包括無人機和其他有人駕駛戰機在內的一系列己方作戰單位,自身也能高效地對敵軍目標進行打擊,並且對空戰或對地打擊等各種任務都能兼顧,足以發揮未來空戰中的決勝作用。

圖為英國暴風雨6代機全尺寸模型

很顯然,這樣的戰機將會是每個軍事大國都夢寐以求的重器,所以,目前擁有自研5代機並投入現役的國家,都已經將對6代機的相關技術及理論探索提上日程,而曾經在上一輪5代機發展潮流當中落後的英國,法國和德國也不甘落後,或相互合作,或自力更生地都展開了6代機研發,值得一提的是,英國已經率先拿出了名為暴風雨的6代機全尺寸模型,可見其軍方對追求領先的心情有多迫切,而在這種背景下,FL-62風洞首次發出轟鳴聲,或許正是中國航空工業為6代機邁出的大膽一步。

相關焦點

  • 代號光啟採用隱身噴口,印度稱性能遠超殲20
    截止到目前,中方自行研製的第五代重型戰鬥機殲-20,已經加入了解放軍的作戰序列,其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將是解放軍的絕對主力,這款戰機的定位與美國的F-22十分類似。不過美國在五代隱身戰鬥機上採取的,也是高低搭配多種任務模式結合的裝備,F-22負責爭奪制空權以及掃清敵方的空中抵抗,那麼F-35就負責對地的精確打擊,中方目前也在採取這種思維模式來發展裝備。
  • 殲20後繼有人,疑似國產第六代戰機風洞測試系統獲突破
    不過,印度國產LCA戰鬥機也不是在國內吹的風洞,而是跑到俄羅斯的中央茹科夫斯基流體力學研究院「租用」風洞。大型風洞的耗電量驚人,甚至必須配套建造專用的發電站和冷卻水水庫,佔地面積不亞於一座村莊或小鎮。以超音速風洞為例,壓氣機運轉一小時的電費就有上萬塊錢,這還是便宜的。
  • 飛機是「吹出來的」 風洞試驗史話
    2010年5月,發展中心啟動科研試驗新區建設。多種新型飛機在科研試驗新區首次實現了模型飛行試驗,上百萬組數據分類入庫,中心目前已全面具備了風洞試驗、數值計算和模型飛行三大手段。我國C919大型客機的許多風洞試驗都是在這裡開展的。風洞試驗並不像看起來那樣簡單,「仿真性」是解決一切試驗共同的難題。
  • 淺談國產10倍音速超燃衝壓發動機專用風洞
    國產10倍音速超燃衝壓發動機風洞試驗獲得重大突破,在短短5毫秒,即百分之一的眨眼時間以內,氫燃料在每秒3千米的超高速度之下瞬間點火併穩定燃燒,這一過程的實現,不亞於在龍捲風當中點燃一根火柴的難度。與對飛行器氣動構型進行吹氣的一般風洞不同的是,這次實驗所採用的風洞是專門為10倍音速超燃衝壓發動機而打造的
  • F-22現身國產風洞?鑄就殲-20超越基石,超級計算機立大功
    ,與試驗結合,生成完備、可靠的氣動資料庫,還能實現數字仿真、氣動/飛行性能評估,與作戰環境的仿真。 殲-10戰鬥機就曾多次現身FL-13低速風洞,該型風洞試驗段尺寸寬8米、高6米、長15米,能夠進行飛行器大迎角試驗、顫振試驗,甚至長徵七號、長徵五號等多型運載火箭的地面風載試驗也在這裡進行。
  • 中國公開電弧風洞 系高超聲速飛行器試驗設備
    那一年,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的一群科研人員立志要做駕馭閃電的「藝術家」——他們在一片荒地上發起了向某大功率電弧風洞的衝鋒!大功率電弧風洞,是飛彈、衛星和宇宙飛船等高超聲速飛行器研製的核心試驗設備。電弧風洞試驗被稱為「駕馭閃電的藝術」,就是人工製造出一段能夠穩定運行的閃電,在高氣壓條件下將氣流瞬間加熱,模擬飛行器面臨的高溫環境。如何製造閃電?
  • 中國風洞試驗航天飛行器大運 「吹」飛彈高鐵
    那一年,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的一群科研人員立志要做駕馭閃電的「藝術家」——他們在一片荒地上發起了向某大功率電弧風洞的衝鋒!  大功率電弧風洞,是飛彈、衛星和宇宙飛船等高超聲速飛行器研製的核心試驗設備。電弧風洞試驗被稱為「駕馭閃電的藝術」,就是人工製造出一段能夠穩定運行的閃電,在高氣壓條件下將氣流瞬間加熱,模擬飛行器面臨的高溫環境。
  • 飛機是「吹出來的」 ——風洞試驗史話
    目前,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已經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風洞試驗基地,是中國國家級空氣動力試驗、研究和開發中心,也是亞洲最大風洞群。包括低速、高速、超高速以及激波、電弧等風洞,具備開展低速試驗、高速試驗、噪聲試驗、結冰試驗等一系列試驗的能力。其中,用於解決飛機飛行降噪問題的航空聲學風洞,背景噪聲只有75.6分貝,目前是國際最高水平。
  • 中航工業又有好消息,神秘飛機模型現身超級風洞,和六代機有關
    圖為風洞前的神秘飛機模型近日,中航工業又傳來好消息,此前曾成功研製出FL-62超級風洞,如今這款超級風洞即將進行首次運行,大批專家都齊聚試驗,而在試驗現場,一架神秘飛機模型現身超級風洞,由於其獨特的造型,不少人認為這個模型和六代機有關,難道國產六代機研發真的打響了第一槍?
  • 中國風洞:亞洲規模最大 部分世界最強
    風洞(wind tunnel)即風洞實驗室,是以人工的方式產生並且控制氣流,用來模擬飛行器或實體周圍氣體的流動情況,並可量度氣流對實體的作用效果以及觀察物理現象的一種管道狀實驗設備,它是進行空氣動力實驗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 中國風洞再添"虎將",國產流體力學軟體生態初步形成,突破真難
    隨著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對航空風洞的需要越來越強烈,自行研製的各種航空航天飛行器,都要在這裡進行空氣動力試驗。而風洞試驗、數值模擬、模擬飛行試驗共同組成了空氣動力學的三大研究手段,但是雖然我們硬體已經達到先進,軟體方面還要快步趕上。
  • 大邊條+翼身融合首次應用客機:我國自研'靈雀B'驗證機完成首次風洞...
    (拖拽本圖可查看原圖)(綜合央視網、航空工業微信公眾號報導)來自航空部門的消息,日前由我國自主研發的「靈雀B」民航客機驗證機模型首次完成了風動自由飛試驗。據科研人員介紹,該飛機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大邊條+翼身融合技術,這在民航機設計上尚屬首次。目前,我國多款戰鬥機已採用邊條和翼身融合技術,其中包括國產隱身戰機殲-20。
  • 我國航空傳出好消息,6千噸國之重器巨大突破,國產6代機不再遙遠
    根據媒體最新報導,近日國產最強風洞FL-62已經首次發出轟鳴,這款6000噸的國之重器能夠取得巨大突破在航空飛行器研製中,風洞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主導作用,想要研發出先進的航空飛行器,也必須要有足夠強大的風洞試驗設備。美國F-22「猛禽」戰鬥機的氣動外形能夠確定下來,就是經過了長達10年的風洞試驗。 如今這一消息傳開後,不少人就認為,在不久的將來,我國應該會迎來先進的六代機,與殲20相比,其性能也必然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 中國風洞再添「虎將」,國產流體力學軟體生態初步形成,突破真難
    隨著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對航空風洞的需要越來越強烈,自行研製的各種航空航天飛行器,都要在這裡進行空氣動力試驗。而風洞試驗、數值模擬、模擬飛行試驗共同組成了空氣動力學的三大研究手段,但是雖然我們硬體已經達到先進,軟體方面還要快步趕上。
  • FL62風洞首次承接成功,六代機方案出爐
    ,可以稱得上是從第三代戰機直接躍升到第五代戰機,因此國外對殲20的性能一直有很大的疑問。JF-12激波風洞也已成為該領域內的典型代表。JF-12激波風洞的最大速度已達9馬赫,儘管在速度上與美國有差距,但在維持時間上卻達到了100毫秒,遠超國外30毫秒的紀錄。
  • 我建亞洲最大超聲速風洞 推進新飛行器研製
    一座由我國自主設計的某新型超聲速風洞日前奠基並開工建設。據有關專家介紹,該風洞建成後,將作為亞洲最大的超聲速風洞,與另一座亞洲最大的2.4米跨聲速風洞組成大尺寸跨、超聲速風洞配套試驗設備,極大提高我國空氣動力學地面模擬試驗能力,快速推進我國新一代飛行器研製進程。
  • 4米×3米風洞新試驗 首次用於某型無人機
    本報訊 (胡興雨)近日,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低速所傳來捷報,該所自行研製的4米×3米風洞大迎角尾撐系統試驗裝置,首次成功應用於某無人機型號試驗,這標誌著該裝置已完全具備風洞試驗能力,對我國無人機等新型飛行器研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我國最新超級風洞FL-62風洞再傳好消息
    我國空軍近幾年的發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當初中國能自主研製出隱身五代機殲-20令很多國家都沒有想到的。而中國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得到如此快速的發展,除了戰機設計師們擁有的聰明才智和高超技術能力外,還與一種高科技設施的幫助密不可分,這就是風洞。近日,被稱為「國之重器」的我國最新超級風洞FL-62風洞再次傳來好消息。
  • 中國正研製世界最強超級風洞 可模擬25馬赫高超音速
    「作為先進飛行器的研發平臺,建最高技術水平的風洞,全世界都在爭。我們正在研製的一個新超高速風洞,計劃四年左右的時間建成,它的模擬馬赫數將達10到25。」21日,該團隊的科研人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中國已經擁有全球領先的超大型高超聲速風洞風洞是推動航空航天飛行器發展的國家重器,一代風洞技術決定一代飛行器的研製水平,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科研實力。
  • 高超聲速飛行器熱防護電弧風洞氣動加熱試驗技術
    太空梭表面各處的最高輻射平衡溫度(最大熱流密度)為了開展對飛行器熱防護材料性能的研究,特別是針對某一具體高超聲速飛行器特殊的飛行熱環境開展防熱材料的研製和開發,需要對材料研製各階段的試件進行氣動加熱考核,分析其在高溫氣流加熱條件下的抗衝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