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中國第一款五代隱形戰機殲-20完成首飛測試。這款由成飛設計局研發的五代隱形戰機採用了獨特的鴨翼+邊條翼+升力體+全動垂尾的氣動設計布局,這樣的設計方式在全球現役的五代隱形戰機中也是絕無僅有的。而在前不久,這項由我國航空動力學專家首創的飛機氣動設計獲得了中國專利設計金獎。但是非常讓人尷尬的是,印度空軍高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卻表示,殲-20並不算是一款真正五代隱形戰機,因為它的鴨翼設計是其他五代機所沒有的,這樣的氣動設計在飛行過程中將會破壞戰機的整體隱形性能,所以殲-20隱形戰鬥機只能算是一款假五代隱形戰鬥機。
為了給殲-20隱形戰機正名,央視媒體在電視節目中對其氣動布局設計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和分析,稱殲-20隱形戰機是採用了「開創性設計」,並且擁有「強悍的機動性能」。鴨翼對於中國戰機來說並不陌生,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設計的殲-9戰鬥機就考慮引入鴨翼布局的設計,而這個想法在殲-10戰機上得到了很好的驗證。而作為五代隱形戰機中唯一一個採用鴨翼設計的飛機,這也導致殲-20戰機擁有其他戰機都難以媲美的升力係數,可以說殲-20是目前全球升力係數最高的一款五代機。之所以會這樣設計,主要還是因為在發動機性能不足的情況下,讓戰鬥機依然可以保證較強的機動性能和以1.5馬赫的速度進行超音速巡航。
也難怪殲-20戰機的飛行員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一旦進行超音速飛行狀態下,整體空中都將會是殲-20的天下。目前殲-20戰機安裝的WS-10B發動機,改進型的殲-20B隱形戰機安裝的是WS-10B發動機的推力矢量版,如果在兩年之後殲-20成功安裝國產WS-15發動機的話,那麼殲-20隱形戰機的整體機動性能又將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超過美國的F-22A隱形戰機也不再是痴人說夢。加裝鴨翼可以提升飛機的升力係數,這一點美國和俄羅斯都比我們更清楚,但是在F-22A、F-35和蘇-57這三款隱形戰機上卻並沒有看到鴨翼的出現。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美俄兩國均具備研發五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可以滿足本國五代機的動力需求。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鴨式設計對於飛控系統的要求非常高,且在使用過程中容易進入失速狀態,非常考慮戰機的航電系統和控制系統,最關鍵的是鴨翼設計在戰鬥機進入近距離格鬥之後在使用過程中將會影響飛行員觀察目標的視線,這也對於飛行員的技術和心理素質要求非常嚴格。所以為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美國航空工程師在設計戰鬥機氣動布局的時候,往往都是通過直接使用邊條翼來提高升力,而並不是增加鴨翼設計。值得一提的是,在殲-20開始研發的時候,就將美國的F-22A戰機作為研發目標,力圖在性能上接近然後超過後者。當時,美國媒體在對F-22A戰機進行分析報導的時候,故意誇大了F-22A戰機的升力係數。
這也導致我國工程師在研發的時候拿著一個假的數據進行參考和追趕,但是奇蹟往往都會出現在我們身邊,在完成全部研發計劃之後,殲-20戰機在測試過程中的升力系統竟然達到了2.1,比當初美媒公布的2.7還要大,但其實F-22A戰機的升力係數僅為1.7,還沒有超過2。其之所以具備強大的機動性能,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F-119推力矢量發動機的完美發揮。通過在戰機上同時使用鴨翼、邊條翼、全動垂尾和腹鰭設計保證了殲-20隱形戰機的橫向穩定性,機動性能和超音速巡航的能力。至於鴨翼會對隱身性能產生破壞性的影響其實有些言過其實。鴨翼布局在使用過程中是會增大雷達反射面積,但是在採用了隱形塗層和平行設計之後,對於整體隱形效果的影響微乎其微,在處理好尾部發動機噴管之後,殲-20戰機的整體隱身性能理論上是要領先美國F-22A,達到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