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在隱身戰機中什麼水平?實際飛行看門道,升力係數反超猛禽

2021-01-09 阿五說事

殲20已經入列很長時間了,雖然還沒換裝原配WS15,但是其氣動外形設計,和升力係數和空重指標都可以看出巨大優勢,對於很多還在質疑殲20不如F22的朋友,這次就聊聊殲20在隱身自己中到底是什麼水平?

作為一款飛行器來說,升力是關鍵,而在2020年7月15日,第21屆中國專利獎評審結果,殲20「升力體邊條翼鴨式布局」獲得金獎,這是對殲20升力氣動設計優秀性的又一個證明。因此很多軍事專家在談到殲20時,都會提到殲20的升力主要來源於對渦流控制技術的把握,主要是依靠體升力機身、鴨翼、邊條、機翼、後機身邊條、外傾雙腹鰭和外傾全動雙垂尾這一些列氣動設計綜合實現的。

包括機頭鰭角渦流、進氣道鰭角渦流、鴨翼渦流、邊條渦流和機翼前緣渦襟翼渦流等,這一些渦流通過耦合控制,為機體提空了強大的升力保證。外界一般認為殲20升力係數在2.1-2.2,而阻力比常規布局戰機小10%,而F22的升力係數大概在1.7左右。

其實一定要有一個概念,F22技術是很先進,但是其設計是在80年代開始的,受限於當時對於氣動布局的理解,有很多計算方式理論公式還未出現,因此技術先進,不代表技術有飛躍性,F22始終是代表了80-90年代的西方經典氣動理論,和殲20不是一個科技樹,因此自然結果也是大不相同的。

當然也很多人質疑殲20在發動機還未完全到位時,無法發揮作用,其實通過航發反而可以看出殲20氣動的先進所在。尤其是殲20早期的飛行表演中,使用2015-2016接收的型號,以作戰機動進行表演,包括編隊超低空通過,爬升接半滾倒轉,單機小半徑盤旋,單機大迎角爬升,除了大迎角外,基本沒有出現加力的情況,這說明良好的氣動帶來的升阻特性彌補了發動機的問題。

而且殲20以超過60度迎角拉起,接一個半滾倒轉,在3秒內將機頭指向改變180度,其機頭轉向角速度可達60度每秒,此時殲20速度未出現明顯降低和失速。而F22在做類似動作時,高度增加較慢,速度明顯下降,可見能量丟失嚴重。

殲20通常還會做連續進行三次小半徑穩定盤旋,盤旋半徑逐次減小,第三次大約150米,4秒左右完成半圈180度盤旋。這個動作三代機做瞬時盤旋只能達到30°左右,而F22用推力矢量也可以完成,但是有明顯掉速度。

其實F22並非神話,真要是神話,也不至於關閉生產線不量產了,除了軍工企業之間的博弈,F22本身的質量和開發思維其實也已經跟不上現代戰機發展思路了。

然後在說到殲20的空重問題,該機空重成功控制在15噸左右,這個數據甚至引發了不少的爭議。這主要是新技術的出現,比如主框梁方面,國內新建有世界最大8萬噸級模鍛壓機單缸4萬噸的世界最大鍛壓機,在非高精度工具機方面已經超過西方工藝。

而且鈦合金液態電磁約束成形技術,金屬超塑成形技術,金屬3D列印技術等都讓殲20的擁有了材料技術優勢。殲20的空重明顯比F22輕,這也是為什麼殲20推重比更好,哪怕是使用WS-10B超機動巡航收益比都是不錯的,更何況WS-15。

可以說殲20在升力水平和氣動上是絕對反超猛禽的,雖然說發動機夠強板磚也能飛上天,但是反過來想,氣動如果搞不好吃的就是發動機的本錢。因此飛機性能首先取決於氣動,好得多發動機是錦上添花,如果發動機暫時不行,那麼也可以彌補,畢竟發動機是可以不斷改進的,一個氣動是可以天天改的嗎?因此孰優孰劣就一目了然了。

相關焦點

  • 殲20戰機上「鴨翼」落後?直線提高戰機升力係數,只怪F22太能吹
    殲-20是一款出色的國產隱身戰鬥機,不過有很多人對戰機的鴨翼布局設計議論紛紛。主要的觀點認為,這對戰機的隱身外形有所影響,還讓飛控技術變得複雜。其實殲-20原獨特的鴨翼設計,恰恰是這款戰機出彩的地方。它大幅提升了飛機性能,殲-20的升力係數也達到了不小於2.1-2.2的級別,相當於世界第一。F-22的升力係數大約只有1.7或1.5,這與殲20的升力係數,幾乎差了一個量級。升力係數和飛機阻力成反比,升力係數越大的一般越好飛。為什麼兩種戰機的升力係數相差這麼多呢?
  • 殲20獲大獎?一項技術全球領先,升力係數達到全球第一
    目前國際上面最先進的戰機就是五代機,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隱身的能力,這對於當下雷達遍地的作戰局勢而言,這項優勢的存在極大的便利了後續作戰。但是對於中方的五代機而言,隱身能力並非是最大的特點,而是另一項技術的存在,這項技術不僅成功的帶動了中方空軍的發展,更是讓殲20設計團隊也因此獲得了認可。
  • 中國殲20獨特氣動設計,升力係數超美國F-22,因假數據創造的奇蹟
    但是非常讓人尷尬的是,印度空軍高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卻表示,殲-20並不算是一款真正五代隱形戰機,因為它的鴨翼設計是其他五代機所沒有的,這樣的氣動設計在飛行過程中將會破壞戰機的整體隱形性能,所以殲-20隱形戰鬥機只能算是一款假五代隱形戰鬥機。
  • 殲20升力係數2.0,鴨翼為何蘊含如此黑科技?都怪F22太能吹
    殲20的外形,才是它真正的「黑科技」。鴨翼才是殲真正的黑科技據媒體報導,2020年7月15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的第21屆中國專利獎評審中,殲20的「升力體邊條翼鴨式布局」外觀設計專利,榮獲中國專利獎外觀設計金獎。對,就是被很多人所詬病的鴨翼和鴨式布局,它獲獎了。
  • 鑄就殲-20超越基石,超級計算機立大功
    ,更令人意外的是一款雙發隱身戰鬥機模型也在這座風洞中進行旋轉天平試驗,該型戰機兩側加萊特進氣道特徵告訴我們它就是F-22戰機風洞模型。殲-20時速可達3120公裡,換算成音速就是2.7馬赫,實際上是視頻編輯錯誤地計算高空與低空的音速數值,糾錯後的數據顯示殲-20依然可以達到2.5馬赫,與之對比配置F-119四代渦扇發動機的F-22猛禽戰鬥機最大速度也僅有2.25馬赫。
  • 專家析殲-20氣動布局設計獨到之處:升力係數遠超F-22和F-35
    近日,中國空軍殲-20戰機雪後開展實戰化訓練(資料照片)。 殲-20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目前已經列裝空軍作戰部隊,向全面形成作戰能力邁出重要一步。(新華社發 李韶鵬 攝)3月20日上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前的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殲-20戰鬥機總設計師楊偉就殲-20的發展回答了記者提問。楊偉稱,殲-20採用中國獨創的設計,並且將系列化發展。這些話意味著什麼呢?
  • 印度雷達發現微弱信號,空軍中將洋洋得意,殲20隱身能力被破解?
    印度媒體也開始大張旗鼓的報導殲20已經部署在前方基地,低調的試探性飛行被印度空軍及時察覺。而前印度空軍中將阿維納什·德奧達塔·喬西也對此洋洋得意,認為印度已經掌握了發現隱身戰機的技術。
  • 殲-20高速飛行,為什麼機翼會冒出白煙?這是突破音障的音爆雲?
    近三年來,中國空軍的殲20隱身殲擊機多次公開展示,例如殲-20的雙機飛行表演,多機參加空中閱兵式。有觀眾發現,殲-20在進行低空高速飛行時,機翼的後方會出現醒目的白色煙霧。有專家解釋說,這是戰鬥機在進行超音速飛行,突破音障時產生的音爆現象。這是真的麼?
  • 殲20隱身能力超強,為何還要裝龍勃透鏡?我只是想讓你看見我!
    按照殲-20總師的說法,殲-20是高度隱身化的第五代戰鬥機。一般情況下,現役戰鬥機不太可能依靠其機載雷達偵測到殲-20。要知道,依靠隱身氣動布局和吸波複合材料,可以使隱身戰鬥機前向左右45度範圍內的雷達反射面積降低到0.001平方米左右。戰鬥機的釐米波火控雷達即便是在10公裡的視距內,也很難發現殲-20。
  • 殲20戰機動力不足,速度卻比蘇57快了一大截,鴨翼發揮關鍵作用
    蘇57是蘇霍伊公司研發的第五代重型隱身戰機,目前裝備了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但是速度方面卻沒有明顯的提升。與同為第五代戰機的殲20相比,蘇57的動力明顯更強勁,殲20使用的AL31或者WS10發動機,最大推力在120-130千牛左右,但是殲20目前公布的最快飛行速度是52千米/分鐘,也就是3120千米/小時,比蘇57快了一大截。如果殲20換裝了推力更大的WS15發動機,速度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 殲20部署前線簡易機場,為啥不怕風吹日曬?超材料隱身獨領風騷
    在過去近二十年的軍工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了諸如052C/D型神盾驅逐艦、殲-10A/B/C型戰機、殲-16戰鬥轟炸機、殲-15艦載戰鬥機、新型核動力潛艇等一大批明星裝備,此一階段可以用「補課」一詞概括。
  • 殲20升力係數世界第一,氣動布局的先進程度超乎想像
    著名空軍裝備專家傅前哨公開談到殲20採用了基於渦流控制技術的升力體機身、鴨翼、邊條、機翼、後機身邊條、外傾雙腹鰭和外傾全動雙垂尾的一體化非常規氣動布局,其控制和受控渦流至少包含機頭鰭角渦流、進氣道鰭角渦流、鴨翼渦流、邊條渦流和機翼前緣渦襟翼渦流等——複雜多渦系的互相耦合,若設計水平高,控制得當,將產生巨大的升力收益和減阻效果(顯著超過使用升力體機身、邊條翼、鴨翼三者中一種或兩種時
  • 帶「刀」亮相,殲-20隱身戰機彈艙有何奧秘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黃國志珠海航展最後一日,中國空軍派出4架殲-20隱身戰鬥機編隊亮相航展,以慶祝自己69歲生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2架殲-20隱身戰鬥機首次在公眾面前打開了全部的機腹彈艙和側彈艙,展示其內部掛載的2枚霹靂-10近距格鬥空空飛彈和4枚霹靂-15中遠距攔射空空飛彈。
  • 中美俄隱身戰機速度比拼:F22飛2.2馬赫,蘇57兩馬赫,殲20多快?
    文\世界第五代隱身戰機是當之無愧的神兵利器,隱身戰機性能的強大與否直接關乎到一個國家空軍的總體戰力,不過考慮到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隱身戰機,即便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裡,也只有中美兩國具備自研自產並服役隱身戰機的能力,所以說隱身戰機目前還只是軍事強國們手中的王牌神器、尚未全面普及
  • 前掠翼版殲20隻是臆想:將會喪失隱身能力
    網絡上流傳的一份內部論文截圖中,出現了採用前掠翼設計的殲20艦載機修改方案。從這份論文提到的整體設計角度來說,這種改進方案簡直不可理喻。按這種方案出來的殲20將失去隱身和高速性能。
  • 殲20飛行一小時大概會花費多少錢?富豪也供不起殲20飛幾次
    有數據顯示,殲20戰機的造價高達1.1億美元,雖然在美軍的F22之下,但也不是一筆小數目了,那麼殲20這樣先進的戰機在飛行時一小時大概會花費多少成本呢? 出於對殲20的保密工作,殲20戰機的很多數據至今也還是個謎題,雖然如此,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和其他國家的同類型戰機進行對比來推測殲20每小時的飛行成本。
  • 殲20告訴國人的真相:隱身戰機打開雷達後不是像手電筒,而是黑洞
    太多人聽慣了這種說法,並信以為真,然而事實卻是相反的,真相是令人震驚的:隱身戰機的雷達波依然是隱身的,它根本不像什麼手電筒,簡直像一個黑洞,因為一般戰機對其所輻射雷達波的探測距離只剩幾公裡!氣動隱身手段屬於大家平時在文章中比較常見的內容,所以容易使人對隱身的理解只限於此領域,於是便產生了開篇所提及的,「人們以為隱身戰機一開雷達就會向黑夜裡的手電筒一樣」的理解。其實,戰機隱身不只是氣動隱身、紅外隱身,還包括所輻射的雷達波的隱身。同氣動隱身一樣,輻射隱身是隱身戰機的基本要求,而這種技術就是「射頻管理技術」。
  • 美F22戰鬥機升力係數1.5,中國殲20有2.3?巨大誤解!
    長期以來,全世界對於F-22戰鬥機的認識一直在不停搖擺,最早90年代的看法,就是一個F-117攻擊機的升級版本,隱身性能強悍,但是機動性差,隨著2005年F-22A戰鬥機服役,美國空軍不停在公眾面前做飛行表演,優越性能直接讓所有人閉嘴,隱身沒有人懷疑,機動性也讓所有人佩服:迄今為止,F-22戰鬥機是地球機動性最強的戰鬥機!
  • F22猛禽最高爬升2萬米,蘇57最高1.9萬米,那我國殲20呢
    它的爬升極限是2萬米,可以躲避大部分防空飛彈等武器的襲擊,不得不說,美國的科技實力以及經濟實力真的很強大,F22目前是美國的主力戰機,在美國空軍中地位極高。F22先進航發系統以及穩定性保障了F22的爬升極限,畢竟飛機在這個高度受到的阻力等各種影響也會變大,很容易影響戰機的正常飛行。
  • 我國五代戰機可不只有殲-20,還有雪鴞和號稱隱形飛鯊的艦載機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我國戰機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在某些領域我國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低可探測性作為最新一代戰機的重要指標,使得世界各國軍工企業都在努力研製著各式各樣的超強隱身性能的戰機,隱身戰鬥機、隱身轟炸機、隱身殲擊轟炸機、隱身無人機等高科技武器裝備已經成為了各國空軍研究和發展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