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我國戰機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在某些領域我國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低可探測性作為最新一代戰機的重要指標,使得世界各國軍工企業都在努力研製著各式各樣的超強隱身性能的戰機,隱身戰鬥機、隱身轟炸機、隱身殲擊轟炸機、隱身無人機等高科技武器裝備已經成為了各國空軍研究和發展的重點。
當今世界上現役的最新一代的第五代戰鬥機中,我國自主生產的殲-20赫然在列,殲-20一經亮相就讓世界為之驚嘆。早在1997年,成飛公司就開始了我國第五代戰機的研製,當時的目標是要打造出可與美國F-22相媲美的戰鬥機。經過我國科研人員十幾年的日夜奮鬥,殲-20終於克服重重困難,呼之欲出。2011年1月11日,殲-20首架驗證機進行了第一次升空飛行測試,開啟了我國五代機的密集試飛旅程。在2016年和2018年的兩次航展上,殲-20分別進行了機隊飛行和掛彈開倉展示,這引起了世界的轟動,2019年,殲-20正式列裝我空軍的"王牌飛行部隊",真正開始履行保家衛國的神聖使命。
殲-20是一款單座雙發重型隱身戰鬥機,具備高隱身性、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機動能力和高態勢感知信息的能力,是我軍奪取地域制空權,維護對海、對空主權的多用途戰鬥機。殲-20採用了先進的設計方案和機身布局,全動雙垂尾、DSI鼓包進氣道和鴨式氣動布局等讓殲-20擁有了非常優異的飛行性能,此外殲-20還擁有較大的彈倉,可以掛載大量的"霹靂"空空飛彈和精確制導炸彈,讓殲-20的攻擊性十分強大。
困擾殲-20量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發動機問題,前期的殲-20採用的是AL-31F系列發動機,後來又使用裝備四代機的渦扇-10B發動機,現在已經開始裝備為殲-20專門研製的渦扇-15發動機,該型發動機能提供15000公斤的推力,完全能勝任為殲-20提供動力的任務。目前,殲-20的年產量在25架左右,有消息稱還會繼續增加生產線提高產量,日前,我國空軍證實了首個殲-20作戰旅已經成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殲-20將會大量列裝部隊,屆時將進一步提高我空軍的作戰綜合能力。
在我國繼殲-20成功試飛後,我國的第二種隱身戰鬥機也在同步發展中,這就是沈飛研製的雪鴞戰鬥機。其實,雪鴞戰鬥機當年曾參與了競標殲-20項目,因為三翼面設計對電控要求高、設備複雜、有可能存在影響研製進度等風險才落選,但是從戰略戰術層面來考慮,雪鴞戰鬥機同樣是一款非常出色的重型隱身戰鬥機,其高超性能也在世界上屬於佼佼者。該型戰鬥機採用的是三翼面的鴨式布局、固定式垂直翼和菱形發動機噴口,與殲-20的外形設計截然不同,重量和長度也比殲-20的小,具備更高的機動性和更好的靈活性,可以擔負與殲-20不同的作戰任務。雪鴞戰鬥機可以作為中、短程作戰的戰機,而殲-20負責中、長距離的殲擊作戰及轟炸任務,二者形成高低配次,讓我空軍戰鬥力大增。
據有關媒體報導,我國的第三種隱形五代機被喻為"隱形飛鯊",是為國產航母量身打造的艦載隱身中型機,目前正在加速研發中,雖然相關的性能參數還不得而知,但是這款艦載機型很有可能成為我國未來航母的主要艦載戰機。除此之外,我國還在積極研發隱身無人機,這款隱身無人機也是作為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型使用,與美軍的X-47B無人機相似,是一款無需人工操作,完全靠電腦控制的噴氣式、無尾翼隱形無人轟炸機,擁有著非同尋常的高速遠程攻擊能力,到時會對美國的航母戰鬥群帶來很大的威脅,美國的航母將只能部署在我軍戰機和飛彈打擊範圍之外,為我國突破島鏈束縛了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