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艘航母已服役,殲-15戰鬥機大量上艦,中國還急需這七種艦載機?

2020-12-05 科羅廖夫

中國海軍擁有首艘航母的時間已經有近八年,擁有兩艘航母的時間還不足四個月。所以,中國海軍目前在航母領域還主要處於一種探索階段,不成熟、不完美是肯定的,這在航母艦載機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目前「遼寧」艦和「山東」艦主要搭載的艦載機無非就是殲-15艦載戰鬥機、直-18A/F/Y大型直升機、直-9C這幾款,相對於美海軍航母艦載機部隊來說,我們的艦載機種類、數量都偏少。主要缺乏的是隱身艦載機、電子戰機、固定翼預警機、艦載教練機、艦載固定翼運輸機、艦載加油機、艦載無人機這七種艦載機。

隱身艦載機——美航母已經開始搭載F-35C隱身戰機開展日常訓練,F-35C的服役數量越來越多,美航母已經進入隱身艦載戰鬥機時代。未來配合F-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機,美航母將擁有更強的攻防能力。在未來海戰中,F-35具有極大優勢,具備了獨當一面的能力。憑藉尖端的航電,完整的體系,先進的機體結構,相對於任何四代半和四代++戰機,F35都將擁有一面倒的作戰優勢。假設在同等的支援體系下作戰,F-35僅依靠正面隱身能力與態勢感知的優勢就可以領先上一代機至少1倍的發現和鎖定距離,從容進行機動佔位並發射飛彈。

因此,目前世界上能與之一試高下的對手實在不多,而中國的殲-20或許就是其中之一。而現階段中國只有殲-15這款性能和殲-11B基本相當的艦載戰鬥機,對付F-18E/F+F-35C的組合肯定是力不從心的,中國需要彈射改進型殲-15+第四代艦載機才能應對挑戰。隱身艦載機有強大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以及隱形作戰能力。這樣的飛機可以切入對方防空嚴密的地區,對對方的先進防空系統進行針對性地摧毀和壓制,並打擊對方最重要的戰略目標。同時這種戰鬥機也可以用自己先進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和航電系統,為殲-15艦載機提供指揮和信息支持,讓這些戰鬥機發揮自己最大的力量。隱身艦載可以看作是殲-15的力量倍增器,有了這個先進的空中指揮平臺的輔助,殲-15機隊可以發揮更強大的戰鬥力。

電子戰機——在艦載電子戰機領域,中國的差距是最小的,殲-15的電子戰版本殲-15D早在兩年前就首飛,儘管暫時沒有看到它上艦,但基本是問題不大,其作戰能力基本和EF-18G「咆哮者」電子戰機相當。由於殲-15的綽號叫「飛鯊」,於是有軍迷將其命名為「電鯊」或「咆哮鯊」,更有軍迷直接命名為了殲17這個編號。殲-15D電子戰攻擊機將一舉打破美軍EA-18G咆哮者艦載電子戰攻擊機孤獨求敗的壟斷狀態。目前擁有專用艦載電子戰機的國家僅有美國一家,在殲-15D飛機服役後,中國海軍將成為全球第二個擁有艦載專用電子戰攻擊機的國家。

固定翼預警機——美海軍已經開始裝備E-2D,將逐步替換掉老舊的E-2C。而中國的固定翼預警機還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外界只知道中國的確是在研發固定翼預警機,也有人將其稱為「空警-600預警機」,但是對它的具體設計、研發進度一無所知,只能是繼續等待了。從目前曝光的所有圖片來看,空警-600預警機機體大小和E-2C「鷹眼」預警機比較接近,起飛重量大概為25~30噸,使用兩臺螺旋槳發動機,應該是渦槳-6C型發動機,搭載了主動相控陣雷達,機翼採用可後收式摺疊翼設計。

教練機——目前中國對艦載教練機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擁有一款可以上艦的艦載教練機對中國快速、大量培養艦載戰鬥機飛行員至關重要,中國非常需要一款類似於美海軍T-45C「蒼鷹」那種教練機,預計會在教練-9「山鷹」和教練-10之間做出選擇。

固定翼運輸機——美航母上裝備了一款固定翼運輸機——C-2A「灰狗」運輸機,用於執行發動機、人員、緊缺零部件等運輸任務。比起運輸直升機,固定翼運輸機速度快得多、航程更遠、能夠裝載大型貨物,地位作用是運輸直升機無法替代的。在C-2A「灰狗」固定翼運輸機逐步老舊之際,美海軍還特意發展出CMV-22B「魚鷹」傾轉旋翼機來替換。未來如果中國航母想要離開近海,走向遠洋,那麼擁有一款固定翼/傾轉旋翼運輸機是很有必要的。

無人機——目前美國航母上並沒有配置無人機,但是航母搭載艦載無人機已經是大勢所趨。雖然美國已經把發展得比較成熟的X-47B艦載無人機項目下馬,但是現階段又啟動了MQ-25A「黃貂魚」艦載無人機項目,在艦載無人機領域的速度仍然是要明顯超出其他國家。中國也需要及時展開自己的艦載無人機項目,未來可以順勢發展出偵察型、察打一體型乃至加油型無人機,前景是非常可觀的。中國艦載機的發展雖然起步晚,但從目前中國軍工發展的強勁勢頭來看,一切都會有的。

相關焦點

  • 60年前服役的的小鷹號航母,對比遼寧號航母哪個性能更強?
    在F14退役後,後期的小鷹號航母通常會搭載45架F-18E/F艦載機,除此之外小鷹號還會搭載4架E-2C艦載預警機和4架EA-6B徘徊者電子戰機,這就使得小鷹號不僅具備強大的攻擊和制空機群,還擁有不俗的電子壓制和空情掌控能力,這種艦載機配置甚至與十萬噸級的尼米茲超級航母相比都毫不遜色!
  • 6年後,鏡頭再次聚焦殲-15艦載機:飛鯊方陣搏擊海空!
    2012年11月23日上午9點08分,我軍飛行員駕駛國產殲-15艦載戰鬥機首次成功降落在航空母艦遼寧艦上,一舉突破了滑躍起飛、阻攔著艦等關鍵技術。此後6年間,這支飛鯊團隊不斷創造著人民海軍建設發展中的一個個首次,這群平均年齡只有35歲的海空驕子,如今,翅膀越來越硬。2012年11月23日,41歲的艦載戰鬥機試飛員戴明盟駕駛編號「552」的「飛鯊」,首次成功著艦遼寧艦。
  • 印度海軍放棄國產LCA艦載機 轉向國外求購57架艦載機
    隨著航母的發展,中國海軍艦載機發展進程也穩步推進中。目前中國海軍的艦載機是參考蘇-33戰機原型發展而來的殲-15單座艦載戰鬥機。  除此之外還發展出了殲-15S雙座戰機和彈射型殲-15戰鬥機。其中殲-15S不僅可以承擔高等級飛行科目的培訓教練任務,還可以承擔單座J-15的作戰任務,並能夠執行類似美軍EA-18G戰機的電子戰任務(美軍稱「野鼬鼠」任務)。
  • 殲15艦載機首次夜間空中加油,女聲語音包成了大亮點
    這一細節,能夠讓飛行員在夜間不用盯著儀表的情況下,快速了解態勢以及能夠得知加油的進度和狀態。網友看完大呼過癮:仿佛看大片一樣的體驗!殲-15艦載機夥伴空中加油的首次露面是在2016年12月,當時中國海軍的航母打擊編隊進行了連續跨海區訓練和試驗任務,在黃海和東海海空域,多批次起飛升空,開展了空中加受油、空中對抗等多項任務。這是中國首次曝光殲-15艦載戰鬥機具備夥伴空中加油能力。
  • 中國將研製新型5代艦載機,殲20和殲31為何慘遭落選?
    圖為殲15戰機 如今中國航母事業正在蓬勃發展,國產航母如今已經服役,而下一代航母也開始建造,對於中國新一代航母艦載機,各方也開始了遐想,有專家指出,中國很可能將研製新型第5代艦載機,超越F35不是夢,難道說殲20與殲31
  • 海軍第三艘航母:滿載排水量8萬噸,戰機採用電磁彈射起飛方式
    中國海軍航母發展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非常快,從有具體記載的從2005年4月開始改建從烏克蘭引進的原瓦良格號重型載機巡洋艦,將其改造提升至滿載排水量6萬噸,擁有24架殲-15重型艦載戰鬥機,以及12架各類艦載直升機的舷號16的遼寧艦,大概用了7年時間。
  • 殲15研製突破難點,攻克彈射難題,電磁彈射上航母時間節點拉近
    而一艘航母戰鬥力的直接表現,就在於航母所搭載的艦載戰鬥機上,近日,我國的官媒顯示我國的航母艦載機殲15的研製已經突破了彈射系統的相關技術難點,這也就標誌著我國航母使用電磁彈射的時間越來越近了。與此同時還需要解決殲15電磁彈射器消耗的大量電能的問題,我們不能學美國人那樣著急忙慌的趕鴨子上架,我們要將這些疑難雜症全部消化乾淨了之後再提電磁彈射系統上艦的問題。
  • 中國第3艘航母 「遼寧艦」總設計師朱英富曾透露這樣一個信息
    一文中指出,6年前11月23日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成功起降殲-15艦載機,6年過去,我們的國產航母業已試航,入役指日可待,新型航母也已經在船臺上有序建造。新型航母也就是第三艘航母,這是官媒首次確認中國正在建造第三艘航母。該文提到,6年前11月23日殲-15艦載機首次成功在「遼寧艦」起降,是航母艦載機的標誌性時刻,也這是人民海軍值得銘記的歷史瞬間!
  • 航母艦載機著艦 七關鍵環節解讀
    11月23日,我軍飛行員駕駛國產殲-15艦載機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艦「遼寧艦」,一舉突破了滑躍起飛、阻攔著艦等飛行關鍵技術,受到世界空前關注。對艦載機著艦的七大關鍵環節,昨日出版的《解放軍報》做了詳細解讀。
  • 福特號已進入戰鬥狀態,滿載超級大黃蜂,凸顯中國航母一個通病
    可是,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最近,「福特」號滿載艦載機,出現在公眾面前,讓外界嚇了一跳,這意味著它已進入戰鬥狀態,隨時可以執行作戰任務。    目前遼寧艦甲板上最多同時出現過13架殲15  首先,是因為「遼寧」艦採用了滑躍起飛甲板,在艦艏沒辦法停放艦載機,壓縮了航母上的機位。
  • 蘇33,殲15和超級大黃蜂,誰才是艦載機之王?實戰經驗差距很大
    艦載戰鬥機,是一種可以在航母上完成起降工作並執行任務的戰鬥機,在二戰期間航母出現後,艦載機隨即誕生,但隨著艦載機進入新的發展時代,目前世界上排得上號的艦載機也就那麼幾種。蘇霍伊設計局的蘇-33戰機,我們的殲15飛鯊戰機,以及超級大黃蜂F/A-18戰鬥機。
  • 目前為止 中國航母戰鬥群中最重要的艦載機依然是它!
    這是網友新分享的去年中國海軍遼寧航母在香港開放參觀期間,殲-15「飛鯊」艦載戰鬥機的照片。殲-15「飛鯊」是我國設計和批量裝備的首款艦載重型戰鬥機,於2009年8月31日成功首飛,於2012年10月-11月期間首次進行了觸艦復飛、首次落艦以及首次從艦上起飛,實現了中國海軍的一個偉大夢想,中國海軍的航空母艦時代到來了。目前,殲-15主要以滑躍起飛為主,彈射型殲-15網傳也已成功試飛並展開相關試驗。
  • 遼寧艦總設計師:中國起碼需要3艘航母有4、5艘更好
    有的席地而坐,有的靠牆而立,接近2個小時的時間裡,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講臺上一位白髮老者身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總設計師朱英富。朱院士此次來川,是受電子科技大學邀請做客「成電講壇」,為科大學子們帶來了題為「發展海軍裝備,建設海洋強國」的主題演講。
  • 不能總依賴殲15!殲20和殲31上不上艦?還是研發全新艦載五代機?
    俄羅斯現在也推出了蘇57,並且在很早的時候就擁有了設計圖紙,只是當時沒有強大的軍費投入把它製造出來而已,俄羅斯方面一直以來在軍事實力方面都有著巨大的信心,這一點不用多說。而對於中國來說,如果沒有一款強大的五代機坐鎮,還真的會讓西方國家看不起。中國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打造了殲20,作為一款全新的五代機,有著強大的隱身能力和打擊力,可以跟美國、俄羅斯一絕高下。
  • 如果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新一代戰鬥機」上艦,殲-15還有用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晨楓自由撰稿人在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新一代戰鬥機」上艦之前,殲-15是中國唯一的艦載戰鬥機,有用也好,沒用也好,就是它了。殲-15是我國第一種艦載機,但不是曇花一現的過渡機型 在制空作戰中,肥鶻、殲-15可以構成某種口袋陣,大量攜帶中遠程空空飛彈的殲-15在口袋底構成阻擊線。肥鶻在口袋側構成伏擊線,利用隱身優勢探明敵情,通風報信,並冷槍狙擊,殺傷和削弱敵人有生力量,減輕殲-15的負擔,而殲-15則在袋底用密集火力阻擊。
  • 世界十大航母戰力排行榜
    002型航母(001A型)採用滑躍式起飛,是001型航母的升級版,其性能超過遼寧艦,可稱得上名副其實的中國國產航母。目前002型航母已經完成6次海試,即將進行交付。據央視報導稱,002型航母機庫增加了10%左右的面積,最大載機量達到52架,最少能搭載36架殲-15艦載機,比遼寧號提升了50%的戰鬥力,排水量6萬多噸。
  • 殲15總負責人遼寧艦上猝死(圖)
    中航工業集團有關人士昨天向本報記者證實,其旗下沈飛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羅陽在隨國產艦載機成功歸來的航母遼寧艦上突發心臟病,於昨天上午11時許去世。  據《央視新聞》報導,昨天上午,中國首艘航母完成艦載機起降訓練靠岸,羅陽在航母上突發心臟病,離艦即送往醫院,經搶救無效去世,未能參加昨晚的慶功晚宴。
  • 沒有它,遼寧艦無法形成戰鬥力
    (殲-15艦載機著艦瞬間)從地面上來看,航空母艦毫無疑問是龐然大物。然而從艦載機飛行員的角度來看,他們在駕駛艦載機降落的時候,航空母艦在海上就像一片樹葉般大小。因此想要在海上找到航母並且精確在飛行甲板上實現起降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遼寧號航空母艦2012年就服役了,但是直到2015年左右PLAN海軍航空兵的第1個艦載戰鬥機聯隊才形成戰鬥力。艦載機與航母戰鬥力的磨合是再重要不過的事情,一次著艦不慎,一次尾鉤沒掛上阻攔索都有可能給海上機場帶來毀滅性打擊,這種事情幹得最多的就是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海軍航空兵以及如今的印度艦載機飛行員。
  • 美國說服役就落後,是嗎?
    不久前,中國航空研究所發布的一篇文章成為了全球矚目的焦點,在這篇文章中,明確提到,我國某專項團隊已經科學展開復工復產工作,以確保新一代戰鬥機首飛。 這篇文章中還提到了飛機的技術狀態和協作單位601所。
  • 殲15著艦時要是放不下尾鉤咋辦?看看F18怎麼做
    作者:候知健正常情況下,艦載機在航母上降落時,都是用機身腹部後端的攔阻鉤,掛住航母上的攔阻索完成短距離內的減速過程。這期間攔阻鉤、起落架、攔阻索等任何關鍵部件、設備出現故障,都將導致飛機無法正常的安全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