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總負責人遼寧艦上猝死(圖)

2020-12-05 閩南網

  中航工業集團有關人士昨天向本報記者證實,其旗下沈飛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羅陽在隨國產艦載機成功歸來的航母遼寧艦上突發心臟病,於昨天上午11時許去世。

  據《央視新聞》報導,昨天上午,中國首艘航母完成艦載機起降訓練靠岸,羅陽在航母上突發心臟病,離艦即送往醫院,經搶救無效去世,未能參加昨晚的慶功晚宴。

  記者了解到,殲-15艦載機是沈飛負責研發,羅陽是該項目的總負責人。殲-15完美升空令國人欣喜的同時,傳出此噩耗,令人嘆惋!

相關焦點

  • 2艘航母已服役,殲-15戰鬥機大量上艦,中國還急需這七種艦載機?
    目前「遼寧」艦和「山東」艦主要搭載的艦載機無非就是殲-15艦載戰鬥機、直-18A/F/Y大型直升機、直-9C這幾款,相對於美海軍航母艦載機部隊來說,我們的艦載機種類、數量都偏少。主要缺乏的是隱身艦載機、電子戰機、固定翼預警機、艦載教練機、艦載固定翼運輸機、艦載加油機、艦載無人機這七種艦載機。
  • 6年後,鏡頭再次聚焦殲-15艦載機:飛鯊方陣搏擊海空!
    2012年11月23日上午9點08分,我軍飛行員駕駛國產殲-15艦載戰鬥機首次成功降落在航空母艦遼寧艦上,一舉突破了滑躍起飛、阻攔著艦等關鍵技術。此後6年間,這支飛鯊團隊不斷創造著人民海軍建設發展中的一個個首次,這群平均年齡只有35歲的海空驕子,如今,翅膀越來越硬。2012年11月23日,41歲的艦載戰鬥機試飛員戴明盟駕駛編號「552」的「飛鯊」,首次成功著艦遼寧艦。
  • 沒有它,遼寧艦無法形成戰鬥力
    (殲-15艦載機著艦瞬間)從地面上來看,航空母艦毫無疑問是龐然大物。然而從艦載機飛行員的角度來看,他們在駕駛艦載機降落的時候,航空母艦在海上就像一片樹葉般大小。因此想要在海上找到航母並且精確在飛行甲板上實現起降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遼寧號航空母艦2012年就服役了,但是直到2015年左右PLAN海軍航空兵的第1個艦載戰鬥機聯隊才形成戰鬥力。艦載機與航母戰鬥力的磨合是再重要不過的事情,一次著艦不慎,一次尾鉤沒掛上阻攔索都有可能給海上機場帶來毀滅性打擊,這種事情幹得最多的就是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海軍航空兵以及如今的印度艦載機飛行員。
  • 殲15飛行員頭盔上寫「SHOOT IT」:中國空軍表明態度
    頭盔時每個飛行員的一種標配,而幾十年前,美軍飛行員間開始流行一種頭盔塗裝文化,有的飛行員會把名字印在頭盔上,而有的飛行員會在自己的頭盔上寫寫畫畫。中國殲-15的一名飛行員也在自己的頭盔上做了一番塗裝,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 殲-15機頭上為什麼有「核輻射」標誌?真正的作用是什麼
    核原料由於是放射性元素,對人體會造成巨大傷害,因此在一些核設施上,都會標誌有黃底三片黑葉片的特殊標誌,警告人們遠離。殲15可有細心的人發現,中國有些戰鬥機在機頭的位置也會有這樣的標誌。戰鬥機所標誌圖案與核設施所標誌的圖案不同,就拿殲15艦載機曾在機頭有一個標誌。大家以為是核輻射標誌,其實圖案是不同的,它是黃底兩片黑色葉片,比核設施的標識少了一個葉片。所以說它們代表的意義也不同。殲15這個標誌的真正名稱叫做機身變形監測光學標識,這種圖案主要是來自飛機定型測試技術部門。
  • 殲15首飛11周年紀念!電子戰夜戰改型不斷推出,至今服役多少架?
    文/原點在最近中美關係不斷惡化的時候,中國軍方向外界展示了一些中國遼寧艦正在展開訓練的畫面。在畫面中,多架殲-15戰機以楔形的編隊模式跨越海空,場面看起來非常震撼人心。在畫面中,通過殲-15戰機的視角,去感受戰機的起飛、升空、翱翔等一系列動作,見識了殲-15是如何穿雲破霧、叱吒天海的,著實讓人感覺很刺激。 殲-15在2009年首飛成功,到今年已經有11個年頭了。作為航母戰鬥群中的攻擊利器,殲-15戰機一直都受到人們的關注。殲-15與遼寧艦的搭配,極大的提升了海軍的戰鬥力,為海軍守衛祖國做出了很大貢獻。
  • 殲-15怎樣著艦?浙個實驗室有這些奇觀
    遼寧艦上的菲涅爾透鏡如何引導殲-15降落在航母甲板上?
  • 如果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新一代戰鬥機」上艦,殲-15還有用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晨楓自由撰稿人在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新一代戰鬥機」上艦之前,殲-15是中國唯一的艦載戰鬥機,有用也好,沒用也好,就是它了。肥鶻在口袋側構成伏擊線,利用隱身優勢探明敵情,通風報信,並冷槍狙擊,殺傷和削弱敵人有生力量,減輕殲-15的負擔,而殲-15則在袋底用密集火力阻擊。口袋陣只是一個形式,可以根據需要很容易地變化成L形陣等其他陣形,甚至戰列艦時代的T字陣。 這樣的伏擊與阻擊的結合對非隱身的對手是致命的,隱身對手也不便貿然衝進去。即使隱身對手溜過肥鶻的伏擊線,也有被抄後路的顧慮。
  • 煙臺小夥純手工打造不鏽鋼「遼寧艦」
    純手工不鏽鋼的「遼寧艦」模型任百林  大眾網煙臺4月13日訊 (記者 楊瑞遠) 歷時兩年,家住煙臺的小夥任百林成功打造一艘做工精美、細節考究的純手工不鏽鋼的「遼寧艦」模型,圓了自己的「航母夢」。  後來,任百林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開始嘗試用不鏽鋼製作模型,製作過程他會拍攝上傳至短視頻平臺上,沒想到受到很多網友的關注,這也堅定了他做航母模型的夢想。  從構思、設計、畫圖到焊接、打磨,從一錘子一錘子敲打艦體弧度到創新製作阻攔索、艦錨,經過兩年時間,任百林終於完成了不鏽鋼「遼寧艦」模型。
  • 殲15艦載機首次夜間空中加油,女聲語音包成了大亮點
    在2012年的珠海航展上,國內某科研機構的介紹資料中,就透露我國已經掌握了夥伴空中加油技術。殲-15艦載機從原型機就在機首左側安裝了可收放式的空中受油探頭,可以非常方便的進行空中受油。夥伴空中加油最大的任務應用是兩個,一是我國目前的航母遼寧艦和山東艦,都是沒有彈射器,採用滑躍起飛,而殲-15作為重型艦載機,在艦首的1號和2號起飛點(短點距離105米)的最大起飛重量限制為28噸,使用3號(遠點距離195米)起飛點才能夠重載起飛,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30噸。所以從前兩個起飛點放飛的殲-15無法滿載滿油起飛,影響艦載機打擊效能的全面發揮。
  • 076兩棲艦或將問世,裝備電磁彈射和隱身無人機,戰力超遼寧艦
    076型兩棲攻擊艦性能根據中船工業集團708所委託招標公告,076型兩棲攻擊艦將採用綜合電力系統,而且採用21兆瓦級燃氣輪機和6兆瓦級柴油機作為主要動力系統,這讓076型兩棲攻擊艦在噸位上也將獲得提升,相對075型兩棲攻擊艦最大排水量為4萬噸,而076型兩棲攻擊艦標準排水量將超過5萬噸,整體噸位超越法國現役戴高樂號航空母艦和印度現役超日王號航母。
  • 殲-15的研發路徑是什麼樣的?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嗎?
    在21世紀之處,中國為了遼寧艦的順利服役,借鑑了蘇式戰機研製出了殲-15戰機,它的發動機也因此進行了改良,在速度和推力上有所改動。那麼中國殲-15的研發路徑是什麼樣的?它算是世界先進水平的艦載機嗎?因此中國最初的想法就是把殲-10改造一番,但在中國科研團隊的一番仔細研討之後,中國軍隊發現對殲-10戰機的改良還是難以滿足線下的一些需求的,於是只能作廢。
  • 殲15著艦時要是放不下尾鉤咋辦?看看F18怎麼做
    作者:候知健正常情況下,艦載機在航母上降落時,都是用機身腹部後端的攔阻鉤,掛住航母上的攔阻索完成短距離內的減速過程。這期間攔阻鉤、起落架、攔阻索等任何關鍵部件、設備出現故障,都將導致飛機無法正常的安全著艦。
  • 殲15的機載雷達是都卜勒還是相陣控?前期都卜勒,後期將換相控陣
    和大家的期望有些差距,殲-15安裝的是標準的脈衝都卜勒雷達。從原型機開始,殲-15露面的就是安裝都卜勒雷達。不是相控陣,航電和雷達開始階段用的是和殲11B同樣水平的設備,這是為了儘快縮短研發周期,避免新技術帶來的技術風險。
  • 60年前服役的的小鷹號航母,對比遼寧號航母哪個性能更強?
    遼寧艦採用的是滑躍甲板設計,並未裝備彈射器,這就使得遼寧號航母每次只能起飛一架艦載機,效率低很多,但遼寧艦的優勢是電子系統先進,如小鷹號雷達預警系統由SLQ-17和SLQ-26組成,相比之下遼寧號航母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加382型對空警戒雷達這一組合的性能更強一些。
  • 一周軍事圖片精粹6.15-6.21——海上飛鯊
    一周軍事圖片精粹6.15/12) "← →"翻頁 今年首次出海進行科研試驗和訓練的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
  • 中國第3艘航母 「遼寧艦」總設計師朱英富曾透露這樣一個信息
    一文中指出,6年前11月23日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成功起降殲-15艦載機,6年過去,我們的國產航母業已試航,入役指日可待,新型航母也已經在船臺上有序建造。新型航母也就是第三艘航母,這是官媒首次確認中國正在建造第三艘航母。該文提到,6年前11月23日殲-15艦載機首次成功在「遼寧艦」起降,是航母艦載機的標誌性時刻,也這是人民海軍值得銘記的歷史瞬間!
  • 解密:改建遼寧艦15名設計師犧牲 有人未見妻子最後一面
    &nbsp&nbsp&nbsp&nbsp改建遼寧艦時15名設計師犧牲&nbsp&nbsp&nbsp&nbsp研製航母並非易事,據孫光甦講,遼寧艦回來的時候,他進去了,發現裡面是亂七八糟的東西,啤酒瓶、罐頭瓶……看著就是一個非常非常破的一個船殼子,而對航母,大家都沒做過,也沒資料
  • 殲15研製突破難點,攻克彈射難題,電磁彈射上航母時間節點拉近
    而一艘航母戰鬥力的直接表現,就在於航母所搭載的艦載戰鬥機上,近日,我國的官媒顯示我國的航母艦載機殲15的研製已經突破了彈射系統的相關技術難點,這也就標誌著我國航母使用電磁彈射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不少的小夥伴想問了,我們的彈射版殲15,在什麼時間可以上艦呢?其實這個問題就要取決於我國的下一代航空母艦是否要安裝電磁彈射器。
  • 不能總依賴殲15!殲20和殲31上不上艦?還是研發全新艦載五代機?
    中國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打造了殲20,作為一款全新的五代機,有著強大的隱身能力和打擊力,可以跟美國、俄羅斯一絕高下。也就是說,中國、俄羅斯、美國這些國家擁有了五代機技術,而其他國家卻還在研發中,顯然會在技術上落後這三個國家。中國海軍方面的實力在不斷提升,因為海軍對於地區安全來說實在是太過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