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11月9日下水以來,美國最新一代航母「福特」號就一直百病纏身,「不是在修船廠,就是在去修船廠的路上」,彈射器故障、攔阻裝置可靠性不足、電力系統出現問題,導致其試航時間之長,創造了歷史之最,甚至在服役三年後都無法形成戰鬥力,不得不回到造船廠整改。可是,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最近,「福特」號滿載艦載機,出現在公眾面前,讓外界嚇了一跳,這意味著它已進入戰鬥狀態,隨時可以執行作戰任務。
福特號航母滿載超級大黃蜂,已經進入戰鬥狀態了
從曝光的畫面來看,「福特」號的飛行甲板上已經搭載了「超級大黃蜂」戰鬥機,「鷹眼」預警機以及「海鷹」直升機,其數量之多,密密麻麻,幾乎擠滿了整個甲板。
福特號的甲板上密密麻麻擺滿了艦載機
實際上,早在今年年初,「福特」號的第8艦載航空聯隊就已經實現了飛行甲板認證FDC和航母空中交通控制中心認證CATCC,而在5月30日,該聯隊則正式入駐「福特」號航母。另一方面,在今年6月3日,「福特」號還和「杜魯門」號航母一起進行了聯訓練,完成了協同作業,實現指揮系統網絡化運作,意義非常重大。
福特號和杜魯門號聯訓
不過,我們也發現,「福特」號目前搭載的艦載戰鬥機,還都是「超級大黃蜂」,更先進的F35C並沒有上艦。實際上,在設計規劃中,「福特」號是可以搭載75架以上艦載機的,包括20架F35C、24架「超級大黃蜂」、5到7架「咆哮者」電子戰機、5架「鷹眼」預警機、11到19架「海鷹」直升機、2到3架「魚鷹」傾轉翼運輸機,以及5到9架MQ-25A無人加油機的。目前,「超級大黃蜂」和「咆哮者」應該已經滿編,在「福特」號的甲板上,最多看到了22架「超級大黃蜂」。
超級大黃蜂、鷹眼和海鷹都上艦了
「福特」號同時搭載22架「超級大黃蜂」,還有預警機和直升機,甲板顯得十分寬敞,而我們的「遼寧」艦最多搭載13架殲15時,甲板上就已經擠滿了,可是雙方的排水量差異沒有這麼大,為何會造成兩者的搭載能力如此懸殊呢?
目前遼寧艦甲板上最多同時出現過13架殲15
首先,是因為「遼寧」艦採用了滑躍起飛甲板,在艦艏沒辦法停放艦載機,壓縮了航母上的機位。其次,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航母都太瘦了,無論「遼寧」艦,還是「山東」艦,體型都過於苗條,飛行甲板都過窄。
滑躍甲板,艦艏沒辦法停飛機
我們的航母實在太窄了
看看人家的航母,多寬
在美國航母甲板上,我們發現在艦島附近,能停兩排飛機,空間還綽綽有餘。而左舷的著艦區外側,也可以停放很多艦載機,再加上彈射型航母平直的艦艏,三者相加,停機位遠遠超過我們的航母一倍以上,是自然的事情。
中間停兩排飛機,綽綽有餘
而我們停一排飛機就滿了
而我們的航母,不但艦艏不能停飛機,艦島前後也只能停一排飛機,在艦島內側,由於位置有限,殲15還得斜著放,又減少了停機位。而在左舷的著艦區外側,「遼寧」艦最多見過停放3架殲15的畫面,「山東」艦也只能停5架,並且還嚴重侵入著艦區的空間,導致艦載機沒辦法降落,只適用於「全甲板」攻擊的模式。
山東艦左舷停5架殲15,飛機就已經沒辦法降落了
說到「全甲板攻擊」,雖然「遼寧」艦最快可以達到1分鐘1架的放飛艦載機速度,與「尼米茲」級不相上下,但我們缺乏後勁,由於甲板上艦載機數量不足,在第三波起飛時,就必須從機庫裡臨時調飛機。美國航母甲板上停放的飛機,則足夠支撐四波起飛,而且即使要調機庫裡的飛機,也比我們快,美國航母兩舷一共有三臺升降機,每臺升降機可以同時提升2架艦載戰鬥機,而我們只有2臺,都在同一側,每臺升降機一次還只能提升一架殲15,相比之下,速度就慢多了。
我們的升降機一次只能運一架殲15
美國航母升降機一次運2架
其實這樣的問題不止存在與「遼寧」艦和「山東」艦上,連正在建造中的003航母同樣也有船體太苗條、飛行甲板太窄和升降機數量、寬度不足的問題。這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由於常規動力系統的功率不足造成的,需要把船體造窄些,以減少航行阻力,滿足速度上的要求,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可能要等到我們的核動力航母面世了。
003航母也有同樣的問題
目前,「福特」號正在進行航空聯隊在實戰條件下的起降測試,預計2023年以前,它就可以完成戰備部署,形成完整戰鬥力。而屆時,我們的003航母也已經下水試航了,到時候我們再來對比它和福特號的優缺點吧。
要追上福特號,還有很遠的距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