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超級大黃蜂」戰機?印度聯美抗中註定失敗

2020-12-07 華夏經緯網

  和美軍現役同款,一共57架,裝到印度航母上剛合適——這就是當地時間10月29日《印度防務新聞》披露的美國欲售印「超級大黃蜂」飛機的一些信息。

  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機,堪稱一代名機,機型成熟,且確實是美國海軍現役的主力機型——無論是十艘尼米茲級航母上,還是海軍岸基航空兵,都多裝備這款三代機。

  然而,印度別得意太早!並不是說印度軍隊獲得了「超級大黃蜂」,戰力就堪比美軍了。更何況,美軍售印「超級大黃蜂」,背後大有玄機。

    今年8月,在馬裡蘭州帕圖克森特河海軍航空站的地面滑躍甲板設施上,波音公司一架「超級大黃蜂」就進行了起飛測試。

  要知道,美軍的航母全都是彈射起飛的。「超級大黃蜂」為何要進行滑躍起飛測試?顯然,這是給潛在的買主進行測試啊!

  當時即有猜測認為,這是美方為印度海軍進行的演示工作。未來,「超級大黃蜂」可以上印度海軍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和未來的「維克蘭特」號航母服役。

  軍事專家分析,美國此舉是為了捆綁美印軍事利益,擠壓俄軍火市場空間,將阻礙印度國防軍工產業的自主發展。除了「超級大黃蜂」以外,印度國防部上月曾宣布將採購30架美制MQ-9無人機——這30架MQ-9無人機價格高達30億美元,平均每架無人機1億美元,比美F-35戰機的單價還貴。對印度來說,購買美國武器,將生發出更多「依賴」和「毒藥」,今後其自身裝備的國產化等方面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印度軍隊:萬國武器博覽會

    「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本是俄羅斯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在蘇聯解體前,這艘航母名為「巴庫」號。由於蘇聯解體後,對於俄羅斯來說,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已經是外國了——這艘基輔級航母遂改名「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被賣到印度,再次更名。

  在從俄羅斯引進航母的同時,印度也向俄羅斯購買了米格-29艦載機。然而,無論是俄羅斯海軍還是印度海軍,都對米格-29的性能不甚滿意。毫無疑問,「超級大黃蜂」是一個成功的艦載機機型——經受過戰爭的洗禮,美軍使用多年。印度確實對「超級大黃蜂」垂涎已久。

  然而,印度發展航母至今,譬如「維克拉瑪蒂亞」號,仍需要和俄羅斯合作,或者接受俄羅斯方面的技術指導。 即使目前據傳又在海試的「維克蘭特」號,在學習了一些西方航母技術之外,是否有俄羅斯的真傳呢?起碼,據一些俄羅斯軍事專家透露,俄羅斯仍在向印方提供技術。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買美國艦載機,俄羅斯能高興?被擠壓了軍火市場的俄羅斯,必然會採取相應措施。

 

  在「超級大黃蜂」可能要裝備印度海軍之前,印度向法國購買的5架「陣風」戰機飛抵印度。據悉,近幾天,還會有幾架「陣風」抵達。俄羅斯、法國、美國都成了印度的武器供應商。印度方面如何讓這些萬國武器體系化,打造出一支形成合力的部隊,並不在笑飲操心之列。但值得一觀的是——這些萬國武器,特別是較為先進的武器,一定是存在售後服務的。

  一艘印度航母上,既有俄羅斯的維護人員,又有美國的飛行指導?或者在印度空軍的場站上,出現美國、俄羅斯、法國人員同臺?在平時,這都夠尷尬的了。 萬一是在戰時,就更有看點了。

美印已是準軍事同盟了嗎? 

  在剛剛過去的美印第三次外交和防務部長級對話上,美印籤署了《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BECA)。至此,美國與印度之間的防務關係遠遠走在其他領域關係的前面,擁有一個框架性條約《美印防務關係框架協議》,以及四個功能性合作協議為支柱。對此,不少輿論認為,美印已經走向準軍事同盟甚至同盟關係。不過,在筆者看來,當下這種不對稱、不平衡的美印關係,與同盟或準同盟關係仍有著質的區別。從印度的角度來講,它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戰略自主權。

  首先,美國積極推進美印防務合作,目前看主要還是以自身利益考量居多。一是美國為了開發印度巨大軍火市場。2016年6月美國賦予印度「國防主要合作夥伴」的身份,將印度提升到親密盟友和合作夥伴的級別。為擴大對印度的軍火出口,美國還專門修改了《出口管理條例》。到目前為止,美國已經向印度出口價值約200億美元的軍火,並有取代俄羅斯、成為印度第一大軍火供應國的可能。

    二是美國利用印度來牽制中國。美國作為世界格局的主導力量,最核心的考慮還是要維持亞洲的地緣均勢,以此實現對亞洲分而治之,當下只是均勢的天平向印度方向暫時挪動。

    三是美國為了約束印度的未來,會努力把印度的軍事發展約束到自己可以控制的軌道上。而一旦印度像美國的其他盟國一樣,軍工體系最終被美國以各種方式控制,最終也逃不過自己的戰略選擇權被美國控制的結局。這是印度不願意看到的。

  其次,美印關係基本上還是平等者之間的關係,不同於美國與傳統盟國之間的上下級關係。美國與其他盟國籤署四項功能性協議時,盟國是沒有什麼談判空間的,大多只能被動地接受。但是印度不一樣,在就每一項協議進行談判時,印度都進行了修改、做出了重要保留,以防止被美國控制。印度對美國的戰略顧慮,是BECA長期議而不決的主要原因。這次籤署的BECA細節還有待進一步揭露,但印度的考慮一定會表現在一些條款之中。

  再次,當前國際格局已經不適宜用新的同盟或準同盟體系來解釋。一方面,當今世界不是冷戰兩極對抗的格局,而是一個超級複雜的國際體系。國家間的敵我關係並不是可以明確界定的,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之間的關係也經常轉換。美國與其盟友之間的關係,一定程度上,已經出現「融化」現象。同床異夢的現象越來越常見,日本在追求更多的戰略自主權,德國和法國與美國的差異也在增多。國際環境在變,傳統盟友對美國戰略可靠性信心在下降,很難想像,印度會成為美國一個死心塌地的新盟友。

    另一方面,不管是同盟關係還是準同盟關係,都需要清晰、明確的共同威脅來源和利益界定。這在當前是很難做到的。中國與印度之間固然有分歧,有些還是難以調和的,但也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和共同利益,這也是兩國難以迴避的。敵人和朋友,都不是可以用來描述中印關係的概念。對中印兩國來說,都無法用冷戰邏輯來組織自己的對印/對華政策和相應的準同盟體系。

  最後,印度的大國定位仍是觀察美印關係的一個重要因素。自從立國以來,印度一直都以世界大國自居,不願意成為任何國家的小兄弟。在美國領導世界的能力和意願顯著下降,印度顯著上升並有望成為多極世界中新的一極的情況下,印度沒有理由完全地倒向美國,接受被美國支配的地位。印度的目標,是利用美國對印度戰略倚重從美國獲得更多的利益和資源,以加速自己的崛起進程。

    在目前兩國共同對抗中國的背景下,印度的打算有短期獲利的可能性。但是從長期來看,美國的目標是防止任何一個重要的戰略地區被任何一個美國以外的國家主導。在這個意義上,美國不會甘心看到中國主導東亞,也不會願意看到印度去主導南亞和印度洋地區。與東亞諸強並立的地緣格局相比,南亞和印度洋地區內部缺少制衡,更容易被單一國家主導,地理位置也更加重要。美國也許一時不把印度洋地區放在優先的位置上,但不會長期忽略這一戰略風險。

  簡而言之,在中國強、印度弱的情況下,美印防務合作仍然有發展的空間,兩國可能繼續制衡中國。但一旦三國間的力量對比關係發生重大變化,如出現印度快速崛起、三國間力量對比關係更加平衡的現象,現在的美印防務合作關係將會轉型甚至是解體。如果印度不能快速發展,那麼無論印度與美國發展什麼樣的防務關係,也都沒有太大的戰略意義。大國政治的邏輯,不僅適用於中美之間,也會適用於美印之間。

實質性問題上沒有任何成果

 

  印度防務新聞網發表文章指出,印度與美國的「2+2」部長級會議留下了一系列不確定。在實質性方面,會議沒有任何成果。除了文字遊戲,沒有什麼實打實的成果。在「2+2」會議之後發表的聯合聲明更像是一篇「泛泛而談」(tour d』horizon)。

  在川普的領導下,印美兩國關係的重點被轉移到了軍事事務上。而美國正處於動蕩的政治過渡時期,無論誰贏得大選,美國的政策都會發生變化。試圖在美國國內政治激流中錨定印美關係是不合邏輯的。

  文章認為,印度不能指望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去德裡這件事會讓中國感到不安,因為他們並不把蓬佩奧當回事。對中國人來說,蓬佩奧更像是一個沉迷於玩具店貨架上角色扮演遊戲的巨怪,而不是一個必須被趕走的半人半馬的怪物。

  隨著印美《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BECA)的籤署,印度作為金磚國家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的地位失去吸引力,俄羅斯在未來向印度轉移尖端軍事技術時會產生疑慮。國際社會將認為,在該地區的地緣政治中,正出現一個印美軍事聯盟。這勢必會讓印度的許多傳統朋友和鄰國感到失望和警惕,影響他們對印度的態度。地緣政治的重新調整可能隨之而來。

    一旦美國的選舉周期結束,下一屆政府幾乎肯定會把蓬佩奧的誇誇其談束之高閣。

從中印邊境和印度洋「兩線防中國」?

印度國防部公布的印日海上演習畫面

  印度近期在軍力部署計劃上可謂是動作頻頻,印度媒體11月1日報導稱,印度正將軍力部署重點從印巴邊界轉移到中印邊境和印度洋,以應對「中國威脅」。但印媒也說,想要「反制中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也是印度面臨的限制因素。

  印度過去幾十年軍力部署的重點一直是與巴基斯坦的邊界地區,而目前它正將軍隊和武器裝備轉向中印邊境地區和印度洋。報導稱,印度與中國在中印邊境的僵局已經進入第七個月,印度空軍與海軍將注意力轉向了應對中國帶來的現實的和明顯的威脅。

  一名印軍高級官員說:「從與巴基斯坦接壤的陸地邊界到實際控制線,再到海上的『再平衡』計劃已經推進了數年,但中印邊境問題加速了這些計劃。」「(印軍)對印巴實力控制線的行動準備當然不應該放鬆,因為雙線形勢已然是現實,但中國已經變成了首要前線,而巴基斯坦已經下降到第二位。」他說。

  報導稱,印度將在中印邊境採取的措施包括在所謂的東拉達克和其它實際控制線地區部署更多步兵旅和裝甲團,以及在東西兩海岸附近的島嶼增加軍力部署和修建基礎設施。在東拉達克地區,印度從今年5月起增派了3個師(每個師約12000人),以及T-90S坦克、T-72坦克、榴彈炮、地對空飛彈等武器,來增援早已部署在那裡的第三步兵師。

  然而,有官員表示,印度的預算緊張是一個限制性因素,印度政府已經制定了幾項計劃,以利用有限的預算最大限度增強軍力。例如,印度空軍計劃租用或購買6架二手空中加油機,來增加其戰鬥機的作戰半徑。

  印度海軍也重新優化調整了其長期的軍力發展和武器採購計劃,包括取消採購四艘兩棲攻擊艦或船塢登陸艦。

  「印軍的目標是少花錢、多辦事,砍掉一些昂貴卻不實用的項目。」一名印度官員說。

  儘管如此,印軍仍然需要更多資金。例如,為反制「中國在印度洋地區的活動」,印度最近發起的在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增加軍力和修建基礎設施的行動,在未來數年內都需要不斷投入資金。

印戰機發射飛彈,媒體硬扯上中國

  印度於10月30日成功試射了一枚空射型「布拉莫斯」巡航飛彈。印度媒體在報導這一消息時,還刻意強調這是在中印邊境局勢緊張之際進行的新型飛彈試射。

  消息人士說,這枚「布拉莫斯」飛彈是在蘇-30MKI戰鬥機攜帶飛行了3個多小時、在「相當長距離」飛行之後才發射的。飛彈以「致命的」精準度擊中了一艘正在下沉的艦艇,試射達到預期效果。執行試射任務的戰鬥機從旁遮普省的一座前線基地起飛,在發射飛彈前還進行了空中加油。

  報導還提到,在過去的兩個月裡,印度進行了密集的飛彈試射,包括新型的陸基版「布拉莫斯」巡航飛彈和Rudram-1反輻射飛彈。

  中國專家表示,印度的這些武器已經喊了許多年,其中「布拉莫斯」是印度和俄羅斯聯合研製,飛彈射程在300公裡左右,速度為3倍音速,武器性能不錯,在海陸空多種平臺上都能裝載使用。印度在戰機、主戰坦克和航母等領域的研發能力一直很弱,在一些國家的技術幫助下,印度近些年在飛彈研製方面有一些進展,但個別武器型號的發展無法改變中印兩國實力對比,飛彈畢竟只是作戰平臺上使用的武器,沒有性能優異的飛機、坦克、軍艦,僅依靠飛彈是無法發揮作用的。」目前印度在戰機、主戰坦克和航母等方面的研發能力一直都很弱。

 

 

    來源:環球網、觀察者網等綜合

相關焦點

  • 美軍超級大黃蜂戰機進行滑躍起飛試驗,能博得印度歡心嗎?
    圖為美軍F18戰機滑躍起飛為了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印度可以說是不計代價,如今印度又計劃從美國採購艦載機,據稱為了拿下印度的航母艦載機訂單,美國的F18大黃蜂戰機已經順利完成了滑躍起飛測試,如果印度最終選擇採購F18,那麼美國就賺大發了
  • 戰機墜毀飛行員失蹤,印媒:俄羅斯武器不靠譜,應該買美國大黃蜂
    新華社11月30日報導,印度一架米格-29k戰機墜毀,一名飛行員失蹤,另一人獲救。但是,印度發生空難的一系列原因都是由於第二大軍事強國俄羅斯。在另一架米格-29空難之後,印度媒體《歐亞時報》報導,俄羅斯戰機不可靠,為更多陣風戰鬥機、F-18超級大黃蜂敞開大門。
  • 美國「無敵大黃蜂」橫空出世,中國殲-15是要改成「超級飛鯊」?
    因此,基本上美國海軍艦載機聯隊從現在起到2040年,以「超級大黃蜂」為代表的三代半戰鬥機在其艦載機聯隊中,依然有一定的生命力,既然一型裝備還要服役起碼20年,那麼進行持續改進甚至深度挖潛,也就自然而然了。
  • ...18「超級大黃蜂」戰鬥機,且型號與美國海軍現役型號完全相同,以...
    2020-10-31 21:16:09來源:FX168 【美突然同意向印出售超級大黃蜂戰機】據印媒29日報導,美國突然同意向印度出售F/A-18「超級大黃蜂」戰鬥機,且型號與美國海軍現役型號完全相同,以滿足印度航母對艦載機的需求。
  • 印度嫌米格29K落後欲購美F18艦載機,印媒:買美機將嚴重衝擊印俄關係
    【環球網軍事頻道】據《印度教徒報》22日報導,美國波音公司宣布,已完成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的滑躍起飛試驗,充分驗證了這種美國主力艦載機與印度航母滑躍起飛甲板的兼容性。報導稱,美國正在極力爭取贏得印度海軍航母艦載機的競標合同,試圖取代俄羅斯戰機在印度的地位。
  • 美軍戰機曾試圖攻擊UFO!空空飛彈鎖定目標,雷達緊要關頭失靈
    美軍戰機追蹤UFO5月16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海軍安全中心最近公布了8份美軍艦載機與不明飛行物(UFO)遭遇的內部報告,這8起報告都發生在美國東海岸,美軍飛行員曾試圖駕駛戰機追擊目標,甚至曾經使用空空飛彈鎖定了目標,不過美軍的追擊行動全部以失敗告終
  • 全球最新三角翼戰機 印度空軍僅服役16架 法國幻影2000的遠房親戚
    例如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幻影2000戰機上的這一裝置起到作用。當然這樣的設計,對於戰機自身的飛控要求也會很高。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從上世紀80的年代初,為了替換大量的米格-21戰機。開始研製一款全新的輕型四代機,這就是後來的LCA 光輝戰鬥機。然而最終LCA並沒有採用以上兩種方案。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國際上法國達索公司研究無尾三角翼戰機已有多年,可以說在這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 中國湖魔咒纏上美軍,連續墜毀兩架同型號戰機
    眾所周知,相比印度,美軍的戰機墜落事件還是較少的,由於美軍的軍事基地眾多,戰機性能相對較好,很少會發生戰機連續墜毀事件,更不會輕易發生同一型號的戰機墜毀在同一地區。但這種小概率事件卻在「中國湖」發生了。10月21日,服役於美國海軍的一架F/A- 18E"超級大黃蜂"艦載機在中國湖附近墜毀。
  • 「大黃蜂」戰機還有個「小兄弟」?來看看這款世界最小載人飛機
    我們都知道F/A-18「大黃蜂」戰鬥機,作為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的一款超音速多功能戰機,屬於第三代戰機,同時也是目前美軍航母搭載的唯一一種艦載戰鬥機。在阿富汗戰爭中和如今對塔利班和恐怖組織的戰鬥中都取得了不少戰績,就如同她的名字「大黃蜂」一樣,兇猛至極。
  • 俄羅斯已出現信任危機,飛行員不願駕駛俄制戰機,軍方:浪費幾十億
    事實上,印度之所以狠下心來,拒絕給俄羅斯的經濟「補窟窿」,就是因為俄制戰機令印度損失慘重。 就在2021年的1月5日晚上8點15分左右,印度空軍一架米格-21戰鬥機就於拉賈斯坦邦的蘇拉特加爾地區墜毀。根據事後調查,當時這架戰機在訓練途中遭遇了「重大技術故障」,幸運的是機上只有一名飛行員,事故發生的時候其已經安全彈射逃生,所以並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如此看來,米格-21要摘掉「飛行棺材」的帽子還需要很長時間。作為買家的印度屬實也是損失慘重,不僅傷財,更是傷民。
  • 中國發現超級大黃蜂,打破世界紀錄,生性兇殘以蜂為食
    但是這次發現的超級大黃蜂的體長達到了6釐米,比此前的4釐米足足多了一半,並且其翅膀展開長度達到了9.35釐米。我們就來見識一下這種超級大黃蜂。這種大黃蜂就是中國大虎頭蜂,通俗一點的叫法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大馬蜂,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種類。這種大馬蜂主要在亞洲東部、南部地區,是世界上有名的毒蜂。光從名字上來看就知道他們有一個黃色的大頭,如老虎般兇猛。
  • 印度海軍放棄國產LCA艦載機 轉向國外求購57架艦載機
    據印度媒體報導,為印度武裝部隊研發發的國產戰鬥機LCA「光輝」已經花去了太多的時間,而與航母一起研發的LCA艦載型戰鬥機雖然已經被印度海軍引進,但問題不斷,該型機仍需要更多的來時間獲取高級飛行證書(FOC)才能真正投入作戰,而這樣的等待對於印度海軍來說太漫長了。
  • 俄此前努力白費,關鍵時刻印度選邊站,印俄關係將發生重要改變
    據《印度時報》對外報導,波音對外宣布已經成功進行了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的滑躍起飛試驗,證實了這種美國主力艦載機與印度航母具備良好的兼容性。目前波音公司已經開始和印度政府協商,希望能夠在艦載機方面與印度軍方達成一致合作。
  • 福特號已進入戰鬥狀態,滿載超級大黃蜂,凸顯中國航母一個通病
    福特號航母滿載超級大黃蜂,已經進入戰鬥狀態了  從曝光的畫面來看,「福特」號的飛行甲板上已經搭載了「超級大黃蜂」戰鬥機,「鷹眼」預警機以及「海鷹    福特號和杜魯門號聯訓  不過,我們也發現,「福特」號目前搭載的艦載戰鬥機,還都是「超級大黃蜂」,更先進的F35C並沒有上艦。
  • 洛-馬向印度推銷F-21是白費勁?法國陣風才是最有潛力機型?
    雖然,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在努力的向印度推銷改進型的F-21戰機。但是對於洛-馬的努力美國一些媒體並不看好,認為F-21的性能已經落後於其他的競標機型。據俄羅斯軍工綜合體新聞網3日報導: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了讓F-16改進型戰機能夠被印度選中,決定重新將其改名為F-21,就是希望儘可能減少F-16戰機的影響。畢竟這已經是一款服役超40年的老舊機型。當然,F-21實際上是一款經過最新技術現代化升級後全新F-16戰機;洛-馬公司希望能向印度空軍推銷超過100架F-21。
  • 蘇33,殲15和超級大黃蜂,誰才是艦載機之王?實戰經驗差距很大
    蘇霍伊設計局的蘇-33戰機,我們的殲15飛鯊戰機,以及超級大黃蜂F/A-18戰鬥機。 在這三款主流的艦載機中,誰的戰鬥力更加強悍一些呢?答案幾乎是毫無疑問的,那就是F/A-18戰鬥機。
  • 大黃蜂模擬殲16,美軍假想敵部隊換塗裝,視中國空軍為主要對手
    比如就在近日,美國海軍航空兵著名的假想敵中隊VFC-12就宣布,準備給即將換裝的「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刷上中國空軍殲16的皮膚。超級大黃蜂要換上殲16的塗裝此前,VFC-12一直使用F/A-18 C/D「大黃蜂」戰鬥機充當假想敵,塗裝主要模仿俄羅斯戰機。
  • 埋骨場的無頭塑料蟲:波音超級大黃蜂試驗機相當怪異
    實際上,這些退役軍機中不乏一些大有來頭的機型,比如這架被削去了機頭的「超級大黃蜂」!  早在F/A-18 XT「先進超級大黃蜂」升級方案出臺前,波音公司就以一架「超級大黃蜂」的機身作為局部雷達反射截面的試驗平臺。為了節省成本,該機被截去機頭,僅剩中後段機身。  為了不影響實驗數據,波音在剩餘的機身上進行改動,使得斷截面處呈現出特殊的船首外形。
  • 美軍戰機又出事故:座艙溫度瞬間降到-30度啥也看不見
    EA-18G咆哮者防務新聞2月24日報導,1月29日,一架美國海軍的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在高空發生艙壓異常,溫度控制系統失靈的事故,使得戰機座艙內溫度迅速降到零下30度,而且儀錶板被冰霧蓋住,難以看清任何飛行信息,
  • 印「光輝」戰機賣不出去深層次原因分析:簡單六個字,與中國無關
    靠賣武器也能夠過得風生水起,自從明白了這個道理,印度就開始卯足了勁去發展國產武器。畢竟除了自家軍隊能夠使用低價武器外,還能順帶賺得盆滿缽滿的,何樂而不為呢?可印度把自家武器投放到軍火市場之後,卻發現軍火生意咋就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