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輝」戰機賣不出去深層次原因分析:簡單六個字,與中國無關

2021-01-10 軍範

靠賣武器也能夠過得風生水起,自從明白了這個道理,印度就開始卯足了勁去發展國產武器。畢竟除了自家軍隊能夠使用低價武器外,還能順帶賺得盆滿缽滿的,何樂而不為呢?

可印度把自家武器投放到軍火市場之後,卻發現軍火生意咋就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呢?從以往自家採購武器的動作來看,國際上不是應該有一大波一大波的國家排隊去談武器採購嘛!可自家「光輝」戰機在數輪軍售中,卻都是以「失敗」告終,也就是自家軍工耗時耗力研製出的「光輝」戰鬥機,現在處於萬分尷尬的境地。

說「光輝」戰鬥機目前太尷尬,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其在國際市場上推銷不出去。要說在國際市場上沒生意,中國的殲-10其實也是一樣的,我們殲10也是一款外貿型戰機,可這麼些年過去,依然也是0客戶。

雖然殲-10沒有國際客戶,但殲-10作為一款系列戰機,在中國空軍的隊伍裡卻活得風生水起。

反觀印度的「光輝」戰鬥機,其不僅在國際上收穫寥寥,就連其自家軍隊也是怨聲連連,總在找理由拒絕採購自家「光輝」戰機。

混成這樣爹不疼娘不愛的「光輝」戰鬥機的確是挺尷尬的。可印度媒體非但不從自身找原因,還總把責任往外推。

近日印度《歐亞時報》就有分析稱,「光輝」戰機銷售遇阻,原因是中國在用「出口否決權」阻擾其對外出售戰機,聽了著實讓人有點笑掉大牙。

印度「光輝」戰鬥機之所以賣不出去,其實也沒啥深層次的原因,六個字就可以一步到位將其解數到底,那就是:性能低、價格高

印度所謂的國產戰鬥機,其實與其它國家的國產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當然這也是大家都清楚的,萬國造拼湊在一起,成就了印度的國產戰機,其各系統之間想要完美兼容難度太大,而且還時逢「難產」,出生及落後,這光輝自然怎麼看都不像一款現代先進戰機。

據說這款戰機印軍採購單價超7000萬美元,當然,這是內部價格。去馬來西亞競標的時候,印度給到了8000萬美元的報價。這價格一出場,就註定了「光輝」戰機要出局。

要知道享譽國際的美制F-16戰鬥機,其均價不過才6000多萬美元。大名鼎鼎的俄制蘇-35戰機均價也才7000萬美元左右而已。

印度一款名不見經傳的萬國拼湊戰機,卻給到8000萬美元的報價,這到底有多不自量力,到底有多急於賺錢,才會嚇跑客戶呢?

相關焦點

  • 光輝戰機就是香!印軍第二支光輝中隊成立,參謀長親自駕機升空
    與其他印度空軍中隊相比,第18中隊的成立非常引人注目,原因就是它的裝備非常特殊,是一直處在輿論風口浪尖的印度國產的LCA光輝戰機,而該中隊也是印軍繼第45飛刀中隊後的第二支裝備LCA戰機的中隊。 在中隊成立儀式上,為了鼓舞士氣,印度空軍參謀長巴達烏裡亞將軍還親自駕駛一架單座的LCA戰機升空進行了飛行體驗。
  • 讓窮國也用新式戰機,中國神鷹性能相當於六成梟龍,價格不到一半
    巴基斯坦的梟龍戰機,已經是三代半和四代戰機中,價格最親民的了,但最近上調完價格後,也得2000萬美金一架。因此對於許多囊中羞澀的窮國來說,想擁有自己的新式戰機,可以說非常困難。作為全球軍售市場的良心賣家,中國的噴氣式戰機往往能做到性價比第一。比如中國的殲-6戰鬥機,以及殲-7戰鬥機,都是非常有性價比的機型。
  • 震撼一幕令印媒陷入恐慌:12架不明戰機護航
    禁區,印軍再次接收三架陣風戰機,據統計,印軍已經有八架陣風戰機在服役,且對這款戰機寄予厚望,視為空軍殺手鐧之一。現階段已經進入冬季,印邊境高原地區氣溫也開始驟降,印軍此前囤下的十五萬噸物資完全不夠一線士兵消耗。 美國已經允諾會給印度提供所需物資,不過受惡劣氣候影響,即便物資充沛,運輸也會成為一大難題,因為道路容易被冰雪覆蓋,某些路段需要依靠人力搬運,根本無法解決軍事物資短缺問題。相關人士分析指出,中印軍事實力完全不在一個水平。
  • 缺戰機又不想買貴的,印度將「強推」性能不足的國產「光輝」
    缺戰機又不想買貴的,印度將「強推」性能不足的國產「光輝」 澎湃新聞記者 孫夢文 2018-03-15 15:05 來源
  • 印度軍工出馬,為印軍開發裝備!藉此對抗中國,想清楚了?
    中印邊境對峙依然在持續中,中印局勢似乎並不明朗。據悉,印度軍工為了全力支持印軍對抗解放軍,苦心開發多種裝備! 探其原因,機型老化,飛行員素質以及後期維護是三大詬病。 買來的裝備出問題,自家造得就有點不堪入目了。先不說飛機、坦克這些大件裝備。印度軍工的現狀是,他們連最簡單的槍炮彈藥都造不好,這之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度試射從美國進口的M777超輕型榴彈炮時,印度國產的155毫米炮彈居然炸膛了。
  • 中國強大不可怕?印有「秘密武器」,印專家:2023年中方會準備好
    可見,印軍根本沒有打算從高原地區撤軍,雙方之間的會談也只不過是印度為了持續在邊境挑起事端的「障眼法」。當然,無論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中印雙方的關係都回不到過去了。在擁有美國的支持後,印度針對中國的舉動越發肆無忌憚,加上那骨子裡散發的自信,印度人迫切地想跟我國來一場真刀真槍的較量。可印度是否有這個實力?
  • 《三體》日語版7天加印多次,在韓國只賣了400冊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這是我國作家劉慈欣2008年出版的《三體》在中國大熱,2014年被翻譯成英文版,2019年7月,出版日語版。這也是《三體》的第25種語言,還是這麼火熱,還是這麼受人歡迎。其實,早在2013年日本讀書界就有《三體》的民間譯本,甚至比英文版還早,由此可見該作的受關注程度。
  • 瑞士:多年戰機就飛8小時,新年開始全天值班,一年多花2個億!
    中國有句老話,越有錢的越摳門,瑞士作為歐洲乃至世界有名的富裕國家,居民生活節儉成風,這是常態,但是該國政府節儉卻導致了巨大的笑話,該國政府長期規定,空軍按照8小時工作制上班,8小時之外戰機不飛,理由是,財政沒錢!最近在國際輿論的巨大壓力下,該國終於宣布從2020年12月31日開始,瑞士空軍將改成7X24小時全天候值班,接到通知後戰機可以在15分鐘內緊急升空!
  • 衛星拍到無人機飛抵邊境,印空軍司令火速下令:陣風戰機一級戒備
    由於中印邊境地區一直處於緊張狀態,所以印軍這一動作立刻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印度空軍司令巴達烏裡亞已經火速下令,陣風戰機做好一級戒備,隨時應對來自鄰國的「軍事威脅」。  印度軍方人士對於自身實力的評估過於樂觀,雖然印度軍隊的排名在世界第四位,但是其整體軍事實力與水平遜色於中美俄三國,印度與這三個國家的實力差距很大,兩者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上。
  • 在中國賣不出去的東西,被非洲人用來「炫富」,驢友:發現商機
    中國人常說「知足者常知足」,也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不是最好的,縱觀世界各國,每個國家的發展狀況都不一樣,有比中國繁榮的國家,也有很多向中國學習的國家。不得不說的是,我們中國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中國強大了之後,給非洲這片土地帶來了文明和現代化,我們中國在很多非洲國家建設了很多基礎設施。這是一位旅行者去非洲遊玩,在非洲旅行中,這位旅行者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在中國賣不出去的東西,被非洲人用在「炫富」上。
  • 戰機墜毀飛行員失蹤,印媒:俄羅斯武器不靠譜,應該買美國大黃蜂
    新華社11月30日報導,印度一架米格-29k戰機墜毀,一名飛行員失蹤,另一人獲救。但是,印度發生空難的一系列原因都是由於第二大軍事強國俄羅斯。在另一架米格-29空難之後,印度媒體《歐亞時報》報導,俄羅斯戰機不可靠,為更多陣風戰鬥機、F-18超級大黃蜂敞開大門。
  • 全國要圓宇航夢,印度爭氣不蒸饃
    儘管印度的雄心很大,但計劃一改再改,其技術能力不敢恭維,從印度摔飛機摔出了名就可以看出他做事不太靠譜。印度戰機主要引進的是美國、俄羅斯和法國產品,但因消化不良,訓練不足,弄了個摔飛機世界紀錄。用裝備不行,那自研又如何呢?
  • 六代戰機新概念 隱形飛機行將過時?
    因此,在F-22、F-35、殲-20等五代戰機(舊稱四代機)裝備部隊後,世界各國又把後續目標放在第六代戰機上。據媒體披露,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都已經啟動了研製六代機項目,就連歐洲的英、法、德及日本等國家也紛紛提出六代機的構想。從實際情況來看,未來真正有實力投入六代機研發的,也只有中、美、俄這三個航空大國。
  • 印度國產五代機將問世,印媒:力爭四年內落地,八年內空軍服役
    話說道印度,印度近幾年來一直作為全球最大的武器進口國活躍在國際舞臺上,有網友就嘲笑人家到:「進口那麼多武器連個炮筒都仿不出來」這是在懷疑人家沒有自主研發的本事嗎?還別笑,人家的第四代,五代戰機已經提上日程即將問世!這次應該不是空穴來風,畢竟人家有這個實力。
  • 天價求購美戰機被批:吸乾血汗錢
    臺灣《中國時報》直言這是在「敲竹槓」,並透露有軍方人士說,「美方是把當作F-35戰機在賣」。F-16V戰機長安街知事注意到,2018年底,有臺媒爆料,4架F-16V戰機在之前構改時,其戰機機身內部與機翼結合處的部分管路和油管中,居然出現了不尋常的金屬鏽蝕,讓美、臺軍方「相當震驚」。
  • 印軍大量戰機集結一線機場,空軍司令親赴一線動員,呼籲不怕死亡
    印空軍司令親赴拉達克,聲稱絕大多數戰機在一線,呼籲士兵不怕死亡和嚴寒!印度時報1月12日報導,在前線困難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印空軍司令RKS Bhadauria親赴拉達克進行慰問和鼓舞士氣。據報導,RKS Bhadauria在視察了一線戰機的備戰情況之後,專門去弔唁了死亡士兵的墓地。
  • 「超級材料」石墨烯為何賣不出去?
    「超級材料」為何賣不出去?下遊企業嘗不到甜頭「石墨烯目前發展的**大問題,就是應用市場沒打開。」3月3日,四川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大會現場,華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陳國華一語點破石墨烯行業現狀。在他看來,石墨烯應用「梗阻」,既有技術瓶頸,也存在推廣障礙。
  • 30%的代購店倒閉,澳洲奶粉為何賣不出去了?不只是疫情的原因
    曾幾何時,澳大利亞的奶粉成為了中國寶媽們最熱衷的物品,雖然價格不低,但是給自家孩子吃著放心,因此前往澳大利亞參加奶粉"淘金熱"的大有人在。但是,誰又能想到,只兩三年時間,澳大利亞就變成了一副荒涼的場景,就連奶粉也陷入了滯銷。據悉,近一年,澳大利亞有30%的代購店倒閉。曾經火爆的澳洲奶粉為何賣不出去了呢?
  • 管學軍解析車企公關危機頻發的深層次原因
    中國汽車市場在疫情中全球率先啟動,銷量最先從負轉正,但車企的日子仍然艱難,今年各企業的危機公關事件頻發。在不斷變化的媒體環境中,傳統的傳播理論受到了哪些挑戰?汽車企業應如何應對頻發的公關事件?為此,紫荊網記者訪問了資深媒體人、選車網總裁管學軍。管學軍表示,近些年來,網際網路發展非常快,企業所面臨的媒體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洛恩·克拉納,趙憶寧:美國的政治體制在中國是賣不出去的
    IRI之所以沒有在中國內地設置機構(設在香港),不是不想,而是因受到中國安全部門的嚴密監控不能有所作為。IRI一直在其他一些國家扶持反對黨,之所以沒有在中國內地設點推銷,正如主席洛恩所言,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的高層領導人非常坦然」地表明,「中國不需要兩黨、多黨制」。主席洛恩說道:「我知道美國的政治體制在中國是賣不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