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賣武器也能夠過得風生水起,自從明白了這個道理,印度就開始卯足了勁去發展國產武器。畢竟除了自家軍隊能夠使用低價武器外,還能順帶賺得盆滿缽滿的,何樂而不為呢?
可印度把自家武器投放到軍火市場之後,卻發現軍火生意咋就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呢?從以往自家採購武器的動作來看,國際上不是應該有一大波一大波的國家排隊去談武器採購嘛!可自家「光輝」戰機在數輪軍售中,卻都是以「失敗」告終,也就是自家軍工耗時耗力研製出的「光輝」戰鬥機,現在處於萬分尷尬的境地。
說「光輝」戰鬥機目前太尷尬,其實不僅僅是因為其在國際市場上推銷不出去。要說在國際市場上沒生意,中國的殲-10其實也是一樣的,我們殲10也是一款外貿型戰機,可這麼些年過去,依然也是0客戶。
雖然殲-10沒有國際客戶,但殲-10作為一款系列戰機,在中國空軍的隊伍裡卻活得風生水起。
反觀印度的「光輝」戰鬥機,其不僅在國際上收穫寥寥,就連其自家軍隊也是怨聲連連,總在找理由拒絕採購自家「光輝」戰機。
混成這樣爹不疼娘不愛的「光輝」戰鬥機的確是挺尷尬的。可印度媒體非但不從自身找原因,還總把責任往外推。
近日印度《歐亞時報》就有分析稱,「光輝」戰機銷售遇阻,原因是中國在用「出口否決權」阻擾其對外出售戰機,聽了著實讓人有點笑掉大牙。
印度「光輝」戰鬥機之所以賣不出去,其實也沒啥深層次的原因,六個字就可以一步到位將其解數到底,那就是:性能低、價格高
印度所謂的國產戰鬥機,其實與其它國家的國產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當然這也是大家都清楚的,萬國造拼湊在一起,成就了印度的國產戰機,其各系統之間想要完美兼容難度太大,而且還時逢「難產」,出生及落後,這光輝自然怎麼看都不像一款現代先進戰機。
據說這款戰機印軍採購單價超7000萬美元,當然,這是內部價格。去馬來西亞競標的時候,印度給到了8000萬美元的報價。這價格一出場,就註定了「光輝」戰機要出局。
要知道享譽國際的美制F-16戰鬥機,其均價不過才6000多萬美元。大名鼎鼎的俄制蘇-35戰機均價也才7000萬美元左右而已。
印度一款名不見經傳的萬國拼湊戰機,卻給到8000萬美元的報價,這到底有多不自量力,到底有多急於賺錢,才會嚇跑客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