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學軍解析車企公關危機頻發的深層次原因

2020-12-05 管學軍

中國汽車市場在疫情中全球率先啟動,銷量最先從負轉正,但車企的日子仍然艱難,今年各企業的危機公關事件頻發。在不斷變化的媒體環境中,傳統的傳播理論受到了哪些挑戰?汽車企業應如何應對頻發的公關事件?為此,紫荊網記者訪問了資深媒體人、選車網總裁管學軍。

管學軍表示,近些年來,網際網路發展非常快,企業所面臨的媒體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汽車自媒體號出現了大面積「死亡」。去年,選車網通過自己的大數據系統進行統計,自媒體「死亡」(以1個月不發一篇文章為準)了三分之二;今年5月,選車網又進行了一次統計,汽車自媒體號在去年的基礎上又「死亡」了54%。保守地估計,現有汽車自媒體號的數量相當於2018年的六分之一。

管學軍分析,導致自媒體大面積「死亡」的原因大致有幾方面,一是車企困難,用於自媒體的傳播費用下降,導致自媒體收入銳減。二是企業自己辦媒體,使用自媒體傳播信息的需求下降。三是自媒體在由以圖文為主向以視頻為主的轉變中,成本大幅增加,收入下降成本增加,必然導致自媒體大批「死亡」。

其次,媒體環境發生的第二個變化是車企大規模構建自己的媒體系統,主機廠的公關部變身為「新聞中心」,4S店成了分發渠道的終端。按照主機廠的要求,一家4S店必須有一個自媒體號,一個抖音號,一個B站號,還辦直播帶貨。如果一家主機廠有1000家經銷商,那就相當於有3000個自媒體號,一般的資訊傳播完全不用找媒體了。目前幾乎所有整車廠都有自己的傳播系統,這導致了整個媒體格局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這種變化按理說有利於整車廠,為什麼危機公關事件不降反升呢?對此,管學軍分析了其中深層次的原因。

一是媒體和車企之間既有的利益關係發生了變化,矛盾自然會加大。

二是媒體環境改變之後,傳統的傳播學理論受到了挑戰,即企業原來和社會之間溝通的模式尚未改變,或者說,企業雖然建立了自己的媒體系統,但他們只解決了商業信息的傳播問題,並沒有建立起新形勢下有效的溝通模式。

三是隨著消費者的成熟,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企業產品品質、服務品質的要求提高了,導致以前可以容忍的問題現在不容忍了。

管學軍認為,傳統的傳播理論正在受到哪些挑戰。比如說「把關人理論」。以前報紙的編輯部主任、總編都是把關人,企業有問題跟幾個把關人溝通好了就行了。現在自媒體多如牛毛,每個人都是自媒體。信息已經不只是碎片化了,而且是粉末化了,那麼誰是把關人?企業遇到問題跟誰去溝通?

再比如「議程設置理論」,在傳統媒體時代,企業只要通過幾個主要媒體渠道發布信息,就可以影響人們的注意力,人們就會按照企業設定的議程去思考和爭論問題。現在,到處都是信息源,企業提出的「議程」完全被爆炸的信息所淹沒。那麼,今天「議程設置理論」是否還適用?

管學軍說,傳統的傳播學理論所受到的挑戰,都源自於媒體環境的改變,源自於公眾獲取信息習慣和渠道的改變。這些問題不解決,企業就很難進行有效的信息傳播,企業出現危機之後,處理起來就會非常困難。

企業的生存環境變了,原有的公關模式也需要跟著改變。其實,整車廠是企業,經銷商是企業,媒體也是企業,他們的區別在於為社會提供的服務內容不同。他們之間不是對立的關係,而是相生相剋的關係,是互為依存的關係。

管學軍認為,企業的公關危機是一種社會問題,危機處理不好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品牌損失。因為公關部門沒有處理好危機而導致企業陷入困境的案例並不少,如果一個整車廠倒了,那麼受影響的將是一條巨大的產業鏈,損失最大的是國家,是在汽車產業鏈中就業的每個勞動者。

紫荊網記者獲悉,11月30日,選車網將舉辦「第三屆中國產業汽車品牌與傳播峰會」,峰會上,新聞媒體、學者、車企公共關係負責人將就企業處理公關危機問題展開討論。

管學軍認為,在社會環境發生巨變的當下,我們遵循認識世界的基本規律——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循環往復,直至找到真理。這也就是為什麼「第三屆中國汽車產業品牌與傳播峰會」要討論媒體的發展趨勢和傳統的傳播學理論是否適用當下的問題。通過研討,大家的思路會更清晰一些,能夠給業界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會對企業處理好危機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管學軍說:「我們希望將品牌與傳播峰會辦成這個領域的『達沃斯』,為社會做出點貢獻。」

相關焦點

  • 維權事件頻發,用戶吶喊的正是車企生存之道
    導讀:維權事件頻發,用戶吶喊的正是車企生存之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維權事件頻發,用戶吶喊的正是車企生存之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專家:政府危機公關的道與術
    那些在危機中及時反應、積極表態、果決介入的「公關英雄」,在以態度空間換取了應對時間後,竟於媒體和公眾的圍觀下,消隱靜默了。這些事件肇端於公共輿論,最終卻罔顧民意,在透明的輿論場域和「制度的籠子」之外,試圖把問題和責任「消化」了。
  • PR媒體俱樂部線下沙龍:危機公關中如何防範「豬隊友」?
    正所謂「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當企業面臨負面危機之時,團隊成員的不當言論,往往會讓企業在輿論聲中越陷越深。  然而,面對「豬隊友」的「神助攻」,企業該如何自救?公關人又該如何化解危機?  PR媒體此次活動以「豬隊友」為切入點,通過主旨演講、現場討論、專家問診等環節,對公關危機中遇到「豬隊友」這一困惑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診斷。
  • 危機傳播中公關與法務的衝突:理論述評與實踐考察
    一問題的提出在學術研究和實踐領域中,危機傳播管理都被認為是公共關係的重點,是組織內部公關人員的核心職能。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危機頻發被視為現代中國深入風險社會的附屬產物,危機傳播管理與新媒體公關、國家形象公關並列為當前中國公共關係的三大主流領域(Hu,Huang & Zhang,2015)。
  • 《完美關係》:佟麗婭處理危機公關,結果成了公關危機
    《完美關係》講述了危機公關專家衛哲和女主達琳通力合作幫客戶人財兩空、家庭破碎,將危機公關處理成公關危機的奇妙冒險之旅。女主江達琳年方27,海外公共關係專業碩士高材生。她善良、單純、獨立,三歲遊歷列國,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立志要消滅癌症。
  • 企業如何處理危機公關?氫元數據帶來危機公關處理原則
    對於企業來說,合理的處理危機公關,不僅不會損壞企業的品牌形象,反而會給企業帶來更好的品牌形象,這就需要企業有良好的處理方式!由於企業危機的發生的突形然緊迫性,這就使得企業在危機公關處理必須及時應對,努力控制局面,迅速找出原因,採取積極措施挽回損失,正確地開展有效的企業危機公關管理過程,從而有效地開展企業危機管理。那麼,企業怎麼處理危機公關的方法好?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去看看。
  • ...中國危機管理切割理論創始人艾學蛟:企業危機公關與逆境重生
    5月2日,中企領袖大學導師管理學博士,中國危機管理切割理論、5度理論與以危化危理論創始人,北大危機管理課題組組長艾學蛟,登上中企領袖大學直播課堂,為企業家會員帶來了一場題為《企業危機公關與逆境重生》的精彩講在線直播講座。
  • 公關知識:危機公關處理態度決定公關危機成敗
    面對危機公關時,當事人態度取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那麼又有哪些態度和注意事項呢?小編來分析一下1,反映快慢是一種態度,可翻譯為:對用戶利益在乎不在乎,公司行事作風是積極還是慵懶,散漫。3,真實闡述事情原委是一種態度,網絡公關這背後是真誠與否的問題,比如滴滴打人事件中,滴滴公布了乘客司機雙方的溝通記錄,把評判權交給公眾,很多時候,歪曲假意,謠言止於事實。
  • 若時光倒流,PGone的危機公關應大致如……
    3.各路人馬齊上陣卓偉周三見被1400萬拿下、公關娛樂圈紀檢委王思聰等到自己、李小冉冉冉冉、陳喬恩、陳學冬陪女友過夜、馬蘇、黃毅清惺惺相惜等等都有著或多或少都沾上此事;甚至更有甚者楊二車娜姆也要攪進來:哎呦!一聲抖出陳穀子爛芝麻的陳年往事。終於PGone李小璐事件眾人皆知,全球皆知。
  • 從魔術子彈到二級傳播理論 車廠的公關們該如何說服大眾
    在汽車品牌的塑造中,公關可能最有玄學意味的工作。不少車企經常面臨這樣的一種狀態,文章沒少發,活動沒少辦,媒體老師沒少聯絡,卻始終無法扭轉自身在媒體眼中整體性不太友好的品牌印象。著名的公共關係專家愛德華伯尼斯曾給PR(Public Relations)下過一個定義:公共關係是組織的一項管理功能,它通過專業的方法與程序來獲得公眾的諒解和接納。
  • 危機公關,掀起你的蓋頭來
    這,到底原因何在?  張裕集團是中國第一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廠家,也是目前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基地,其110年的發展歷程,使其在眾多的葡萄酒品牌中享有極高的聲望和信譽,是國有控股企業依靠自身發展壯大的一面鮮明旗幟。  然而,就在張裕改制的那一天起,看似平靜的張裕內部就再也沒有平息過。
  • 公關網絡的危機公關處理流程和意義
    網際網路中危機公關是企業和個人非常重要的,危機公關是指應對危機的有關機制,它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壞性和緊迫性,企業應對危機時,一定要認真仔細處理好每一步,這樣才會讓企業更好的渡過危機。1,迅速成立危機處理小組,企業成立危機處理小組後,對此進行分配工作,讓企業的領導人負責危機小組的管理,這樣對處理危機上有著很好的決定網絡公關性的指導。2.了解危機,對危機的源頭進行監測,讓源頭不在產生影響,迅速而準確地把握事態的發展,判明情況,確定危機事件的類型與特點,然後根據危機的類型來制定危機應對方案。
  • 智雲圖姜曉峰出席國際公關協會沙龍 共話新時代下的危機公關
    在這樣的背景下,危機公關的表現形式與之前相比有諸多不同,其中的原因是什麼,應該如何應對危機,以及怎樣建立合理的體系預防危機的發生等問題,都是需要公關重點考慮的問題。為此,本期品質沙龍邀請各位嘉賓,以「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危機公關」為題,重點討論新媒體時代危機公關相關的話題,以期帶來更多的理論知識和實操建議。
  • 2020年度十大危機公關事件盤點
    騰訊也在2020年的上下半年,各經歷了兩次危機,而且相隔只有2個月不到,一次是《背水一戰》文章刷屏,另一次是和「老乾媽」的廣告糾紛,業界稱其為「逗鵝冤」。兩次危機事件,騰訊公關均使出了一招必殺技:賣萌式自黑。騰訊公關把這種「憨厚」的人設形象,巧妙地植入到了回應的圖文中,刻意迴避了一本正經寫危機公關聲明的套路。
  • 辛巴團隊在燕窩事件中的危機公關,三大公關錯誤致使事情愈演愈烈
    大叔特別關注燕窩事件的危機公關與善後處理,因為這可以讓我們汲取到一些經驗與教訓,這對吃瓜群眾而言才是最有價值的地方。在大叔看來,辛巴的這次危機公關處理的並不妥當,有幾處錯誤值得我們警醒,接下來請看大叔一一解析。一在一系列證據面前,急於辯解。
  • 餓了麼、百事遭遇公關危機:疫情期間企業該如何處理負面新聞?
    發布會上,百事公司大中華區集團事務部企宣總監樊志敏通報了相關情況。 第一,危機公關不是管理事情本身而是管理事情爆發以後的公眾的情緒。實際上是情緒管理。其次才是事件的管理,事情已經發生了無法扭轉。所以我們管理的不是事件的本身。把整個危機公關的項目給拆解開來,哪些是核心。哪些要應對,哪些不要應對。
  • 楊國福邀請張亮代言,小S翻牌曼玲粥店,餐企危機公關如何處理?
    小S發博之後曼玲粥店樂極生悲,沒想想到下面的評論變成了大型翻車下場。有網友回復,「你知道這家店後廚有多髒嗎?」「小S姐姐如果你看過曼玲的店就沮喪了」更有人勸小S這種類型的店店面只有一點點,而且衛生狀況堪憂。」
  • 「社交時代」危機公關手冊
    8月18日晚21點微博帳號@平安北京證實房祖名、柯震東涉毒被拘留的微博,短時間內即被轉發了3萬餘次,評論27000餘條。 挑戰二:傳播的不可控性 在危機公關中,品牌所面臨的首先是來自信息環境的挑戰,傳統媒體時代,大眾傳媒掌握在社會主流、精英人群手中,信息傳播具有極大的可控性、選擇性與傾向性。
  • MICE盤點|2019年十大危機公關事件(下)
    承接春節前我們推出的《MICE盤點|2019年十大危機公關事件(上)》,接下來小編帶大家回顧由梅花網MICE盤點整理的2019年十大負面事件公關後五個事件。梅花網MICE小編依據負面事件傳播度、影響力以及危機公關失誤程度整理出十大負面事件公關。
  • 10天兩次食品安全問題,海底撈還能靠公關扭轉口碑嗎?
    隨後海底撈回應,主要原因是儲存不當,並承諾將處罰門店經理。這已經是海底撈本月第二次被曝光,7月20日,海底撈因「塑料烏雞卷」事件登上微博熱搜,網友一片聲討。海底撈的教科書級公關再次上演誠懇道歉劇情:這鍋我背,這錯我改。但是網友的態度,已經不是多年前為滿分公關歡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