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由PR媒體俱樂部舉辦的線下公關沙龍第三期——「不要等出了事,才說隊友是『豬隊友』」,再次在北京六道口弘彧大廈2層的天語雅閣咖啡館圓滿落幕。
圖:參會成員合影
社會化媒體時代,人人手握話筒,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傳播的關鍵節點。正所謂「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當企業面臨負面危機之時,團隊成員的不當言論,往往會讓企業在輿論聲中越陷越深。
然而,面對「豬隊友」的「神助攻」,企業該如何自救?公關人又該如何化解危機?
PR媒體此次活動以「豬隊友」為切入點,通過主旨演講、現場討論、專家問診等環節,對公關危機中遇到「豬隊友」這一困惑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診斷。
每個人都有成為「豬隊友」的機會
首先,為大家帶來分享的是公關界實戰大boss——王兵
王兵,「首席賦能官」創辦人,曾擔任迪思傳媒助理總裁,現專注運營知識分享社群「首席賦能官」是一位資深的一線實戰整合傳播和數字營銷專家,擁有超過15年橫跨大型央企、財經媒體及知名營銷公司從業經歷。
圖:王兵老師現場分享
王兵老師在分享中提到,在「人人皆媒體」的時代,人人都有成為豬隊友的機會。
1、「豬隊友」滿天飛
在社會化媒體時代,危機隨時隨地、無處不在。危機的發展可以說是3分鐘引爆、30分鐘發酵、3小時最佳應對時機,需要我們「快、毒、碎、近」的快速反應,以及以「有事、有料、有趣、有利、有愛」的方式去化解危機。
2、人人皆媒體
在危機之下,可以說全民都是「偵探,不適當的危機公關反而會導致控制失效、中心失守、甚至是失去更多的話語權。
3、危機源解析
危機源的本身來源於民情民意,來源於人性的本源。對於突發的負面,源於本身缺乏有效的危機管理機制,殺傷力巨大。
4、內容錯位黑洞
1)三層傳播機制,包括外傳播層、自傳播層、內基石層。
2)三個常用工具,包括口徑列表、主體列表、要點核對列表。
3)三個回歸,包括內容支點、真善美價值觀、以人心為本。
積極面對危機、擁抱危機
接下來,為大家帶來分享的是公關界理論大才子——杜鳴皓
杜鳴皓,陽光公關沙龍組織PR研究院發起人,《無公關,不品牌》圖書作者,質檢總局《中國品牌》雜誌品牌觀察員。
圖:杜鳴皓老師現場分享
杜鳴皓老師提到「危機是對企業生存能力的一次大檢驗,危機孕育並成就偉大的企業」。那麼,當企業面臨危機之時,危機控制了會怎樣?危機失控後又會如何?
1、系統可控
「系統可控」可以從以下四個關鍵詞來論述:
1)廣義危機公關理論
2)危機處理的HET+Pro原則
3)構築危機防火牆
4)必要時付諸法律行動
2、關於「輿論可控」「局部可控」「文化可控」則分享另四個關鍵詞:
1)「信息真空」理論
重大突發事件的輿論傳播也有類似的「真空現象」,當事件發生時,小道消息、謠言信息、權威信息、闢謠信息將會先入為主的填補「信息真空」,從而造成恐慌蔓延,輿論失控。
2)「打地鼠」陷阱
有些企業特別喜歡「打地鼠」陷阱,最後發現這是一個陷阱危機,但此時公眾和媒體已經對企業失去最後的「信任」和「耐心」。
3)「豬隊友」效應
「豬隊友」是造成「次生危機」頻發的主要因素之一。對於「豬隊友」的處理原則應該及時警告和制止、按規矩辦、儘快辦、不要「出賣」他、保護他挽救他。
4)危機「糾偏」的價值
危機能讓企業重回正確的軌道,危機孕育偉大的公司和品牌,危機能夠教你更加好好做人,危機能讓一個公司能夠正確意識到它的管理和文化價值觀。
嘉賓與觀眾,源源不斷的思想碰撞
演講過後,進入現場討論環節,為此我們邀請到速途網絡總編輯孟祥龍先生、現場參會人員郗雲峰博士、馬春穎女士以及兩位主講嘉賓,他們圍繞此次活動主題進行圓桌討論。
圖:速途網絡總編輯孟祥龍
圖:馬春穎女士(左)、郗雲峰博士
通過進一步的對談與交流,對「豬隊友」「企業自救」「化解危機」這些問題進行深度的解讀與碰撞,從而為我們帶來更專業、更準確、更有效的危機公關解決方案。
圖:從杭州趕來的群友在現場交流
在最後的答疑互動環節,現場觀眾依舊熱情高漲,互動熱烈,向我們的嘉賓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我們的嘉賓們也一一作答。現場氛圍輕鬆熱烈,席間歡笑交流不斷。
嘉賓的分享有趣又有料,天語雅閣的飲料、咖啡色味俱全,讓大家在享受一場思想盛宴的同時,還能夠享受到身心的放鬆與味蕾的滿足。
圖:天語雅閣咖啡館活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