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危機公關中的新媒體傳播機制透析

2020-12-06 人民論壇網

【摘要】不論個體還是政府,都難以完全擺脫危機公關事件。當危機公關事件爆發時,政府除了需要利用各種方式迅速有效應對之外,還需要善於利用媒體的力量,儘可能降低危機事件的負面影響。在新媒體時代,政府應建構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媒體危機公關傳播機制。

【關鍵詞】新媒體 政府危機事件 傳播機制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新媒體重構了以往的傳播版圖

新媒體不論在多樣性、發展速度,還是在社會影響力方面已經一騎絕塵、遠超傳統媒體,但對於「何謂新媒體」這樣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不論是學界還是實務界都莫衷一是。從對比的觀點來看,新媒體是相較於報紙、電視這樣的傳統媒體而言的。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數位技術的迅猛發展,諸如微博、微信以及智慧型手機APP等新興媒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它們革新了原本的傳播方式與傳播路徑,重構了以往的傳播版圖。

政府危機事件是指那些事先未曾預料到,但會對社會民生與政府公信力產生重大負面影響的事件。它具有突發性、嚴重性、持續性和破壞性等特徵。政府危機事件包括了許多方面,不論是自然災害還是人為疏忽都有可能引發政府危機。然而事實上,危機其實也是轉機,許多國內外的實際案例表明,如果政府應對得當,不僅可以及時化解危機,還能夠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政府危機公關潛伏期和爆發期的傳播機制

危機潛伏期的傳播機制。政府危機事件的潛伏期是指,危機事件尚未完全展露,還處於萌芽階段。在這個階段,如果不能進行仔細的觀察和思索,很難發掘問題和危機的存在。隨著改革開放和政治體制改革進程的推進,中國政府對於危機事件的覺察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利用媒體進行危機公關處理,特別是利用新媒體對尚處於萌芽階段的危機事件進行處理的經驗相對欠缺,導致一些負面效應的產生。例如,2012年發生在寧波的PX項目事件,一開始民眾的反對聲浪並不高,更沒有演化成為一起嚴重的群體性事件。但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已經可以看到不少當地民眾的反對言論以及針對PX項目的謠言。政府當時應該利用官方微博進行闢謠,及時引導輿論走向,避免事件的進一步惡化。並且,2007年的廈門PX項目事件,足以讓寧波市政府和PX項目主管單位視作鏡鑑。然而,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寧波市政府並未及時廣泛利用微博對網上已經開始有蔓延趨勢的謠言和反對PX項目言論進行有力的回應,喪失了危機潛伏期最好的公關時機。

危機爆發期的傳播機制。絕大多數事件具備了影響範圍廣闊、影響程度深遠、危機解決困難等特性。過去,政府對於傳統媒體有足夠的控制力,導致輿論走向一般都處在政府的控制範圍中,因此危機事件的影響也都處於可控的範圍內。然而,新媒體時代,訊息傳播速度之快、範圍之大已經超越了政府的控制能力,導致許多政府危機事件的影響遠遠超出政府預期。一般而言,在危機爆發階段,危機事件對於社會民生和政府形象的影響程度最大,這個時候唯有通過新媒體進行有效的公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危機事件的影響。其中,首要要採取的行動就是利用新媒體及時準確地傳遞與危機事件相關的資訊和信息,讓民眾不至於手足無措或是聽信網絡上散布的謠言。緊接著,政府需要利用新媒體及時進行闢謠,對於那些在網上流傳甚廣的假消息或謠言,政府要及時予以揭露,並追究造謠者的刑事責任。在面對突然爆發的危機事件時,也有一些地方政府部門並未及時通過新媒體向公眾傳播相關資訊,甚至為了逃避責任、降低事件的影響程度,還故意隱瞞相關資訊。

政府危機公關持續期和消除期的傳播機制

危機持續期的傳播機制。在危機的持續期,新媒體的作用依然很大。政府可以利用新媒體及時向公眾公布危機處理的相關信息,並且可以利用新媒體引導輿論走向,儘量降低公眾對於政府的苛責。從目前的實踐結果來看,我國政府在危機持續期有過相當成功的處理經驗,但也不乏失敗案例。就前者而言,譬如在寧波PX項目中,政府在遇到民間的強烈反對之後,第一時間就宣布停止PX項目,並拆除相關設備。在清理和拆除的過程中,寧波市政府和PX項目負責單位均利用新媒體向公眾傳播最新的資訊,並對公眾的疑問進行了解答,還滿足了一些公眾的訴求。就後者而言,山西臨汾煤礦爆炸事故的處理可以作為鏡鑑。山西是產煤大省,但圍繞著煤礦的爆炸事故也是接連不斷。2013年臨汾發生煤礦特大爆炸事故,造成超過70人遇難。事故發生後,當地政府立即組織搶救,但在救災過程中,政府並未對外公布相關情況,也沒有利用新媒體來安撫公眾的焦慮情緒。

由此可以看出,在危機持續期對於新媒體的使用依然顯得非常重要。如果在處理危機的過程中,政府不能利用新媒體及時傳播與危機事件相關的資訊,不了解和掌握網絡所體現的民眾的心聲的話,那麼政府即使在危機處理中做得足夠出色,最終也只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面對政府危機事件,我國各級政府都要學會了解與掌握新媒體的傳播規律,並在實際狀況中加以熟練運用。

危機消除期的傳播機制。面對危機消除期時,不論是政府還是個人都容易大意。他們認為,既然危機已經走到了消除期,就說明危機事件的影響程度已經減弱了許多,並且恢復到原本狀態已經是可以預期的事情。但是,過去許多經驗和案例又告訴我們一個似乎完全相反的結論:如果在危機消除期不能有效應對和處理,可能之前的努力都會付之東流。譬如臺灣在處理非典疫情的時候,就犯過類似的錯誤。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在危機消除期,對於新媒體的使用也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在如今這樣一個新媒體時代,如果不能夠在危機消除期及時有效地利用新媒體公布相關資訊,並安撫公眾的話,危機事件完全終結的時間可能還要往後順延。一般而言,在危機的消除期,政府需要利用新媒體對危機事件的全過程進行一番梳理,並且重點在於向公眾介紹危機事件之所以會發生的直接原因。與此同時,也要及時關注網絡上的最新動態,避免危機事件的謠言再次佔領輿論高地。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政府危機事件的全過程中,媒體的傳播力量不容忽視。在傳統媒體時代,政府能夠通過控制報紙、電視等媒介,以達到控制輿論走向的效果,但在如今這個新媒體時代,訊息的傳播速度加快,傳播廣度擴展。因此,政府需要利用新媒體的特性,善於在危機事件的全過程運用新媒體,以此降低危機事件的影響範圍和影響程度。

(作者單位:成都文理學院)

【參考文獻】

①翁士洪、葉笑云:《網絡參與下地方政府決策回應的邏輯分析——以寧波PX事件為例》,《公共管理學報》,2013年第4期。

②邱鴻峰:《環境風險的社會放大與政府傳播:再認識廈門PX事件》,《新聞與傳播研究》,2013年第8期。

③尉茜云:《煤礦安全治理的新制度經濟學分析》,《山西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④趙衛、秦大軍:《夢魘中的記憶——臺灣非典疫情掃描》,《兩岸關係》,2003年第7期。

責編/周曉燕 劉芋藝(見習) 美編/於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誌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上海「跨年踩踏」事件中政府危機公關得失
    但在與民眾的雙向互動中,具體溝通策略方面存在不足,使之無法有效實現重塑政府與公眾之間良好信任關係的重要溝通目標:上海市政府沒有完全轉變過去「以我為主」的溝通策略,也沒有完全理解新媒體時代的傳播新變化而採取相應措施,如「黃金三小時原則」,爭取意見領袖的理解與支持,也沒有完全掌握議程設置的主動權。政府的公共傳播從「獨白」到「對話」的轉變,仍然有很大的空間有待探索。
  • 危機傳播中公關與法務的衝突:理論述評與實踐考察
    本研究還對236名國內具有實際危機應對傳播經驗的公關經理和法務經理進行了實證調查,二者均認為目前國內危機傳播中組織高層更多偏重法務意見,且組織的戰略規劃程度越高法務侵佔公關職能的可能性越大。研究結論提出,公關人員應當在危機傳播中更多促進組織履行社會責任,實現公關的倫理價值,而非以與法務的衝突為由僅在危機中維護組織的法律責任。
  • 專家:政府危機公關的道與術
    那些在危機中及時反應、積極表態、果決介入的「公關英雄」,在以態度空間換取了應對時間後,竟於媒體和公眾的圍觀下,消隱靜默了。這些事件肇端於公共輿論,最終卻罔顧民意,在透明的輿論場域和「制度的籠子」之外,試圖把問題和責任「消化」了。
  • 智雲圖姜曉峰出席國際公關協會沙龍 共話新時代下的危機公關
    在這樣的背景下,危機公關的表現形式與之前相比有諸多不同,其中的原因是什麼,應該如何應對危機,以及怎樣建立合理的體系預防危機的發生等問題,都是需要公關重點考慮的問題。為此,本期品質沙龍邀請各位嘉賓,以「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危機公關」為題,重點討論新媒體時代危機公關相關的話題,以期帶來更多的理論知識和實操建議。
  • 「自來水」對政府公關傳播的影響研究——以bilibili網站有關國家...
    摘要:「眾聲喧譁」的網絡時代下,政府傳統的單向公關傳播效果日漸式微。如何在新的情境下,引導輿論熱點、傳遞正能量,成為政府公關傳播的難題。而從「網絡水軍」中分化出來的「自來水」群體,並不受僱於人,他們完全自發地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傳播,這給政府公關帶來了新的契機。
  • 環境危機傳播中的政府表現研究
    關鍵詞:環境危機;政府表現;昆明PX事件;劍川硫酸廠事件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16)06-2-0048-02 一、環境傳播及兩個事例 環境危機傳播是危機傳播和環境傳播相結合的研究領域。
  • 公關網絡的危機公關處理流程和意義
    網際網路中危機公關是企業和個人非常重要的,危機公關是指應對危機的有關機制,它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壞性和緊迫性,企業應對危機時,一定要認真仔細處理好每一步,這樣才會讓企業更好的渡過危機。3.將指定的處理危機事件的基本原則,方針,程序和對策,並且給企業員工進行危機公關知識的講解,讓員工統一口徑對外,聯繫媒體對企業進行宣傳,危機公關讓網際網路中企業的正面信息得到宣傳。4.如果是企業產品質量出現問題,企業應該及時的回收,對不合格產品進行銷毀,並通知有關部門立即停止出售這類產品,並對相關負責人進行處罰,安撫利益相關者。
  • 公關知識:危機公關處理態度決定公關危機成敗
    面對危機公關時,當事人態度取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那麼又有哪些態度和注意事項呢?小編來分析一下1,反映快慢是一種態度,可翻譯為:對用戶利益在乎不在乎,公司行事作風是積極還是慵懶,散漫。3,真實闡述事情原委是一種態度,網絡公關這背後是真誠與否的問題,比如滴滴打人事件中,滴滴公布了乘客司機雙方的溝通記錄,把評判權交給公眾,很多時候,歪曲假意,謠言止於事實。
  • 新媒體時代負面危機無處不在,企業老闆和PR應該如何更好的應對危機...
    現階段的企業危機公關是越來越難做了。在當下,由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社交媒體、以新聞客戶端聚合的自媒體和公眾號等組成的新媒體傳播環境,讓個體或團體的負面危機爆發變得更加無序和超預期爆發。新媒體賦能到每一個願意發出聲音的個體。弱勢群體甚至個體有很大機率可以越很多層級挑戰跨國企業到地方政府,並且最終戰勝。
  • 睿符: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危機公關先行者
    這兩者截然不同的應對方式而導致的不同結果,著實為每位公關和企業上了生動的一課。因此,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背景下,任何企業都應具備危機防範意識,須了解政治正確性、了解公眾心理、傾聽民意呼聲、不斷提高自身輿論環境的認知能力,使企業在對外宣傳中保持良好的形象,避免危機來臨之時,由於應對不當而遭受致命打擊。所以,企業擁有一支正確政治導向和敏銳民意洞察力的公關團隊,顯得尤為重要。
  • 「審計清單」考驗政府危機公關能力
    從這份答問來看,審計報告中「國家體育總局動用中國奧委會資金」的表述並沒有太大問題。而體育總局和中國奧委會本是一個班子,兩塊牌子,中國奧委會並無獨立帳號,這種合二為一的特殊體制的確有問題,需要整改。  暫且不論這份答問能否徹底消除人們心頭的疑問,從體育總局的表現來看,政府部門應對危機的公關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自6月24日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審計清單」之後,公眾對相關部門和責任人的質疑、追問是再正常不過了。
  • 「社交時代」危機公關手冊
    奧美公共關係集團合伙人褚文曾在採訪中表示。 挑戰一:傳播的及時性 2014年6月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4年新媒體藍皮書》指出,中國的新媒體已進入"微"時代,微信用戶已達6億,而截至2013年年底微博用戶為近3億。
  • 關鍵點傳媒發布2017十大危機公關案例報告
    近日,在關鍵點傳媒聲譽管理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公關傳播研究所、華南危機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小組、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公共管理學系的共同努力下,基於對2017年企業類、政府機構類危機公關事件的梳理和分析,精選出2017年度十大公關案例(含企業類、政府機構類)研究報告。
  • PR媒體俱樂部線下沙龍:危機公關中如何防範「豬隊友」?
    正所謂「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當企業面臨負面危機之時,團隊成員的不當言論,往往會讓企業在輿論聲中越陷越深。  然而,面對「豬隊友」的「神助攻」,企業該如何自救?公關人又該如何化解危機?  PR媒體此次活動以「豬隊友」為切入點,通過主旨演講、現場討論、專家問診等環節,對公關危機中遇到「豬隊友」這一困惑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診斷。
  • 企業如何處理危機公關?氫元數據帶來危機公關處理原則
    對於企業來說,合理的處理危機公關,不僅不會損壞企業的品牌形象,反而會給企業帶來更好的品牌形象,這就需要企業有良好的處理方式!由於企業危機的發生的突形然緊迫性,這就使得企業在危機公關處理必須及時應對,努力控制局面,迅速找出原因,採取積極措施挽回損失,正確地開展有效的企業危機公關管理過程,從而有效地開展企業危機管理。那麼,企業怎麼處理危機公關的方法好?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去看看。
  • 危機公關,掀起你的蓋頭來
    還是外界輿論,都對此事充滿了好奇與疑問,這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態勢,使張裕集團股權分配內幕撲朔迷離,一波三折,而關於改制的具體細節諸如股權的分配原則、管理層的資金來源等問題因張裕公司高層的「踢皮球」、拒絕接受採訪以及煙臺國資局推諉、採訪沒有回覆等等,激起「不平」,這些內容後來經〈〈南方周末〉〉、〈〈證券市場周刊〉〉等諸多傳媒的互相轉載、報導,更是把張裕公司推上了「浪尖」,各種不利於張裕的言論也沸沸揚揚地傳播開來
  • 危機公關處理:企業如何面對負面信息?
    負面信息是指在網絡以及其他媒體傳播出來的不利於企業品牌發展的消息,以網絡信息為主,多以新聞稿、論壇帖子、博客文章、視頻的形式存在。當今時代,網絡發布信息沒有任何門檻,任何人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發布信息,這使負面信息產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企業形成危機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負面信息處理,或者叫做危機公關處理的工作成為目前網絡公關及網絡營銷從業者不得不關注的一塊。
  • 和我一起來自考——《危機傳播管理》第二章
    2、傳播流派:又稱「傳播的觀點」,即危機傳播管理,包括當事主體針對內部、外部利益相關者的宣傳、勸服與對話,以及對其他信息流通過程的控制,目的在於修復形象、重建共識和信任。3、危機公關:「危機管理」或「危機傳播管理」籠統稱為「危機公關」。
  • 新媒體時代下,如何做好PR工作?
    因此,為幫助更多同學,三節課的教研團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陸續與奧美、藍標等知名公司的PR專家溝通,希望可以出一門符合當下新媒體時代的PR課程,不僅可以幫助想要做PR相關工作、或是想要建立起一套在新媒體時代下行之有效的PR工作方法的公關人及媒體人,也能夠幫助希望跨界融合,運用公關手段解決傳播或危機問題的產品、運營和營銷人以及創業者們掌握一些公關技能,更好的運用在工作之中。
  • 每一次危機都是一次機遇 知百家傳媒:用傳媒的力量做危機公關
    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一個品牌來說,時刻都有可能引發一場「無妄之災」,知百家傳媒,全國知名媒體營銷品牌,多年品牌危機公關經驗,全國一二三線城市密集覆蓋輿情監控點,及時全面地發現負面信息和輿情風險,持續跟蹤、分析輿論趨勢,幫助企業提早應對,減少損害。直擊用戶痛點的SEO品牌優化技術,大數據深度挖掘品牌潛力,綜合國際創新力,助力品牌知名化進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