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中企領袖大學導師管理學博士,中國危機管理切割理論、5度理論與以危化危理論創始人,北大危機管理課題組組長艾學蛟,登上中企領袖大學直播課堂,為企業家會員帶來了一場題為《企業危機公關與逆境重生》的精彩講在線直播講座。
本場直播得到了企業家朋友和社會各界的熱烈支持,90分鐘的課程直播,觀看人數達11600人,再次刷新了中企領袖大學直播課堂開播以來觀眾人數紀錄。
艾學蛟教授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危機管理理念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為眾多企業或機構指點迷津,化解危機,提供危機解決之道,讓中國企業走得更遠,因此贏得了廣大企業和企業家的喜愛和尊重。
在目前的商業業態和企業運營中,危機越來越呈現出兩個明顯特點:第一,常態化,隨時發生;第二,公共化媒介。個體事件經過新媒體(網絡媒體)及傳統媒體的放大,很容易向公共事件轉移。
企業應該做危機處理預測,預測就是在危機發生前,我們就應該看到並預知其後續影響程度和範圍,有哪些危機徵兆出現,一旦出現就需要提前採取預警預控措施,讓危機不發生。
危機管理三個目標:第一,避免危機;第二,危機一旦發生如何把損失和影響減到最少;第三,如何把危機轉發為發展的機遇,壞事變好事。
危機管理的至高境界就是「利用危機,製造危機,化危為機」,達到以危化危,這是人類危機管理的最高境界。當遇到危機時,我們有個更好的方式,那就是給對方製造更大的危機,把你原有的危機解決了,這種以危化危的方法幾乎可以做到一招制敵。
危機管理界的切割理論,就是當危機發生時,當務之急是危機的控制,切割理論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如何切割?艾學蛟認為具有五種切法,第一,縱向切割,數量控制;第二,橫向切割,範圍控制;第三,斜向切割,時間控制;第四,斜向切割,空間控制;第五,當突發事件危機發生後,我們還要在事件責任和性質上進行切割,這個切的好不好是重中之重。
傳統媒體時代,危機應對的最佳時間是4小時,網際網路時代,危機應對最佳時間是1小時,我們必須在第一時間將危機事件處理防止衍生出次生危機,變成更大的公共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