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寶寶事件」的危機分析
艾學蛟(北京大學危機管理課題組組長)
一則題為《南京兒童醫院醫生上班忙「偷菜」害死五個月嬰兒》的帖子,在網上引起無數人關注。一場切切實實的危機來到南京兒童醫院門前。身處危機漩渦中,當事者應該採取適當的方法進行危機管理,儘快擺脫危機,而南京兒童醫院在危機管理上卻接連失誤。
首先,沒有進行有效切割。徐寶寶事件發生後,醫療事故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此時,推脫責任或尋找藉口不是當務之急,南京兒童醫院在第一時間應該在「保醫院還是保醫生」之間做個選擇,將個人危機和醫院危機進行有效切割。
其次,沒有及時澄清真相。危機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將事實真相告知媒體和公眾,是有效的危機管理,給人們留下「誠實」印象後,便於進行後續危機處理。無論「偷菜」還是「寫論文」,值班醫生都是在忙著「自己的事情」,沒有承擔起「值班」的責任,不能當作一種理由,說出來,只會被人們視為找藉口。
我們的醫改正處於進行時,醫療機構定性、醫務工作者待遇等走向尚未明朗,在經濟大潮的拍打下,醫德等精神命題漸漸被置於次要地位。其中,積累起無數大小各異的矛盾,諸如醫療機構「急救車拒載」層出不窮。同時,一些處於矛盾中心的官員卻表現出一種冷漠的態度,不僅在醫療事故發生時不能坦然講出真相,嚴懲失責者,而且在日常管理中,僅就「不出事」作為要務,疏於醫德層面的精神管理。要知道,沒有醫德精神作支撐,「不出事」難免被隱匿著的浮躁之心所擊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