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寶寶事件」的危機分析

2020-12-05 搜狐網

  「徐寶寶事件」的危機分析

  艾學蛟(北京大學危機管理課題組組長)

  一則題為《南京兒童醫院醫生上班忙「偷菜」害死五個月嬰兒》的帖子,在網上引起無數人關注。一場切切實實的危機來到南京兒童醫院門前。身處危機漩渦中,當事者應該採取適當的方法進行危機管理,儘快擺脫危機,而南京兒童醫院在危機管理上卻接連失誤。

  首先,沒有進行有效切割。徐寶寶事件發生後,醫療事故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此時,推脫責任或尋找藉口不是當務之急,南京兒童醫院在第一時間應該在「保醫院還是保醫生」之間做個選擇,將個人危機和醫院危機進行有效切割。

  其次,沒有及時澄清真相。危機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將事實真相告知媒體和公眾,是有效的危機管理,給人們留下「誠實」印象後,便於進行後續危機處理。無論「偷菜」還是「寫論文」,值班醫生都是在忙著「自己的事情」,沒有承擔起「值班」的責任,不能當作一種理由,說出來,只會被人們視為找藉口。

  我們的醫改正處於進行時,醫療機構定性、醫務工作者待遇等走向尚未明朗,在經濟大潮的拍打下,醫德等精神命題漸漸被置於次要地位。其中,積累起無數大小各異的矛盾,諸如醫療機構「急救車拒載」層出不窮。同時,一些處於矛盾中心的官員卻表現出一種冷漠的態度,不僅在醫療事故發生時不能坦然講出真相,嚴懲失責者,而且在日常管理中,僅就「不出事」作為要務,疏於醫德層面的精神管理。要知道,沒有醫德精神作支撐,「不出事」難免被隱匿著的浮躁之心所擊垮。

相關焦點

  • 「第三方」介入調查「徐寶寶事件」 - 現代快報
    昨天,快報在頭版頭條的位置刊登《寶寶看眼病死在兒童醫院》,呼籲成立獨立調查組調查事件真相後,引起各界強烈反響。昨天,南京市衛生局和相關部門決定成立「第三方」聯合調查組進行深入調查,快報一名記者應調查組邀請,以媒體代表身份參加調查組。南京市衛生局紀委書記丁海洋表示,將一查到底,如涉及相關人員的責任問題,絕不姑息。
  • 徐寶寶事件第三方調查
    11月4日,嬰兒徐寶寶在南京市兒童醫院死亡,值班醫生的失職被家屬認為是主要原因。之後的幾天裡,「徐寶寶事件」影響力擴大,成為公共事件,兩次調查,結論相反,最終家屬要求得到支持,該事件也成為繼「躲貓貓事件」、「釣魚執法」後第三件引入「第三方調查」的公共事件。
  • 上海徐寶寶事件調查組開始調查工作
    11月11日下午4點半,上海市衛生局再次緊急召開新聞通氣會,宣布成立聯合調查組調查市兒童醫院「徐寶寶死亡事件」,並爭取以最快速度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上海市衛生局紀委書記丁海洋說,為了徹底查清此事件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如兒童醫院對患兒的治療、搶救是否及時、合理,醫生值班時有無失職等問題,市衛生局與相關部門決定成立聯合調查組,「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 徐寶寶事件 兩次調查為什麼結果相差那麼大?
    昨天下午4點,南京市應急指揮中心內坐滿了來自國內各家媒體的40餘名記者,全市甚至全國都在關注的「徐寶寶事件」就要在這一刻水落石出了。「從來沒有見過衛生發布會來這麼多人」,一名記者說,整個發布會的前臺位置都被攝像機佔領了。
  • 徐寶寶事件:拿什麼來拯救醫生?
    作者:央視評論員王志安  近日,南京一名5個月嬰兒死亡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今日,該事件又有了最新進展,南京市衛生局等部門組織的第三方的聯合調查組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當事醫生確實存在值班期間玩遊戲的事實,只不過並非網友之前所說的「偷菜」,而是在QQ上下了2盤圍棋。
  • 徐寶寶之殤:遲到的正義也是正義
    當南京「徐寶寶死亡事件」的真相,以疾徐卻殘酷的姿勢被還原時,相信每個關注這一事件的人,除了如釋重負便是垂思不已。  有人說,遲到的正義就是沒有正義。事實上,遲到的正義總比沒有正義強,有時遲到的正義仍是正義,只要正義來得尚不算晚。  徐寶寶事件之所以迅速被還原,有許多耐人尋味之處。首先這是輿論的合力。
  • 醫生玩遊戲致嬰兒死亡事件調查:醫院為何敢撒謊
    第1頁:徐寶寶的十一小時「生死路」 ,11月3日,徐寶寶的父母帶著眼部發炎的徐寶寶到南京兒童醫院就診,沒想到第二天,徐寶寶就死在了這個醫院,在救治過程中,徐寶寶的母親曾三次向醫院的醫生和護士下跪,得到的回應卻是冷漠和推諉。
  • 上海「跨年踩踏」事件中政府危機公關得失
    關鍵詞:外灘踩踏 政府危機公關 得失 一、文獻綜述 目前對於外灘踩踏事件的研究成果中,大部分學者是以政府,公民和媒體這三個利益相關者中的某一個作為研究角度切入的。一部分學者分析上海市政府在外灘踩踏事件中的危機處理方式,就政府如何更好地應對群體性突發事件建言獻策。
  • 智能坐墊監控員工事件傳播歷程分析及危機處理措施
    事件如何被傳播,經過哪些關鍵傳播節點引起全網關注,明明輿論已經被平息又是如何重新引起新一輪的傳播,這對於缺乏輿情危機處理經驗的中小企業而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03 為什麼說智能坐墊監控員工一事具有典型性呢,我們從其傳播溯源可以看出來,該事件傳播過程都是一步一步擴大化,且有跡可循。除此外,輿情事件傳播被大環境所影響也在此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這對於缺乏公關危機處理的中小企業而言是一門很好的實踐課程,並能從中看到最基本的一些處理手段。
  • 新疆發生罕見狼群襲擊人事件 專家分析或因食物鏈出現危機
    【解說】近日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富蘊縣 喀拉布勒根鄉 發生一起狼群襲擊人事件。該村6名村民及家禽、牲畜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其中2名村民傷勢較為嚴重。新疆生態學會理事長、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國映分析認為,狼害的發生,有可能因食物鏈出現危機。  8月15日,記者在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見到了傷者林素珍。
  • 危機公關策劃書怎麼寫?關鍵就是「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
    1、學會分析問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並不是問題的本質很多時候,問題並不是我們看上去的那樣簡單。公關人在對其進行處理的時候,需要切忌這種「眼前即所見」的「一刀切」思維方式。因此,分析問題並沒有想像中那樣簡單。企業在爆發危機的時候,矛盾就是具象的表現在所有公關人面前。但引發問題的實際原因,並非事件本身,該事件可能僅是導火索而已。
  • 網友稱南京徐寶寶事件當事醫生自殺 記者闢謠
    徐寶寶事件似乎仍未結束,近來竟有網帖爆料稱「毛曉珺自殺了」。雖然,快報記者最終證實這是一個謠言,但徐寶寶事件的後遺症仍在持續:醫院高度緊張,醫生們接診生怕引發投訴;主管部門也頭疼,似乎越來越不被信任;甚至一些患者也感到困惑,總會想,醫生會不會誤診。
  • MICE盤點|2019年十大危機公關事件(下)
    承接春節前我們推出的《MICE盤點|2019年十大危機公關事件(上)》,接下來小編帶大家回顧由梅花網MICE盤點整理的2019年十大負面事件公關後五個事件。梅花網MICE小編依據負面事件傳播度、影響力以及危機公關失誤程度整理出十大負面事件公關。
  • 廣西賀江水汙染事件輿情分析
    7月6日16時20分,新華網地方頻道發布文章《廣西賀州市發生水體汙染事件》,該文章發布後被人民網、鳳凰網、網易等網絡媒體轉發,事件傳播面快速擴展。從新聞報導的內容來看,此消息來源的主體是賀州市政府,當地官方在發生危機事件時並沒有刻意隱瞞,而是第一時間告知公眾,避免了公眾恐慌情緒的出現。
  • 「肖戰事件」的危機公關該怎麼做?
    近期爆發的「肖戰事件」可謂是刷爆了網絡,一時間也把肖戰團隊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關於事件的來龍去脈就不多贅述了,此時相信無論是粉絲還是肖戰團隊,都在想辦法幫忙化解危機。那麼肖戰這一次危機,該如何化解呢?
  • 網絡爆料事件頻發 企業應對輿情危機的正確姿勢來了
    近日,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金融編輯部編制了《由投訴或舉報引發的輿情事件分析報告》。《報告》以近兩年來由投訴或舉報引發的網絡輿情熱點事件為基礎,分析了由投訴或舉報引發的網絡輿情事件在發生、傳播等過程中存在的特點,指出當前企業在應對此類輿情事件時存在的共性問題,並給出針對性建議。
  • 美國無人機空襲伊朗將軍危機事件點評
    二、危機事件對貴金屬價格提振明顯 從事件發生後當天全球貴金屬的表現來看,危機事件對於貴金屬價格提振作用明顯。
  • 2020年度十大危機公關事件盤點
    以下是大叔團隊整理出來的【2020年度十大危機公關事件盤點】,全文6800+字,希望你能從別人的案例上學會「避坑」。我們儘量模擬MBA式教學,即:一個案例+一個方法論。對阿里公關天團,大叔非常敬佩,這群人算是中國公關圈的黃埔軍校。但阿里今年的表現可謂高開低走,年初的釘釘為阿里賺得滿堂彩,年中卻開始一路下跌。
  • 周慶安:徐寶寶事件 醫生下的不是棋是生命
    作者:央視評論員周慶安「徐寶寶」事件現在終於有了一個調查的結果,當天值班的醫生毛曉珺受到被開除及吊銷醫師執照的處分,該兒童醫院的主要負責人也得到了相應的處分。但是最讓公眾氣憤的一點就在於這個值班醫生對患兒生命的漠視。對此,央視評論員周慶安在央視新聞頻道的《共同關注》中做了一番評論。
  • 危機管理:不僅是未雨綢繆
    為此,作者團隊從多個英文資料庫中檢索收集到近2000篇(本)分布在不同學科領域的危機研究文獻(含圖書),並逐篇進行了閱讀分析。最終形成計劃出版的《危機管理基礎理論與研究前沿》一書。其次,我們需要應用相關理論分析中國背景下的各類危機現象與形成應對機制。在危機研究領域,美國學者更青睞於調查、內容分析和實驗等量化方法(Pasadeos et al.,2011);歐洲學者則使用了更多的民族志、語義修辭學、批判主義、女權主義等質性研究方法(Eisenhardt,1989;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