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輿情引導時度效——地方政府危機事件網絡輿情引導流程研究
另外,根據調研和訪談發現,地方政府的危機事件網絡輿情引導機制和水平參差不齊,儘管有些發達地區以及輿情高發地域引導水平較高,但大家同樣都存在迫切的需求,希望有一個危機事件的網絡輿情引導流程圖,充分融合輿情技巧和政府工作流程,呈現一個立體化的方案,幫助它們在危機事件中有規可依、有圖可用,提升網絡輿情引導時度效。
-
樂思輿情監測:從美的漏電事件始末看企業如何應對負面輿情
近日,樂思網絡輿情監測中心關注到美的熱水器漏電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樂思輿情認為在事件初期,事故已經發生,權威機構檢測結果未出前,此時否認顯得急於撇清關係,給民眾沒有擔當的感覺。
-
網絡輿情危機特點、成因及引導
【摘要】網絡輿情作為社會輿論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和傳播作用。人們通過各種渠道表達觀點、想法及訴求,新媒體的普及使輿論環境變得豐富而複雜,給網絡的環境監管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發揮網絡輿情的積極作用,對網絡輿情進行正確引導,構建和諧網絡環境,已成為新時代網絡監管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
從海天醬油生蛆事件看企業應如何應對輿情
2018年7月,食品行業熱點不斷,海天醬油生蛆事件、A2奶粉違規宣傳被罰款10萬元引起自媒體深挖其過往不良記錄等鬧得沸沸揚揚。為了完整呈現食品行業熱點事件的傳播情況,中國網「食品中國」聯合「深眸自媒體智能輿情平臺」,從本月起推出食品行業熱點觀察,不定期對行業熱點事件進行綜合分析與解剖。
-
東莞市應急管理局舉辦輿情應對和危機公關專題培訓班
11月26日,東莞市應急管理局舉辦輿情應對和危機公關專題培訓班,旨在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新聞宣傳工作,提升應急管理幹部輿情敏感度和處置力。做好輿論引導,提升應急管理軟實力11月26日,東莞市應急管理系統輿情應對和危機公關專題培訓課開講。
-
2014江蘇十三市輿情應對能力20大案例分析
2014年江蘇企業輿情盤點:國企改革、高管落馬 2014江蘇反腐:能人腐敗、打虎拍蠅 【2014年,江蘇各地發生了大大小小的輿情事件,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這些事件迅速被人們知曉,接受著輿論的審視,給黨政機關輿情應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廣西賀江水汙染事件輿情分析
在主流網絡媒體源發,眾多新媒體推廣下,事件曝光的當天,新聞關注度就快速升溫,7月7日、8日、9日三天的新聞報導量都超過1千條,呈現出一個高溫運行態勢,官方後去的排查汙染源、控制企業責任人以及誠摯道歉,讓輿論熱度得以較快回落。
-
數讀2020年上半年政法網絡輿情特徵
政法機關積極推進疫情防控舉措、嚴查嚴懲涉疫違法犯罪、護航企業復工復產,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但與此同時,一些突發案事件和執法司法工作引發輿論關注,考驗政法機關實體處置和輿情應對能力。
-
企業如何處理危機公關?氫元數據帶來危機公關處理原則
對於企業來說,合理的處理危機公關,不僅不會損壞企業的品牌形象,反而會給企業帶來更好的品牌形象,這就需要企業有良好的處理方式!由於企業危機的發生的突形然緊迫性,這就使得企業在危機公關處理必須及時應對,努力控制局面,迅速找出原因,採取積極措施挽回損失,正確地開展有效的企業危機公關管理過程,從而有效地開展企業危機管理。那麼,企業怎麼處理危機公關的方法好?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去看看。
-
地方應對輿情能力榜:山西疫苗事件應對嚴重失當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今天發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應對網絡輿情能力排行榜」,對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黨政機關應對輿情熱點事件的得失進行考評。 應對總體較為得體(藍色區域):四川巴中「全裸」鄉政府; 應對有待進一步加強(黃色區域):河南睢縣「茶杯門」事件、廣西菸草局長香豔日記、山西地震謠言; 應對存在明顯問題(橙色區域):河南魯山「喝開水」事件、河北石家莊王亞麗騙官案、山東新泰選拔23歲副局長、江蘇東海父子自焚; 應對嚴重失當,存在重大缺陷(紅色區域):貴州安順警察槍擊致死案
-
民主與法制網2020年輿情觀察分析報告
但在一個新聞事件中,特別是在新媒體中,網絡中大範圍的轉載傳播帶來更廣泛影響力的同時,重複新聞盲目跟風的現象也比較嚴重,因此同類型負面新聞總是短時間內高密度頻發,各種重複的、過時的內容至今還大量湧現在社交網絡中。
-
透視2019年上半年網絡輿情的四個新特徵
主動策劃熱點輿情 發酵期預設立場近期發生的部分熱點輿情事件中,出現了一種輿情被策劃、被製造的趨勢。具體而言,當事人抓住社會輿論心理,主動掌握網絡話語權,有目的地進行爆料,從一開始就給輿情定好「節奏」。從上述案例可見,作為當事人的輿情製造者善於利用輿論規律,尤其善於利用「先入為主」的輿論心理,在對事件爆料之初就已經預定了「人設」,從而使輿論向著有利於自己訴求的方向發展,以此向有關部門進行施壓。值得警惕的是,像這種預設立場的網絡爆料一旦發酵,極可能偏離正常輿論軌道,產生輿情假象,令相關部門後續糾偏和引導的難度倍增。
-
【復盤】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輿情研究
一、輿情事件第一階段:網絡爆料期家長微博爆料食品問題 輿情快速升溫3月12日下午5時,多名家長發微博稱,四川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的食物存在嚴重質量問題,食物有發黴過期的跡象。輿論對我國學校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現象展開熱議,如清華大學教授郭於華認為,該事件引發公眾大怒,大背景源於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處於很危急的狀態,相關機構並未真正做到保障消費合法權益。不少網民還調侃此次事件,諸如「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卻倒在了學校的食堂」等網絡段子被廣泛傳播。2.
-
次生輿情的正負效應與有效應對
【關鍵詞】自媒體環境 原生事件 次生輿情 【中圖分類號】C912.63 【文獻標識碼】A自媒體平臺如微博、微信、微視頻、論壇等釋放了公眾的話語權,為公眾參與公共事件討論、自由表達個人意見提供了便利,成為推動網絡輿情發展和演變的主要場域。「次生輿情」納入輿情研究與監測範疇,源於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在2015年出版的《網絡輿情分析教程》。
-
輿情經典案例:鴻茅藥酒事件
,新華社、北京青年報、法制網發布的《穿越大半個中國來抓你?新華社發文三問鴻茅藥酒事件》、《醫生吐槽「鴻茅藥酒」被跨省抓捕:文中沒虛假事實》、《鴻茅藥酒事件引企業健康發展四問》成為傳播的熱門文章。 此外媒體報導涉及鴻茅藥酒存在監管缺失問題、要求追責鴻茅藥酒廣告的相關審批部門,還涉及到地方政府公權力使用不當問題,光明網認為該事件的要害在於地方政府公權力使用不當,以及地方性警權跨域行使所依據法律的模糊性。
-
網絡涉軍輿情的潛在風險辨識
其中,廣大網民圍繞特定涉軍事件的意見表達、情緒流露,往往包含著一些不易覺察的潛在輿情風險,它們相對隱蔽的特質使其一開始容易被忽視,最終可能引發輿論危機,給軍隊帶來種種危害。因此,我們必須綜合考量網絡傳播的特點規律以及涉軍輿情的形成機理,審時度勢、科學辨識、及早發現。
-
視覺中國圖片版權事件輿情研究
法制網輿情監測中心通過梳理事件過程,分析輿情特徵,並提出處置建議,以供參考。 【輿情事件】 1.據經緯中國創始人張穎爆料,視覺中國開發出一套圖片追蹤系統,有組織地大範圍搜索未授權疏忽使用其圖片的各種企業,要求巨額賠償,通常一個小疏忽一張圖片也不接受刪除,直接索取幾十萬人民幣的天價賠償,並要挾企業籤年度合同。
-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輿情研究
法制網輿情監測中心通過梳理輿情經過,總結官方輿情應對的經驗和教訓,為政法機關輿情處置提供參考。第一階段:網絡爆料期家長微博爆料食品問題 輿情快速升溫3月輿論對我國學校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現象展開熱議,如清華大學教授郭於華認為,該事件引發公眾大怒,大背景源於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處於很危急的狀態,相關機構並未真正做到保障消費合法權益。不少網民還調侃此次事件,諸如「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卻倒在了學校的食堂」等網絡段子被廣泛傳播。 2.
-
智能坐墊監控員工事件傳播歷程分析及危機處理措施
從該事件傳播層級上來看,該事件傳播層級為本地生活圈論壇、貼吧本地生活圈全網商業類行業關注-全網關注。除了大公司輿情危機,絕大多數中小企業輿情危機並不是一蹴而就,都按照這樣的模式發展。在該事件中,一開始當事人的事跡並未得到較大的輿論關注,並且在傳播過程中因為缺乏影響力一度斷層。
-
大網絡時代新聞輿論工作把控難點與突破
網際網路的高覆蓋,智慧型手機的高普及,微博、微信的廣泛使用,使隨時拍隨時發、實時分享實時互動成為潮流。在「人人都是攝影師、個個都是傳播者」的大網絡時代,一些片面信息和根據這些片面信息進行分析、猜測的內容在網絡間大規模快速傳遞,很容易迅速形成熱點和負面輿情,如何有效應對大網絡時代這種多發、不確定的輿情?如何用好大網絡優勢正確引導輿論?釐清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的把控難點,從「時度效」方面重點突破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