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圖片版權事件輿情研究

2020-12-05 法制網

編者按:4月11日,視覺中國網站被指將剛公布的人類首張宇宙黑洞照片版權歸為己有,此外還被發現售賣五星旗、國徽、團徽的版權,遭到共青團中央官微和眾多知名企業的「圍懟」。隨後,視覺中國利用圖片版權進行「碰瓷式」維權在網絡上遭到「起底」,迅速引爆輿情。視覺中國兩次發表致歉聲明,412日,視覺中國宣布關閉其網站。天津市網信辦連夜約談視覺中國,責令整改;國家版權局也公開對此事進行表態。監管部門介入令輿情回緩,輿論開始轉向深層次的討論和反思,目前相關輿情仍未平息。法制網輿情監測中心通過梳理事件過程,分析輿情特徵,並提出處置建議,以供參考。

 

【輿情事件】

 

1. 視覺中國圖片版權問題引爭議 遭眾人怒懟

410日晚9時,人類史上首張宇宙黑洞的照片公布,成為輿論盛事。41110時許,「@網際網路的那點事」憤怒指出,「黑洞照片版權被視覺中國弄去了!」並附上被打上「視覺中國」LOGO的黑洞照片。相關微博迅速引發輿論關注,並引發網民質疑。隨後,陸續有網民指出,五星旗、國徽、團徽等也在其版權售賣之內,價格1501000元不等。

當日15時左右,視覺中國官方微博對黑洞照片版權回應稱,其通過合作夥伴獲得編輯類使用授權。隨後「@共青團中央」質問:「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該微博評論區「炸鍋」,百度、鳳凰網、新浪、貴州茅臺、海爾等多家知名企業藍V官微,因自家企業LOGO圖片被視覺中國標註版權,紛紛留言評論聲討。該微博瞬間登上微博熱搜第一,轉評量超過35萬次。一時間,視覺中國圖片版權問題引起網絡熱議。

針對售賣國旗、國徽圖片一事,111826分,視覺中國官方微博發布致歉聲明稱,「平臺上的國旗、國徽圖片由視覺中國籤約供稿人提供,平臺負有審核不嚴的責任,將依法加強審核。目前已下線不合規圖片」。隨後,有網民指視覺中國網站已經關閉。

 

2.「碰瓷式」維權遭揭露 中央媒體紛紛點名視覺中國

儘管視覺中國很快做出回應,但針對視覺中國的聲討仍然呈現繼續擴大之勢。自媒體「三表龍門陣」發文《天下自媒體苦視覺中國久矣》,抨擊視覺中國通過對圖片版權的大肆佔位,形成了巨大的版權商業池,然後向各類自媒體索取高額圖片版權費,讓不少自媒體敢怒不敢言。不少業內人士調侃它是「真律所假圖片公司」。

隨後,視覺中國涉嫌「碰瓷式」維權問題遭到「起底」。據經緯中國創始人張穎爆料,視覺中國開發出一套圖片追蹤系統,有組織地大範圍搜索未授權疏忽使用其圖片的各種企業,要求巨額賠償,通常一個小疏忽一張圖片也不接受刪除,直接索取幾十萬人民幣的天價賠償,並要挾企業籤年度合同。21世紀經濟報導等媒體指出,視覺中國1年利潤超兩億,收入80%靠維權和客戶增長,業績吊打其他圖片公司,利益鏈錯綜複雜;自2013年以來,視覺中國主動提起的官司近萬件,平均每天打官司15.6起。至此,視覺中國「維權——訴訟——和解——籤約」的「勒索式商業模式」,引起輿論口誅筆伐。此外,還有網民指出,視覺中國通過律師和公證等法律手段達到其不法盈利的目的。

中央級媒體紛紛點名批評視覺中國。新華社發表評論稱:「一個號稱以版權保護見長的公司,卻連國旗、國徽都明碼標價,直至公眾發現才匆忙糾正,究竟是疏忽大意還是視而不見?」「@人民日報」也批評視覺中國稱,要「避免版權保護陷入『黑洞』」,其評論附帶的「不敢配圖」圖片引發不少官微效仿。11日,與視覺中國相關話題四次登上微博熱搜榜。

 

3. 主管部門介入和表態 影響波及多家圖片網站

412343分,視覺中國官微第二次發致歉聲明,內容除了重複第一次聲明內容,還表示將下線不合規圖片、關閉網站,並接受廣大網民和媒體的監督批評,全面配合監管部門徹底積極整改。12日股市開盤,視覺中國股票跌停。

據天津市網信辦官方微信消息,411日,天津市網信辦連夜約談視覺中國,責令該網站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全面徹底整改。國家版權局12日也在官微上表態:「各圖片公司要健全版權管理機制,規範版權運營,合法合理維權,不得濫用權利。國家版權局將把圖片版權保護納入即將開展的『劍網2019』專項行動,進一步規範圖片市場版權秩序。」主管單位相繼介入和發聲,讓不少網民表示看到了規範圖片版權市場亂象的希望。

據網民反映,繼視覺中國關閉網站開展整改之後,受此事件影響,圖片網站東方IC、全景網的官網也相繼無法打開。

 

4. 侵權反成維權方 輿論轉向深層次討論

412日,歐洲南方天文臺對媒體稱,視覺中國對黑洞照片的版權主張不合法。權威機構直接「打臉」視覺中國再次招來輿論抨擊,一些攝影師開始爆料稱自己的作品未經授權被視覺中國納入圖片庫。微博大V@王志安」等人指責該公司本身就是版權侵權方,結果反而成了維權方,是一種諷刺和弔詭。

輿論對視覺中國的大規模聲討,還引出衝擊版權保護意識的擔憂聲音。對此,@共青團中央」12日刊文呼籲:「尊重著作權,不意味要『尊重』視覺中國的經營方式;吐槽視覺中國,也不能損害來之不易的保護智慧財產權的社會共識。」之後,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主流媒體相繼發聲,深層次的討論和反思增多。418日,天津市網信辦因視覺中國發布的多張圖片刊發敏感有害信息標註,對其作出從重罰款的處罰

截至41812時,相關新聞報導1.6萬餘篇,微博討論74萬餘條,微信文章2.8萬餘篇。

 

【輿論觀察】

 

■ 批評:應對「碰瓷」式維權予以嚴懲

對於網絡揭露的視覺中國等圖片公司借維護版權之名行訛詐之實,輿論予以嚴厲批評並呼籲監管部門嚴懲。多家中央媒體刊發評論文章表態,如央視新聞評論稱,視覺中國以「能奈我何」的嘴臉,把法務做成銷售,一頭侵犯原創者的合法權益,一頭又對使用者進行「維權敲詐」,應「嚴懲視覺中國,切掉智慧財產權市場的毒瘤」。人民網文章進一步指出,把視覺中國歸為「碰瓷式維權」還未觸及到實質,應當深刻分析其運作模式背後的違法性和社會危害性所在,從法律上給與嚴厲制裁和打擊,才能從根本上防範和杜絕。該文章還指出,視覺中國未經批准,「擅自從事著作權集體管理活動」,應依法嚴查。

 

■ 討論:涉及版權保護的相關法律問題

部分專業人士就視覺中國牽涉的版權問題進行探討,認為其本身一些行為就屬於侵權。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教授尹鋒林指出,如果視覺中國未經許可就將企業的LOGO圖片放到自己的圖庫中,讓使用者可搜索下載使用,至少會侵犯相應企業的著作權,例如信息網絡傳播權。中國傳媒大學政法學教授王四新也認為,很多圖片本應由公眾直接使用,或者說應該在公共傳播領域作為公共產品來進行傳播。如果把公共產品放到圖庫裡並宣稱自己擁有版權,那麼就影響了公眾本應有的使用權利。

還有輿論提到了涉及到司法層面的問題。廣西民族大學法學教授齊愛民認為,在視覺中國並不具備對涉訴作品合法著作權的前提下,其通過施壓達成合作的行為,可能涉及到欺詐以及對原著作權人權利的侵權,嚴重的可能涉嫌詐騙罪、敲詐勒索罪。此外,北京雷騰律師事務所文章認為,視覺中國靠著證據上的「包裝技巧」,撬動了司法天平的傾斜,使無數企業相信其版權保護者的身份,愚弄了中國司法部門和大眾,這其中還有「公證機構、法律服務機構為虎作倀」的原因。

 

■ 反思:如何健全和完善版權管理機制

多數輿論建議將此次事件看作全社會深入思考智慧財產權保護的一次契機,反思如何在具體社會實踐中進行真正的智慧財產權保護。《人民日報》評論稱,我們指摘經營方式的瑕疵,更不能走到另一個極端,損害保護智慧財產權的社會共識。海外網評論指出,在當前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事業發展的關鍵階段,切莫讓一些「以保護之名漁利」的行為給真正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抹了黑。如何健全版權管理機制,規範版權運營,並在著作權保護和傳播權利之間找到平衡點,是視覺中國事件之後,業界更應該思考的問題。對此,澎湃新聞網評論建議,期望各方能理性對話,就平衡圖片版權所有者、服務平臺與使用者三方的合理權益,同時兼顧網際網路圖片等各類信息的自由傳遞特性,尋求更具可行性的解決方案。

 

【輿情解析】

 

本次事件起因自一張照片,但輿情發酵卻異常猛烈,迅速在全社會範圍內形成輿論風暴。分析認為,觸發這樣的輿情卻並非偶然,而是有其輿論傳播和輿情發酵的邏輯。

 

1. 微小事件發酵引發輿情「蝴蝶效應」

從輿情發酵過程來看,此次事件可謂「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11日中午開始引發關注到晚間成為最熱話題,輿論場在12小時內上演了一出轟轟烈烈的大戲:視覺中國被眾多品牌官微「圍懟」,受到媒體高度關注,並引發網民群嘲、群扒,一天之內四次登上微博熱搜榜。從涉事企業來看,11日上午還「歲月靜好」地對黑洞照片問題「據理力爭」,下午就已經成為眾矢之的、全面淪陷,呈現出「牆倒眾人推」的頹勢,並於12日凌晨將網站關閉。整體來看,事件起源於一張照片,卻引發了多家圖片網站關停、國家版權局連夜發文、視覺中國股票跌停、自媒體蹭熱度狂歡等一系列連鎖反應,最終形成現象級輿情事件。

 

2. 挑戰主流價值觀讓輿論累積情緒爆發

視覺中國將屬於人類共同成果的黑洞照片據為己有,無疑是以一己之力挑戰整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必然會招致輿論的「群起圍攻」。這是視覺中國長期以來慣於將圖片版權不合規經營的縮影,也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事件發生後,媒體、企業和網民爆料、吐槽不斷,抨擊理由不斷翻新,從國旗、國徽版權到「碰瓷式」維權再到涉嫌侵權,令網民有一種「黑料」數不勝數之感。可見,「苦視覺中國久矣」輿論情緒並非空穴來風,黑洞照片只是觸發全民討伐視覺中國的一個偶然導火索,而不滿情緒卻早已充分蓄積。長期以來,視頻中國利用行業地位讓「圖片版權」變成一門壟斷生意,甚至假冒獲得授權來「維權」,嚴重損害了媒體、自媒體、原創者等多方利益,這是輿情爆發的社會根源。

 

……

(全文閱讀請參見《政法輿情》2019年第12期)


 

法制網輿情監測中心 王燦


相關焦點

  • 西安版權 |由「視覺中國事件」所看到的版權保護難題
    5 月 11 日,視覺中國發布公告,宣布「整改已達到預期目標」,網站已經於 5 月 12 日零點恢復網站上線運營,「開始向客戶全面提供服務」。至此由一張黑洞照片所引發的視覺中國圖片版權爭議似乎終於塵埃落定。
  • 從視覺中國版權事件談起:濫用版權碰瓷式維權或違法
    ● 視覺中國並未獲得圖片版權,卻以權利人的名義銷售圖片版權或進行維權,這種行為侵犯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應當向權利人賠償損失。同時,對於付費購買圖片版權的使用者而言,視覺中國提供有權利瑕疵的圖片,也構成合同違約● 在智慧財產權的圖片領域,盜圖侵權現象常見,很多人主觀認為在百度搜索到的圖就能直接用。
  • 視覺中國黑洞事件,讓版權保護走出黑洞
    雖然黑洞照片本身的版權問題很容易就弄清了,但由此引發的對於一系列版權亂像的社會大討論還在繼續深入中。一場人類科學史上的重大進展,卻讓一家中國公司掉入黑洞。
  • 馬上評|視覺中國的圖片版權之爭,不能也是「黑洞」
    11日上午,主打「正版商業圖片」的視覺中國網站上出現了這張在網際網路上瘋傳一夜的「甜甜圈」,並打上了「視覺中國」標籤。圖片旁邊的基本信息欄註明「此圖為編輯圖片,如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或諮詢客戶代表」。這似乎意味著視覺中國擁有這張黑洞照片的版權。
  • 從視覺中國事件看圖片版權問題 這些問題你不得不注意
    4月18日,視覺中國發布了關於接受天津網信辦行政處罰的聲明和致歉聲明,讓這場「突然」也是「必然」、全民關注的版權熱點問題暫告一段落,但公眾對於版權問題的熱議和討論並沒有結束。在智慧財產權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圖片使用中的版權問題,已經越來越備受關注。
  • 法律解讀黑洞版權事件:為何視覺中國們總能贏?
    (原標題:法律解讀黑洞版權事件:為何視覺中國們總能贏?)因為一張「黑洞圖片」,視覺中國激起眾怒,又因聲稱擁有國旗、國徽版權被共青團中央官微點名。網友甚至調侃稱,視覺中國本想借著黑洞照片蹭個熱點,但沒想到被黑洞「吸走」了。視覺中國為何敢如此明目張胆地「搶」版權?又為什麼總能贏?
  • 視覺中國版權事件或構成商業欺詐 專家建議處罰至痛
    畢竟,被界定為「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在人們的認知中,黑洞有如帶有強大吸力的無底深淵,隨時可以吸走世間萬物。朋友圈的願望自然不可當真,但視覺中國,卻伴隨著黑洞照片的出現掉入了深淵。自稱「自願關閉網站開展整改」,是視覺中國在成為眾矢之的之後的選擇。
  • 歐洲南方天文臺回應視覺中國:從未對外授予圖片版權
    【CNMO新聞】視覺中國圖片版權風波仍在持續發酵中。4月12日,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歐洲南方天文臺就黑洞版權回應稱,黑洞圖片版權歸屬於視界望遠鏡合作項目(Event Horizon Telescope Collaboration,簡稱EHT),我們從未,也不能將我們的圖片版權轉讓給任何個人或組織。
  • 視覺中國「黑洞」風波:版權生意無錯,但得取之有道
    言下之意,視覺中國對黑洞照片並沒有獨家版權,更無權藉此索取版權使用費。  這一被「打臉」的信息,隨即引發自媒體和媒體的跟進解讀,更多對視覺中國諸如「敲詐式維權」的吐槽被爆出。其中不乏一些官方帳號和企業帳號。
  •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輿情研究
    自媒體平臺中,發黴食物圖片和警民對峙視頻廣泛擴散,令事件迅速發酵,引發輿論風暴。對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四川省、成都市以及事發所在地溫江區相關政府部門反映迅速,及時介入調查,令輿情回緩。之後,媒體持續關注事件背後的利益鏈,第一批食品檢測結果公布後令事件熱度持續。
  • 還有什麼不是視覺中國的?一張黑洞圖片引出版權行業大「瓜」……
    一張黑洞圖片引出版權行業大「瓜」……   當全世界都在為人類觀測到黑洞而歡呼時   中國設計師,卻被視覺中國嚇得提心弔膽
  • 【復盤】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輿情研究
    自媒體平臺中,發黴食物圖片和警民對峙視頻廣泛擴散,令事件迅速發酵,引發輿論風暴。對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四川省、成都市以及事發所在地溫江區相關政府部門反映迅速,及時介入調查,令輿情回緩。之後,媒體持續關注事件背後的利益鏈,第一批食品檢測結果公布後令事件熱度持續。17日,成都市聯合調查組召開新聞發布會,詳細公布了調查情況、證據及視頻材料,證實系有人蓄意造假,輿情反轉再度引發輿論討論。
  • 透過「黑洞照片」爭議看圖片版權
    原標題:透過「黑洞照片」爭議看圖片版權 視覺中國不會想到,自己會因為一張「黑洞照片」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4月10日,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正式對外公布,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而視覺中國因將這張照片標為其「版權所有」而受到各界質疑,更引發法律界對圖片版權問題的廣泛探討。
  • 視覺中國圖片價格貴嗎?回應國旗國徽版權質疑:沒漫天要價
    【視覺中國回應國旗版權質疑:自媒體侵權嚴重,沒漫天要價】有媒體挖出視覺中國把國旗、國徽等圖片聲明版權。經緯中國創始人再懟視覺中國:索要巨額賠償要挾企業籤年度合同,視覺中國回應稱,這些照片很多都是供稿人上傳上來的,已經進行了撤銷版權聲明。未經授權使用圖片的現象非常嚴重,很少自媒體會主動來我們這裡得到合理授權。
  • 世上圖片千千萬,「視覺中國」佔一半
    近幾日,一張宇宙黑洞照片引起了網絡熱議,當網友們都爭相轉發評論照片時,有網友爆料,天文學家剛剛召開的發布會,對外公開的這張黑洞照片卻成為了視覺聯盟的版權?what?然而,黑洞照片版權問題之前就有網友爆料,就連國旗、國徽都成為了視覺中國的版權了?
  • 視覺中國攤上大事了,因黑洞照片版權遭圍攻!
    隨後更是有人扒出視覺中國連國旗國徽的版權都有,引來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怒懟: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隨後包括蘇寧、百度等公司也發來質疑:公司圖片為啥也是你們的版權?是怎麼一回事?基金君給你簡單捋一捋。視覺中國買了黑洞版權?
  • 視覺中國拿下「黑洞」圖片版權引爭議,「勒索式」商業模式再遭聲討...
    對此,視覺中國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對黑洞照片版權問題進行回應,視覺中國稱,「黑洞」照片屬於Event Horizon Telescope組織,視覺中國通過合作夥伴獲得編輯類使用授權。該圖片授權並非獨家,其他媒體和圖片機構也獲得了授權。但是該圖片根據版權人要求只能用於新聞編輯傳播使用,未經許可,不能作為商業類使用。
  • 南方日報:視覺中國事件折射的現實問題
    原標題:視覺中國事件折射的現實問題 對備受關注的視覺中國黑洞照片版權爭議,監管部門日前正式作出處理。視覺中國領到的「30萬元」罰款雖尚未達到頂格,但確實已屬「從重處罰」。由此也就意味著,對國旗、國徽和「黑洞」等特殊圖片標註獲得版權許可或授權做法是錯誤的,從監管層面即無法得到認可。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視覺中國引發的圖片版權保護爭議問題,就此得到了完美解決。
  • 2019年中國版權十件大事公布:「黑洞圖片」事件入選
    中國網絡版權保護與發展大會在京舉辦4月26日,國家版權局在京舉辦以「守正創新:新時代網絡版權嚴格保護與產業發展」為主題的「2019中國網絡版權保護與發展大會」。會上,國家版權局等四部委聯合啟動「劍網2019」專項行動,發布「2018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2018年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年度報告》《2018年中國網絡版權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中國版權產業的經濟貢獻調研報告》。大會主論壇、分論壇聚焦版權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中國網絡版權保護與發展大會成為宣傳版權保護政策、引領產業發展的風向標,擴大版權工作影響、提升社會版權意識的助推器。
  • 黑洞照片版權風波後 視覺中國網站恢復運營
    5月12日,視覺中國(000681.SZ)發布關於公司網站恢復服務的  公告顯示,視覺中國決定於2019 年5月12日零點開始恢復網站上線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