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視覺中國事件折射的現實問題

2020-12-07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視覺中國事件折射的現實問題

對備受關注的視覺中國黑洞照片版權爭議,監管部門日前正式作出處理。上周四,天津市網信辦發布公告,認定視覺中國在其發布的多張圖片中刊發敏感有害信息標註違反了《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決定依法對網站運營主體漢華易美(天津)圖像技術有限公司罰款30萬元。

按照《網絡安全法》第六十八條第一款,網絡運營者對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傳輸的信息未停止傳輸、採取消除等處置措施、保存有關記錄的,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可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視覺中國領到的「30萬元」罰款雖尚未達到頂格,但確實已屬「從重處罰」。由此也就意味著,對國旗、國徽和「黑洞」等特殊圖片標註獲得版權許可或授權做法是錯誤的,從監管層面即無法得到認可。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視覺中國引發的圖片版權保護爭議問題,就此得到了完美解決。事實上,此番視覺中國激起輿論漩渦,除去其圖片標註或版權聲明管理等存在不規範問題外,還有兩個備受關注的問題:一是視覺中國這種圖片版權代理經營模式是否符合現行法律規定;二是視覺中國將沒有獲得版權許可或授權的圖片,用於對外許可或收費,是否涉嫌欺詐或敲詐勒索。

先說第一個問題。《著作權法》第八條規定,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可以授權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行使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被授權後,可以以自己的名義為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主張權利,並可以作為當事人進行涉及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訴訟、仲裁活動。視覺中國的運營模式,實際是從眾多圖片版權人處獲得特定著作權的許可授權或轉讓,以圖片版權人名義或自身名義對外進行維權。

視覺中國代理維權的模式,與法定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法定職責非常相似。因此,如果認定視覺中國的經營行為,屬於應由依法成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實施的著作權集體管理行為,那麼其就可能存在違反著作權法上述規定嫌疑。不過,與依法成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不同的是,視覺中國可能只是從部分著作權人處獲得了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許可授權或代理維權委託,並未獲得作者著作權的全部權利委託,據此判定其違法實施了著作權集體管理行為,確實也存在較大爭議。

對於第二問題,則需要對視覺中國對網站或圖片庫裡的圖片作品是否合法、真實地獲得了作者授權,以及作者對特定作品是否確實享有完整著作權是否進行逐一有效核實。這也正是此番引發各界關注和熱議的焦點之一。

依照《著作權法》,類似簡單包含國旗、國徽及其圖案的圖片,不具有獨創性,不滿足著作權法意義上作品的要求,很難再形成獨立的作品。此外,很多類似人物肖像圖片,即使從拍攝者處獲得版權授權,但由於此類圖片還涉及肖像權保護,對外許可授權使用實際上也並非視覺中國一家說了算。在視覺中國龐大的圖片資料庫中,有多少圖片是可以獲得著作權保護的,有多少又是真實作者上傳的,又有多少確實獲得了合法、正當授權?現在確實是一個「黑洞」,這需要視覺中國自證清白。

這也凸顯了我國圖片著作權保護領域的一些機制缺失。截至目前,我國已經分別在音樂作品、文字作品、音像作品、攝影作品和電影作品等領域,成立了專門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分別是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和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問題是,由於圖片不僅可能構成攝影作品,還可能構成美術作品或圖形作品,這使得負責攝影作品著作權集體管理的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可能無法代為管理美術作品或圖形作品等著作權集體管理工作事宜。這同樣需要相關部門從頂層設計的層面及時化解。

反思和復盤視覺中國事件,並不是要抹殺一些正規機構為推動社會各界重視包括圖片等在內的各項作品版權保護工作所付出的努力,重要的是立足現狀剖析問題和原因,更好地完善機制,從而實現更有效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作者系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推薦閱讀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11月10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梁建勇,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等與會並致辭。【詳細】

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於11月7日至9日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詳細】

相關焦點

  • 科技日報頭版評論:「韓春雨事件」折射實證精神缺位
    科技日報頭版評論:「韓春雨事件」折射實證精神缺位 每次討論科技界的學術不端問題,韓春雨事件總被反覆提及。
  • 視覺中國網站「黑洞」了?
    北京日報客戶端訊(記者宋佳音)今天19時45分許,有網友反映,今日陷入輿論風暴的視覺中國網站www.vcg.com已經無法打開。截止記者發稿前,該網站仍無法打開。視覺中國版權事件全回顧視覺中國開賣「黑洞」照片有網友發現,4月11日,視覺中國網站上出現了昨晚公布的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供編輯類付費下載使用。並註明此圖如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或諮詢客戶代表。
  • 視覺中國黑洞事件,讓版權保護走出黑洞
    雖然黑洞照片本身的版權問題很容易就弄清了,但由此引發的對於一系列版權亂像的社會大討論還在繼續深入中。一場人類科學史上的重大進展,卻讓一家中國公司掉入黑洞。
  • 視覺中國版權事件或構成商業欺詐 專家建議處罰至痛
    畢竟,被界定為「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在人們的認知中,黑洞有如帶有強大吸力的無底深淵,隨時可以吸走世間萬物。朋友圈的願望自然不可當真,但視覺中國,卻伴隨著黑洞照片的出現掉入了深淵。自稱「自願關閉網站開展整改」,是視覺中國在成為眾矢之的之後的選擇。
  • 西安版權 |由「視覺中國事件」所看到的版權保護難題
    如今再回顧整個事件的發酵過程,暴露出來的其實是一直都沒有被充分重視的圖片版權保護問題。4月21日,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姚建軍在「助力一帶一路 建設大美西安」—2019文化金融法治(西安)高峰論壇上接受採訪時表示:「視覺中國事件引發了中國圖片版權領域的震撼,同時也引發了業界對版權保護問題的思考。」
  • 視覺中國圖片版權事件輿情研究
    自媒體「三表龍門陣」發文《天下自媒體苦視覺中國久矣》,抨擊視覺中國通過對圖片版權的大肆佔位,形成了巨大的版權商業池,然後向各類自媒體索取高額圖片版權費,讓不少自媒體敢怒不敢言。不少業內人士調侃它是「真律所假圖片公司」。隨後,視覺中國涉嫌「碰瓷式」維權問題遭到「起底」。
  • 獨家專訪歐洲南方天文臺:視覺中國對黑洞圖像沒有任何權利
    得到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授權使用該黑洞照片的歐洲南方天文臺新聞處公共信息官員特納(Calum Turner)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視覺中國與黑洞照片版權的事件,已經引起了他的注意,「視覺中國對於南方天文臺所有的該圖像沒有任何權利,」且該圖像可以從南方天文臺的相關網站下載並自由使用。黑洞照片版權是誰的?
  • 誤把男用自慰器當太歲所折射的中國性現實
    誤把男用自慰器當太歲這個現象本身所折射的中國性現實又是怎樣的呢?誤把男用自慰器當太歲所折射的中國性現實事件還原:女記者誤把男用自慰器當太歲西安電視臺新聞節目傻傻的一等待:幸好我……我今天長見識了,看了評論才知道,原來是這樣啊~archiedodo:記者純潔也就算了,攝像應該是男生吧,也純潔麼,如果是年輕的純潔的攝像,那節目編導也是純潔到這是什麼也看不出的小年輕麼,即便編導也是純潔到一定程度了,主持人竟然也不認識,太神奇了~理性分析:事件背後折射的中國性現實
  • 從視覺中國黑洞事件看,後真相時代公關在公什麼關?
    幾千萬光年外的黑洞,卻意外把視覺中國給吸進去了。小僧之前跟大家探究過後真相時代企業公關的新思路(戳我查看),這次藉此事件將未完待續的部分一併介紹完。1.後真相時代,第三現實是公關發揮作用的角力場小僧說過,後真相時代企業公關在公第三種現實的關。
  • 歐洲南方天文臺:視覺中國從未與我們聯繫
    IT之家4月12日消息 視覺中國黑洞照片版權風波繼續發酵,現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歐洲南方天文臺(ESO)回應稱,視覺中國的這種版權主張不合法,ESO從未、也不能將他們的圖片版權轉讓給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且視覺中國從未就黑洞圖片聯繫過ESO,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自稱是視覺中國代表的人聯繫過
  • 歐洲南方天文臺回應視覺中國 ESO具體回應聲明
    據每日經濟新聞,歐洲南方天文臺(ESO)回復記者採訪明確表示,視覺中國這種版權主張不合法,也表示ESO從未就黑洞圖片聯繫過ESO,至少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自稱是視覺中國代表的人聯繫過歐洲南方天文臺。
  • 歐洲南方天文臺:視覺中國無權出售黑洞版權牟利
    視覺中國此舉意味著,媒體或個人若不通過視覺中國渠道在國內使用該圖片,將可能被視覺中國視作侵權行為,甚至有可能因為用作商業用途而被追究責任。在引發強烈質疑後,視覺中國發布聲明稱,已通過合作夥伴獲得「黑洞」照片使用授權。
  • 視覺中國談爭議:無權商用
    這張由200多名科研人員歷時10餘年、從四大洲8個觀測點「捕獲」的視覺證據,有望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在極端條件下仍然成立。這張宛如甜甜圈的照片,迅速在網絡刷屏,當這張照片出現在中國版權圖片供應商視覺中國(000681)的圖庫中後,原本「署名即可免費」的照片版權歸屬問題也引發熱議。黑洞圖片4月11日,黑洞照片出現在了視覺中國(000681)的圖庫中。
  • 從視覺中國版權事件談起:濫用版權碰瓷式維權或違法
    之後,網友發現黑洞照片悄然出現在了視覺中國的官網上,並印上了其logo,而且註明此圖如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或諮詢客戶代表。視覺中國這一做法立即遭到人們的質疑。有媒體聯繫歐洲南方天文臺,就是否給與視覺中國授權進行求證,對方卻稱完全不知情:「視覺中國從未就黑洞圖片與我們聯繫。」
  • 歐洲南方天文臺回應視覺中國:從未對外授予圖片版權
    【CNMO新聞】視覺中國圖片版權風波仍在持續發酵中。4月12日,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歐洲南方天文臺就黑洞版權回應稱,黑洞圖片版權歸屬於視界望遠鏡合作項目(Event Horizon Telescope Collaboration,簡稱EHT),我們從未,也不能將我們的圖片版權轉讓給任何個人或組織。
  • 視覺中國又出事了!
    四、視覺中國公司利用偽造的證據,捏造智慧財產權侵權事實,頻繁向各類企業提起民事訴訟,已涉嫌構成虛假訴訟罪。五、「黑洞圖片」事件後,視覺中國公司仍不知收斂,繼續惡意利用虛假證據提起訴訟、惡意撬動司法天平,嚴重損害司法公信力,必須予以嚴厲刑事打擊。
  • 法律解讀黑洞版權事件:為何視覺中國們總能贏?
    (原標題:法律解讀黑洞版權事件:為何視覺中國們總能贏?)因為一張「黑洞圖片」,視覺中國激起眾怒,又因聲稱擁有國旗、國徽版權被共青團中央官微點名。網友甚至調侃稱,視覺中國本想借著黑洞照片蹭個熱點,但沒想到被黑洞「吸走」了。視覺中國為何敢如此明目張胆地「搶」版權?又為什麼總能贏?
  • 視覺中國又出事!「黑洞事件」之後又一次遭遇關停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視覺中國又出事了。12月10日晚公司發布公告,因違反國家網際網路有關法律法規和管理要求,公司網站自即日起開展自查整改,整改期間網站暫停服務。這是視覺中國繼4月份「版權門」後,年內第二次受罰,公司股價在今年指數上漲的背景下卻下跌了13.68%,此次處罰可能又會對股價形成衝擊。同時遭遇關停約談的,還有ICphoto。
  • 海市蜃樓真是「光」的折射?3個現實例子顛覆認知,可能與平行宇宙有關
    現代科學的解釋海市蜃樓是這樣的:海市蜃樓是由於光經過地球大氣層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一種自然現象,是地球物體反射太陽的光經過大氣層的折射和反射後形成的虛像,本質上也是一種光學現象。根據這種定義,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在地球上發生的海市蜃樓,都是可以從地球上找到原型的,就好比用一面鏡子照射物體,在鏡子裡面出現的物體在現實中也可以找到,海市蜃樓也是一樣的原理,可是有時候鏡子裡面照出的影子在現實中是找不到的,同樣海市蜃樓有時候反射的景象在地球上同樣也找不到原型,歷史上就發生過三次著名海市蜃樓事件,這三次海市蜃樓裡面出現的景象在地球上都無法找到原型。
  • 視覺中國回應歐洲南方天文臺:並不是每天張照片都要直接聯繫作者
    4月12日消息,針對歐洲南方天文臺稱「視覺中國從未就黑洞圖片聯繫過歐洲南方天文臺視覺中國回應稱,視覺中國方面回應,確實並未直接聯繫歐洲南方天文臺,是通過法新社拿到的編輯類使用授權,並不是每張照片都需要直接聯繫到作者,「我不可能每張照片都自己去搜集啊,這是我們的正常運營情況」   此前,歐洲南方天文臺稱視覺中國從未就黑洞圖片聯繫過歐洲南方天文臺,視覺中國的這種版權主張不合法,歐洲南方天文臺從未、也不能將他們的圖片版權轉讓給其他個人或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