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一張宇宙黑洞照片引起了網絡熱議,當網友們都爭相轉發評論照片時,有網友爆料,天文學家剛剛召開的發布會,對外公開的這張黑洞照片卻成為了視覺聯盟的版權?
what?
然而,黑洞照片版權問題之前就有網友爆料,就連國旗、國徽都成為了視覺中國的版權了?
不僅如此,由於圖片版權問題引起來的並非僅僅是幾張圖片的問題,而是這個行業暴利的盈利模式問題。
事件發生以後,視覺中國很快採取公關動作,即使在官微做出回應,大致意思如下:
「網上說國旗、國徽不是我們的版權,我們爭不過,所以這個版權不是我們的,是供稿人的,我們爭不過,是我們的審核不嚴,我們爭不過,我們道歉。」
各大企業們紛紛表示不服,轉載量也迅速破萬。
新浪表示:「突然發現小浪也是他們的」
鳳凰網科技:「啊????」
百度:「問號?」
海爾:「問號?」
當然,轉載的中企業不僅僅只有這些,就連被蓋樓耽
誤的攝影師潘石屹也公開發文聲討視覺中國的碰瓷維權,大致內容是:潘石屹在2017年接到「視覺中國」的電話,對方告知自己蓋得寫字樓望京SOHO照片侵權了,自己建的樓,自己請的攝影師卻侵視覺中國的權了?潘石屹又查了查就連自己的許多照片都被打上了視覺中國的水印。
本以為靠著一份「聲明」成功鎮得一方百姓,可不曾想,又相繼被爆出眾多照片都不符合常規,本以為網民是「小橋流水」,卻不曾預料是「驚濤駭浪」。最終,視覺中國不得不採取的「道歉策略」,昭告天下。
其實,了解視覺中的商業模式不難發現,視覺中國以跑馬圈地的模式來發展,早起是以圖片買賣活力,但發現,圖片買賣遠遠沒有打官司維權轉的多。因此與就有了無論是國旗或者是國徽,無論你是誰家的logo又或者是名人,只要在我平臺上傳了,那麼不管你是收權或是不授權它的版權都是視覺中國的。這就有了把全世界十三個天文機構合力,費時兩年才洗出的黑洞照片佔為己有,成功圈的一塊「地王」。可萬萬沒想到,這塊地太肥,引來了網民們集體聲討。
2013年,視覺中國開始了所謂「維權」大戰,據了解,視覺中國旗下發起了竟然高達6000多起起訴事件。這種將維權當做銷售的模式已成為了這家公司的新的盈利增長點。把侵權訴訟案當成為了家常便飯,利用侵權訴訟來獲取巨額賠償。視覺中國的盈利模式堪稱「黑澀會」。當企業或個人接到了視覺中國的電話,那麼結局只有兩個,要麼面臨巨額侵權賠償,要麼籤訂他們的所謂「親民」合作協議。
「網站是我建的,圖片是我找的,想要用圖片,留下版權費。」
現如今,這個通過跑馬圈地獲取大量圖片資源,再通過侵權訴訟獲取盈虧的模式讓視覺中國賺得盆滿缽滿。這種智慧財產權市場中的毒瘤,嚴重破壞了市場秩序,只有嚴懲這種版權交易中的吸血「跳蚤」,才能換來健康良性的版權市場。只有還給版權市場一個健康良好的大環境,才能激發更多原創者們的創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