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4點,南京市應急指揮中心內坐滿了來自國內各家媒體的40餘名記者,全市甚至全國都在關注的「徐寶寶事件」就要在這一刻水落石出了。「從來沒有見過衛生發布會來這麼多人」,一名記者說,整個發布會的前臺位置都被攝像機佔領了。下午4點10分,南京市衛生局局長陳天明、南京市衛生局紀委書記丁海洋、市衛生局醫政處處長許民生以及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曹勁松一起走進了發布會現場。這也是為「徐寶寶事件」召開的三次發布會中,規格最高的一次。
曹勁松首先宣讀了南京市委書記朱善璐的批示,緊接著陳天明宣讀事情調查結果以及處理決定。「雖然早就有消息了,但真正聽到這個結果與第一次公布的結果相差如此之大,還是十分驚訝」,一位媒體朋友悄悄說。
網友代表是南京一網站「南京零距離論壇」斑竹,他告訴記者:「從昨天晚上一直到今天中午都沒有睡覺,一直在監督電腦資料還原,我覺得必須要把真相搞清楚。」南京市衛生局紀委書記、此次調查組組長丁海洋告訴記者:「從昨天晚上到現在,一直都在組織調查組工作。大家不休息,就是想儘快還市民一個真相。」
在媒體交流時間裡,快報記者第一個發問:為什麼兩次調查結果相差如此之大,希望能有明確的責任與說法。之後,幾十家媒體爭相提問,衛生局的有關人士一一耐心作了解答。在被媒體問到衛生行政部門是否承擔責任時,南京市衛生局紀委書記、此次調查組組長丁海洋說:「在先前的媒體提問環節中,實際上已經道歉了。第一次新聞通氣會和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反映的事情相差比較遠,大家有質疑,我們衛生局在核實兒童醫院調查結果時,工作有欠佳的地方,衛生局在此方面也應該加強。」
以下是此次新聞發布會焦點問答的實錄——
快報記者:第一次調查和第二次調查為什麼結果相差那麼大?是人為原因還是技術原因?誰該負責?
丁海洋:前一次市衛生局責成兒童醫院對事故的情況進行調查時,市兒童醫院調查工作粗糙,調查手段簡單,輕信當事人的證言,導致形成的調查報告與事實有相當大的差距。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市衛生局對兒童醫院經過調查形成的報告的審核也不夠嚴格。對此,我代表市衛生局表示,今後我們將在這方面加以改進和加強,保證此類事情不再發生。
江蘇電視臺記者:毛曉珺是否有親屬在衛生系統工作,這種裙帶關係對調查是否有幹擾?「徐寶寶事件」後,兒童醫院醫護人員的心理壓力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丁海洋:我們對此也作了調查,毛曉珺確實與該院院長助理有親戚關係。但是親戚關係對調查結果和調查過程,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凡是涉及到親戚關係,調查工作中都採取迴避的原則。另外據調查組調查,毛曉珺還有個親戚在另外一家醫院工作,但這同樣對調查結果沒有影響。
陳天明:這樣的處理在南京市還是第一次,調查組調查情況屬實,相關證據確鑿。南京兒童醫院的廣大醫護人員心理上可能受到情緒影響,目前市衛生局已經採取了有關措施,成立善後工作組,衛生局兩位局領導加上5位處室負責人,已經進駐到兒童醫院,做好醫護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督促兒童醫院整改,確保醫療系統的穩定。
18頻道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與徐寶寶在同一病房的病人都給轉移走了,衛生部門知道不知道這個事情,有沒有向這些人調查呢?
許民生:我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情況。現在達成的調查結果已經充分得到家屬以及醫務人員的認可,這一次的調查結果是可靠的。如果有新的情況,可以再向調查組隨時反映。
南京新聞綜合頻道記者:法律上已經規定有「醫療事故罪」,醫務人員由於嚴重的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和嚴重損害的,可以處以刑事處罰。我想問一下,毛醫生責任很明確了,下一步,相關部門會不會追究其刑事責任?
許民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七條第二項規定了相應的醫師執業的處罰依據。毛曉珺吊銷醫師執業醫師資格決定,由醫師註冊部門做出決定;關於刑事責任則不走衛生程序,走法律程序。所以,由醫師造成的後果,當事人可以走法律訴訟的渠道,追究刑事責任。
電視臺記者:聯合調查組的成員是如何組成?
丁海洋:11日已經開過一個新聞發布會,介紹過組成成員。調查組由衛生主管部門有關處室的負責人、中央以及省媒體代表、醫學專家、網民代表組成。
曹勁松:我想作個補充。調查組的成員組成,應該是由具有調查資質的人組成,衛生部門的調查組由衛生行政部門、醫患糾紛調解部門、醫學專家組成。同時,把過去的媒體對調查結果的監督,前置到對調查過程的監督。媒體以及網友,實際上是對調查過程的監督。
南京生活頻道記者:我想知道一下處理的標準是什麼?同樣是對患兒家長求救漠視,值班醫生毛曉珺是開除,另外一個耳鼻喉科醫生李旭的處理只是行政警告的處分,這個標準是怎麼定的?
丁海洋:二者之間有區別。毛曉珺是眼科當班醫生,
應該巡視病房,時刻注意患兒身體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毛曉珺沒有認真履行職責,而且工作期間違反規定,進行網路遊戲,性質很嚴重。至於患者家屬給李旭下跪求助的情況,調查組也進行了調查。李醫生是這個病區的耳鼻喉科醫生,不是眼科醫生。兒童出現狀況,理應是眼科醫生去查看,耳鼻喉科醫生負責該科患者的病情診查。患兒家長在情形急迫的情況不能區分,這是很正常。作為耳鼻喉科醫生,當患者家屬來找李旭時,她說:「你去找眼科醫生」。而當孩子搶救時,患者家屬認為一個病區都是眼科,所以來求助,也得到回應。李旭主動幫助患者家屬,給ICU打電話,讓人員趕到現場,時間只有兩分鐘——有這樣情節,我們認為兩者有區別。
南京晨報記者:保安是否打人;在此次事件中,第一次新聞通氣會和現在的調查結果出入非常大,請問南京市衛生局主要領導應負什麼責任並是否向患者道歉?
丁海洋:我們已經關注到「保安是否打人」這件事情了,等這次調查結果後,將在後續調查中進行。關於第一次新聞通氣會和今天的發布會所反映事件性質和事件本來面目相差比較遠,大家有質疑,剛才我已經介紹過了,在這個問題上,衛生局在核實兒童醫院調查結果的時候,有這方面工作欠佳的地方,衛生局在這方面也應該加強。
陳天明:第一次的新聞通氣會是個初步調查情況,由於時間比較短,那天通氣會將初步調查情況和新聞媒體進行了溝通,但這並不是結束,有關責任人還要進一步的調查。根據進一步的調查,發現兒童醫院在調查過程中,調查方式比較簡單,調查手段簡單,不排除兒童醫院領導對醫護人員的袒護,基於這三點,第一次通氣會結束後,組織更多人員,採取兒童醫院方面迴避的方法,用10多個小時,將真實情況全部查清。
大公報記者:此事在網上反響比較強烈,如何看待此事,另外,毛曉珺醫生是否是個案?
陳天明:應該說網絡發布的量比較大,上周五在北京開醫改工作會,會議上接到簡訊,說網絡媒體報導的多。在北京要求立即開會,迅速應對處理這起醫療糾紛。客觀上說,兒童醫院在應對上不及時,在處治上力度不夠,在重視上也力度不夠,在調查結果上也不真實,所以我們給兒童醫院的院長處理得是比較重的。他要承擔這一起事件的領導責任。
上海新聞晨報記者:發現很多市民反映該醫院醫生態度一向不好,請問毛曉珺是否為個案?
丁海洋:在這一次的調查過程中,發現確實如記者所講,有些科室個別醫務人員上班違反規定,上網玩遊戲的情況是有的。毛曉珺的事情是個案,但是從這個事件上舉一反三,將認真了解掌握各個市屬醫療機構有沒有類似情況,這是下一步衛生局糾風部門著力調查的重點,歡迎媒體加強監督。
記者:請問賠償如何展開,患者家屬對調查結果是什麼態度?
許民生:尊重患方選擇的解決途徑,再解決賠償等後續問題。我們尊重徐寶寶父母的選擇,可以在「醫患雙方協商、行政調解、法院訴訟、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四條途徑選擇任何一種。同時,我們認真地督促和監督兒童醫院,要積極穩妥地處理好善後工作,而且要積極配合徐寶寶的父母親。
丁海洋:昨天和患者家屬已經認真溝通,並且將調查宗旨告訴患者家屬。對於我們調查,徐寶寶父母給予支持,熱情提供了許多細節情況,我們對此感謝。對今天這個結果,我們相信徐寶寶父母能夠滿意。
香港文匯報:這次由調查組進入後,真相很快就查清了,請問以後這種「第三方」調查方式能否作為一個常態的調查方法?
曹勁松:這裡糾正一個觀點,這個調查組仍然是由衛生部門主要負責,仍然是一種體制內的調查。不過,這一次邀請了部分媒體代表和網民參與監督。我們是將以前媒體和網民對調查結果的監督前置到對調查過程的監督中來,而這種前置監督方式應該推廣。
龍虎網記者:昨天徐寶寶家屬提供兩個網友代表名單,今天這兩名網友過來想參加調查,但是聽說被拒絕了?
丁海洋:在我們組成聯合調查組後,找到徐寶寶家屬了解詳細情況。大概昨天晚上10點,他們提出可不可以由他們提供兩位記者參加聯合調查組;當時答覆是可以,但是由於調查進展速度比較快,今天上午調查已經結束。所以說並不是已經拒絕,而是調查進展比較快,他們要進來時,已經結束了。
記者:如何解決兒童看病難的問題?
許民生:整體來講,南京醫療資源是豐富的。主要問題是,在我們的大醫院,看大牌專家比較難。看病貴同樣也是。基層醫療機構費用比較低,三級醫療機構費用比較高,還有個人自付比例比較高。不過,東西南北4所兒童醫院建好後,統計數字明顯地顯示,我們兒童醫院的門診量有減少,或者說增幅明顯減低;南醫大二附院兒童醫院、南京同仁醫院兒童醫院就診病人明顯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們兒童看病的問題。江北浦口醫院和中西醫結合醫院因為兒科基礎相對要差一點,所以他們的發展還要一段時間。我們相信,這四所兒童醫院如果能逐漸地完善建設好,同時其他綜合醫院的兒科能夠發揮治療常見病、多發病的作用,兒童看病就醫問題應該能夠得到解決。
稿源:龍虎網
作者:編輯:胡武龍
相關報導
江西文明網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