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委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

2020-12-02 環球網

中新網1月21日電 1月21日,科技部和國家衛健委就「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作出回應。

科技部通過官網回應說,該事件性質惡劣,科技部對此堅決反對,已全面暫停相關人員的科技活動,並將依據調查事實和事件定性,支持配合相關部門對涉事人員及機構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

科技部還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將與有關部門一道,共同推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包括生命科學在內的科研倫理審查制度。同時,科技部將一如既往地鼓勵和支持廣大科研人員在合法合規前提下開展科學研究探索,使科學技術成果持續造福人類發展。

國家衛健委也作出回應,稱科學研究和應用活動應當本著高度負責任的精神,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進行。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根據廣東省及有關部門需要,配合做好後續處置工作。

1月21日,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公布調查結果,調查組初步查明,該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

據調查組介紹,2016年6月開始,賀建奎私自組織包括境外人員參加的項目團隊,蓄意逃避監管,使用安全性、有效性不確切的技術,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賀建奎通過他人偽造倫理審查書,招募8對夫婦志願者(愛滋病病毒抗體男方陽性、女方陰性)參與實驗。為規避愛滋病病毒攜帶者不得實施輔助生殖的相關規定,策劃他人頂替志願者驗血,指使個別從業人員違規在人類胚胎上進行基因編輯並植入母體,最終有2名志願者懷孕,其中1名已生下雙胞胎女嬰「露露」「娜娜」,另1名在懷孕中。其餘6對志願者有1對中途退出實驗,另外5對均未受孕。該行為嚴重違背倫理道德和科研誠信,嚴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在國內外造成惡劣影響。

調查組有關負責人表示,對賀建奎及涉事人員和機構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涉嫌犯罪的將移交公安機關處理。對已出生嬰兒和懷孕志願者,廣東省將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與相關方面共同做好醫學觀察和隨訪等工作。

2018年11月26日,賀建奎團隊對外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誕生。隨即,廣東省對「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展開調查。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科技部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
    近期,有關媒體報導了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有關調查進展情況。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部就「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作出回應。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的回應近期,有關媒體報導了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有關調查進展情況。該事件嚴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國家衛生健康委重申,科學研究和應用活動應當本著高度負責任的精神,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進行。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公布,兩部門深夜表態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21日電 據科技部和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21日晚間,科技部和國家衛健委分別就「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作出回應。科技部表示,支持配合相關部門對涉事人員及機構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國家衛健委回應稱,將根據廣東省及有關部門需要,配合做好後續處置工作。
  • 科技部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明令禁止
    央視新聞11月27日消息,今天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部長茶座」活動中,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對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做出回應。 徐南平表示,2003年頒布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規定,可以以研究為目的,對人體胚胎實施基因編輯和修飾,但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而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震驚社會,官方啟動倫理調查
    據人民網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了。報導稱,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國家衛健委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科研應按法律和倫理準則...
    國家衛健委網站截圖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月21日晚間就「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作出回應。國家衛健委表示,近期,有關媒體報導了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有關調查進展情況。該事件嚴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國家衛生健康委重申,科學研究和應用活動應當本著高度負責任的精神,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進行。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根據廣東省及有關部門需要,配合做好後續處置工作。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後賀建奎現身,國家衛健委與科技部回應此事
    國家衛健委、科技部昨晚聯合在科技部官網上對「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有關信息作出回應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學技術部高度關注11月28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有關「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信息,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核實。
  • 學術界密集回應基因編輯嬰兒:堅決反對 強烈譴責!
    近日,科學家賀建奎宣布,全球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這一消息引發各界廣泛質疑。27日,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先後回應了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明令禁止、堅決反對。  三部門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2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部長茶座」活動中,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2003年頒布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規定,可以以研究為目的,對人體胚胎實施基因編輯和修飾,但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而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為何爭議如此巨大?專家解析疑問
    」的報導持續發酵,短時間內,當事多方出面回應,監管部門介入調查,學術界、法律界集體聲討。專家表示,若報導屬實,此事件帶來的倫理風險和負面社會影響將是無法估量的。26日晚間,國家衛健委向媒體表示,對此事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 國家衛健委、科技部、中國工程院回應「基因編輯嬰兒」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科學技術部關於「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有關信息的回應我們高度關注11月28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有關「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信息,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核實。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科學技術部2018年11月28日中國工程院關於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事件的聲明在今日於香港召開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上,此前媒體廣泛報導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一事的涉事研究者作了該項「研究」的技術報告。
  • 科技部:明令禁止基因編輯嬰兒
    昨天,科技部、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中國科學院多個部門進行回應。科技部表示,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此外,超130名愛滋病研究人士發出聯名信進行堅決反對。
  • 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深圳啟動倫理問題調查
    中國一位科學家幫助一位母親成功生下了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此事在公眾和學界引發了巨大的爭議。這兩名嬰兒的基因經過了編輯,以使她們能夠天然抵抗愛滋病。她們的母親是通過試管嬰兒技術懷孕生產的。據悉,研究人員們在受精卵中,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對CCR5基因進行了修改。CCR5基因是HIV病毒入侵人體所需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理論上,如果這個基因出現變異或缺失,就有可能關閉HIV病毒入侵人體的大門,也就是說,基因編輯後,嬰兒能夠天生免疫愛滋病。
  • 驅動中國昨夜今晨: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始末
    事實上,賀建奎團隊在這次嬰兒基因編輯所採用的的技術名為「CRISPR/Cas9」,屬於基因編輯技術,亦可俗稱「基因剪刀」,這項技術是目前研究最深入、應用最成熟的「基因工具」,整體原理上藉助了基因的運轉機制,來對基因特定的片段進行編輯,其最大的突破在於編輯的環境條件很低,只需要在實驗室中進行即可。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CRISPR雙雄在港同臺發聲
    來源: DeepTech深科技26 日上午,媒體曝出的賀建奎世界首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持續發酵,這也讓原定於 11 月 27 日- 29 日在香港舉行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變得更加矚目。
  • 賀建奎回應基因編輯嬰兒質疑:抵禦愛滋病僅需敲除幾個DNA序列
    11月26日,一則世界首例可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報導刷屏了,人們關心的不僅是醫學的快速進步,更恐懼的是當基因可編輯的人類出現後,人類社會會向怎樣的方向發展。在這一事件中,更多的人是好奇,由好奇開始對事件進行深度了解。據報導,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廣東查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調查組稱賀建奎私自組織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新京報訊 (記者許雯)昨日,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發布消息稱,現已初步查明,該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
  • 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球!可能改變整個人類基因庫
    昨晚,賀建奎本人通過視頻,對此事進行回應。其稱,他們通過全基因組測序評估了基因手術的效果。結果顯示,手術正如預想的那樣安全進行。除了防止HIV感染的基因外,沒有其他基因被修改——她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安全和健康。 ▲賀建奎談「基因編輯嬰兒」爭議:歷史將會證明倫理站在我們這一邊。
  • 昨夜今晨大事:科技部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張家口化工廠爆炸致6死
    重點新聞:①科技部回應稱明令禁止基因編輯嬰兒 中科院稱堅決反對②新發審委53名候選人來了:人員結構大調整!科技部回應稱明令禁止基因編輯嬰兒 中科院稱堅決反對27日下午,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對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做出回應。
  • 法學專家: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涉嫌違反多項醫療法規
    11月26日,有報導稱「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該報導稱,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廣東初步查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新華社報導,記者從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獲悉,現已初步查明,該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
  • 賀建奎現身基因編輯嬰兒:結果是不小心公布的,露露娜娜已出生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已經到第三天了,不斷的持續發酵。因「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受到關注、並將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會議上公布試驗數據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第一天並未現身。今天大家都在等待賀建奎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