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科研應按法律和倫理準則...

2020-12-05 封面新聞

國家衛健委網站截圖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月21日晚間就「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作出回應。

國家衛健委表示,近期,有關媒體報導了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有關調查進展情況。該事件嚴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國家衛生健康委重申,科學研究和應用活動應當本著高度負責任的精神,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進行。

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根據廣東省及有關部門需要,配合做好後續處置工作。

據新華社1月21日報導,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初步查明,該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

調查組介紹,2016年6月開始,賀建奎私自組織包括境外人員參加的項目團隊,蓄意逃避監管,使用安全性、有效性不確切的技術,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賀建奎通過他人偽造倫理審查書,招募8對夫婦志願者(愛滋病病毒抗體男方陽性、女方陰性)參與實驗。為規避愛滋病病毒攜帶者不得實施輔助生殖的相關規定,策劃他人頂替志願者驗血,指使個別從業人員違規在人類胚胎上進行基因編輯並植入母體,最終有2名志願者懷孕,其中1名已生下雙胞胎女嬰「露露」「娜娜」,另1名在懷孕中。其餘6對志願者有1對中途退出實驗,另外5對均未受孕。該行為嚴重違背倫理道德和科研誠信,嚴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在國內外造成惡劣影響。

調查組有關負責人表示,對賀建奎及涉事人員和機構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涉嫌犯罪的將移交公安機關處理。對已出生嬰兒和懷孕志願者,廣東省將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下,與相關方面共同做好醫學觀察和隨訪等工作。

2018年11月26日,賀建奎團隊對外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誕生。隨即,廣東省對「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展開調查。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科技部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
    近期,有關媒體報導了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有關調查進展情況。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部就「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作出回應。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的回應近期,有關媒體報導了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有關調查進展情況。該事件嚴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國家衛生健康委重申,科學研究和應用活動應當本著高度負責任的精神,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進行。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公布,兩部門深夜表態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21日電 據科技部和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21日晚間,科技部和國家衛健委分別就「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作出回應。科技部表示,支持配合相關部門對涉事人員及機構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國家衛健委回應稱,將根據廣東省及有關部門需要,配合做好後續處置工作。
  • 兩部委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
    中新網1月21日電 1月21日,科技部和國家衛健委就「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作出回應。科技部通過官網回應說,該事件性質惡劣,科技部對此堅決反對,已全面暫停相關人員的科技活動,並將依據調查事實和事件定性,支持配合相關部門對涉事人員及機構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科技部還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將與有關部門一道,共同推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包括生命科學在內的科研倫理審查制度。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後賀建奎現身,國家衛健委與科技部回應此事
    國家衛健委、科技部昨晚聯合在科技部官網上對「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有關信息作出回應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學技術部高度關注11月28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有關「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信息,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核實。
  • 國家衛健委、科技部、中國工程院回應「基因編輯嬰兒」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科學技術部關於「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有關信息的回應我們高度關注11月28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有關「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信息,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核實。我們始終重視和維護人民的健康權益,開展科學研究和醫療活動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進行,對違法違規行為堅決予以查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科學技術部2018年11月28日中國工程院關於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事件的聲明在今日於香港召開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上,此前媒體廣泛報導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一事的涉事研究者作了該項「研究」的技術報告。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震驚社會,官方啟動倫理調查
    據人民網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了。報導稱,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學術界密集回應基因編輯嬰兒:堅決反對 強烈譴責!
    近日,科學家賀建奎宣布,全球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這一消息引發各界廣泛質疑。27日,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先後回應了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明令禁止、堅決反對。  三部門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2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部長茶座」活動中,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2003年頒布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規定,可以以研究為目的,對人體胚胎實施基因編輯和修飾,但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而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
  • 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球!可能改變整個人類基因庫
    昨晚,賀建奎本人通過視頻,對此事進行回應。其稱,他們通過全基因組測序評估了基因手術的效果。結果顯示,手術正如預想的那樣安全進行。除了防止HIV感染的基因外,沒有其他基因被修改——她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安全和健康。 ▲賀建奎談「基因編輯嬰兒」爭議:歷史將會證明倫理站在我們這一邊。
  • 基因技術研究:倫理和法律底線不容突破
    「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本以為是生命科學研究的新成果,未曾想引發的卻是一片譁然。據11月27日澎湃新聞報導,上述消息宣布後,上百名中國學者聯合署名發表聲明譴責;南方科大表示對基因編輯嬰兒不知情;深圳醫學倫理委已啟動對此事的倫理問題調查,國家衛健委要求依法依規處理,及時公開結果。
  • 科技部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明令禁止
    央視新聞11月27日消息,今天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部長茶座」活動中,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對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做出回應。 徐南平表示,2003年頒布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規定,可以以研究為目的,對人體胚胎實施基因編輯和修飾,但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而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
  • 關於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的聲明:科研倫理的高壓線不容碰觸
    雖然事件本身的真實性和細節仍有待證實,我們對這一嚴重違反中國現行的法律法規,違背醫學倫理和有效知情同意的違規臨床應用表示強烈反對並予以嚴厲譴責。CRISPR介導的基因編輯技術自2013年出現以來,立刻被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尤其對疾病的治療可能產生劃時代的意義。
  • 「基因編輯嬰兒」涉嫌嚴重違背醫學倫理、學術倫理
    26日,有媒體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引發公眾對該項研究的安全性與倫理性的熱議。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健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 科技部:明令禁止基因編輯嬰兒
    昨天,科技部、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中國科學院多個部門進行回應。科技部表示,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此外,超130名愛滋病研究人士發出聯名信進行堅決反對。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譴責「基因編輯嬰兒」:違反倫理
    中新網11月30日電 近日,賀建奎副教授「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引起國內外學術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9日在官網發表公開信稱,如果該情況被核實,對其做法給人類可能造成的後果表示極度擔憂,對其嚴重違反中國現行法律法規和科學倫理的不負責任行為予以嚴厲譴責。
  • 基因編輯嬰兒涉及哪些法律問題?法學專家全面解讀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法律問題全面解讀涉及哪些違法問題是否需要完善立法本報記者  趙 麗本報實習生 李文靜 崔磊磊《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據中青報調查,賀建奎企業有南科大股份,臨床試驗獲註冊;超百位科學家聯合聲明:危害不可估量,強烈譴責;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認真調查核實。這是截至11月27日13時左右,相關關聯方對首例人類基因編輯嬰兒誕生事件的回應。
  • 「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用法律守好倫理之門
    「基因編輯嬰兒」案12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分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所謂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為何招致輿論痛批和司法介入?「有悖倫理」是最大的質疑點。一則,項目使用的基因編輯技術本身並不難,但充滿不確定性,修改基因對人體是否有副作用謎團重重。而「脫靶」問題一直沒能解決,如此情況下,貿然試驗風險極大。
  • 露露和娜娜長大後能結婚生子嗎?「基因編輯嬰兒」的法律追問
    ,親口承認「基因編輯嬰兒」露露和娜娜已在中國出生的消息。   國家衛健委、科技部28日晚聯合回應稱,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核實,國家衛健委、科技部始終重視和維護人民的健康權益,開展科學研究和醫療活動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進行
  • 首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這正是霍金擔心的!
    根據目前了解到的情況,我校形成如下意見:一、此項研究工作為賀建奎副教授在校外開展,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學校和生物系對此不知情。二、對於賀建奎副教授將基因編輯技術用於人體胚胎研究,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三、南方科技大學嚴格要求科學研究遵照國家法律法規,尊重和遵守國際學術倫理、學術規範。
  • 聚焦「基因編輯嬰兒」案件
    此事引起中國醫學與科研界的普遍震驚與強烈譴責。廣東省立即成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展開調查。2019年7月31日,南山區人民檢察院向南山區法院提起公訴。鑑於案件涉及個人隱私,12月27日,南山區法院依法不公開開庭審理了該案。賀建奎多年從事人類基因測序研究,同時是多家生物科技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投資人。
  • 科技部:「基因編輯嬰兒」被明令禁止
    圖/視覺中國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志願者知情同意書顯示項目經費來自南科大■ 「『基因編輯嬰兒』引爭議 廣東啟動調查」追蹤昨日上午,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在香港召開,因「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受到關注、並將在此會議上公布試驗數據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並未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