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科技部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

2020-12-05 人民日報

近期,有關媒體報導了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有關調查進展情況。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部就「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作出回應。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的回應

近期,有關媒體報導了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有關調查進展情況。該事件嚴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國家衛生健康委重申,科學研究和應用活動應當本著高度負責任的精神,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進行。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根據廣東省及有關部門需要,配合做好後續處置工作。

科學技術部關於對「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的回應

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初步查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是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該事件性質惡劣,科技部對此堅決反對,已全面暫停相關人員的科技活動,並將依據調查事實和事件定性,支持配合相關部門對涉事人員及機構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下一步,科技部將與有關部門一道,共同推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包括生命科學在內的科研倫理審查制度。同時,科技部將一如既往地鼓勵和支持廣大科研人員在合法合規前提下開展科學研究探索,使科學技術成果持續造福人類發展。

(來源:國家衛健委官網、科技部官網)

相關焦點

  • 兩部委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
    中新網1月21日電 1月21日,科技部和國家衛健委就「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作出回應。科技部通過官網回應說,該事件性質惡劣,科技部對此堅決反對,已全面暫停相關人員的科技活動,並將依據調查事實和事件定性,支持配合相關部門對涉事人員及機構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科技部還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將與有關部門一道,共同推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包括生命科學在內的科研倫理審查制度。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後賀建奎現身,國家衛健委與科技部回應此事
    國家衛健委、科技部昨晚聯合在科技部官網上對「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有關信息作出回應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學技術部高度關注11月28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有關「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信息,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核實。
  • 國家衛健委、科技部、中國工程院回應「基因編輯嬰兒」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科學技術部關於「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有關信息的回應我們高度關注11月28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有關「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信息,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核實。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科學技術部2018年11月28日中國工程院關於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事件的聲明在今日於香港召開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上,此前媒體廣泛報導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一事的涉事研究者作了該項「研究」的技術報告。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公布,兩部門深夜表態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21日電 據科技部和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21日晚間,科技部和國家衛健委分別就「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作出回應。科技部表示,支持配合相關部門對涉事人員及機構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國家衛健委回應稱,將根據廣東省及有關部門需要,配合做好後續處置工作。
  • 科技部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明令禁止
    央視新聞11月27日消息,今天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部長茶座」活動中,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對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做出回應。 徐南平表示,2003年頒布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規定,可以以研究為目的,對人體胚胎實施基因編輯和修飾,但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而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
  • 科技部:明令禁止基因編輯嬰兒
    昨天,科技部、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中國科學院多個部門進行回應。科技部表示,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此外,超130名愛滋病研究人士發出聯名信進行堅決反對。
  • 國家衛健委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科研應按法律和倫理準則...
    國家衛健委網站截圖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月21日晚間就「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作出回應。國家衛健委表示,近期,有關媒體報導了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有關調查進展情況。該事件嚴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國家衛生健康委重申,科學研究和應用活動應當本著高度負責任的精神,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進行。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根據廣東省及有關部門需要,配合做好後續處置工作。
  • 賀建奎回應基因編輯嬰兒質疑:抵禦愛滋病僅需敲除幾個DNA序列
    11月26日,一則世界首例可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報導刷屏了,人們關心的不僅是醫學的快速進步,更恐懼的是當基因可編輯的人類出現後,人類社會會向怎樣的方向發展。在這一事件中,更多的人是好奇,由好奇開始對事件進行深度了解。據報導,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球!可能改變整個人類基因庫
    昨晚,賀建奎本人通過視頻,對此事進行回應。其稱,他們通過全基因組測序評估了基因手術的效果。結果顯示,手術正如預想的那樣安全進行。除了防止HIV感染的基因外,沒有其他基因被修改——她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安全和健康。 ▲賀建奎談「基因編輯嬰兒」爭議:歷史將會證明倫理站在我們這一邊。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為何爭議如此巨大?專家解析疑問
    」的報導持續發酵,短時間內,當事多方出面回應,監管部門介入調查,學術界、法律界集體聲討。專家表示,若報導屬實,此事件帶來的倫理風險和負面社會影響將是無法估量的。26日晚間,國家衛健委向媒體表示,對此事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 學術界密集回應基因編輯嬰兒:堅決反對 強烈譴責!
    近日,科學家賀建奎宣布,全球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這一消息引發各界廣泛質疑。27日,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先後回應了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明令禁止、堅決反對。  三部門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2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部長茶座」活動中,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2003年頒布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規定,可以以研究為目的,對人體胚胎實施基因編輯和修飾,但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而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
  • 昨夜今晨大事:科技部回應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張家口化工廠爆炸致6死
    重點新聞:①科技部回應稱明令禁止基因編輯嬰兒 中科院稱堅決反對②新發審委53名候選人來了:人員結構大調整!科技部回應稱明令禁止基因編輯嬰兒 中科院稱堅決反對27日下午,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對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做出回應。
  • 科技部將嚴肅處理「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至今無人能聯繫到賀建奎
    (據科技日報)中科院、科技部回應:堅決反對、明令禁止昨晚,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就「基因編輯嬰兒」發表聲明。聲明表示,堅決反對在理論不確定、技術不完善、風險不可控、倫理法規明確禁止的情況下開展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臨床應用。此外昨天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也表示,科技部將配合相關部門開展調查,在進一步核實後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 科技部:「基因編輯嬰兒」被明令禁止
    圖/視覺中國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志願者知情同意書顯示項目經費來自南科大■ 「『基因編輯嬰兒』引爭議 廣東啟動調查」追蹤昨日上午,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在香港召開,因「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受到關注、並將在此會議上公布試驗數據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並未現身。
  • 怎樣對兩個基因編輯嬰兒負責?賀建奎依舊有4個問題無法回答
    這也是近幾天以來,風口浪尖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當事人首次正式公開回應此事,按照之前賀建奎團隊所說,他在會上分享了實驗數據,大致介紹了實驗的背景與過程,演講結束後在提問環節回答了主持人及現場記者的部分提問。
  • 驅動中國昨夜今晨: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始末
    聲明中還稱,這項研究對中國絕大多數勤勤懇懇科研創新又堅守科學家道德底線的學者們是極為不公平的,國家一定要迅速立法嚴格監管,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我們可能還有一線機會在不可挽回前,關上它。對於業內的強烈譴責,賀建奎本人及其團隊並未在第一時間發布回應,不過其本人已經遇見了這項工作將會引起業內輿論反彈。在其公布成果的網站上,賀建奎發布了一則解釋首對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背後的細節。
  • 斯坦福確認未與賀建奎合作 基因編輯嬰兒如何收場?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所涉各方,在陸續公布調查結論,紛紛撇清。同時,基因編輯的法規、制度在加緊完善中,不過,看上去仍任重道遠。自今年2月以來,史丹福大學已對多名涉及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的研究人員展開調查,如今公布結論。在事件調查陸續公布結論的同時,國內在基因編輯領域的規則制度建設也加緊步伐。目前,國家衛健委已公布相關條例並徵求意見,其中,基因編輯技術被納入高風險生物科學新技術之列,將由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管理。制度建設正在完善中。
  • 「基因編輯嬰兒」涉嫌嚴重違背醫學倫理、學術倫理
    26日,有媒體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引發公眾對該項研究的安全性與倫理性的熱議。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健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 法學專家: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涉嫌違反多項醫療法規
    編輯基因到底是什麼技術,它可以用在哪些方面?用於人體的編輯嬰兒其主要問題是什麼?在倫理上和法律上又面臨哪些問題?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基因標記技術本身有廣泛的研究應用前景,但目前用於人體還有很大的技術風險,其次,事件中選擇編輯CCR5基因也非常不科學,很可能造成嬰兒其他方面的免疫力下降。法律專家也表示,此舉涉嫌違反與醫學倫理審查相關的多項法規。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震驚社會,官方啟動倫理調查
    據人民網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了。報導稱,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