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寶寶事件似乎仍未結束,近來竟有網帖爆料稱「毛曉珺自殺了」。雖然,快報記者最終證實這是一個謠言,但徐寶寶事件的後遺症仍在持續:醫院高度緊張,醫生們接診生怕引發投訴;主管部門也頭疼,似乎越來越不被信任;甚至一些患者也感到困惑,總會想,醫生會不會誤診。而同時期,鎮江發生孕婦輸尿管被縫事件、湖北通城縣發生「右腿骨折,左腿手術」醫療事故,醫患關係近來似乎處在一個非常緊張的時刻,甚至有醫護人員形容「到了崩潰的邊緣」。
快報記者 安瑩 劉峻
毛醫生自殺身亡?謠言!
徐寶寶事件發生之後,毛曉珺就像蒸發了一樣。但近日,南京本地一家網站的論壇裡,有網友爆料稱:「上周聽說毛醫生跳樓自殺死亡了,開始以為謠傳,後來找朋友證實了一下,是真的。那一刻,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網友爆料:毛醫生自殺身亡可信度90%
昨天快報記者聯繫上了第一個爆出「毛曉珺自殺身亡」的發帖人ddttzz,據ddttzz稱,他聽好幾個醫院的朋友說了此事,包括南京某大醫院的護士長都說毛曉珺已經自殺了,這基本上就像殺人遊戲一樣,他被大家投票「殺」死了。不過,ddttzz並不願意提供知情者的聯繫方式。ddttzz認為毛曉珺心理崩潰是有根可循的,毛曉珺之前是副主任醫師,事故發生前不久他結束了為期兩年的醫療援非任務,正準備提拔為主任醫師。節骨眼上發生這種事情,對毛曉珺來說,前途基本沒有了,40多歲的人,人生全部清零,心理崩潰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ddttzz也認為毛曉珺沒必要自殺,他給出的理由是「罪不至死」。當快報記者向ddttzz求證毛曉珺自殺的消息可信度有多高時,他說:「90%吧,在衛生系統內部,這已經不是新聞了。我的醫院朋友那天聊天隨口提起說,毛曉珺幾天前就自殺了,不知道是上吊還是跳樓。」
記者證實:有朋友昨天中午接通毛醫生電話
昨天下午,快報記者採訪了南京市兒童醫院和南京衛生局的相關負責人,對於毛曉珺的現狀,他們不願意多談。南京兒童醫院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現在只想徐寶寶事件被人淡忘得越快越好。」至於有沒有自殺,他們表示不知道。
與此同時,西祠「南京零距離」版主周桂華也在求證毛曉珺是否自殺一事,他告訴記者,「中午給南京衛生局一位朋友打電話求證此事,這個朋友和毛曉珺很熟悉,他給毛曉珺打了電話,電話那頭是毛曉珺本人親自接的,證明毛醫生並沒有自殺。帖子裡所說的毛醫生自殺的消息,屬於某些網友造謠而發。」快報記者隨即採訪了公安部門,有關人士透露,毛曉珺的戶口並沒有註銷。
這個帖子一經爆料,就引來了許多網友的關注。大多數的網友對這個消息還是持有懷疑的態度。
醫患雙方的信任降到歷史最低
徐寶寶事件,給南京市兒童醫院帶來的,是一場地震。事情已經過去了一陣,帶孩子前來看病的家長心裡是否還有陰影?處在漩渦中心的兒童醫院醫護人員目前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最近一段時間,快報記者到兒童醫院進行了探訪。
周邊醫院不敢再隨便接診,兒童醫院門診量暴增
昨天下午3點,快報記者來到南京市兒童醫院。與11月12日徐寶寶事件剛剛曝光之後相比,該醫院的門診可以說是人滿為患。一樓到五樓,幾乎每個科室都有不少病人在排隊。快報記者在一樓的方便門診數了一下,掛號的人已經排了37位。醫院工作人員告訴快報記者,「每年夏天是兒童看病的高峰期,到了十一月份就轉為淡季。你看今天的天氣陰冷,按常規,如果不是很急的病,許多家長是不會帶孩子來看病的,但今天的病人還和往常一樣,有增無減。最近一段時間,來兒童醫院看病的人比夏天的旺季還要多。」徐寶寶事件過後,周邊的醫院對重症的患兒能推則推,能躲則躲,有的甚至直接說:「轉兒童醫院,這個病我們看不了。」
來到輸液室,護士一路小跑忙著照顧病人,說話輕聲細氣,十分溫柔,輸液間隙,護士們也時不時摸摸孩子額頭,「頭還疼不疼了,有沒有想嘔的感覺啊?」而平時不涉足輸液室的醫生,也會每隔一個小時就過來詢問孩子們的病情。
在門診二樓,快報記者隨機觀察了七、八、九三個診室,來看病的孩子大多是因為感冒。醫生們對於小病人的病情詢問得也十分耐心,有的家長對甲流還抱有恐懼心理,醫生會耐心地說,現在90%感冒的人是甲流,沒有那麼可怕,只要及時治療,吃藥打針,多休息多喝水,孩子很快就能好起來了。
壓力大,老專家委屈得大哭
毛曉珺雖然離開了兒童醫院,壓力卻從來沒有遠離這家醫院。
12月11日是星期五,很多市民都準備開心過周末了。南京市兒童醫院的一位老專家,卻沒有這樣的心情。拖著透支的身體,看著滿病房的患兒,他無奈、委屈的情緒一下就爆發了:「壓力太大了,以後的日子怎麼辦啊!」話沒有說完,眼淚就刷地流了下來。周圍的醫護人員都愣了,這名50多歲的專家從來沒有在人前哭過。本來只能容納6張病床的科室,現在不斷加床、加床,到星期五,已經到40多張了。
其實不僅這位專家,兒童醫院很多醫生都面臨同樣的壓力。兒童醫院由於剛發生了徐寶寶事件,最近對患者的到來是有求必應。即使這樣,卻並不能換來每位患者的理解。
在快報記者的採訪過程中,有專家透露了這樣兩個讓他們有些「寒心」的小細節。一次門診檢查,一位醫生不小心滑倒,骨折站不起來了,一旁的患者家屬卻說:「你裝什麼裝,還不趕緊起來。」還有一位醫生,在門診時起身上了個廁所,馬上有家屬說:「又沒有前列腺炎……」
「事情雖小,但足以說明醫患之間的信任已經降至冰點。患者有怨氣我們理解,但是這麼多人來醫院看病,是機器也受不了啊,我們需要僅僅是一點理解。」有位專家告訴快報記者,曾一個晚上看了近一百患兒。無論是醫生的精力,還是醫院的承受能力,都已到了極限,就像一根已經繃得緊緊的弦。
邵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