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印度空軍在泰米爾納德邦的蘇魯爾空軍基地舉行儀式,慶祝第18飛行子彈中隊正式成立。與其他印度空軍中隊相比,第18中隊的成立非常引人注目,原因就是它的裝備非常特殊,是一直處在輿論風口浪尖的印度國產的LCA光輝戰機,而該中隊也是印軍繼第45飛刀中隊後的第二支裝備LCA戰機的中隊。
在中隊成立儀式上,為了鼓舞士氣,印度空軍參謀長巴達烏裡亞將軍還親自駕駛一架單座的LCA戰機升空進行了飛行體驗。這種高調的行為同時也是展現了印度軍方對LCA戰機的認可,當然不管這種認可是不是真心的,這種姿態還是很到位的。
巴達烏裡亞將軍
目前印度空軍為兩個中隊訂購的LCA光輝MK1戰機總共是40架,包括32架單座型和8架雙座教練型,每個中隊是16架單座型加4架雙座型的配置,但是在具體的單座型上又有區別。其中第45中隊裝備的光輝MK1全部都是初始作戰能力版(IOC版),而新成立的這個第18中隊則將裝備完全作戰能力版(FOC版),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在於FOC版具備更完善的飛行性能,更大的飛行包線,同時具備了IOC版沒有的空中加油和超視距空戰能力。而在第18中隊的光輝戰機交付過程中,第45中隊的IOC版光輝也將陸續升級到FOC版。
除了開始交付的首批40架光輝MK1戰機外,在今年3月印度空軍已經籤訂了價值380億盧比的後續83架光輝MK1A戰機的合同,這就意味著未來至少還會有4個裝備光輝戰機的中隊出現在印度空軍的行列,這個換裝決心還是相當大的。而在設備配置上MK1A也將比MK1更加完備,包括新的雷達告警接收機、電子幹擾吊艙、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新的中距彈都將配備MK1A,不過首批MK1A即使全部順利,交付時間也要三年之後了。
這次接裝光輝的第18中隊雖然是新成立的,但其實這個番號並不是新番號,它是沿用的2016年解散的使用米格-27ML戰機的第18中隊的番號,而這個中隊在印度空軍中的地位比較重要。
根據印軍的資料記載,最初的第18中隊是成立於1965年4月,它以「 Teevra aur Nirbhaya」(「迅捷而無所畏懼」)為中隊的座右銘,並積極參加了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該中隊的飛行員Nirmal Jit Singh Sekhon在這場衝突中拿下了印度空軍最高榮譽「 Param Vir Chakra」勇氣獎。
在裝備方面,第18中隊最初是使用的蚊蚋輕型戰鬥機,後來在1989年換裝了米格-27戰機專職對地攻擊,這次換裝光輝戰機可以說又是回歸了最初成立時的本職任務。
在駐防基地方面,第18中隊之前長期都是駐防在東北部的卡萊坤達基地,而這次成立則是改為了蘇魯爾基地,該基地位於印度南部,不管是距離巴基斯坦還是我國都非常遠,而光輝戰機的作戰半徑非常近,在戰時就必須進行長距離的轉場,所以這應該並不是第18中隊未來的真正部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