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藍藻的危害大,小龍蝦長得慢、水體缺氧全是因為它!
藍藻是一類進化歷史比較悠久、革蘭氏染色陰性、無鞭毛、含葉綠素a,不含葉綠體的一種藻類、能進行產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單細胞原核生物。
目前已知藍藻約2000多種,而中國有記錄的有900種,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藍球藻類、顫藻(顫藍藻細胞藻)類、念珠藻類、髮菜類。
養殖池塘中普遍存在的藍藻(主要是項圈藻、魚腥藻、微囊藻),在沒有形成水華時,藍藻也是水中藻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會利用水中營養物質進行光合作用,降低池塘氨氮含量,為池塘提供氧氣…… 只有形成水華時,水體穩定性較差,造成藍藻大量裂解死亡,釋放藻毒素,對魚蝦蟹的生長產生不利影響。
藍藻都為單細胞生物,以細胞群形式出現時才容易看見,也就是我們通常見到的「水華」。一旦形成「水華」將會造成以下的情況:
(一)水體pH值波動大,夜間容易缺氧
藍藻形成「水華」雖然白天可以產生很多的溶解氧,但是夜間藍藻會進行耗氧的呼吸作用,將會導致水體產生缺氧狀態,容易引起小龍蝦/河蟹趴邊、上草等;
大部分藍藻具有「空泡」會懸浮在水體當中,水面形成藍綠色,遮蔽水體陽光,導致池塘水草、其他藻類無法進行正常的生長,導致底部沒有陽光,臭底;
(二) 藍藻具有毒性,嚴重情況下威脅小龍蝦/河蟹的生存
藍藻具有藻毒素,一旦處理不當,死亡後會分泌藻毒素造成小龍蝦直接中毒死亡;
1、 進水水源自帶藍藻
2、 高溫高光照
3、 水體營養豐富(氮磷比失調)
4、 水體流動性差
一、 氮磷比
浮遊植物同時消耗氮和磷,使氮和磷以同樣的方式變化,故使N/P比值保持恆定,能反映浮遊植物生長的總效應,池塘最適氮磷比約為11,當氮磷比大於20時最易發生藍藻水華。
二、 池塘氮磷比失調的原因
1、 投料。5月、6月投餵量較多,殘餌、糞便增多,水生生物(浮遊動物、浮遊植物)代謝加快,都會造成水體中氨氮含量超標,水體中氮、磷都比較多的時候,藍藻容易爆發。
2、 進水源。進水水源自帶藍藻,尤其是河道水,再就是隨雨水注入養殖塘。
3、 肥水習慣,氮肥磷肥搭配使用,避免單一使用磷肥。
4、 池塘生態系統中產生代謝廢物。
三、 微生物製劑抑制藍藻原理
1、 通過生物競爭,平衡氮磷比例,從根本上防止藍藻的發生;
2、微生物通過大量繁殖,和藍藻爭奪氧氣,抑制其光合作用,減緩藍藻繁殖速度,同時穩定水體PH值;
3、通過分泌胞外活性產物來抑制藍藻的繁殖。
四、 如何處理?
1、 加大肥水力度:無論在防治還是治療藍藻上,在施用微生物製劑的基礎上,一定要加大肥水力度,定期的向池塘當中補充小球藻,平衡水體營養元素,從而加快有益藻的繁殖,使其儘快成為優勢種。
2、加大檢測力度:在藍藻暴發期間,當需要進水的時候,請專業技術人員對所進水源進行仔細檢查,防止帶有藍藻的水進入池塘。
3、可以向池中潑灑有機酸解毒營養類,以緩解藍藻的毒性。市面上的有機酸林林總總,建議大家選擇含量高的,且最好濃縮,使用時一般用量較多,方便攜帶。
4、排上層水同時加優質的外源水,換掉部分藍藻水。
以上就是藍藻的相關處理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成功地度過高溫期!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