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塘藍藻爆發,你能想殺就殺嗎,風險如何防控?2016-08-03 10:5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12452 次 我要評論
    記者:水產村張紅美
    藍藻處理問題一直是水產養殖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每年因為殺藍藻出現的翻塘事故不計其數,那麼如何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如何預防藍藻爆發和去除藍藻?首先要了解藍藻的一些特性,才好對症施治,取得最佳效果。那蟹塘藍藻爆發到底該怎麼處理呢?下面就這個問題,水產村記者採訪了水世紀華東區劉格經理。
    劉經理說,藍藻處理原則:第一個看藍藻的種類、第二個看水草的種類、第三個看池塘裡面藍藻的量。蟹塘藍藻爆發主要是因為池塘缺碳源引起的,藍藻大多浮在水體表層,與空氣接觸的機會多,能利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當水體中碳源缺乏時,其它藻類如綠藻和硅藻因缺碳而不能生長,藍藻就形成優勢種群。具體該怎麼做呢?
    一、藍藻種類
    常見的有:藍球藻(色球藻)、微囊藻、顫藻、念珠藻、魚腥藻等。藍藻都為單細胞生物,以細胞群形式出現時才容易看見,也就是我們通常見到的「水華」。
    二、藍藻形成原因
    1、主要原因是水體的富營養化,簡單點說就是水體中氮磷等營養物質比例失衡。水產養殖一段時間後,隨著飼餵量加大,水體中的糞便也增多,導致水體中氮磷含量增多,進而形成藍藻。
    2、藍藻的大規模爆發一般發生在高溫季節,因此溫度也是藍藻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春天水溫較低,加上養殖戶飼料投餵量相對較少,養殖水體輸入的營養元素相對夏天較少,藍藻爆發的概率小。進入夏季,天氣晴朗、無風、光線強,養殖戶飼料投餵量加大,養殖水體營養輸入增多。此時如果養殖池塘中有藍藻藻種,就會大量繁殖,形成優勢種。
    3、有些水產養殖過程中會引入外源水,外源水體中藍藻含量偏多,引入養殖池水中後容易引起藍藻爆發。
    三、蟹塘藍藻處理風險跟水草有關
    1、伊樂藻為主的塘
    伊樂藻屬於低溫草,高溫季節如果伊樂藻已經休眠,或者已經發黑,此時蟹塘溶氧已經比較低了。這時再去殺藍藻的話,風險就特別高:藍藻死亡會加速溶氧的消耗,很容易導致這個塘急聚缺氧;另外會大量產生氨氮,亞鹽,硫化氫;缺氧情況下藍藻的毒素也會變強,會是水生動物中毒。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塘口殺過藍藻之後,出現魚蝦蟹大量死亡的原因。
    2、輪葉黑藻為主或者水韭菜為主的塘
    輪葉黑藻和水韭菜屬於高溫草,他在高溫情況下會長得很快,同時他的產氧能力會很強。活性很好的情況下:除了產氧以外,對水體氨氮、亞鹽吸收比較好,處理起來風險程度會小一些。
    處理的原則:處理得越早越好,藍藻量越小越好。這個時候處理風險會比較小些,如果藍藻量特別大的情況下,形成油膜,一般建議在沒有出現油膜的時候處理掉。
    四、殺完藍藻及時補充溶氧和解毒
    一般市面上的殺藍藻的藥物比較慢,需要2-3天藍藻才死亡。用這一類藥物,增氧機要勤開,一般藍藻死後會發白,如果發白的東西比較多,當天晚上就要底改增氧。死亡的藍藻耗氧特別多,如果沒有水草,能佔到整個池塘的耗氧的90%。
    很多人看到別人頭一天殺藍藻沒事,第二天也是晴天,就選擇在那一天殺,卻不考慮後面的天氣情況。殺藍藻,一定要知道往後兩三天的天氣情況,最好都是晴天,最好夜晚風大,並且水面水草覆蓋面積不要太大。夏天天氣多變,往往白天風大,而傍晚開始沒有一絲風,夜晚缺氧就會相當明顯,撞上這樣的日子殺了藍藻,一定要守在池塘邊的房子裡,夜晚多起來巡塘,加水增氧,架增氧機,撒顆粒氧。說了這麼多,有一點最為關鍵的,那就是天氣。一般起早四五點去殺,當天晚上就得過水,增氧,第二天解毒(活性炭,解毒靈一類的)。
    五、藍藻的防控
    1、控制水草的量,池塘水草控制在池塘面積的60%,不宜過多,過多容易導致池塘碳源缺乏,pH過高,導致藍藻爆發,這是控制pH值的根本方法。
    2、定期使用「水博士」能夠緩解ph,補充碳源 ,抑制藍藻的繁殖。
    3、「晴用芽孢,陰雨光合」:藍藻又名藍細菌,芽孢在晴天使用本身可以與藍藻競爭,同時其分泌的多肽類物資具有抗菌作用,能較好的抑制藍細菌(即藍藻)。藍藻本身也屬於光合細菌一種,所以在陰雨天其它菌種和藻類繁殖減慢的時候使用光合細菌可以對藍藻形成很好的競爭抑制作用。
    4、加大肥水力度,平衡水體營養元素,促進有益藻類的繁殖,定期使用「活肥」來增加有益藻的繁殖,抑制藍藻的繁殖。
    今天有個鹽城射陽河蟹養殖戶張先生打電話過來諮詢說,現在塘口藍藻問題比較嚴重,已經形成油膜,而且之前種的伊樂藻沒長起來,現在塘裡就放了點水花生。針對以上水世紀劉經理分析的殺害藍藻所產生的危害,劉經理說他不建議用藥殺,直接殺對水體傷害太大。他建議把塘裡藍藻撈走,從藻水好的塘抽水補充換水,抑制藍藻繁殖,連續重複幾天。
資訊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