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NIST的熱磁成像與控制項目正在開發納米級別的溫度傳感器
位於馬裡蘭州的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納米級超靈敏溫度傳感器陣列,據悉,這種傳感器可以嵌入到各種材料中。
該系統將是第一個在不透明的三維體積中對微觀溫度進行實時測量的系統,其中可能包括醫用植入物、冰箱、電子設備,甚至是人體。
該團隊介紹,熱磁成像和控制(Thermal MagIC)項目可能會給生物學、醫學、化學合成、製冷、汽車工業、塑料生產等許多領域的溫度測量帶來革命變化。NIST的物理學家Cindi Dennis:「幾乎任何地方的溫度都起著關鍵作用。」「這是無處不在。」
Thermal MagIC將通過使用磁信號隨溫度變化的納米級物體來發揮作用。這些傳感器將被植入到被研究的液體或固體中,例如可作為人工關節置換的一部分的融化塑料中,或通過冰箱循環的液體冷卻劑中。遙感系統將接收到這些磁性信號,被研究的系統將不會受到導線或其他笨重的外部物體的影響。
它可以使溫度測量的精確度比最先進的技術提高10倍,精確度在100毫秒內達到25millikelvin。測量可到國際單位制(SI);換句話說,它的讀數可以精確地與開爾文的基本定義相關聯。(開爾文是世界上最基本的溫度單位)
該系統旨在測量200至400開爾文(K), -73至126攝氏度的溫度範圍。有可能實現更大的溫度範圍。
Dennis:「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如果我們能開發出來,我們有信心會用到更多領域,並做一些我們目前無法想像的事情。」
第一步是製造納米級別的磁體,這種磁體能在溫度變化時發出強烈的磁性信號。它們對溫度變化的敏感度要比現有的任何物體高出10倍。
為了找到材料和結構的正確組合,該團隊正在使用NIST開發的建模軟體。面向對象的微磁學模擬軟體OOMMF將用於識別新材料並進行合成,然後進行表徵。結果將反饋到OOMMF,以預測他們下一步應該嘗試何種材料組合。
「在磁性納米物體方面,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非常有希望的結果,但我們還沒有到那一步。」
研究小組已經發現並測試了一種很有前景的納米顆粒材料,這種材料由鐵和鈷組成,其溫度敏感性根據製備材料的方式可控地變化。加入適當的外殼材料來包裹納米顆粒的核心,將使研究小組更接近於為Thermal MagIC創造一個工作的溫度敏感納米顆粒。
來自磁體的信號將由一個磁粒子成像儀(MPI)的變體採集,該磁粒子成像器圍繞樣品並測量出納米粒子發出的磁信號。
雖然存在類似的MPI系統,但它們的靈敏度還不足以測量溫度微小變化所產生的微小磁性信號。NIST團隊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增強信號。
NIST的物理學家Solomon Woods:「我們的儀器與MPI非常相似,但因為我們必須測量溫度,而不僅僅是測量納米物體的存在,我們本質上需要將MPI的信噪比提高1000到10000倍。」
他們計劃使用諸如SQUID(超導量子幹涉裝置)、測量磁場極其細微變化的低溫傳感器,或者檢測外部磁場如何改變原子能級的原子磁強計等技術來增強信號。
該項目的最後一部分是確保測量結果可以追溯到SI,這是一個由NIST物理學家韋斯·圖領導的項目。這將包括測量納米溫度計在不同溫度下的磁信號,而這些溫度是由標準儀器同時測量的。
Woods:「儘管在疫情期間開展工作面臨挑戰,但我們的新實驗室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功。」「這些成就包括我們首次合成用於測溫的多層納米磁系統,以及利用從原子鐘研究中借鑑的超穩定磁溫度測量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