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用四種方法來毀滅宇宙

2021-01-15 全息美水剝離

研究認為我們的星球難免會遭到厄運——約60億年之後,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將會全部消耗殆盡,太陽光會因此消失,屆時地球生命將因而失去能量來源而滅絕。那時的太陽會膨脹變大,將會經歷紅巨星、白矮星、黑矮星而滅亡。然而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上千億個恆星中的一顆,就算是浩瀚如銀河系,也只是在可觀測的宇宙中數千億個星系之一。那麼,這整個廣闊的宇宙,將會以何種方式結束如今的存在?本文介紹了宇宙滅亡的四種可能的方式。

大凍結

是什麼使得我們這個世界能夠合理地運轉?答案是能量!你的車能開動是因為汽車消耗了能量;你的筆記本能運行是因為有電能,而這個電能是由燃料燃燒產生的熱能轉化來的;包括人在內的所有地球生物之所以能維持生命,得益於太陽的能量。如果有一天,宇宙的能量全消耗完了,你能想像會是什麼樣子嗎?毫無疑問,那時宇宙就會像死了一樣寂靜,科學家們稱之為「熱寂」。也有人也稱為「大凍結」,意為萬物的活動被凍結。眾多科學家猜測我們的宇宙將以大凍結的方式結束。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個情況呢?這是由熱力學第二定律得出的。

熱力學第二定律是熱力學基本定律之一,它揭示了這麼一條原理: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即「熵」)不會減小。也就是說,我們整個宇宙在朝著熵增大的方向在前進,終有一天宇宙的熵會達到最大值,而後將不再改變。當宇宙的熵達到最大值時,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經全部轉化為熱能,所有物質都因達到熱平衡而處於相同的溫度下。到時,由於燃料耗盡,所有的恆星都不再發光,宇宙的熱活動終止,整個宇宙陷入一片陰冷無生機的大黑暗當中。

在19世紀初期熱力學發展以後,熱寂是宇宙滅亡的唯一選項。但進入20世紀以後,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天文物理學的發展,人們對於宇宙的了解更加深入,更多宇宙滅亡的可能性被提出來。如今關於宇宙如何滅亡的猜測已經超過了10種。

大坍縮

對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兩大領域都作出傑出貢獻、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的愛因斯坦居然也曾公開承認錯誤,並且將這個錯誤稱為「一生中最大的錯誤」。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愛因斯坦一開始就相信宇宙是靜態的,不會膨脹也不會縮小。但是這與他自己創造的引力場方程相矛盾——從引力場方程可以推斷出宇宙是變化的。為了支持宇宙是靜態不變的觀點,愛因斯坦往引力場方程裡加入了一個常數,稱之為「宇宙學常數」。然而在1929年,美國科學家哈勃發現星系紅移的哈勃定律,證明宇宙在不斷的膨脹,徹底否定了愛因斯坦的「靜態宇宙模型」。聽到哈勃的發現後,雖然當時愛因斯坦已經「名震天下」,但他仍十分大度地公開承認往引力場方程引入宇宙學常數是個錯誤的行為。

哈勃定律奠定了膨脹宇宙模型的基礎,膨脹宇宙模型目前仍被廣大科學家所接受。一個自然而然的問題隨之出現,宇宙會一直膨脹到什麼程度?最終的結果會是怎麼樣的?如果宇宙永無休止膨脹的話,熱寂依然是宇宙的結束方式。

但以霍金為代表的科學家認為:當宇宙膨脹到一定程度以後,膨脹停止。然後隨著引力的作用,宇宙將開始收縮,向內塌陷,直到它坍塌回為超級熱、超稠密的奇點。

這是因為宇宙初始的大爆炸產生了非常強大的衝力,促使宇宙向外膨脹。但如果宇宙的密度足夠大,就會迫使這種膨脹的趨勢減弱,速度減慢。而當膨脹到一定程度以後,宇宙就會由於引力的作用開始收縮。暗物質的發現給了我們無限遐想,這種無處不在但卻看不見的物質也許大量充斥空間,能產生強大的引力幫我們把這個世界拉回來。

但「大坍縮」理論在世紀之交時遭到了「悶頭一棍」—— 1998年,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天體物理學家索爾·珀爾馬特通過觀測Ia型超新星發現:宇宙在加速膨脹!如此看來,宇宙的引力並沒有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起作用,似乎「大凍結」比「變回奇點」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大變化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一個人手裡握著一粒神奇的「冰晶」,他把「冰晶」往海裡一扔,全世界的海瞬間結冰了。

這是什麼冰晶如此厲害?這就是冰9。

實際上,一杯水想要結冰,首先就要先形成冰晶,而冰晶的產生不僅僅要求溫度低於水的熔點,還要求水中最好要有雜質——雜質有助於冰晶的形成。而一旦有一粒冰晶存在,整杯水就會像觸發機關一樣的快速凝結成冰。所以,一杯100%純淨的水,即使水過冷(溫度低於熔點),它還不會結冰。但你只要往水裡扔一粒冰晶,水瞬間就會全部結冰。物質傾向於向更加穩定的狀態轉化——假設有一個球被放在一個小坡的坡頂,坡頂的球不穩定,容易滾到低處。這時只要有人推一下球,球就會滾到相對穩定的坡底。類似的,低溫下的水結冰就像是坡頂的球滾下坡底,而冰晶就是推動球滾動的外力。

冰9其實是科特·馮內古特的小說《貓的搖籃》中出現的一種虛構材料。冰9的熔點為45.8℃。當冰九與溫度低於45.8°C的液態水接觸時,它會充當晶種,並導致水凝固,形成更多的低能量的冰9。這個事情看起來很荒謬,卻給我們一個深深的啟發:宇宙會不會就像一杯過冷的水,它將一直平穩運行,直到一個帶來滅頂之災的「冰晶」出現,這將導致宇宙的狀態迅速向「冰」轉化。

科學家們認為這個「冰晶」就是真空氣泡。真空氣泡裡面並非沒有物質,因為根據量子力學的原理,真空內也存在粒子,但它們是瞬間產生和衰變的。真空氣泡以宇宙最低能量的狀態存在,它可以吞併一切。其滅亡宇宙的方式便是真空衰減——真空氣泡以光速席捲一切,其範圍也不斷變大。被它籠罩住的區域內,不僅生物無法存活,所有的物質甚至都會被打得粉碎,變成看不見的微觀粒子。

大撕裂

2003年,美國新罕布夏達特茅斯大學的物理學家羅伯特·卡德威爾提出了「大撕裂」假說。卡德威爾認為:550億年後,宇宙膨脹到一定的程度,宇宙裡所有的物質都會被撕裂,甚至連原子都不能倖免。小如原子都可能被撕裂,這個結局無疑是十分慘烈的,著實令人恐懼!

一般來說,宇宙的物質(包含普通物質和暗物質)產生的引力使宇宙有收縮的趨勢,但一直以來宇宙的膨脹並沒有一絲減慢的跡象,甚至還在加速進行。很明顯,物質的引力作用敗給了一種促使宇宙膨脹的神秘力量,科學家們將這個未知的幕後「推手」稱為「暗能量」。而正是這股將宇宙撐大的未知能量——暗能量,可能在幾百億年後將宇宙撕個粉碎。

為什麼暗能量將會撕裂宇宙呢?因為暗能量能提供一種未知的斥力,該斥力使得能使物質相互排斥。當暗能量的數量達到一定值時,它產生的斥力變得非常強,遠遠大於現在已知的四種基本力——萬有引力、電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足以撕開所有堅固的星系。任何物質甚至連原子都將被撕裂。雖然宇宙一直在膨脹,但暗能量的密度卻是一個恆定值,這意味著暗能量的數量會隨著宇宙的膨脹而變大。可以想像,宇宙膨脹幾百億年後,各個星球已經相距得非常遠。當你身處其中一個星球時,你基本可以認為其他星球不存在。但這還不是最差的結果,因為你身處的這顆星球也即將消失——彼時的暗能量變得相當大,所有的物質就會被碎裂成微小的粒子,整個宇宙將成為一片看不到的廢墟。

毫無疑問,不管宇宙以這四種方式中的哪一種滅亡,人類都將遭遇滅頂之災。但就算宇宙終將走向滅亡,那也是幾百億年後的事情,留給人類的時間還很充足。所以我們現在擔心宇宙滅絕,未免有點杞人憂天。人類也並非不能挺過宇宙大劫難,因為根據平行宇宙理論,這個世界可以允許多個宇宙並行——我們可以創造出一個宇宙,然後跳進去,即使外部的宇宙發生巨大變化,人類可以在自己創造的宇宙裡面安全度過危機。

相關焦點

  • 毀滅宇宙模擬器2
    毀滅宇宙模擬器2,這是一款全新打造的模擬星球毀滅遊戲,在這款遊戲當中,採用了三維立體建模的畫面,能夠帶給玩家非常逼真的視覺效果感受,遊戲當中爆炸特效做得非常逼真,遊戲裡面玩家可以通過使用各種不同的道具將星球進行毀滅,喜歡的玩家可以下載。
  • 毀滅宇宙模擬器最新版
    毀滅宇宙模擬器最新版這是一款全新打造的模擬類遊戲,在這款遊戲當中,玩家可以自由地對星球進行摧毀,這款遊戲的特效做得非常棒,能夠帶給玩家非常逼真的視覺效果體驗,遊戲操作簡單容易上手,為了滿足玩家不同的審美喜好,所以在遊戲當中提供了大量的道具供你進行摧毀使用。
  • 宇宙毀滅模擬器
    宇宙毀滅模擬器這是一款科幻感十足的星際模擬類遊戲,整個神秘的宇宙將出現在你的面前,玩家化身為上帝視角,安排宇宙裡每一刻行星的運動軌跡,當兩個行星撞在一起時,將會發生猛烈的爆炸,帶給你動感十足、酷炫爆炸的解壓體驗,喜歡就快來下載吧!
  • 可以毀滅地球的七種方法!
    如果有一天人類想把地球毀滅,那麼會用什麼辦法去毀滅地球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第一種,使用核武器,核武器是當今社會最可怕的武器,這是每個國家都像擁有的武器,它通過氫元素不斷裂變,釋放大量的能量還有核輻射,對人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毀滅宇宙模擬器中文版
    毀滅宇宙模擬器中文版這是一款全新打造毀滅星球的模擬摧毀類遊戲,在這款遊戲當中,玩家可使用的武器和毀滅方式還是非常豐富的,選擇自己喜歡的進行體驗,遊戲的三維建模非常的逼真立體,星球爆炸的特效非常的逼真,能夠帶給玩家很棒的視覺效果體驗,感興趣的玩家可以體驗一下。
  • 龍珠超:如果超級龍珠被毀滅,全王再毀滅宇宙,還能復原嗎?
    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全王只有毀滅宇宙的能力,沒有看到修復宇宙的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看到每個宇宙裡面也都是又破壞神和天使的,還有破壞神對應的界王神。天使負責保持中立,破壞神負責破壞宇宙當中不合格的星球,而界王神則是負責守護宇宙的和平。
  • 若宇宙毀滅,人類該如何自救?科學家的方法顛覆認知
    如果說行星恆星這種天體最終會死亡讓人還能勉強接受,那麼如果說宇宙同樣也會死亡,你還能接受得了嗎?不管能不能接受,說宇宙並非永恆,它也有滅亡的一天並不是玩笑的胡說,而是一個既定的事實。不過,雖然知道宇宙最終肯定會消亡,但是它消亡的方式卻一直是科學界爭論的焦點。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最後會有三種結局,分別是大收縮、大撕裂以及大凍結。
  • 宇宙中的四種基本力是如此精巧,它會是造物主設計的嗎?
    我們知道,宇宙在四種基本力量間達成了精確的平衡,四種我們熟知並熱愛的力量,就在你我身邊,它們是:重力,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和強相互作用。這些都是保證我們世界正常運轉的,不可缺少的力量。重力,一般來說,是我們最早有所體會的。我們蹣跚學步,然後摔跤,正是重力在玩兒我們。如果你搬了什麼重東西,摔了,這又是重力在搞鬼。電磁理論使我們了解,物質的化學性質。
  • 毀滅宇宙模擬器2020版
    毀滅宇宙模擬器2020版這是一款非常趣味的在線星球模擬器,這裡的星球還是比較逼真的,各種玩法多元化的玩法你可以自由選擇,而且還有很多熱門的種族之間、星系之間的戰鬥等著你體驗哦。更有不同的戰鬥特效震撼視覺。
  • 宇宙為什麼有四種基本力?破解玄機,統一四種基本力前路漫漫
    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就學過基本的力學知識:我們可以用力推、拉使物體移位;可以拉伸、扭轉或者粉碎一個物體;揮動手臂用球拍將球打出去,人走路或汽車行駛會遭遇空氣阻力和路面的摩擦力,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這些「力」並不會太過介意。但這就是自然界「力」的全部嗎?遠遠不是!當我們考慮自然界的「自然力」的時候,問題就會變得複雜得多了。
  • 暗能量會毀滅宇宙嗎?
    在我們更好地理解暗能量是什麼以及它如何工作之前,我們必須接受一個極其不舒服的可能性:畢竟,暗能量可能會毀滅整個宇宙。如果您想了解暗能量是什麼以及它是如何工作的,那麼最簡單的起點就是我們觀察到的宇宙的開始:熾熱的大爆炸。在大爆炸的最早瞬間,空間變得異常熱和緻密,充滿了巨大的能量、物質、反物質和輻射。
  • 霍金聲稱「上帝粒子」是宇宙毀滅的種子
    ,因此與密西根大學的戈登·凱恩打賭希格斯玻色子不會被發現,賭注是100美元,結果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了符合希格斯玻色子特徵的信號,顯然霍金輸了,但是霍金在事後認為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讓物理學變得失去吸引力,並警告該粒子可能有一天與宇宙毀滅有關。
  • 除了輻射喪屍,還有哪些方法能毀滅地球?|遊戲玩趣集|火花|地球毀滅...
    這種現象其實也並不荒唐,不管是對於恐龍滅絕的猜想,還是在廣島長崎升騰的蘑菇雲,都使現代社會的人們看到了人類文明毀滅的種種可能。在筆者個人最喜歡的美漫之一《瑞克和莫蒂》中,也有不少地球人類文明遭遇危機的劇情(當然大部分都被瑞克所化解了),那麼這裡就從這部豆瓣評分均在9.6以上的科幻類腦洞神劇出發,來談談地球人類文明毀滅的N種方式。
  • 宇宙:四種滅亡方式任你選
    然而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上千億個恆星中的一顆,就算是浩瀚如銀河系,也只是在可觀測的宇宙中數千億個星系之一。那麼,這整個廣闊的宇宙,將會以何種方式結束如今的存在?本文介紹了宇宙滅亡的四種可能的方式。 大凍結 是什麼使得我們這個世界能夠合理地運轉?答案是能量!
  • 宇宙: 四種滅亡方式任你選
    然而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上千億個恆星中的一顆,就算是浩瀚如銀河系,也只是在可觀測的宇宙中數千億個星系之一。那麼,這整個廣闊的宇宙,將會以何種方式結束如今的存在?本文介紹了宇宙滅亡的四種可能的方式。大凍結是什麼使得我們這個世界能夠合理地運轉?答案是能量!
  • 四種方法巧解初中因式分解計算題,掌握方法拿高分
    在學習因式分解的時候,老師教了我們很多的方法,包括:提取公因式、套公式、分組分解、十字相乘、換元、主元、待定係數、雙十字相乘、綜合除法、拆項填項、配對除法、配平係數、配方、輪換對稱等。選擇合適的方法對於解決因式分解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起來看看下面這道因式分解計算題,學霸用四種方法解答,你會幾種呢?
  • 四種最常見的SEM數據分析方法,你用過幾種?
    數據就躺在哪裡,關鍵在分析之前,你之前要有清晰的思維邏輯:你為什麼要分析數據?你希望通過數據分析得到什麼?我一般的分析數據邏輯如下:確定分析的目的—>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得到一些分析的思路今天主要分享下數據分析的常用方法,主要四種:1、趨勢分析方法2、比重分析方法3、TOP N分析法/二八原則4、四象限分析方法。
  • 花盆裡招小蟲子,教你用6種方法來除蟲,方法很簡單
    花盆裡招小蟲子,教你用6種方法來除蟲,方法很簡單 天氣暖和以後,家裡養的各種花草也可以搬到外面,讓它們接受一些光照,補充一些肥水,才能使植株生長旺盛,到了花期大量開花。
  • 你了解自然界的四種基本力嗎?主宰宇宙中發生的一切
    儘管看上去花樣繁多,但我們日常經歷的所有力都可以歸結成四種基本力:引力、弱力、電磁力、以及強核力。這些便是自然界的四種基本作用力,宇宙中發生的一切都由它們主宰。此外,考古學家會利用碳14來判斷遠古時期的骨頭、木頭和其它生物化石的年代,這也與弱力分不開。碳14分子由6個質子和8個中子構成,其中一個中子衰變成質子後,便形成了氮14,由7個質子和7個中子構成。這種衰變發生的速度規律性很強,因此科學家可以用它確定古代化石的年代。
  • 手把手教你正確使用方法
    手把手教你正確使用方法 2019年12月17日 13:12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俗話說  但是你知道嗎?電動牙刷的操作也是有技巧,正確使用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下來,就以小編最近入手的usmile Y4電動牙刷為例,來詳細說說「電動牙刷怎麼用」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