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方位解析冷空氣)
受靜穩天氣條件影響,一輪又一輪的霧霾侵襲使得本市的天氣大多數時間都在重複著昨天的故事。冷空氣是霧霾的剋星,它何時能來,從哪兒來?今天就和大家全方位解析一下冷空氣的前世今生。
冷空氣和暖空氣是從氣溫水平方向上的差別來定義的,位於低溫區的空氣稱為冷空氣。冷空氣分為5個等級,分別是:弱冷空氣、中等強度冷空氣、較強冷空氣、強冷空氣、寒潮。遙遠的北極、嚴寒的西伯利亞是冷空氣的發源地。
冷氣團進入我國「兵分三路」。這三條路徑的冷空氣,由於源地、來向、地形影響及強度的差異,對我市造成的影響也是不相同的。來自西路的冷空氣自源地出發,從我國新疆侵入,穿過河西走廊,跨過黃土高原,橫掃華北地區,直達東部沿海。沿此路徑的冷空氣強度中等偏強,來時速度較快。來自中路的冷空氣發源於極地北冰洋或西伯利亞等地,經蒙古入侵我國,這條路徑而來的冷空氣強度較強,往往達到寒潮的級別,寒潮過境,大都表現為北風呼嘯,降溫劇烈,經常颳起7-8級西北大風。來自東路的冷空氣發源於西伯利亞東北部或鄂霍茨克海,經我國東北地區侵入,強度較前兩者弱。冷空氣入侵主要影響是帶來降溫和大風,有時也會現大範圍雨雪天氣,這是冷暖空氣交匯作用的結果。當暖溼氣流條件不好、環流形勢不利時,冷空氣入侵也不一定帶來降水,因此並不是冷空氣越強,產生的雨雪天氣越強。
冷空氣形成過程中有自淨功能。因為冷空氣的發源地北極多是冰層和冷水,而西伯利亞是一片尚未充分開發的土地,人口稀少,所以冷空氣在形成過程中,不會受地面汙染。熱空氣密度小,冷空氣密度大從而產生下沉,形成外低內高的氣壓分布,靠近地面的空氣受到壓力向周圍擴散,近地面汙染物得以稀釋,所以它的到來打破易形成霧霾的靜穩天氣,驅霾散霧。
京華時報記者冷中華
通訊員顧海蓉
(原標題:全方位解析冷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