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溫室效應嗎,怎麼還這麼冷?專家:冷空氣在老家待不住了

2021-01-16 科技圖說

傳說中的極地渦旋

2014年冰封芝加哥

2014年,一場60年不遇的超級暴風雪突襲了美國,近2/3地區遭遇極寒天氣,氣溫陡降,多地的最低氣溫記錄被刷新,有些地方的溫度甚至跌至-45℃。

北京門頭溝瓜草地景區冰瀑群

近日,我國很多地區也開啟了「速凍」模式,人們體驗到這種傳說中瞬間驟降的極寒天氣,短時間內溫度便出現斷崖式下降。

據國家氣候中心的專家解析,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極地渦旋」的力量減弱。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冷空氣在北極老家待不住了。

哈爾冰市民將熱水波向空中,瞬間成冰霧

北極附近的冷空氣南下通常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往北美,就是2014年美國極寒天氣的主要成因。另外一個方向就是往歐亞大陸,現在我們正在感受著。

那麼,很多朋友想知道,極地渦旋是什麼?是怎麼形成的?

極地渦旋的成因

我們知道,由於地球在不停自轉,存在自轉離心力,讓地球演變為赤道凸起,兩極稍扁的球體,而極地位置的萬有引力會大於其他位置的萬有引力。

赤道和低緯度地區的雲氣,也因為地球快速自轉產生的離心力,向兩極移動。當這些雲氣到達兩極上空後,被極地的萬有引力吸住,加之冷空氣的存在,凝結成厚重的雲團下沉。

這些雲團隨著地球的自轉,會形成圍繞著極地旋轉的環流,學術上稱為「極地渦旋」。

極地渦旋不僅北極有,南極也有。渦旋的強度隨著季節發生變化。北極渦旋的力量通常在冬季達到最強。

極地渦旋如何影響氣候

極地渦旋中存在一個低壓中心,周邊的冷空氣會快速向渦旋的中心流動。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極地渦旋在未受到外界破壞時,可以較好地控制冷空氣,把冷空氣「鎖在」極地老家。

如果這個極地渦旋因為外界破壞,力量減弱或者分裂,冷空氣就會溜出來,給中低緯度地區帶去極寒天氣。

上圖右側示意圖表示極地渦旋減弱後,冷空氣南下。

因為南極冰蓋厚實,地形比較適合渦旋存在,所以南極地區的渦旋比較穩定強大,不過南極離我們比較遠,我們主要關心北極渦旋。

近些年,隨著碳排放在工業時代逐步上升,溫室效應的問題日趨嚴重。北極氣候變暖,大量北極冰蓋發生融化,冰川流失,一些永久性凍土層也在不斷萎縮。這種變化正在加速,也許是不可逆轉的。

此外,針對北極的大量破壞性人工開採,也被專家認為是一個影響北極海冰的重要因素。

研究數據表明,2019北極格陵蘭島損失了6000億噸冰,而從2002年-2019年,格陵蘭島總共損失了45500億噸冰。

北極海冰監測數據,顯示北極海冰持續萎

在這些因素綜合影響下,北極渦旋的變得瘦弱了,對冷空氣的控制能力下降。時不時出現異常,冷空氣趁機南下。

2014年北極渦旋被擾亂後,北極冷空氣南

當然,專家還提到拉尼娜現象,也是今年冬季特別冷的另外一個因素。如果與前幾年美國的極寒氣候進行比對,北極渦旋的力量減弱,應該是主因。

意見分歧

北極冰蓋融化導致北極渦旋的力量減弱,這方面沒有太大爭議。不過,對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北極氣溫升高,冰蓋融化,專家們還是存在不同的觀點。

比較普遍的觀點是,人類活動產生了溫室效應,但也有專家認為,這並不能解釋北極氣溫為什麼突然上升。

阿留申群島的地震被認為與北極變暖有關

有俄羅斯研究員提出,北極變暖的驅動因素是北極附近阿留申群島發生的一系列大地震引起。

該研究員分析了從上世紀初到現在的北極溫度變化數據,找到兩個突然變暖的時間點,一個大概在上世紀20-30年代,另一個則是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

而阿留申群島在20世紀也恰好發生過兩次大地震,每次地震的時間都比北極氣溫突然升高找了15-20年。

俄羅斯研究員認為兩者之間有密切的聯繫,當然,該研究員還有其他的證據,在此不詳述。

總結

儘管北極氣溫升高的核心原因仍然存在不同說法,但我們不可否認溫室效應所帶來的巨大影響。

由於現代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增加。

紐芬蘭島小村莊附近,經常能看到飄來的

據國際能源機構估計,如果按照目前的二氧化碳生產率,不久的將來,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將達到臨界值,到時全球氣溫將會上升2攝氏度,而且似乎已很難避免。

肆虐澳大利亞的叢林大火就是一個例子。氣候異常給澳大利亞帶來了持續更長時間,更加頻繁的極端高溫,也讓植被更加乾燥易燃。

此外,溫室效應還將產生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等等一系列影響,如今的各種極端天氣也是給人類敲響了警鐘。

相關焦點

  • 冷空氣造就西安「半邊雲」?氣象專家這麼說……
    昨天是小寒,今天一出門,許多市民感嘆「果然更冷了!」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已經到來,再伴隨一股強冷空氣的侵襲,這幾天的西安真的是「冷上加冷」。不過,氣溫雖然低,天空卻給我們了一份驚喜。今天,西安發布攝友群裡就熱鬧非凡,不少攝友拍到了壯觀的「半邊雲」。
  • 都說全球變暖,為何今冬這麼冷?專家釋疑
    冷空氣頻頻來襲與全球變暖矛盾嗎?冷,似乎成為今年入冬以來大家的共同感受,還有人說已經好多年沒有經歷這麼冷的冬天了。宋連春表示,今年冬天比較冷的原因,主要是「一南一北」兩大因素導致的。第一就是北極海冰。北極可以說是冷空氣的老家。「去年秋季,北極海冰為歷史上第二少。」他說,海冰少,就意味著北極溫度高。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本來起著將冷空氣鎖定的作用,然而一旦北極溫度升高,海冰減少,極地渦旋就會減弱,冷空氣會隨之南下。這是強寒潮發生的背景。
  • 欒川今冬為啥這麼冷?看看專家怎麼說……
    從昨天到今天 天氣的變化只能用 「沒有最冷只有更冷」來形容! 經歷了大風+低溫洗禮的小夥伴們 還好麼?
  • 冬天這麼冷?怎麼還一直說全球變暖呢?
    全國各地水管凍裂,動物被凍傷,甚至還有冰稜傷人的新聞,而近日新聞報導又有一場寒流即將到來,看來暖冬已成過去時了!一出門就感覺被「凍成狗」,那麼一直以來宣傳的全球變暖,怎麼我們總是感覺天氣越來越冷呢?難道現在全球不變暖了嗎?答案是否定的!雖然我們確確實實感到氣溫不斷走低,但全球變暖的趨勢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二者其實並不矛盾。
  • 溫室效應竟然是騙局?罪魁禍首難道不是它?看看專家怎麼說
    溫室效應竟然是騙局?罪魁禍首難道不是它?看看專家怎麼說文/學妹說科技在環境汙染日益嚴重的今天,相信大家都聽過「溫室效應」這個詞,也有非常多的人被告知:溫室效應是人類對環境保護的忽視造成的,號召人們低碳生活,保護樹木等等···漸漸的也有人站出來說所謂「溫室效應」是個騙局,這個鍋不該人類科技的發展來背···輿論引導著人們產生爭議,但人們真的科學了解該效應的形成嗎
  • 前段還被蚊子咬,如今卻被冷空氣搞,天咋就冷了呢?
    &nbsp&nbsp&nbsp&nbsp不過雖然被凍得直哆嗦,但未免不是一個好事兒。本少爺,雙十二又有得買了。相信不少朋友也像我一樣,正準備買美美的新羽絨服,結果翻箱倒櫃,卻發現去年的羽絨服還沒有開封。&nbsp&nbsp&nbsp&nbsp可是廣東為什麼一下就這麼冷了呢?
  • 今年冬天為啥這麼冷!
    當天,不少北京市民直呼冷!很冷!非常冷!北京市氣象臺消息,6日夜間,北京市最低氣溫降至-19℃,陣風7、8級左右,山區陣風可達9級左右。預計到13日,北京氣溫都將持續偏低,夜間最低氣溫在-10℃以下。今冬為啥這麼冷?這次降溫後的低溫程度有一定的極端性,一些地方氣溫之低甚至可能是歷史同期少見。是什麼導致氣溫偏低?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表示,原因主要是「一南一北」。第一就是北極海冰。北極可以說是冷空氣的老家。「去年秋季,北極海冰為歷史上第二少。」
  • 市區昨日「史上最冷」,氣象專家解讀——為啥這麼冷,還會...
    滄州市區最低氣溫達-22.6℃,突破了2001年創下的-22.1℃的最低紀錄,是滄州市區1954年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冷的一天。昨天全市最低氣溫出現在南皮站,達-22.8℃。滄州出現「潑水成冰」奇觀對很多人來說,昨天是出生以來經歷的最冷的一天。早上起床,窗戶上已經結了一層冰晶。上班路上,市民們都「全副武裝」,棉襖、棉褲全都穿上了。
  • 近期冷空氣活動還會比較頻繁,專家:是否「冷冬」還不能定論
    來源:光明日報近期,冷空氣頻頻來襲,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也出現持續低溫天氣。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中更為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等話題受到公眾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
  • 寒潮頻繁,冷空氣活躍,2020年的冬天為什麼這麼冷?
    2020年的冬天,越來越寒冷了,特別是到12月的月底,臨近跨年期間,一股強大的寒潮冷空氣,又要入侵我國,給多地帶來大風雨雪以及降溫天氣。2020年的冬天為什麼這麼冷?1,首先是北極渦旋活動頻繁,特別是近日大西洋暖流,不斷往北冰洋進發,使得北極寒流通過俄羅斯南下到中國,北極區域冷暖空氣不斷交鋒,也使得南下的冷空氣強度不斷變化。歐洲多地出現雨水天氣,又為寒潮的水汽增添很多,所以2020年的12月底到2021年的1月上旬,我國多地會變得更加寒冷,有些地方也會下雪。
  •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全球氣候還在變暖嗎?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近期,冷空氣頻頻來襲,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也出現持續低溫天氣。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中更為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等話題受到公眾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
  • 北極渦可能在裂變,冷空氣將橫掃中緯度地區,專家:氣溫會驟降
    美國科學家指出,除了亞洲天氣變冷外,整個北美、歐洲部分地區很可能也會氣溫驟降,並且可能會進入長時間「寒冷」模式。因為北極的「極渦」正在分裂,冷空氣將橫掃南緯地區。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不是說全球正在變暖嗎,為何冬天反而會突然變得異常寒冷呢?
  • 北京——說好的全球變暖,為何今冬這麼冷?
    今天白天,北京仍有陣風6、7級,最高氣溫僅-7℃,天寒地凍,公眾出行保暖工作要做好,避免在戶外長時間逗留,謹防凍傷。監測顯示,今早06時,南郊觀象臺氣溫降至-19.5℃,打破1969年2月24日-19.3℃的紀錄,迎1966年來最冷早晨。此外,中心城區在-15至-20℃之間,西部地區風力較大,體感十分寒冷。目前,北京大風藍色和持續低溫黃色預警中。
  • 溫室效應和人類無關?如果沒有人類,地球仍然進入全球變暖階段!
    今年氣候飽受眾人爭議,上半年全球各個國家都突破了歷史高溫,進入10月份之後,氣溫突變,冷空氣瞬間到來讓很多人不解,今年究竟是變冷還變熱呢?對於這種情況,科學家把所有的行為怪到了人類頭上,尤其是工業革命後,人類肆意的向大氣層中排放溫室氣體,所以才導致地球氣候多變,最近幾天科學家研究發現,這一切很有可能和人類沒有關係,即便沒有人類地球也會走到現在這般模樣,為什麼這麼說呢?
  • 溫室效應是造成氣候異常的主要原因?那溫室效應到底是怎麼回事
    氣候異常包括溫室效應和極端天氣等,溫室效應導致了全球變暖,而極端天氣常常會導致一些氣象災害的出現。今天我們主要說說溫室效應是怎麼回事。一、溫室氣體提到溫室效應我們就不得不說人類活動了。自從進入了工業社會,生產力大發展之後,由於化石燃料煤、石油等的大量燃燒(還有汽車尾氣的排放,森林面積的減小等),都使得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快速增加。二、原理之前我們提到過,太陽輻射穿過大氣層後到達地面,將其能量傳遞到地表。
  • 「熱島效應」是一時一地的,「溫室效應」卻會改變整個星球
    最近看到有人說,CO2導致溫室效應,可能是個騙局真心佩服這些人的勇氣。但這恐怕是「善意」的謠言。之所以說善意,只是因為他自己真心這麼想。而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不該說得這麼斬釘截鐵。首先是這些人,怕是誤解了什麼是溫室效應。僅僅因為,導致氣溫升高的因素是多元的,就認為CO2導致氣溫升高的溫室效應是不存在的,是個騙局,這種思維方式是站不住腳的。
  • 「冷哭了」!都說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何寒潮還來得這麼兇猛?
    值得注意的是,預計6日晚到7日晨,全國會有15個省會級城市創下今冬氣溫新低,一場全國氣溫探底大賽即將拉開帷幕。近日,內蒙古部分地區最低氣溫跌至零下40攝氏度。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錫林浩特綜合維修段積極應對寒潮來襲,全力確保旅客出行。新華社發近日,寒潮成為了網友高度關注的話題,不少人也拋出了這樣一個疑問:「新聞裡不是常說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什麼寒潮還這麼兇猛?」
  • 扛不住了!冷空氣提前「拜年」,還送上雨水當禮物!至於過年天氣
    特別是昨晚(16日)的那波冷空氣讓不少廣東的朋友躲在被窩裡瑟瑟發抖DV君聽說今天(17日)是它存在感最強的一天你們感受到了嗎?1月17日8時全省大部氣溫比昨天同一時刻下降了4~8℃當晚粵北20個寒冷預警信號+1個道路結冰預警信號均已上架▼不僅如此它還大方附贈雨水套餐DV君表示誰能想到有一天我大廣東的盆友會因為昨晚的這點雨
  • 冷哭了!明明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什麼冬天還這麼冷?
    頻繁來襲的寒潮讓我們感慨"冷哭了",不用父母提醒就自覺穿上秋衣秋褲。 除此之外,很多朋友也忍不住發問:明明全球氣候在變暖,為什麼冬天還是這麼冷? 冬天變冷了嗎? 一遇到寒潮天氣,我們就會有種感覺:冬天怎麼越來越冷了?
  • 今冬為啥這麼冷?聽聽專家怎麼說
    進入2021年以來,大風降溫就像家常便飯,幾場冷空氣接踵而至。6日、7日,呼和浩特氣象站日最低氣溫連續兩天突破極端低溫閾值。7日早晨最低氣溫達到-30℃,為近50年來最冷。那麼今年到底有多冷?和往年相比有什麼不同?為何會有這種天氣出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