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這麼冷?怎麼還一直說全球變暖呢?

2021-01-16 小柚子觀世界

隨著三九天的到來,呼嘯吹過的寒風凜冽刺骨,氣溫急劇下降,街上的行人較之以往減少了許多,連往日熙熙攘攘的廣場舞大軍都偃旗息鼓了。真正的冬天來臨了。

往年的冬天大家都期盼著下一場大雪,能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痛快的出去堆雪人、打雪仗。今年的大雪卻把大家凍得瑟瑟發抖,面對嚴寒的天氣望而卻步。全國各地水管凍裂,動物被凍傷,甚至還有冰稜傷人的新聞,而近日新聞報導又有一場寒流即將到來,看來暖冬已成過去時了!

一出門就感覺被「凍成狗」,那麼一直以來宣傳的全球變暖,怎麼我們總是感覺天氣越來越冷呢?難道現在全球不變暖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雖然我們確確實實感到氣溫不斷走低,但全球變暖的趨勢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二者其實並不矛盾。全球變暖不意味著冬天變熱,而是全球變熱導致北極的冰快融化,極地海洋一旦缺少冰層覆蓋,其海面相對溫暖的空氣就會向寒冷的高空移動,影響極地大氣循環。如此一來,極地冷空氣在高壓系統推動下,向北半球大陸地區南下進發,導致氣溫驟降。最終形成「夏天會更熱,冬天會更冷」的現象。

全球氣候變暖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象,是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

由於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全球變暖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僅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威脅人類的生存。

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1、人口劇增因素:人口的劇增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這也嚴重地威脅著自然生態環境間的平衡。這樣多的人口,每年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將是一驚人的數字,其結果就將直接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地増加,這樣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將直接影響著地球表面氣候變化。

2、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因素:海平面的變化是呈不斷地上升趨勢,根據有關專家的預則到下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採取及對措施,將直接導致淡水資源的破壞和汙染等不良後果。另外,陸地活動場所產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學廢料和固體廢物等不斷地排入海洋;發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洩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類活動而引發的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等都是導致海水生態環境遭破壞的主要因素。

3、土地遭破壞因素:眾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但到當前2014年,人類活動由於為獲取木材而過度砍伐森林、開墾土地用於農業生產以及過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對植被進行著嚴重的破壞。土壤侵蝕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從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產力及其保持生產力的能力;並可能造成大範國洪澇災害和沙塵暴,給社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並惡化生態環境。

4、森林資源銳減因素:在世界範圍內,由於受自然或人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積正在大幅度地銳減。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最重要的碳吸收和碳貯存庫,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大量樹木組成的群落進行光合作用吸收溫室氣體,就起到了降溫作用。

5、物種加速滅絕因素:地球上的生物是人類的一項寶貴資源,而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的影響

1、農業首先會受到衝擊。全球變暖會使陸地蒸發加大,如果降水量不明顯的增加,將會使我國農牧交錯帶南移。南移會使草原面積增加,耕地面積減少。而且農牧過渡帶是潛在的沙漠化地區,土壤有機質中的微生物分解加快,造成地力下降,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氣候變暖同樣對昆蟲、雜草有利,這使得農藥和除草劑的施用量增大。

2、水將變得更少更髒。全球變暖會影響整個水循環過程,可能使蔡發加大,改變區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増加降水極端異常事件的發生,導致洪澇、乾旱災害的頻次和強度增加。全球變暖將使降水頻率隨著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發生變化,蒸發量也會因全球平均溫度增加而增大,這可能意味著未來早澇等災害的出現頻率會增加。由於蒸發量加大,河水流量趨於減少,河流原有的汙染程度可能會加重,特別是在枯水季節。同時,河水溫度的上升,也會促進河流裡汙染物沉積、廢棄物分解,進而使水質下降。

3.個人生活質量會下降

氣候變暖對人類健康的直接影響將更加明顯。高溫使得病毒、細菌、寄生蟲、敏感原更活躍,同時它也會損害人的精神、人體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全球變暖對人類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對貧窮地區的人口將是最大的。

氣候變暖對人居環境產生影響,居住在河邊和海岸帶的居民受氣候變暖最普遍、最直接的威脅是洪淓和滑坡。人類居住目前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處理和交通等環境問題,這些可題因高溫、多雨而加劇。

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哦,喜歡的話可以點一下關注和小火箭呦!

相關焦點

  • 冷哭了!明明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什麼冬天還這麼冷?
    冬天變冷了嗎? 那麼,今冬是冷冬還是暖冬呢?現在還不能完全下定論,但這不妨礙人們在寒潮來臨時被"冷哭"。 冬天冷與全球變暖並不矛盾 有些朋友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便開始懷疑"全球變暖"是個騙局,其實是有些草率了。
  • 專家說全球變暖還未停止,為何今年冬天格外寒冷?究竟是冷是熱?
    相信大家已經意識到今年冬天寒冷,甚至在北京、山東某些地區,號稱70年以來最冷冬天,在此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此寒冷的冬天,讓大家開始猜測,明明專家們所說的地球正在變暖,為什麼今年的冬天卻格外寒冷呢?難道說全球變暖已經成為過去式嗎?人類會不會迎來新一輪的小冰河時期呢?
  • 人人都在談「全球變暖」,為啥今年還這麼冷?
    面對這種情況,不少人發出疑問,科學家們不是天天說全球正在變暖嗎,那麼為什麼今年冬天卻這麼冷呢?要知道,在剛剛過去的2020到2021年交接時,中國可是剛經歷了一輪寒潮,而且這次北京更是出現了近幾十年來的最低氣溫。人人都在談「全球變暖」,為啥今年還這麼冷?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對寒潮又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此次氣溫驟降是因為寒潮帶來的結果嗎?
  • 誰說全球變暖後冬天不會越來越冷
    異常寒冷的天氣正在席捲全球。74年來最冷的冬天讓俄羅斯陷入癱瘓;中國中東部、美國東部等全球多地在聖誕節前也集體刷新了入冬以來的最低氣溫紀錄。很多人開始質疑「全球變暖」,認為近來的極度寒冷和「全球變暖」的說法相矛盾。事實上,冬天的極寒天氣,正是全球變暖的結果。全球變暖導致極地海冰大量融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影響氣流和洋流系統,超級寒冬出現了。全球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冷空氣南下2012年3月,英國氣象局發表最新報告,全球氣溫自1900年以來上漲了0.75攝氏度。
  •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全球氣候還在變暖嗎?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近期,冷空氣頻頻來襲,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也出現持續低溫天氣。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中更為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等話題受到公眾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
  • 「冷哭了」!都說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何寒潮還來得這麼兇猛?
    新華社發近日,寒潮成為了網友高度關注的話題,不少人也拋出了這樣一個疑問:「新聞裡不是常說全球氣候變暖了,為什麼寒潮還這麼兇猛?」對此,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接受採訪時表示,「並不是氣候變暖,就沒有寒潮了。」專家聲音氣候變暖導致氣候更加不穩定實際上,氣候變暖導致了氣候更加不穩定,暴雨洪澇、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
  • 全球變暖是個騙局?今年冬天冷得要命,又怎麼解釋?
    我們知道,全球變暖是個大趨勢,然而今年這個冬天,卻堪稱21世紀以來最冷的冬天。許多城市突破了最低溫度值,在華北地區甚至能表演只有在東北出現的「潑水成冰」,氣溫動輒零下十幾攝氏度。明明是全球變暖,為啥今年這個冬天還冷得要命呢?一直有人懷疑,全球變暖是個騙局,但事實絕非如此。
  • 今年冬天為何格外冷?其實恰恰與全球變暖有關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今年冬天格外冷。在剛剛過去的「霸王級」寒潮中,全國降溫8℃以上的面積達250萬平方公裡,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裡;北京、河北、山東多地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 「不是說全球變暖嗎,怎麼今年還這麼冷?」
  • 今年冬天為何格外冷?恰恰與全球變暖有關
    ◎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今年冬天格外冷。在剛剛過去的「霸王級」寒潮中,全國降溫8℃以上的面積達250萬平方公裡,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裡;北京、河北、山東多地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不是說全球變暖嗎,怎麼今年還這麼冷?」
  • 都說全球變暖,為何今冬這麼冷?專家釋疑
    冷空氣頻頻來襲與全球變暖矛盾嗎?冷,似乎成為今年入冬以來大家的共同感受,還有人說已經好多年沒有經歷這麼冷的冬天了。他說,目前冬季還未過半,還不能說今年冬季是近年來最冷的冬季。從過去幾十年全國冬季平均氣溫來看,整體呈增暖的趨勢,並且20世紀80年代以來多數冬季氣溫都較常年同期偏高。但這兩年我國北方和南方地區氣溫都出現了較常年同期明顯偏低的現象。「一南一北」兩因素導致氣溫偏低氣候受多重因素影響。
  • 全球變暖為何冬天更冷夏天更熱?這個物理現象可能是元兇
    文/科學新視界,百家號首發,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這些年,全球變暖的話題總是刺痛我們的神經,媒體總是說多少年以後哪些國家要被淹沒。一個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也讓世界各國承諾要節能減排,於是各種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開始流行。出門單車,支付寶種樹,這是年輕人的樂活。
  • 北極都增溫了,這個冬天卻格外冷?專家:恰是全球變暖導致
    「這個冬天格外冷」——這是大家一個共同的認知,其實不是錯覺,在剛剛過去的一波霸王級別的寒潮當中,很多小夥伴都忍不住多穿了幾條秋褲,全國降溫8℃以上的地區面積就有250萬平方公裡,還有40萬平方公裡是降溫12℃以上的,甚至很多地區的氣象觀測站都突破了建站以來的歷史峰值。
  • 今年冬天這麼冷,居然是因為全球變暖?
    結合能把豬刮上天的風口,讓人不覺產生這樣的懷疑——說好的全球變暖呢? 歡迎來北極(阿拉斯加北極鎮,非真正的北極)體驗一下全球變暖▼ 就說今年的寒冬,其實恰恰部分源於全球變暖,是不是很反常識? 極地渦旋的作用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前年冬天美國人也被凍壞了。2019年1月,整片五大湖區的平均氣溫降至-34℃至-40℃,芝加哥附近的氣溫甚至一度降至-46℃,從五大湖區到新英格蘭無不受到這次超強寒潮的影響。
  • 川普:都在說全球變暖,為什麼還是這麼冷?
    上周,我們的老朋友川普總統連發兩條404,質疑是否真的存在全球變暖的現象。如果地球已經變得更加溫暖,那為什麼今年的感恩節依然這樣寒冷。冷風刺骨,今年或許能夠打破感恩節當天的低溫記錄——所以,你們說全球變怎麼地啦?
  • 寒潮席捲全國,天氣越來越冷,全球變暖是騙局?
    在寒冷的極大刺激下,有些人就會想,全球不是在變暖嗎,天氣怎麼還越來越冷了?難道全球變暖是唬人的?其實,地球確實在變得越來越熱,而我們所經歷的冬天也確確實實是比之前更冷的,但二者並不矛盾。全球變暖的事實人類在古代並不對溫度感興趣,真正的溫度記錄出現在近代歷史上,但早期的記錄限於技術原因準確度並不高。
  • 都說全球變暖,為何今冬這麼冷?
    與此同時,關於「冷冬」還是「暖冬」「全球變暖」等話題也頗受關注。福安白雲山上現冰雪景觀,宛如仙境。何家進攝冷空氣發力 福建最低氣溫跌破-8℃監測數據顯示,截止到7日15時,全省28個縣(市、區)的71個鄉鎮溫度低於0℃,以泰寧新橋鄉-8.3 ℃最低。4個縣(市、區)的城區最低溫度低於0℃,以壽寧-1.7℃最低。
  • 今年冬天格外冷?專家:恰是全球變暖所致
    今年冬天格外冷?專家:恰是全球變暖所致  ◎趙曉妮 本報記者 付麗麗  今年冬天格外冷。在剛剛過去的「霸王級」寒潮中,全國降溫8℃以上的面積達250萬平方公裡,降幅12℃以上面積達40萬平方公裡;北京、河北、山東多地氣象觀測站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的歷史極值。  「不是說全球變暖嗎,怎麼今年還這麼冷?」很多民眾不解。
  • 都說全球變暖了,為什麼冬天卻變冷了?
    都說全球變暖了,為什麼冬天卻變冷了?原創盧達晨 辛小洋中學地理問答來自專輯自然地理答:近年來,「全球變暖」的話題越來越廣為人知。而與此形成對比,北半球冬天許多國家,屢屢出現暴雪、嚴寒天氣。可以用全球變暖後的洋流變化來解釋。1正常情況下,由於各海域海水溫度和鹽度的差異,洋流會在全球範圍內循環。淡而熱的低緯度表層海水向極地方向移動。
  • 文匯報:全球變暖,為何「冬天越來越冷」?-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這個冬季,歐亞地區的持續低溫冷凍,是否「極端」和「異常」呢?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下,為何我們的冬天反而變得更冷呢?難道是全球變暖真的停滯了?針對這些問題,《科技文摘》專刊特約請《中國氣象報》記者採訪權威氣象專家為讀者解疑釋惑。
  • 全球變暖為何冬天更冷
    近年來連續出現的「寒冷事件」是由氣候變化的自然規律決定的,在不同時間尺度和周期上,氣候會表現出變冷和變暖的不同階段性趨勢。            問:新年伊始,歐美等地出現多年未見的冰雪災害,我國也經歷了大範圍的暴雪嚴寒天氣。在全球變暖的大趨勢下,為何冬天變得更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