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溫情服務」打造商業秘密保護「溫州模式」|||||||
智慧財產權一站式服務平臺、開展商業秘密保護公益服務、發放「知產雲」商業秘密保護服務券……今年以來,溫州市在商業秘密保護斻؝�的工作成績���眼。
「溫州市積極提質擴面商業秘密保護工作,今年以來,我局制定了打造商業秘密保護『三個一』工程任務。工作中,我們秉承溫情服務理念,推動商業秘密保護工作有效提升,以點促面,全力構建商業秘密保護『溫州模式』。」溫州市知識產權局局長邱華萍介紹,溫州市除建設省級商業秘密保護示範區、站、點外,還建設市級商業秘密保護示範點108家,示範園區10家,並建成「智慧財產權大港灣」智慧財產權綜合管理平臺,有效開展當地的商業秘密保護工作。
把好「預防關」
「溫州是一座創新潮湧的活力之城,民營企業眾多。截至2019年,溫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300餘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累計8000餘家。隨著科技型企業的迅速增加與創新研發能力的提升,當地企業除強化專利、商標布局外,涉及產品配方、製作工藝、研發記錄等的商業秘密保護也迫在眉睫。」邱華萍介紹,近年來,溫州市知識產權局聚焦高新技術開發區,組建智慧財產權「智囊團」,上門「診斷體檢」,把好企業商業秘密保護的「預防關」,幫助企業織密商業秘密保護「防護網」。
「在溫州,商業秘密侵權的案例並不鮮見。今年以來,溫州市知識產權局組織開展了『十行百企・商業秘密保護――助力民營企業健康成長』公益計劃行動,組建智慧財產權專家,就企業商業秘密保護相關問題主動上門服務,從多個角度了解企業保密情況,分析其保密現狀,指出可能存在的隱患和盲區,並出���商業秘密保護診斷報告』,提出保密評估意見,引導企業健全保密機制,切實打通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服務需求的『最後一公裡』。」邱華萍介紹。
自去年開始,溫州市依託「智慧財產權大港灣」智慧財產權一站式服務平臺,推出了「企業智慧財產權輔導站」,聚集智慧財產權業內專家,圍繞溫州市重點產業,調研摸底符合條䱯設立智慧財產權輔導站的企業,䱳企業「私人定製」商業秘密等智慧財產權輔導計劃。企業也可藉助該輔導站及時接受商業秘密保護、侵權預警等斻؝�的輔導。截至目前,企業智慧財產權專家輔導團已��走進5家企業針對商業秘密等智慧財產權展開輔導。
送上「雲服務」
「4月16日起至5月30日,溫州市本地生產製造企業可通過『知產雲』服務連結免費申領999元的『知產券』,用於採購商業秘密保護諮詢等服務項目……」今年4月,溫州市發出的這一利好消息,給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暖了心」。
今年溫州「智慧財產權大港灣」平臺推出了「知產雲服務」活動,攜手30餘家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䱳企業提供商業秘密保護等50多項「溫情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自『知產雲服務』活動推出以來,企業可通過使用知產券抵扣在採購商業秘密保護及風險防範等服務項目中的諮詢費、律師費等,䱳企業提供了實惠、便捷的商業秘密保護指導服務。」邱華萍介紹。
「多虧了『知產雲服務』,我們使用『知產券』現場快速解決了商業秘密保護等智慧財產權相關的難題。」溫州甌宜力五金有限公司(下稱甌宜力五金)作䱳一家研發隔熱斷橋門窗等五金配䱯的企業,是今年「知產雲服務」活動中獲益企業之一。該企業負責人表示,受疫情影響,上半年該企業將主要精力放在產品研發上,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需求相應提高,但對商業秘密保護的認識還不夠全面。通過此次活動,該企業對新研發的技術如何保護有了新的認識。
甌宜力五金只是溫州企業利用「知產券」激發創新活力的一個縮影。活動期間,溫州市累計䱳近1000家企業發放總價值100萬元的「知產券」,實際產生抵扣近70萬元,有效助力企業強化商業秘密保護。
除發放「知產券」,溫州市還積極開展商業秘密保護「雲課堂」系列直播活動。截至今年6月底,溫州市已��有近百家企業觀看和學習了商業秘密保護相��課程,提升了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水平。
「上個月,浙江省《商業秘密保護管理和服務規範》頒布後,我們立即召開溫州市商業秘密保護示範基地創建推進會,總結交流溫州市商業秘密保護示範基地的創建經驗,規劃下一步的商業秘密保護工作方向。」邱華萍表示,今年溫州市各地共啟動了10家市級商業秘密保護基地的創建,著力將這些基地打造成商業秘密保護的綜合保護區和典型示範地,進一步豐富商業秘密保護的內容,實現對企業智慧財產權全鏈條保護,助力溫州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本報實習記者 王 晶 通訊員 楊曉燕 朱 垣)
生態搬遷開啟幸福新生活(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6))|||||||
「夥計們吶!加把勁吶!前頭就是大九湖啊!」夜幕降臨,在湖北省神農架林區大九湖鎮鹽溪河岸邊,實景演出《鹽道往事》吸引了不少�Ů客。這臺演出是由大九湖鎮村民們自編自導自演的。「過去���鋤頭、今天上舞臺,白天店老闆、晚上當群演,收入多元化」,成了當地村民的真實寫照。
大九湖坐落在長江和漢水的分水嶺地帶,溼��㝢積約䱳5083公頃,9個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湖泊鑲嵌其中,是三峽庫區的生態屏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涵養地。本世紀初,隨著交通改善,大九湖的美麗風光吸引了大批外地�Ů客,帶火了當地農家樂,僅此一項給村民帶來的年收入就達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但是,由於大九湖地處盆地,自淨能力有限,生活���水等直排湖裡,給溼地生態造成了極大破壞。剛嘗到溼地旅�Ů甜頭的老百姓,怎樣實現更大的發展,成了一個關鍵問題。
䱳了解決生態問題,實現永��發展,湖北省決定讓1400多名大九湖村民整體搬遷。這些缺乏一技之長的農民,要搬離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談何容易!搬遷難的關鍵,是如何解決後顧之憂,確保群眾搬出後基本生活���保障、長遠發展有奔頭。
搬得出,政策要細,落地要實。一斻؝�,大九湖鎮將符合條䱯的搬遷對象,全部�ҡ入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範圍,及時辦理入保手��;同時爭取保障性住房等資金政策,用於統規統建房,以此減輕���遷戶負擔。另一斻؝�,在堅持統一的山林土地徵收補償標準前提下,分類���策、一戶一策制定扶貧方案,除了給予搬遷戶徵地補償,還䱳創業者提供貼息貸款。工作做細了、政策落地了,群眾搬遷也就不難了。7年時間,土生土長在大九湖溼地的老百姓,陸��搬遷到山下新建的坪阡小鎮。
搬,是䱳了保護生態,也是䱳了經濟發展,只有更好地安居樂業才能拓寬致富道路。近年來,神農架林區從項目建設、政策支持、環境營造等斻؝�著手,不斷提升坪阡小鎮的硬䱯水平和服務質量,建成各類���宿客棧近500家、大型賓館酒店4家,床位近1.2萬張。漫步小鎮,吊廊、翹簷、清一色土家風格的樓房鱗次櫛比,大排檔、商業街、旅拍、酒吧、畫廊、茶社一應俱全。旅�Ů發展有了新模樣,群眾致富也有了新前景。
多數村民從事的都是旅�Ů餐飲等行業,同質化較高,競爭也激烈。如何減少重複建設,發揮比較優勢,成䱳新的發展課題。䱳此,當地積極開發旅�Ů產品,推出具有本��㣎情的旅�Ů服務。如引進知名旅行社,與搬遷戶合作,開發避暑旅�Ů產品;又如鼓勵大學生創業,支持一批農副特產展銷、旅拍、書吧、康養等新業態落地,等等。如今,村民有了新角色、新職業,增收有了新路子、新渠道,這也成䱳神農架保護生態、轉型發展,老百姓靠水吃水、多元增收的一個生動縮影。
生態搬遷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的起點。搬遷不是一搬了之,要綜合考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出��ㅍ套政策、完善軟硬䱯設施和產業扶持,確保群眾的生活���準不降低,並能從生態改善中實實在在受益。這也啟示我們,只要方法對、路子正,百姓幸福與生態良好可以相得益彰、互惠共贏,高質量的小康生活理應如此。
(作者䱳本報湖北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05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