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在數個小時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後,31歲的小羅感到欣慰。他知道,這袋小小的粉紅色液體,將給一個血液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這位善良的小夥是我市今年第6位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也是我市第54例、浙江省第619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小羅是一家公司的職員,2010年,正在陝西省讀大二的他和同學一起加入了中華骨髓庫。當時,年輕的小羅對造血幹細胞捐獻並不十分了解,但聽說可以「救人」,就毫不猶豫地加入了。
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統計顯示,非親緣人群間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率僅為幾萬到十萬分之一。在加入中華脊髓庫後的10年時間裡,小羅一直沒有收到匹配成功的通知,他也逐漸淡忘了這件事。
今年7月,一個長途電話將他的記憶喚起。「陝西那邊的紅十字會打來的,說我的造血幹細胞和一位血液病患者的血型初配成功。」小羅回憶道,對方告訴他,因為他大學畢業回嘉興後換了手機號碼,他們通過學校幾經輾轉才終於找到他。
「這麼難也要找到我,可見我的造血幹細胞對病人來說多麼重要。」小羅說,「救人是天大的事,能救不救,良心過不去。」
小羅的愛心得到了愛人的支持。隨後2個多月裡,小羅積極配合採集幹細胞的各項準備工作,完成了高分辨血樣檢測、健康體檢、制定採集計劃等各個流程。幾天前,在妻子的陪伴下,他放下手頭的工作,住進了杭州一家醫院。
採集造血幹細胞前需要連續4天打動員劑,讓造血幹細胞大量生長釋放到外周血中。小羅因為打了動員劑,出現了腰酸、腰痛的症狀,不過這在他看來不算什麼,「一點點酸痛,能夠換來一條生命,是值得的。」
今天下午,200多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完畢。我市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服務隊的志願者立刻把熱乎乎的造血幹細胞放進專用箱,立即出發,把這袋「生命的種子」第一時間送到受捐者身邊。
造血幹細胞送出後,小羅沒有離開——對方是個成年人,200多毫升造血幹細胞未必足夠,他等待著受捐方的消息,隨時準備二次捐獻。他說,救人就要救到底!(來源:讀嘉新聞 記者 施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