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恐怖電影中不可或缺的類型就是以喪屍為核心的末世題材影片。
2016年,韓國的一部《釜山行》依靠出色的劇情和精湛的演技在全世界範圍內收穫了良好的口碑。
回顧喪屍類電影,《我是傳奇》以個人英雄主義為題材,展現了人類孤軍奮戰的歷程;《生化危機》系列則是傳統對抗類型,以人類抗擊喪屍為核心主題;《溫暖的屍體》則是以喪屍為主視角,展現了變回人類後的情感;而《釜山行》則是末世追殺類型的喪屍題材。
儘管喪屍類題材的電影層出不窮,但是都逃離不開以上幾個核心劇情設定。
右石君算是此類影片的忠實粉絲,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部「反烏託邦」喪屍類電影。
它的另類之處在於摒棄了傳統視角,把故事的價值觀完全放到了喪屍的身上。
01
同樣是2016年,當《釜山行》的喪屍味道席捲全世界的時候,華納兄弟公司出品的一部小眾恐怖電影卻吸引了大批粉絲的注意。
因為它在思想深度方面完全的碾壓了《釜山行》。
《天賜之女》講述了地球被喪屍侵害後的若干年,苦於研究疫苗的科學家偶然發現喪屍新生兒具有和人類一樣的智商和情感,並由此開展了試驗。
在試驗基地,每一個喪屍孩子都被固定在輪椅上,他們從來沒有離開過房間,每天都被全副武裝的士兵監控著。
一名老師負責這些喪屍孩子的日常學習,而影片的主角Melanie則是老師最喜歡的學生。
這些表面看起來文靜順從的孩子們,一旦聞到人類的味道就會性情暴虐變成毫無理智的喪屍。
為了用喪屍孩子製造出防疫疫苗,科學家失敗了無數次。
可惜好景不長,外圍的喪屍大軍攻破了基地的防護,倖存的人類全部都被無情地咬死了,幾個士兵帶著科學家、老師以及Melanie成功地逃了出來。
走投無路的幾個人需要面對喪屍的圍堵,食物的匱乏以及尋找支援部隊。
幸運的是,科學家找到了一個移動的太陽能試驗車,在這裡不僅可以做實驗還可以做防護屏障。
此時的實驗對象只剩下Melanie了,科學家為了在最後時刻能夠研製出疫苗就苦苦哀求Melanie奉獻出自己的生命。
科學家對她說:「如果你不想你心愛的老師死去,如果你還想她能夠長壽,那麼你需要幫助我。」
就在Melanie準備躺上手術臺的時候,她突然抬頭問科學家「我們是活人嗎?那麼為什麼要我們為你們而死。」
一句「毒雞湯」卡的科學家啞口無言,Melanie的話一點都沒有錯。
Melanie走出了實驗車,用火點燃了長成參天大樹的喪屍孢子。孢子因為溫度炸裂,無數的真菌散布在空氣中,所有吸進真菌的生物全部都變成了喪屍。
故事的結尾,所有的人類都變成了喪屍,唯獨Melanie心愛的老師被安全的隔離在試驗車內。
Melanie把周圍的喪屍孩子都聚集在試驗車周圍,每天聽老師給他們講人類的歷史和知識。
由此,人類歷史結束,喪屍統治地球的時代來臨了。
02
《天賜之女》給觀眾帶來的最大驚喜就是不可思議。
這部反烏託邦式的喪屍電影,把故事的價值觀全都放到了喪屍身上。既然人類社會已經沒有希望了,為什麼不可以由一個新的物種來代替。
人類現在獲得的社會形態不也是建立在其他物種滅絕的基礎之上!
《天賜之女》就是用這樣小眾的視角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思想衝擊。電影以一個平等的視角展現了人類被喪屍團滅的從始至終。
它沒有《釜山行》緊迫的追擊感,沒有《殭屍世界大戰》的宏大場面,卻用獨立的思想觀念刷新了喪屍電影的認知。
在人類與喪屍失衡的世界中,智慧超群的人類卻不得不面對無法逆轉的事實。
喪屍是獨立的,活著的人類,只是它們更加適應現在的叢林規則而已。
喪屍在《天賜之女》中被完全的人類化了,反觀人類自己卻失去了掌控的一切。
03
《天賜之女》在劇情設定上營造了幾個頗具新意的點。
首先喪屍的感染被定義為一種特殊的真菌,一旦血液遭受沾染就會瞬間變成喪屍。
也正是因為這種真菌的存在,喪屍會有兩種不同的形態。
當喪屍形態消失的時候,它們就會主動堆積在一起任由體內的真菌開始無限繁殖,最終形成參天的大樹。
真菌結出的孢子則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給任何接觸的動物。
當喪屍病毒開始空氣傳播的時候,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會被感染,人類就此被淘汰。
另一個設定就是喪屍孩子具有人類相同的智商。
這一批喪屍孩子也就是新物種的開始。人類繁育他們長大,教會他們知識,卻因為喪屍獨立的思想消亡了自己。
雖然喪屍孩子具有智商,但是他們依舊擺脫不了人類一貫的惡習。
即使是喪屍之間也會有爭鬥,壓迫和妥協。
04
《天賜之女》邏輯自洽,故事銜接緊密,尤其是末世荒涼的營造方面頗具效果。
無論是近景的描寫還是城市遠景的刻畫都相當完美。空無一人的城市、成千上萬的喪屍、窮途末路的絕境,氣氛烘託的恰到好處。
在不失末世風格的同時不斷反思人性成了這部電影最大看點。
不同於美國電影較為激進的表現手法,英國電影一貫的諷刺風格體現的淋漓盡致。
《天賜之女》用冷酷的現實激發人性最深層的共鳴,在物競人擇的碰撞中,人類一敗塗地。
在眾多喪屍題材的電影中,《天賜之女》算是「別具一格」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