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泥沉降比(SV)在汙水處理中的正確運用!

2020-12-05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汙水處理過程中,如何保證出水水質穩定一直是環保工作者研究的課題。研究中發現汙泥的沉降速率、沉降性能等技術指標是關係到汙水處理效果的關鍵,而汙泥沉降比的測試是影響這些指標的關鍵性控制措施,是用以指導工藝運行的重要參數,對指導運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汙泥沉降測試的目的、意義及其重要性開篇,結合日常汙水處理實際情況,對汙泥沉降比測試中經常出現的認識問題和技術問題進行了探討,並就沉降比測試的正確運用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1、汙泥沉降比在實際生產中的指導作用

1.汙泥沉降比

是指取曝氣池混合液在一定量的量筒中,靜置沉降一定時間後,沉降汙泥與混合液的體積比,它是評定活性汙泥特性的重要指標之一。

在以活性汙泥法處理汙水的處理站,影響廢水處理工藝運行效果的因素很多,在缺乏經驗數據和相關檢測設備支持情況下,運行管理人員通常是以沉降比作為指導運行的主要工藝參數,根據沉降比來判斷曝氣池工藝運行情況,為工藝調整提供科學依據,從而控制廢水處理效果。這不僅是因為它具有操作簡單、歷時短的特點;

其次,運行管理人員、工藝工程師可以通過測量汙泥沉降比隨時觀察活性汙泥的絮凝、沉澱過程,肉眼觀察可以直觀地反映出系統的運行情況,了解活性汙泥特性,如汙泥膨脹,汙泥解體,汙泥脫氮,汙泥腐敗等問題都能很直接地反映出來;

還可以通過沉降比進行鏡檢觀察生物相,可以反映系統的工藝運行情況,當汙泥中含有一定量的絲狀菌是正常的,但數量過多說明汙泥膨脹,但水中出現一些游離細菌,說明水質處理得很好,當出現大量游離細菌時說明沉澱性能惡化,水中的鐘蟲是反映工藝狀況的指示性生物,如果鍾蟲活躍說明水質處理好;在環境惡劣時原生動物活力減弱,鍾蟲口緣纖毛擺動停止,伸縮泡停止收縮,還會脫去尾柄,重提變成圓柱體,越來越長,終至死亡。當鍾蟲出現大氣泡時,說明水中缺氧;當負荷高同時水中缺氧時會出現屋滴蟲,腎形蟲,草履蟲,豆形蟲;當曝氣過度時出現變形蟲等等。

2.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活性汙泥沉降過程發現問題

從汙泥沉降比大小的突變、活性汙泥顏色及靜置後上浮情況,了解汙泥性質及曝氣供氧情況,沉降比還可以很直觀地反映汙泥濃度,然後可以間接地反映出負荷,對於調整負荷,控制F值(有機物),M值(微生物)有一定的意義。另一方面,運行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觀察汙泥沉降比來確定剩餘汙泥的排放量,從而控制曝氣池中汙泥濃度的大小,使曝氣池汙泥負荷處於沉降區,確保出水水質。

2、汙泥沉降比測試中存在的誤區

通過沉降比在生產中的指導作用,可以知道,汙泥沉降比不僅僅是一個數值,汙泥沉降比測試應該包括三部分,一是獲取測試數據;二是對沉降過程的觀察和記錄;三是對結果和記錄進行綜合分析。

但是在平時的工作中,因為操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不夠強,對沉降比作用認識不到位,往往只是例行公事的測定30min的沉降比數值,而並沒有認真觀察和掌握實際的沉降過程,也正因為如此,這種測試是不科學的,對實際的工作沒有真正的指導意義。其實在實際運行管理中,沉降比的測定方便、快速,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通過測試可以了解汙泥的結構和沉降性能,並在無其它異常的情況下,作為剩餘汙泥排放的參考依據。

同時,汙泥的一些異常現象也可通過沉降試驗反映出來,也就是說 ,如果操作人員測定時,只了解三十分鐘後的沉降比,而沒有認真觀察和分析汙泥沉降測定過程的一些情況,那麼在當運行發生異常時,汙泥沉降測定過程中所能提示的故障信息很難被獲取。相反的,由於測定的隨意性,測定時反應池液位高低不定,時間控制差異大,所測得的結果嚴重影響運行中工藝的調整和判斷。

因此,在進行汙泥沉降試驗過程中,不僅要觀察沉降比,還要注意觀察汙泥的其它特性,如外觀、沉降速率、泥水界面清晰程度、上層液的混濁情況,是否有懸浮物等情況。

3、汙泥沉降比的正確運用

3.1測試時間的運用

在實際運用中,沉降比往往不只是指30min內的沉降過程,它概括包含了SV5、SV30、SV120等一些列不同時間的沉澱比測試,而不同時間的沉降比測試觀察的結果和意義又有不同。

其觀察和測定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因為在沉降過程的前幾分鐘是絮凝自由沉降的過程,隨後是壓縮階段,因此SV5認為是初步沉降階段,它的測定更能有效的觀察反應沉降速率、沉降性能和泥質結構;SV30則著重觀察汙泥形態、沉降結構以及沉降比值,從而了解無機物有機物的構成比例,同時判斷汙泥量是否過剩;SV120及以上,則是觀察泥的上浮狀態及分層情況,從而初步判斷溶解氧含量,SBR池硝化情況等。

3.2試驗儀器的選擇

沉降比的測定,很多人都是認為100ML量筒便於拿取,而選擇100ML的量筒進行測定,其實這樣會產生誤差,因為小量簡直徑較小,對汙泥沉降有一定的阻滯效應,測得的值很可能偏高,當汙泥結構較鬆散,出現膨脹汙泥時,誤差會更大。試驗表明,將不同沉降性能的汙泥分別用1000毫升和100毫升量筒進行對照試驗,當沉降性能好的汙泥,二者的測定結果相差不大,而當存在膨脹汙泥時,測定值相差就比較多,最大的誤差高達40%,也就是說在汙泥發生膨脹時,小量筒測得的沉降比比大量筒高出很多。因此,在測量過程中應該選用1000毫升的量筒。

3.3正確看待汙泥沉降比的測定

1.汙泥沉降比只是評定活性汙泥特性指標中的一個,其數值能大致反映汙泥的沉降性能。

但通過公式MLSS(g/L)=SV/SVI可知,汙泥特性還與汙泥提及指數(SVI)、活性汙泥濃度(MLSS)相關,在工藝運行中,不能僅僅依靠汙泥沉降比來籠統的概括汙泥性狀。

2.沉降比測定與反應池中汙泥的實際沉降效果是有差異的。

在實際運行中可能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主要原因有:

1)狀態不同:沉降比在靜止狀態下測定的,而反應池是動態的。

2)沉澱時間不同:反應池的沉澱時間要比沉降試驗的時間長很多 。

3)影響因素不同:反應池的運行工況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進水對汙泥層產生的擾動和生產過程需要而對汙泥層的控制等,不能過分的迷信沉降比測試而忽略實際運行中的差異。

3.沉降比只能初步反映汙水處理過程中汙泥特性,從而簡單判斷處理工藝工程中出現的問題,若要準確的分析和判斷汙泥性狀、工藝狀況,還要結合其它數據來進行最終的確定。

4、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汙泥沉降比是汙水處理過程中非常關鍵且容易被忽視的指標,要求工作人員要具有科學認真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工作習慣及敏銳的觀察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測定過程記錄的真實性與數據的正確性關係到汙泥的沉降速率和沉降性能等關鍵控制指標,對汙泥的處理和出水效果都有很大的影響。

科學合理地進行測試可以準確全面地掌握汙水處理中的實際情況,正確的掌握和判斷生產中出現的現象和問題,從而指導生產管理,減少汙水處理過程中判斷的失誤率,提高汙水處理效率。

延伸閱讀:

汙水調試及運營中汙泥沉降比(SV)的經驗總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如何觀察SV(汙泥沉降比)你知道嗎?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汙水廠運行班每天都要做沉降比並將結果錄入日報表,其實在沉降比實驗過程相當重要,一些細微之處往往能告訴我們生化系統的運行狀態,從異常現象裡及時分析判斷做出工藝調整,將生化系統調整到最佳的運行狀態中,實驗過程如此重要,我們需要重新認識沉降比,從而觀察記錄實驗過程中的細微之處,最短的時間裡發現問題及時調整,保證生化池最佳運行。
  • 活性汙泥生物觀測在汙水處理中的指示作用
    在汙水處理過程中,觀察了活性汙泥的生物相,分析了汙水處理過程中生物相群體的變化,對水處理系統的長期正常運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介紹了活性汙泥法生物相觀察的方法,討論了活性汙泥生物相觀察在汙水處理中的指示作用,為汙水處理系統的良好運行和管理提供了指導。關鍵詞:活性汙泥;生物相;觀察;運行管理活性汙泥法在汙水處理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
  • 汙水處理中最常見的問題與答案
    汙水處理中最常見的問題與答案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問題1:工藝:水解+接觸氧化法,出水COD在70mg/L,但看起來很混濁,不知道什麼原因?測MLSS和測SS的方法是一樣的嗎? 問題6:本廠80%是工業汙水,大部分是造紙水,泥裡有絲狀菌,但數量不多,廠在山東,水溫14攝氏度,有點漂泥,很嚴重。請問華北這邊汙水處理廠冬天都是這樣嗎?回答:(1)造紙廢水出現漂泥的話,看看是否為汙泥老化(根據F/M值);(2)分析進水成分,看看細小的碳酸鈣有沒有被沉降,是否有塗布廢水的難沉降礦物顆粒。
  • 汙水處理廠環保督察監察要點|指南,汙水處理廠,汙水處理,活性汙泥...
    6、注意汙泥處理情況。   7、按照工廠的產品、產量及汙水排放規律確定生產工況是否正常;每天汙水處理系統的運行時間;   8、合理的汙水處理工藝流程;(工藝不正確,達標是不可能的)   9、正常的汙水處理運行工況;(水泵、加藥系統、設備、構築物、儀器、儀表等;)檢查汙水處理在線監測是否正常;   10、了解該汙水處理項目的水量、水質的基本情況
  • AO汙水處理工藝在汙水處理中的運用 附工藝流程圖
    汙水處理工藝就是對城市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實施各種合理、科學、行之有效的工藝方法。隨著我國汙水處理工藝技術的不斷改進,汙水處理被廣泛地運用於建築、醫療、餐飲、工業、農業等各個領域,根據不同的處理規模、水質特性等,運用不同的汙水處理工藝,選用不同的汙水處理設備。
  • 汙水處理活性汙泥膨脹問題
    因為若缺氮,微生物便於工作不能充分利用碳源合成細胞物質,過量的碳源將被轉化為多糖類胞外貯存物,這種貯存物是高度親水型化合物,易形成結合水,從而影響汙泥的沉降性能,產生高粘性的汙泥膨脹。非絲狀菌汙泥膨脹發生時其生化處理效能仍較高,出水也還比較清澈,汙泥鏡檢也看不到絲狀菌。非絲狀菌膨脹發生情況較少,且危害並不十分嚴重。
  • 汙水處理行業關於活性汙泥的培養與馴化分析
    活性汙泥, 就是由細菌、原生動物等微生物與懸浮物質、膠體物質混雜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很強吸附分解有機物能力的絮狀體顆粒, 這種絮狀結構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使處理水與汙泥分開, 最終達到廢水淨化的目的。活性汙泥是汙水處理工藝——活性汙泥法中的關鍵, 其沉降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出水水質。
  • ,汙水處理,汙泥處理,曝氣池-環保在線
    汙泥培養與馴化具體周期安排見下表:   說明:以上運行方式均按設計參數確定,在實際操作中,生物池的汙泥濃度可根據沉降比實時跟蹤監測,不能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如Ta太短,即汙水沒有充足的曝氣時間,汙水中的汙染物質沒有充足的時間被活性汙泥吸附降解,即使F/M很低,MLVSS很高,也不會得到很好的處理效果。因此,運算中應核算Ta值,使其大於允許的最小值。當Ta太小時,可以降低MLVSS值,增加投運池數。
  • 東道爾水技術:汙水處理汙泥常見異常問題診斷分析及處理辦法
    汙水處理運營中或多或少的會出現一些汙泥的問題,雖然很多不會導致系統的崩潰,但是汙泥的一些表觀可以提前獲知汙水目前存在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遇事不慌!8、汙泥膨脹在活性汙泥系統中,有時汙泥的沉降性能轉差、比重減輕、體積增大,汙泥在沉澱池沉降困難,嚴重時汙泥外溢、流失,處理效果急劇下降,這種現象就是汙泥膨脹。汙泥膨脹是活性汙泥系統最難解決的問題,至今仍未有較好的解決辦法。
  • ,汙水處理,曝氣設備,汙泥處理-環保在線
    當前汙水處理中的生物處理大多是採用厭氧與好氧相結合的處理工藝,溶解氧在實際的廢水生物處理操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指標的不合適或波動過大,會迅速導致活性汙泥系統受到衝擊,進而影響處理效率。因此在實際生化處理工藝中,需嚴格控制溶解氧的含量。
  • ,汙水處理,活性汙泥,曝氣池-環保在線
    1、pH值   一般汙水處理系統可承受的pH值變動範圍為6~9,超出範圍需進行投加化學調和劑調整;pH值過小會造成混凝絮體小、生物處理中原生動物活動減弱;過大則體現為混凝絮體粗大,出水渾濁,活性汙泥解體,原生動物死亡。對於生活汙水,pH值一般符合要求,不需人為調控。
  • 汙水處理中遇到的10個問答!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在城鎮汙水處理廠中,往往採用活性汙泥法來處理汙水,在此運行過程中,會遇到如汙泥發白、發黑等問題,小編整理出以下最常見的十個問題及出現原因和解決方法,歡迎大家收藏學習哦~1、如何控制剩餘汙泥的排放量?
  • 變頻器在汙水處理系統中的應用
    1 引言  2006年10月,滄州煉油廠供排水車間根據工藝需要,對煉廠的汙水處理系統進行了改造,對原有的工業汙水進行處理,以增加工業廢水的綜合利用率,為此車間新上一套lw400-1800臥式螺旋推料沉降離心機,對工藝生產中產生的汙泥進行處理。
  • 微生物鏡檢在石化廢水汙泥馴化中的指示應
    九江石化煉油汙水處理按含油汙水和含鹽汙水兩個系列進行分質處理,汙水經調節、隔油、兩級氣浮、生化、沉澱、過濾合格後進行後續深度處理( 含油合格後回用) 。汙水和活性炭( 新鮮活性炭、再生活性炭) 先在配水池中均質分配,然後通過溢流分別流至PACT 的缺氧池、好氧池,後到混合池絮凝,再到沉澱池沉降,最後經砂濾過濾合格後回用( 含油汙水) /深度處理後外排。汙水 PACT + WAR 原則流程圖如圖 2。
  • 泰安市生活地埋式汙水處理設備廠家設備的三種模式
    生活汙水處理設備安裝方法很簡單,只將它安裝在汙水池附近,過濾多餘的雜質在做有效的形式,這樣不僅可以使廢水質量改善和強,也避免內部的有害物質,能給一個飲用水汙染。約定執行標準很多單位在購買地埋式汙水處理設備時對汙水處理達標標準沒在合同中註明,在後期環保要求提高前提下,會導致糾紛。在今後的電鍍廢水處理中,應從本質出發,選擇正確的處理方法,對電鍍廢水進行經濟有效的綜合。
  • 汙水處理廠汙水和汙泥中微塑料的研究展望
    在使用相同的取樣和分析方法的前提下,一級處理的微塑料濃度比經過二級和三級處理的汙水處理廠高約一個數量級。一級處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汙水中的大部分微塑料。在此階段主要是在初級澄清器中油脂或表面撇除階段去除漂浮在汙水表面密度較輕的微塑料,在初級澄清器中去除砂礫和重力分離期間將微塑料沉降或捕集在固體絮凝物中。一級處理對微塑料尺寸分布的影響最大,因為它可以有效地去除較大尺寸的微塑料。
  • 廣東汙水處理設備-22個汙水處理技術大全
    本文介紹了22個農村汙水處理技術大全,詳情如下:  1、活性汙泥技術:  活性汙泥技術是一種生物法,向廢水中通入空氣,使好氧性微生物繁殖培養形成具很強吸附能力的活性汙泥,生物法逐漸成為汙水處理技術的主流方法。這一方法自1914年由E.Arden和W.T.Lokett在英國曼徹斯特開創。
  • ,汙泥處理,汙水處理廠,曝氣池-環保在線
    當二沉池達到正常運行水位,應觀察活性汙泥狀況,控制進水,直到出現模糊不清的絮狀物,這時可適當進水,換水以補充營養物,換水量可控制在氧化溝池容的25%再重複上述操作。當二沉池開始溢流時,啟動後續汙水處理工藝,如消毒工藝。
  • 磷在汙泥處理中的回收前景
    汙泥是磷的豐富來源,磷是植物和動物的基本營養成分。日常廢水中約90%的磷積累在汙水汙泥中,因此,汙水汙泥被視為潛在的磷源,並且根據循環經濟的假設,開發各種回收該元素的方法和研究正在進行。剩餘汙泥生物質中磷的生物累積主要是由磷累積生物(PAO)進行的,其活動需要交替的有氧/厭氧條件。 人們通常可以從原汙水,過量汙泥,汙泥脫水中排出的水以及汙泥燃燒後形成的灰燼中回收磷。磷的汙泥的不同的幹質量的百分含量與在燃燒灰後:脫水汙泥含有約磷的2.6-3.4%而燃燒後灰分含有5.9-13.4%。
  • 汙水溫度對活性汙泥工藝有何影響
    無論汙水溫度過高還是過低,都會對活性汙泥廢水的處理過程產生較大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影響活性汙泥的絮凝效果,原生動物種群,汙泥沉降等。最終導致汙泥活性變差,降解效率降低,處理後的水質變渾濁且汙染物指標不容易達到標準。 如果汙水溫度長時間失控,即水溫長時間過高或過低,將給汙水處理能力帶來很大的困難,難以維持較高的汙水處理能力。負載運行狀態,很難實現生產和合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