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車諾比:生命禁區變動物天堂(圖)

2020-11-25 搜狐網

  車諾比,1986年4月26日曾發生核反應堆爆炸的地方,那次爆炸使其30公裡為半徑的區域成為核汙染的「禁區」。這片曾經無限荒涼之地,如今已成為了自然保護區,煥發出勃勃生機。

  人類的消失給動物們帶來了豐富的食物和廣闊生存空間。野豬,麋有了更多可以覓食的草地;豐富的魚類使得鳥類紛紛來此過冬;熊,猞猁等瀕危物種的種群數量也逐漸上升。

  保護區的負責人庫丹稱:「我們歡迎其他國家的研究員,科學家來此開展聯合科考項目,但謝絕遊客、業餘鳥類或動物愛好者前來,因為在一些區域仍有高輻射性物質存在。」

  瓦西裡是路透社駐白俄羅斯明斯克市的記者。通過這組由他拍攝的圖片,讓我們走進這片正在復甦的「生命禁區」。

外出覓食的野豬

  野豬一般在黃昏十分才出來覓食,在荒蕪的園地和廢棄的農場遊蕩,尋找能吃的東西,偶爾也會去附近人類的聚集區找尋食物。

遠處注視著攝影師的狼

  管理員提到當地狼的數量正在上升,目前估計在300頭左右。樹林中狼的足跡到處都是,當夜幕降臨,不時還能聽到狼的狂吠。沒有人類的影響,狼改變他們的飲食習慣,開始以野豬和鹿為主要的獵物。

正在進食的白尾鷹

  白尾鷹是這裡新的定居者,它是白俄羅斯體型最大的鷹,事故發生前,很難在此看到它的身影。

(責任編輯:羅園)

相關焦點

  • 車諾比禁區成為了野生動物天堂
    車諾比禁區成為了野生動物天堂流浪小狗並不是車諾比禁區(CEZ)內唯一的生命跡象。除了留下來繼續給1986年核電站事故善後的員工外,該地區其實充滿了野生動植物(不,並沒有突變的三頭怪獸)。近日,發表於《Food Webs》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描繪了車諾比禁區內一幅截然不同的畫面。通過在現場布置的動作感應照相機,喬治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得以有機會看到了白尾海雕、狼、貉、水貂、以及難覓蹤跡的歐亞水獺。
  • 車諾比核輻射區,人類的禁區卻成了動物的天堂
    ,車諾比你一定不會陌生。>02人類的禁區,動物的天堂現在的地球上包括最後一塊兒大陸南極洲都被人類涉足了,還經常傳出來某些國家的考察者遺棄塑膠袋或者人類的糞便在南極冰山上。因此,地球幾乎沒有動物完完全全的天堂了,它們想在自己的家園生活而不被人類所打擾。有一個很神奇的現象,曾經由於車諾比核電站的建立,幾乎當地所有的大型生物都滅絕了,直到34年後的今天,這裡奇蹟一般成為了動物的天堂,尤其是野狼,老鼠等。有人會說,這些生物過的肯定痛苦,畢竟還在承受著核輻射,會產生變異。這種說法也很正確,很多生物多多少少都受到了核輻射的影響。
  • 人間煉獄or動物天堂?鬼城車諾比
    據綠色和平組織統計,車諾比核事故共造成了大約9.3萬人的死亡,27萬人致癌。周圍人口的自殺率、創傷後應激反應和抑鬱症的發生率明顯上升。部分地區在未來2萬年內對人類仍不安全。除了人類,這一慘劇奪走了成千上萬動植物的生命。人類已經放棄了車諾比的放射性死亡區,但是生物並不懂這樣的規則。三十多年過去,這裡已經成為野生動物的世界。
  • 33 年後 「人間地獄」車諾比:野生動物將這裡變天堂
    「人類的禁區生命的沙漠」核電站洩漏事故發生之後,周圍設立了隔離區,超過35萬的當地居民被迫撤離疏散。事隔33年,他們再也沒有回到自己的家園,當今政府仍然對車諾比核洩漏區域列為禁區,嚴禁居民在此生活。
  • 「人類禁區」車諾比,現在變成什麼樣了?進入後發現被騙了!
    車諾比還是「死城」?科學家進入後發現,我們都「被騙」了!車諾比由於在40多年前所發生的意外,被人們稱為人類禁區,這片區域核輻射的汙染,成為了人類無法踏足的區域,曾經人類繁華的生活區變成了動植物的天堂。
  • 車諾比爆發大火!核輻射擴散至禁區外,居然又是人禍?
    靠近禁區的山火4月初,車諾比禁區的附近燃起森林大火。但火舌卻入侵了充滿核輻射殘留的車諾比禁區,烏克蘭再次面臨著核輻射的威脅。nasa上周的火勢衛星圖在救援人員發布的視頻中,他對鏡頭展示:標準值是0.14,而人體能承受的最大安全輻射值是0.5μSv/ h。而2.3這個數值,不要說和沒有核汙染的地區比較。
  • 車諾比的現狀如何?當年的禁區早已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
    ,第三號機組直到2000年12月才停止工作,期間仍有大量工作人員在禁區裡活動。所以很多網紅都跑去參觀打卡,比如國內的侶行夫婦、雷探長等,國外的一些模特甚至在廢墟裡拍攝大尺度照片,導致《車諾比》的編劇都看不下去了,認為這些人的舉動是對死者的極不尊重。
  • 車諾比禁區燃起大火,輻射值激增16倍
    根據環球時報4月14日報導,烏 車諾比或遭人為縱火,火線逼近核廢料儲存得,後果不堪設想克蘭緊急情況部門13日宣布;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禁區內的森林大火,已經逼近禁區內儲存輻射物的地點。根據媒體報導;目前,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的森林大火仍在持續燃燒。13日大火一度燃燒至距離至儲存高放射性核廢料的儲存地點兩公裡處的區域。根據烏克蘭媒體的報導,4月3日,這場火災從車諾比禁區的西部開始燃燒,後續火勢不斷蔓延,並引燃了核電站禁區內的森林。
  • 在車諾比出生和成長的女孩,走出禁區,力證自己的「普通」
    乍一看,和普通女孩子沒什麼區別,但非常特別的是,她出生和成長在車諾比,那個被人們稱之為「生命禁區」的可怕地方。瑪麗卡的媽媽名叫莉迪亞,爸爸名叫米哈伊爾,兩個人起初居住在四號反應堆附近,如今被稱為禁區深處19公裡的地方。爸爸米哈伊爾是當地的消防員,也是1986年4月26日大爆炸當晚的一名盡職盡責的挽救者。原本,莉迪亞和米哈伊爾被召喚到隔離區,要求撤離。
  • 1986年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站爆炸,30年後為什麼成了動物的天堂?
    時間回撥到34年前的1986年,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爆炸,廠房盡毀,放射性物質洩漏,事故前後有上千人死亡。廠房邊上有一片松樹林,接受高輻射汙染源,葉子變成了紅色,不久相繼死亡。 最初的幾年裡,動物種類和數量都在減少,整個車諾比空無一人,成為無人敢踏入的禁區。
  • 33年後,車諾比核輻射下的動物們。
    事故前後3個月內有31人死亡之後15年內有6-8萬人死亡13.4萬人遭受各種程度的輻射疾病折磨方圓30公裡地區的11.5萬多民眾被迫疏散整個車諾比空無一人成為沒有人敢踏入的禁區三十多年過後經過修復和改善現在的車諾比已經開放一定的區域允許人們參觀
  • 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火災蔓延到附近城市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烏克蘭國家禁區管理局公共委員會成員埃梅利亞年科表示,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的火災已蔓延至普裡皮亞季市4月4日,車諾比核電站禁區遭林火侵襲,過火面積20公頃。4月7日,火災面積增加到35公頃。埃梅利亞年科在臉書上寫道:「現在大火已蔓延到普裡皮亞季,距離存放整個車諾比地區放射性最高的廢棄物的倉庫以及車諾比核電站還有2公裡。」他還指出,由於風向原因,目前大火正在向車諾比核電站蔓延。
  • 車諾比禁區火災燒毀上萬公頃森林,2人被捕
    原標題:車諾比禁區火災燒毀上萬公頃森林,2人被捕 車諾比禁區發生森林大火 中新網4月27日消息,據俄羅斯衛星網26日報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乘坐直升機視察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火情現場期間指出,大火燒毀大量森林,超過1.1萬公頃。目前,警方已逮捕兩名涉嫌車諾比禁區火災的人員。 此前有報導稱,烏克蘭救援人員繼續在車諾比地區兩處火點進行滅火工作。
  • 世界上最危險的3個生命禁區:生人勿進,貝爺也不敢嘗試
    世界上最危險的3個生命禁區生人勿進,貝爺也不敢嘗試貝爺號稱是食物鏈最頂尖的存在,什麼都敢吃,哪裡都敢去,但是對於下面的這3個生命禁區,給多少錢貝爺也不敢去。車諾比禁區,烏克蘭這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鬼城之一,被廢棄的普裡皮亞特位於車諾比禁區內,離臭名昭著的核反應堆只有12英裡。
  • 《車諾比》熱播,這個中國女生走進了真實的輻射無人區…
    車諾比禁區內參觀的內容 作為一名「工科妹子」,盒飯對車諾比一直很感興趣。曾經的繁華都市幾天內成了一座空城,當地現在是什麼樣子?對於這些疑問,「紀錄片還不夠過癮。」 目前,在國內在線旅行社基本搜索不到車諾比相關遊線。作為一名遊客,要怎樣才能去車諾比呢?盒飯告訴記者,由於發生爆炸的車諾比核電廠第4號反應堆在烏克蘭境內,所以大部分遊客都是從烏克蘭前往車諾比禁區。烏克蘭境內的相關旅遊項目早在1999年就開始了,但是依然不對個人旅行者開放,必須參團才能遊覽。
  • 科學家勇闖車諾比禁區,所見畫面令人難以置信
    或許是因為各種影視作品或遊戲的刻意渲染,絕大多數人在談到車諾比這個有著「人類禁區」之稱的地方時,腦海裡首先浮現出的就是一副極度荒涼且毫無生機的景象。可事實果真就如同我們潛意識裡所描繪的那般嗎?答案當然是否定。隱藏在固有印象後的答案,甚至有些令人難以置信。
  • 車諾比如今變成什麼樣了?傳言其中有巨鼠出現,是真的嗎?
    就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前蘇聯車諾比城中的一座核反應站意外發生事故。由於工作人員、領導對事件的處理不當,導致核電站洩漏所造成的損傷不斷擴大。透過這部劇我們可以看到,有時候領導高層在面對危機事件時,往往想到的是不管事態可能向什麼方向發展,先穩住局面,因此可能導致小事故演變成大事故,車諾比事故的發生就是典型的例子。
  • 世界上5大「死亡」禁區,最後一個在中國,被稱陸上的百慕達三角
    義大利死亡谷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它只奪取動物的生命,對人體卻無損,所以被稱為「動物的墓場」。3、堪察加半島死亡谷堪察加半島是俄羅斯最為壯麗的地區,不過許多活蹦亂跳的動物只要走進這個山谷,就會無緣無故喪生。過去蘇聯科學家對這個「死亡谷」進行過多次冒險性考察和探索,但結論莫衷一是。
  • 車諾比一日遊
    視覺中國供圖當地時間2017年4月15日,烏克蘭車諾比,廢棄的幼兒園內。黃小婉/攝當地時間6月7日,烏克蘭車諾比,遊客參觀禁區。據報導,由於新劇《車諾比》的熱播,這個地方的旅遊業突然變得非常受歡迎。歷史上最可怕的核事故災難現場,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旅遊景點。
  • 車諾比的生態影響有多大?
    在車諾比核電站熔毀30多年後,事發地方圓近30千米範圍內幾乎沒有人類活動,這裡也成為了野生動物棲息的天堂。一隻狐狸在車諾比禁區停下腳步。FUEL Publishing, 2020在車諾比核電站熔毀30多年後,事發地方圓近30千米範圍內幾乎沒有人類活動,這裡也成為了野生動物棲息的天堂。但就這片所謂的禁區(Exclusion Zone)而言,不同科學家對其中殘留輻射對動物種群造成的持續影響依然持有不同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