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站爆炸,30年後為什麼成了動物的天堂?

2020-11-25 騰訊網

時間回撥到34年前的1986年,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爆炸,廠房盡毀,放射性物質洩漏,事故前後有上千人死亡。廠房邊上有一片松樹林,接受高輻射汙染源,葉子變成了紅色,不久相繼死亡。

最初的幾年裡,動物種類和數量都在減少,整個車諾比空無一人,成為無人敢踏入的禁區。人走了,動物卻來了,上世紀90年代,鹿、野豬、狼、野馬、鷹等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聚集,開始瘋狂繁殖,數量不斷增加,這座人類的鬼城,誰也沒想到30多年後卻成了動物的天堂。

人們知道這裡有輻射,躲得遠遠的,動物並不知道核輻射的存在,把這裡當成了沒有人類侵擾的天堂。為什麼這麼多動物能夠在這種環境下繁衍,並且生活的自由自在呢?最主要原因是這裡的輻射量已經慢慢的減少了很多,有些動物能夠抵抗住目前的輻射量,另外人類也做了很多搶救性工作。

首先,車諾比核事故發生之後,核電站並沒有停止工作,三號機組一直工作到2000年才最終關閉。為了阻止放射性核汙染的繼續,前蘇聯政府在發生爆炸的反應堆上安裝了一個混凝土「蓋子」,被稱為「車諾比石棺」。無論是核電站的工作人員,還是「石棺」的施工人員,十多年裡少說也有上千人在隔離區內工作,後來又陸陸續續開始有人進來,開始進行科學實驗等工作,這些工作的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了輻射量。

其次,高危險放射性物質在不斷衰變,例如著名的鈷-60,它的半衰期是5.2714年,這意味著,一公斤鈷-60,在5年零100天之後,就只剩下500克鈷60了,另外500克已經衰變成別的物質。

我們體內最多的鈣-40:它佔鈣總量的96.941%,半衰期大於5.9×10^21年,這意味著,人體內的一公斤鈣-40,平均每兩天只有7個原子衰變,所以有一公斤放射性的鈣並不可怕,因為它的半衰期實在太長了。

車諾比核電站反應堆的物質可是高輻射量的重核,遠遠高於我們人體裡的鈣輻射,這些物質半衰期很長,衰變也不可能為零,但持續的衰變輻射量在不斷減少,這也許是在動物能夠接受的範圍內,達不到高輻射馬上致死的劑量,否則也不會有這麼多動物存在。

第三,不同的動物抗輻射能力不同。由於核輻射影響的主要是DNA,所以,越是旺盛的組織和細胞,越是處在分裂高峰期,對核輻射越敏感,輻射傷害越大。例如:

0.01倫琴就能殺死一些真菌和藻類,但需要高達350000倫琴才能殺死纖毛蟲。寄生蜂受到高達180000倫琴的輻射之後,壽命反而會增加。甚至,雌性寄生蜂的壽命會隨著輻射增加而增長。人類的半致死輻射量是450倫琴,超過600倫琴致死量達到100%,同樣是哺乳動物,小鼠的半致死輻射量是620倫琴,大白鼠的甚至可以高達1000倫琴。

通過上面的數據比較,對於輻射量的承受,人類明顯比動物低很多。有些動物能在這裡生存,輻射量達到了某些動物的生存標準,而人類還是不行,人類對輻射耐受量低。人類入住還是很困難,也許還要很長時間。

事實上,車諾比野生動物聚集,不是因為核輻射對動物沒影響——在核汙染發生的早期,確實曾出現過一些畸形而壽命短的動物,比如一些鳥類就產下過畸形後代,很多燕子的尾羽畸形,與正常的相比較尾羽出現了差異。上圖

隨著時間推移,核汙染不斷被稀釋,生活在車諾比汙染區的野生動物畸變體越來越少,生命經過世代交替,也會慢慢回歸到自然狀態。當然,這個過程會經歷很長時間,而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生物痛苦地度過一生,只有極少數生物能夠獲得一些可能是有益的細微變異,並將這些有益突變擴散到更廣大的種群中去。

一部分動物,可能一開始影響較大,但經過幾代之後,抗輻射能力明顯增強,達到了能適應環境的地步,有一部分動物在車諾比當前的輻射量下生存,已經沒有多大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車諾比核電站爆炸的34年後,變異的動物成什麼樣子了?
    1986年4月26日,蘇聯車諾比核電站四號機組反應堆發生劇烈爆炸,造成8噸多的強輻射物質洩漏,當地及四周約320萬人受到了核輻射的影響,這就是震驚世界的車諾比核事故。當年爆炸發生後,核電站方圓30公裡的區域被隔離起來,成為禁區,33.6萬居民全部撤走,但禁區並非完全的無人區,第三號機組直到2000年12月才停止工作,期間仍有大量工作人員在禁區裡活動。
  • 車諾比核事故是什麼?烏克蘭1986年核反應堆爆炸
    【導讀】車諾比核事故是什麼?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130公裡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爆炸,逾8噸強輻射物質洩漏,6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遭到直接汙染,320多萬人不同程度受核輻射侵害。根據烏克蘭衛生部的統計,有2397863人因車諾比核事故患病,其中,453391人是兒童。
  • 30多年後,車諾比核電站爆炸後,變異的動物成什麼樣子了
    30多年過去了,車諾比核電站爆炸洩漏帶來的影響仍然沒有消散。1986年,因為核洩漏,30萬生活在此地的人被迫撤離此地。車諾比核電站洩漏的核輻射,要比在日本爆炸的原子彈高出20倍。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放射性的同位素早已經融入進土壤,融入進生態圈,融入進食物鏈,進入動物、植物的體內。許多許多年以前,隨著人類的腳步,自然界逐漸的一點一點被人類社會侵蝕,而野生動物的生存家園也被人類社會侵佔。
  • 33 年後 「人間地獄」車諾比:野生動物將這裡變天堂
    前蘇聯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在一次技術測試中發生爆炸,核電站爆炸洩漏的放射物質相當於1945年日本廣島原子彈投擲事件的400多倍,整個地球都為之震顫。受輻射最嚴重的一個地區是核電站附近的松林,核洩漏事件之後這片松林被稱為「紅色森林」,這裡遭受的核輻射劑量最高,松樹當即死亡,所有的松葉都變成紅色,此地區的動物同樣幾乎無法生存下來。因此,1986年車諾比核電站洩漏之後,這裡曾被人們認為是「生命的沙漠」,考慮到一些放射性化合物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從環境中分解消失,專家預測稱,該地區在未來幾個世紀裡將繼續不適合野生動物生存。
  • 車諾比核輻射區,人類的禁區卻成了動物的天堂
    1986年4月26日於前蘇聯烏克蘭普裡皮亞季市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的核反應堆破裂事故。該事故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最高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爆炸產生的強大衝擊力把反應堆上重達2000噸的蓋子炸飛,釋放出來的放射性微塵比廣島原子彈多400倍。
  • ...車諾比核電站|普裡皮亞季|鬼城|核電站|烏克蘭_旅遊|聖誕樹
    在車諾比核電站那場災難性的事故發生33年後,再提起這個名字,人們感受到的還是滿溢的恐懼、哀傷和無奈。車諾比在今天意味著什麼?那場災難後的許多年裡,傳說、歷史和真相互相交織。車諾比,成了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但也有人試圖賦予這個了無生機的地方以新的可能。去年聖誕節,一張照片讓人們感到驚訝:車諾比旁邊的「鬼城」普裡皮亞季,居然出現了一棵聖誕樹。
  • 潘多拉之車諾比,人類的禁地動物的天堂!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說說人類的禁地車諾比核電站。車諾比事件是1986年4月26日當地時間1點24分,蘇聯的烏克蘭共和國車諾比核能發電廠4號反應堆發生嚴重洩漏及爆炸的事故。車諾比核電站位於烏克蘭北部,距首都基輔以北130公裡,它是前蘇聯時期在烏克蘭境內修建的第一座核電站。
  • 1986年,車諾比事件後,動物變異成啥樣了?
    1986年4月26日,在烏克蘭的普裡皮亞季鎮上,一座名為車諾比的核電廠發生巨大爆炸,核反應堆全部被炸毀,成為了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核電事故
  • 車諾比事件後30年,這些國家已經放棄了核電!
    ↑↑↑點擊上方精讀,關注我,置頂我【精讀君曰】車諾比核事故,是一件發生在前蘇聯治下烏克蘭境內車諾比核電站的核子反應堆事故
  • 車諾比核事故30年:當年的孩子成父母 生下45萬病孩
    新聞背景/  車諾比核事故30年  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北部靠近白俄羅斯邊境的蘇聯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突然發生爆炸,造成30人當場死亡,逾8噸強輻射物洩漏。這起核洩漏事故還使核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裡土地受到直接汙染,320多萬人受到核輻射侵害,成為迄今人類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嚴重的事故。  事故發生後,蘇聯政府和人民採取了一系列善後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汙染物,為發生爆炸的4號機組建起了鋼筋水泥「石棺」,並將離核電站30公裡以內的地區闢為隔離區。
  • 野生動物神秘回歸車諾比 死區今成動物天堂
    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130公裡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爆炸,大量強放射性物質洩漏,數百萬人受輻射影響,釀成迄今為止全球最嚴重的核洩漏事故。27年過去了,車諾比依然是「災難」、「死亡區」的代名詞。
  • 30年後 我們帶您重返車諾比
    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當地時間凌晨1點23分。
  • 車諾比核洩漏30年!1986年使用機器人清理汙染物嗎?
    自HBO電視臺播出五集迷你劇以來,車諾比核災難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但是機器人真的被用於清除放射性物質嗎? 1986年4月26日凌晨,車諾比核電站的堆芯發生爆炸,核電站面臨災難。當時正在進行安全測試,加上人為失誤和設計缺陷,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發生了。
  • 1986年車諾比事件:蘇聯政府瞞瞞瞞,致全球100萬人死亡
    2008年的春天,法國漫畫家艾瑪紐埃爾乘坐著火車到達車諾比,深入隔離區,用兩個月的時間探索這片滿目瘡痍的土地,用畫筆記錄下當年的情形。1986年的車諾比核事故,是烏克蘭人一生都無法忘卻的陰霾,當時的艾瑪紐埃爾只有19歲,雖然他並不是車諾比人,但是當時事件的影響之大,在他心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象。
  • 車諾比核事故30年後現狀
    車諾比核事故簡稱「車諾比事件」,是一件發生在前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車諾比核電站的核子反應堆事故。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目前為止第二例為2011年3月11日發生於日本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
  • 車諾比核事故過去了34年,裡面的動物變異成了什麼樣?
    車諾比核電站 1986年4月26日凌晨,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在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了,由於工程設計缺陷,再加上工人操作不當,使得車諾比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反應堆內因溫度過高而衝破保護殼,導致放射性物質不斷洩露。
  • 33年後,車諾比核輻射下的動物們。
    33年後,車諾比核輻射下的動物們。 來源|視覺志(iiidaily)作者|羅發財 01 最近一部劇《車諾比》成為人們的話題中心記憶倒退到1986年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爆炸成為世界上最嚴重的人為災難之一
  • 走進車諾比核電站隔離區(2)
    新華社照片,基輔,2019年11月13日(國際)(5)走進車諾比核電站隔離區這是11月12日在烏克蘭北部車諾比核電站附近的普裡皮亞季城拍攝的一所廢棄學校內的景象。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北部靠近白俄羅斯邊境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機組反應堆發生爆炸,造成30人當場死亡,逾8噸強輻射物洩漏,成為迄今人類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嚴重的事故。以4號機組反應堆為中心向外30公裡的範圍被定為隔離區。
  • 車諾比核事故30年後的場景:成為鬼城,圖9動物基因發生突變
    【牆壁上藝術家的塗鴉創作】這一組反映切爾諾貝爾利核事故30年後的照片,為義大利攝影師Roland Verant冒著遭到輻射危險拍攝,照片拍攝地點主要是核電站附近的小鎮普裡皮亞季。當年這裡是蘇聯「五星級」明星小鎮,生活在這裡是核電站科學家以及家屬們,能生活在這裡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 人間煉獄or動物天堂?鬼城車諾比
    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站第4發電機組爆炸,核反應堆全部炸毀,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 (目前為止第二例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